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石舟斋经常对别人提起:
〃这座小山城经过朝不保夕的治乱兴亡,至今还能安然无恙,简直是战国时期的奇迹……〃
原来如此………
听到的人,莫不佩服他的远见。要是当时他跟随足利义昭,信长一定会讨伐他;要是跟随信长,他跟秀吉的关系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了;如果接受秀吉的恩惠,在后来的关原之役中,家康一定不会放过他。
还有,在这兴亡的惊涛骇浪中,要掌稳船舵,保护家族平安无事,还要维持家名清誉,真不容易。乱世中,人情世故变化无常,今日的朋友,常是明日的敌人。人们丧失节操,不讲义气,有时同族或亲戚之间也会拔刀相向,互相厮杀。因此,若非在武士道精神之外,还有其他的坚定信念,是不可能做到这个地步的。
可是,石舟斋却虚怀若谷。
〃我的能力,尚有不足之处。〃
他在客厅墙上挂着一幅自题的诗歌:
世事多变
只有隐藏兵法的家族
才能历久不衰
然而,这位老子型的智者在家康重礼召见时,也不禁动了凡心。他喃喃自语:诚心召见,难再置之不理。
他走出了隐居几十年的茅庐,到京都紫竹村鹰峰的军营,第一次晋谒大御所①。
当时,他带在身边一同前往的是五男又右卫门宗矩,二十四岁。还有他的孙子新次郎利严,未满十六岁的及冠之龄。
他带着这两个凤雏晋见家康,接受了旧领地三千石的安堵令②。家康提议:
〃将来请到德川家的兵法所任职。〃
而他则推举自己的儿子。
〃犬子宗矩,还请多多提拔。〃
自己又退居柳生谷的山庄里。后来,其子又右卫门宗矩要到江户出任将军家兵法指导时,这位老者传授给他的,不是刀剑技巧,而是………
治世的兵法。
他的〃治世兵法〃,也是他的〃修身兵法〃。
石舟斋常说:
〃这些全都是老师的恩德。〃
丝毫没忘记上泉伊势守信纲的德望。
而且,也常提醒大家:
〃伊势大人才是柳生家的守护神。〃
他的房间里,供奉着伊势守颁给他的新阴流证书,以及四卷古目录。每逢伊势守忌日,他一定不忘以鲜花素果祭拜。
这四卷古目录,又名图绘目录,是上泉伊势守亲笔用图画和文字记录的新阴流秘传刀法。
石舟斋即使在晚年,还是经常翻阅此书,悼念恩师。
〃他的画也惟妙惟肖。〃
书上的画经常让他爱不释手。每次看到这些天文时代装扮的各种人物,以各式利落的大刀刀法互相攻击的形态,就有一种神韵飘渺,云雾直逼山庄屋檐的感觉。
伊势守造访这小柳生城的时候,石舟斋大概三十七八岁,正是野心勃勃、血气方刚的年龄。
当时,上泉伊势守带着外甥匹田文五郎,以及弟弟铃木意伯,在遍游诸国兵法家之后,经由人称〃伊势太御所〃的北留具教的介绍,来到宝藏院求教。宝藏院的觉禅房胤荣,经常出入柳生城,把这事告诉尚未改名石舟斋的柳生宗严,说道:
〃有一名男子来求教。〃
这便是他们相会的机缘。
伊势守和宗严连续比武三天。
第一天,一开始,伊势守都会喊:
〃要打喽!〃
而且先言明要攻击的部位,然后依言进攻。
第二天,宗严还是输了。
宗严自尊严重受损,第三天屏气凝神,采取不同的姿势应对。
这一来,伊势守说道:
〃这招不好,我可以这样对付你。〃
与前两天一样,他还是针对事先言明的部位发动攻击。
最后,宗严终于弃刀,说道:
〃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兵法。〃
之后,恳求伊势守留在柳生城住了半年,一心向他求教。
后来伊势守必须离开时,说道:
第61节:颇受女性青睐
第61节:颇受女性青睐
〃我的兵法尚未练成,你还年轻,希望你能继续完成它。〃
同时丢下一个公案给他。这个公案难题是………
要如何修炼无刀的刀法?
