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说,日本为了进攻关岛,准备是相当充分的。首先,这支强大的海上进攻力量就比中阿在关岛上的防御力量强大了许多,其次,参加登陆行动的15000名日军都是精锐的海军陆战队,是参加过进攻冲绳群岛以及东南亚群岛的王牌部队,有着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装备也非常先进,足以对抗中国部署在关岛上的海军陆战队,比阿根廷军队的战斗力要强不少!从这也能够看出,日本这次是势在必得,很迫切的想拿下关岛,巩固自己在西太平洋上的势力,稳住整条战线!
当然,日本拿下关岛的意义也非常巨大。只要关岛落入日本手中,那么日本在西太平洋上的资源生产基地,乃至东南亚群岛方向上的生产基地都将不再受到威胁。同时,也能够保证自己在西太平洋上的航线安全,作为第二防线的主要力量,支撑起整个西太平洋上防御中国的战略防御圈!
当然,日本更看中的还是关岛南面的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基里巴斯。以及拉尼西亚等岛屿及其附近的资源。根据2040年前的勘探表明,这些群岛附近的海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甚至可能存在世界上最大的深海油田,以及矿藏。如果日本能够借助攻占关岛,而控制这些群岛以及群岛附近的海洋资源,那么日本战争资源缺乏的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
从这里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日本即使在占领了东南亚群岛之后,仍然无法满足国内对物资的需要。主要是原因,是东南亚地区的抗日游击队活动非常频繁,而且这些游击队的针对目标除了日本军人之外,最主要的就是破坏资源生产基地。当然,这些游击队基本上都是由中国支持的,而中国自然知道破坏生产设施对日本的打击有多大了。所以,即使在控制了东南亚群岛之后,日本(包括占领区)生产的资源,只能够满足国内85%左右的需求,另外还需要向欧洲与美国进口日本自己无法出产的一些重要资源,特别是在先进材料等方面,日本基本上都需要依赖进口。所以,在这一情况下,日本为了支撑起这场战争,必然会寻找新的资源产地!
在现在的情况下,日本只能够向南发展,在控制了关岛之后,进攻西南太平洋上的岛屿,然后夺取只些地区的资源。而这么做的前提,就是夺取关岛,只要关岛还在中国的控制之中,那么日本就永远无法控制这些岛屿。但是,这么做,也有着巨大的风险,首先是这些岛国基本上都是依靠澳大利亚生存的,是澳大利亚以及美国的传统势力范围。而美国在撤出了西太平洋地区之后,显然已经无法再做出让步,不然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势力将受到极大的威胁。而日本要夺取这些岛屿,显然存在着得罪美国,甚至与美国开战的危险。所以,日本到底敢不敢去攻占这些岛屿,也许还需要衡量一下日本人的胆量了!
不管怎么样,日本攻占关岛是必然的事情。所以,在马来半岛上的硝烟还没有散去的时候,日本已经开始着手进攻关岛的行动。而在2月8日左右,日本舰队已经到达了硫黄岛,开始为攻占关岛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2月10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侦察卫星,该侦察卫星是第一代同步轨道侦察卫星,也是未来侦察卫星的雏形。而中国就将该卫星定位在了东经140度的赤道上空,主要的任务就是监视西太平洋地区!
以往的军事卫星,包括侦察卫星在内,都是低轨道卫星,运行在地球上空300到600公里的近地空间中。所以,需要由一个卫星群来支撑起整个系统。当然,这主要是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特别是侦察卫星,因为受到侦察设备分辨率的限制,所以无法在高轨道上运行。
到2040年左右,中美欧等大国基本上都解决了侦察手段方面的问题,开始研制高轨道,甚至是同步轨道侦察卫星。这带来的好处是相当明显的,运行在同步轨道上的侦察卫星不容易受到攻击,同时能够固定对某地区进行长期的,不间断的监视与侦察,提供实时的侦察情报。当然,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同步轨道卫星都运行在赤道上空,所以对高纬度地区的侦察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同步轨道侦察卫星系统还需要由高轨道卫星侦察系统来辅助与补充!
因为中国重新开始部署侦察卫星系统,恢复了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侦察能力,日本海军舰队的活动已经无法逃过中国的监视了。当然,战略侦察空军的压力也减轻了不少,至少那些战略侦察机不再需要费力,冒险的去侦察日本舰队的活动了。
正因为中国及时的恢复了战略卫星侦察能力,所以中国及时的发现了日本舰队开始在硫黄岛集中(因为遭到封锁,中国没有在关岛上部署战略侦察机,当然,在关岛上部署战略侦察机,本身也不太安全),并且立即判断出了日本即将向关岛发动进攻,很快,中国海军与空军就开始行动了!
