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巾张狂-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九郡中,目前尚不在张狂治下的雁门、定襄、云中三郡,都是北地的边郡。人口稀少,用来供养边军的钱粮,都需要其他州郡调拨才能够维持。

五原、朔方二郡,原本在前汉时期,曾经有过百万军民在此屯田戍边,颇为繁华。只是近些年来,由于北地鲜卑蛮部的强盛,五原、朔方二地多次被檀石槐带兵入寇,以至于人民流散。良田抛荒,这才迅速衰退为贫苦地区。

至于上郡和西河两处,自从被汉室用于安置来自北方的杂胡、匈奴降人,便成了胡汉杂居的地方。由于近些年来汉室衰弱,杂胡和匈奴都变得很不安分。受到如此威胁,当地的汉民也多有离开故土,寻找避难之地的,人口也减少了不少。

但是。剩下的太原、上党二郡,却都是户口殷实。钱粮税收丰饶之地。尤其是太原郡,沿着汾河一带,拥有良田十数万顷,向来是并州最重要的粮仓。即使与兖州豫州冀州等地的富庶郡县相比较,太原的粮食生产水平,也是不逞多让的。

正因为如此。张狂一但攻克了太原和上党二郡,天下人就都认为,他已经成为并州实际上的掌控者。即使雁门、定襄、云中三郡还没有入手,张狂这个并州刺史,当起来也能算是名副其实的。

对手中地盘的施政规划。第一步,首先需要由张狂定下各郡的郡守。

虽然董卓假借朝廷的名义,曾经下诏让郭缊担任朔方太守,程昱担任并州刺史。但这些任命,没有张狂的点头,是无法变成真正的官职的。而郭缊与程昱都是极为明智的人,知道自身的前途在张狂身上,而非来自朝廷的一纸诏书。所以,董卓上一次在诏书上下达的任命,只有“使匈奴中郎将”被张狂接下,另外两封诏书都被退还给朝廷了。

如今张狂虽然公开接受了并州刺史一职,却同样并不代表他会让张杨接下河内太守,王匡接下上党太守的任命。

并州内部的任命,必须要由张狂说的,才算数!

根据目前的情况,张狂任命乐进担任五原太守,下辖镇北营的骑兵主力,主要任务是监督西部鲜卑的宴荔游部,打击敌对的草原蛮部,并防范鲜卑大王和连的骚扰。

朔方太守被宣布为沈富,主要负责对朔方、五原一带的河套地区屯田。以沈富在内政上的能力,当可将这些事情做的很好。

上郡位于并州最西端,与凉州地界相连。此处虽然名义上归属于张狂,其实由于杂胡、地方豪强林立,张狂目前并不能真正的控制该地。有鉴于此,太守一职被任命给军师程昱,他将在接下来的一年中,负责对上郡豪强的和平攻略。

至于上党太守,当然还是由张杨名义上接任。不过,上党的内政将由刚刚上任的上党长史眭固处理,兵权则掌握在郡司马张燕的手中。当然,如果张杨肯真心实意的归顺太行军,张狂绝对会给张杨一个合适的好位置。对此,张狂其实还是很期待的。

西河太守则由于禁接任,他的折冲营目前没有面对什么外在威胁,除了镇守白波谷和西河两地之外,主要负责并州新兵的训练。以于禁的练兵手段,两年内练出一万精兵,当无大问题。

还有最重要的太原太守,张狂出人意料的将这一要职,交给了一直跟随在身边的心腹大将周仓。当然,周仓的才能并不擅长民生,主要政事也将由郡中的长史完成。而主政的长史,也是太平道中追随张狂最久的人才——陈大师。

陈大师名蹙,本是荆州士子,曾在襄阳郡担任从事,后来因为“党锢之祸”而流亡冀州,成为太平道的“大师”。无论是从资历上,还是从能力上,都无人能够挑剔这一任命。

最后,张狂将臧霸任命为雁门太守。臧霸得到这一任命后,自然便要依靠手中的山前营,慢慢的将现在的那位雁门太守赶走。在坐拥一州之地的张狂支持下,没有了后援补给的雁门、定襄、云中三郡,显然迟早会成为张狂的治下。

定下了各郡的太守以后,接下来就是各处县、乡的长官任命。由于手中可靠的人才不足,张狂不得不在改名为“并州军”的原“太行军”士卒里,大量抽调可堪一用的人才。但凡认识一千个常用“军书”,并有能力书写简单的公文的士卒,都可以申请到地方上担任吏职。这些出自太行军的小吏,将成为张狂统治并州的重要基石。

至于原本被汉室官长所任命的郡县小吏,则需要经过刺史府的重新挑选和查验,确定了能力和忠诚上的过关,才可以得到新的吏职。

在张狂的计划中,未来从亭长一级开始,整个并州的吏员,要达到老人、新人各占一半的比例为好。如此一来,才能够从上到下,充分保证张狂在并州统治的稳定性。

这项人事任命工程浩大,只怕需要花费三、四个月,才可以初步的安定下来。而在此期间,张狂无疑会忙到脚打后脑勺。

就算将并州的人事都粗略的梳理完毕,张狂也依然没有悠闲时光可度。张狂旨在争霸天下,并州目前的财政状况,无疑是难以满足他的要求的。并州有马,有煤,有铁,还有合格的好兵员,可是却相当的缺钱,缺粮。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打仗就是在拼钱粮的多寡。在小规模的战斗中,个人勇武和智谋能够左右战局发展。但对于志在统一天下的张狂来说,他以后肯定是一打就需要动员数万人,甚至十数万人参与的大仗。没有足够的钱粮,张狂连足够的兵都练不出来,也就谈不上对外发动进攻了。