宗严从那时起,花了数年的时间废寝忘食,仔细钻研无刀刀法的道理。
后来,伊势守再次造访他的时候,他已胸有成竹。
〃练得如何了?〃
两人一过招,伊势守即说:
〃嗯!你已能把握真理,不必用到大刀了。〃
说毕,留下证书和图绘目录四卷之后,翩然而去。
柳生流从此诞生。石舟斋宗严晚年退出江湖,隐居山林,也是从此种兵法中悟出的一流处世术。
现在他住的山庄,虽然在小柳生城里面,但是该城都是石墙铁壁,跟石舟斋老年的心境不甚搭配,所以他又另外盖了一间朴实的草庵,入口也另建,犹如隐居山林,安享余年。
〃阿通!怎么样?我插的花生动吗?〃
石舟斋把一枝芍药花投入伊贺花瓶,欣赏自己所插的花,看得入神。
〃真的……〃
阿通在后面欣赏着。
〃主公一定花了很多心血学习茶道和花道吧?〃
〃我又不是公卿,没跟老师学过插花或茶道。〃
〃但是您看起来像是拜师学过的。〃
〃我是用剑道之理来插花。〃
〃咦?〃
她瞪大眼睛。
〃用剑道可以插花吗?〃
〃当然可以,花也是用气来插的。用手去弯曲花茎,或是调整花朵,都是一种伤害。维持它从野地里采来的样子,运气投入水中………就像这样,花就会显得栩栩如生了。〃
在这个人的身边,阿通觉得学到了各种哲理。
柳生家的家臣庄田喜左卫门在路上与她萍水相逢,希望她能够为他的老主公吹笛,以排遣无聊的日子,所以她才来到这里。
石舟斋非常喜欢听她吹笛,再加上这个山庄里一直缺少像阿通这样年轻温柔的女子,所以每次阿通说:
〃请早点休息。〃
老主公一定会说:
〃唉,再多留一会儿吧!〃
或是:
〃我教你泡茶。〃
有时则说:
〃来吟咏几首和歌吧!我也来试试古今歌风。《万叶集》也不错,但是像我这种草庵主人,还是比较喜欢《山家集》那种淡泊风格。〃
反正就是不希望阿通离开。而阿通也知所回报。
〃主公,我给您缝了这个头巾,希望合您的意。〃
这种细心是那些勇猛的武将家臣做不到的。
〃哦,太好了。〃
石舟斋戴上那头巾,他对阿通就更加疼爱了。
阿通在月光皎洁的夜晚,吹奏令人神往的悠扬笛声,常常传到小柳生城城外。
庄田喜左卫门更是如获至宝,十分欣慰:
〃这真是飞来的福气。〃
喜左卫门现在刚从城外回来,穿过古旧栅垒后面的林子,来到主公幽静的山庄。
〃阿通姑娘!〃
〃哪一位?〃
她打开木门。
〃噢!是您啊……请进。〃
〃主公呢?〃
〃正在看书。〃
〃麻烦你通报一下,说是喜左卫门奉命办事回来了。〃
〃呵呵呵!庄田先生,这不是喧宾夺主了吗?〃
〃为什么?〃
〃我是您从外面带回来的吹笛女子,您才是柳生家的家臣。〃
〃说的也是。〃
喜左卫门也觉得好笑,但还是说:
〃这里是主公一个人的住所,你又受到特别礼遇………还是请你帮我通报一声。〃
〃好的。〃
阿通进去不久,马上出来说道:
〃请进!〃
石舟斋戴着阿通缝的头巾,坐在茶室等待。
〃你回来了?〃
〃遵照您的意思,全都办好了。我恭敬传话,从前门送了礼物进去。〃
〃他们已经离开了吗?〃
〃还没。我回到城里的时候,他又差绵屋客栈的人送信来,说是既然路过这里,说什么也想来拜见小柳生城的武馆,明天一定会到城里来拜访。还说一定要亲自见见石舟斋先生,跟您请个安。〃
〃这小子!〃
石舟斋骂道:
〃真是啰嗦。〃
他一脸的不悦。
〃你没有清楚告诉他们,宗矩在江户,利严在熊本,其他的人也都不在?〃
〃我说了。〃
〃我郑重其事,派使者前去婉拒,他们竟然还强行要来拜访,真不知好歹。〃
〃真是的……〃
〃听说吉冈那一伙人,武功并不怎么样。〃
〃我是在绵屋跟他们碰面的。传七郎刚好去伊势参拜回来,我看他人品也不怎么样。〃
〃是吗?吉冈的上一代拳法非常优秀,他跟伊势大人上京的时候,我跟他见过两三次面,还一起喝过酒………但是近几年来,家道日益中落。我念在传七郎是他儿子的情分上,不忍让他难堪,没把他赶出去。柳生家还从来没有理会过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的挑战呢!〃〃传七郎这个人看来自信满满!他硬是要来,我就给他一点教训!〃
〃不成、不成。名家之子,死要面子,很容易心怀怨恨。要是我们把他打回去,事情就会没完没了。为了宗矩和利严,我们要用超然的态度去面对他。〃
〃那要怎么办?〃
〃还是来软的,以礼对待名家之子,哄他回去……对了,派男的去容易起冲突。〃
他回头望着阿通,说道:
〃派她去比较好,女的比较好。〃
〃好的,我这就去。〃
〃不急、不急……明早前去即可。〃
石舟斋大笔一挥,写了一封茶艺家式的简要信函,把它绑在刚才插剩的一枝芍药花上,交代阿通:
〃拿这个去见那小子,告诉他石舟斋伤风不适,由你代为传答,并接受他们的问候。〃
石舟斋授意阿通担任信使。第二天早上,阿通披上披风,说道:
〃那我走了。〃
她走出山庄,来到外城廓的马厩。
〃对不起……我要借一匹马。〃
正在打扫的马厩小厮看到她,说道:
〃咦?阿通姑娘!你要上哪儿去?〃
〃要到城外叫做绵屋的客栈,主公要我当他的使者。〃
〃那我陪你去吧!〃
〃不用麻烦了。〃
〃你一个人行吗?〃
〃我喜欢骑马。以前在乡下,对野马已经驾轻就熟了。〃
浅红色的披风在马背上,一路随风摇曳。
披风在城市里是已经落伍的服饰,上流社会的人已经不穿了。但是,在地方土豪或中层社会里,还是颇受女性青睐。
她手上拿着一枝初绽的白芍药花,石舟斋的信函就系在上面。她单手轻握着缰绳,在田里工作的人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