中国舰队在留下一支航母舰队继续在泰国湾行动,以掩护马来半岛上的防御作战,并且打击日本在巴淡岛等岛屿上的空军力量之外,另外的战舰已经开始沿着越南沿海北上。于12日到达了榆林港,准备在这里接受了补给之后前往东海地区,发动对琉球群岛的轰炸行动。
11日,中国战略空军组织了最大规模的一次战略轰炸行动,重点打击了日本本州岛南部的造船厂,同时,从朝鲜半岛以及济州岛上起飞的战术攻击机打击了九州岛上的工业基地。
可以看出来,中国海空军是要牵制住日本的空中力量,至少不能让日本向关岛方向上投入更多的兵力了,这是在掩护关岛。当然,这种行动的成效并不是很大,因为日本已经在这些地区部署了强大的防御力量。
10日,关岛守军进入全面警备状态,地面部队开始加强防御工事,防空部队也将防空装备隐蔽了起来。而空军则从塞班岛上的基地出发,开始全面监视北面的空域。因为侦察卫星只能够确定日本舰队的方位,而无法侦察到日本战斗机!为了保存关岛守军的力量,同时将战争拖延下去,阿根廷舰队开始南下,撤退到了关岛南面450公里的海面上,也就是到了日本舰队攻击机的打击范围之外,然后出动战斗机,为关岛提供空中掩护!
14日,日本舰队到达了距离关岛550公里的海面,一方面派出攻击机轰炸塞班岛,提尼安岛以及关岛上的军事目标,另外一方面,参战的4艘战列舰,也开始对这三个部署了中阿军队的岛屿开始了炮击行动。而日本舰队的防空任务由从硫黄岛与小莅原群岛空军基地起飞的战斗机负责。
日本首先要拿下的是塞班岛。这是马里亚娜群岛三大岛屿中最北面的一个,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岛屿。中国在这座岛上修建了一个能够容纳50架战斗机的空军基地,另外还部署了5000人的地面部队。因为塞班岛是火山岛,全岛地型结构复杂,岩石多为花岗岩。因此,中国在这上面修建了数量众多的地下防御工事,能够抵御日本攻击机携带的炸弹攻击!
轰炸进行了一天,虽然舰队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威胁,因为中国的攻击机并没有进行猛烈的反击。但是,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日本的侦察机才发现,虽然岛上重要的地面目标都被摧毁,整个空军基地都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但是,众多的地下设施根本就没有遭到破坏,特别是地面部队受到的打击并不大,大多数火炮都保存了下来。
次日,日本方面加强了战列舰的作战负担,并且派遣直升机将特种部队送上了塞班岛,通过特种部队与侦察机的引导,开始逐个清除塞班岛上的地下坚固目标!
这天,中国在关岛上空军发动了一次全面反击,而打击重点就是对防御部队威胁最大的日本战列舰!150架作战飞机倾巢而出,其中120架承担攻击任务。虽然中国空军的反击非常猛烈,但是关岛空军并没有先进的反舰导弹,无法对日本战列舰构成多大的威胁,激烈的空战下来,只有两艘战列舰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其中“武藏”号的B炮塔受到严重损毁,失去了作战能力,而“伊势”号战列舰的火控指挥系统也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只能够由别的战列舰提供射击参数。但是,中国的攻击机损失也非常惨重,至少有38架攻击机以及7架护航战斗机被击落!
因为攻击机损失惨重,而且没有有效的手段打击日本战列舰,中国空军暂时停止了对日本舰队的打击行动。将主要的力量投入到了防空作战中。而日本舰队在对塞班岛进行了2天的炮击之后,确认基本上摧毁了中国在塞班岛上的地下设施之后,第一批登陆部队塞班岛北面的拉瓜利钱角登陆。
因为这一地区长期受到潮汐的洗礼,所以地势非常平坦,有利于登陆部队行动,而防御方面几乎无险可守。中国与阿根廷守军在确认无法在滩头阵地上阻止日本登陆行动之后,改变了作战计划,决定退守岛屿深处的山地,坚持防御作战。
因为中阿军队储备了至少能够坚持作战半年的战争物资,所以军队退守之后,能够更有效的对抗日本军队的进攻。从2月18日起,双方在塞班岛上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大概,在进攻塞班岛之前,日本方面并没有考虑到会遭到这么顽强的阻击,所以从一开始,就只投入了3000多进攻兵力,以为能够在战列舰火力的支持下,攻下这座岛屿,建立攻占关岛的前进基地。但是,中阿修建的地下防御工事,大部分都按照对抗日本战列舰的打击要求进行了加强,所以,在日本的炮击中,损失并不是很大!而日本军队要想迅速的攻占塞班岛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可以说,塞班岛上守军的顽强阻击,是日本攻占关岛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原本,日本只计划了3天的时间,但是最后,最足足花了两周的时间,才控制了塞班岛上的主要地区,而塞班岛腹地的中阿军队却一直坚持抵抗着。直到战争结束,这些人才从岛屿的丛林与坑道中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