缺钱,这一点张狂可以想些办法,通过开发一些特产,鼓励商业发展来解决。比如张狂在太行山时期研究出来的优良纸张,便是一种颇受其他地区欢迎的好东西。

一年前,张狂在西河的离石建立了一处大规模的造纸厂,每月可以生产二十万张四尺见方的大纸。这些纸除了可以满足并州上下的文牍需求外,还大量的向司隶和冀州一带销售,一年便可以带来两百万钱的利润。

随着时间的推移,纸张这种利于书写的好东西,将会在整个大汉广为流传,彻底改变传统的书写方式。哪怕其他地方,也可以生产类似的纸张,可是张狂的造纸厂,是在“蔡侯纸”与“佐伯纸”的基础上改良而来,又被张狂不自觉的引入了后世流水线作业的生产安排,在生产成本上远远低于原来的“蔡侯纸”与“佐伯纸”。

穿越前的张狂,好歹在工厂里工作过。只要利用上后世的一些基本工厂管理模式,张狂便可以通过大规模生产某种产品的方法,大幅度的提高工业的生产效率。有了这些“国营工厂”的支持,张狂有信心解决紧张的财政问题。

再说了,目前的并州,可是还有数十亿钱来自黄巾军和匈奴贵人的积蓄。在手中的钱财用完之前,说不定张狂已经占领了新的富庶地区,不再缺钱了呢!

但是,并州所面临的缺粮问题,就不是那么好解决的了。(未完待续。。)

第46节但埋头种田【一】

穿越前,张狂是个城市居民,没在农村呆过几天,对农业生产可谓是一窍不通。通过某些网上论战,他知道红薯、土豆之类的杂粮,可以养活成倍的人口,造就了所谓的“康乾盛世”。可是在汉末的时代,那些后世张狂所熟悉的作物,大部分都还分布在它们的原产地呢!

无法在科技上提高农业,张狂也只好采用这一时代被证明最有效果的古老方法,来增加粮食的产量。那就是:开荒,灌溉。

一块农田,有没有充足的水源灌溉,产量可是能够差上一、两倍的。并州虽然有黄河与几条支流流经,却因为地势的原因,很多地方即使就靠着黄河,也难以被农民灌溉到。

除了上党和太原的一连串盆地底部,很适合水浇田种植以外,能够被张狂看中的,适合农业生产的地方,便是五原和朔方所在的河套地区。

对河套地区的恢复和屯田,张狂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着手了。如今,足足有数目达到十多万的流民,被张狂安置到朔方一带,在那些被抛荒了数年的土地上再次耕种。哪怕时日尚短,恢复种植的良田数量不算多,这些移民的产出,已经足够供应屯驻在附近的“镇北营”所需要的军粮。

但是,对于志在争霸天下的张狂来说,十来万屯田民众,以及供养区区一个“镇北营”的军粮补给,这是远远不够的!

要知道。在大汉的鼎盛时期,河套一带的屯田军民,不下百万之众。那里每年所生产出来的粮食,甚至都可以调一部分南下,供应京师所需。张狂若想在以后的诸侯争霸中,占据有利的先机,就需要从河套一带源源不断的提供粮食补给。所以,十万人屯田,远远不能满足张狂对粮食的要求。

张狂对河套的期待,是达到五十万屯田民众。有了充足的人口。如此一来。即使算上从河套运粮到千里之外所需要的人力,此处依然可以为两万以上的大军,提供充足的军粮。这可是大大方便张狂的大举出兵。

在河套朔方一带屯田,有两个大问题需要解决。第一个是安全问题。由于宴荔游的屈服。如今这个问题已经不大。第二个便是流民的招揽问题。偏偏此时。董卓非常配合的在司隶进行了迁都大事。无数雒阳百姓流离失所,正好可以让并州招揽。要不然,以并州号称“苦寒之地”的名声。还真不会有多少人能来。

自从董卓迁都开始,几个月下来,陆陆续续已经有三万多痛恨董卓暴政的平民,拖家带口的北上渡过黄河,进入并州地界。由于这些人口来得及时,来的顺利,张狂都想要给董卓写一封感谢信送去了。

除此之外,张狂还下令,签发强行移民的军令。但凡太行军在进攻太原期间,敢于公开敌对立场的并州豪强,张狂就会将他们的部曲打散,分别安置在河套一带。如此一来,朔方、五原二郡又得到上万的迁移人口,也让张狂在并州的统治一下子牢固了许多。

若是有人反抗?

张狂手中的大军,可不是吃素的。

外加被张狂公布的“迁到朔方,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