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烈焰》
译序
《烈焰》是美国女作家南希·泰勒·罗森堡继畅销小说《减刑情节》(1993)、《司法利益》(1993)、《初犯》(1994)和《加利福尼亚天使》(1994)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法律题材的力作。罗森堡1947年生于达拉斯,高中毕业后进入密西西比州的海湾公园学院主攻英语。毕业时希冀成为诗人的梦想被现实打破之后,当了秘书。不久,她加入了警察队伍。九年之后她转到缓刑部工作,直接与罪犯打交道。在此期间,她得知一位父亲在骚扰了她亲生女儿之后却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件事情对她刺激很大,于是她就辞去了工作而专事小说创作。罗森堡自身的人生经历也颇为坎坷,幼年时曾被祖父骚扰,上学期间在约会中被人强奸,当警察时也被同事骚扰过。这些经历都曾在她的几部小说中有所体现。她还坚决反对美国法律诉讼过程中前案不究的原则,这一观点在《烈焰》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自1993年以来她创作的几部作品奠定了她作为美国知名作家的基础,成为由男性作家占主导地位的法律题材小说创作领域中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之一。
《烈焰》讲述了达拉斯地方检察院公诉人斯苔娜·卡塔劳尼为自己伸张正义,雪洗罪名的故事。小说一开篇就叙述了她作为一名成功的公诉人打赢了一场官司。此案的被告人佩勒姆是位变态杀人犯,六年前就因杀人而成为被告,因为当时陪审团意见不一,而无罪释放。此次受审则是因为骚扰儿童。在斯苔娜据理力争之下,终于使陪审团对被告作出前后两罪并罚的判决结果。但正当斯苔娜的事业如日中天之时,过去的阴影却正渐渐向她逼近过来,原来在十五年前她的父亲在一次纵火案中死于非命,而自己为救护弟弟马里奥被烧得体无完肤,做了几次整容手术后脸上仍留有伤疤,并且还患有失忆症,对当时发生的一切记忆已相当模糊。出人意料的是她的朋友,原先在达拉斯共过事现任休斯顿检察院检察官的霍利·奥本海默出于嫉妒首先向她发难,不巧的是斯苔娜的前男友被人谋杀。霍利于是把纵火罪名和杀人罪名一并推到斯苔娜身上。当时纵火案发生时在现场的有:斯苔娜及其父亲、弟弟和叔叔克莱姆,还有她父亲的建筑公司伙人布拉德·爱默生。大火过后,布拉德帮助了落难的姐弟俩度过劫后难关。出于感激斯苔娜嫁给了他。但如今两人感情产生了危机,开始离婚诉讼。而斯苔娜和她的律师塞缪尔·温斯顿之间却逐渐产生了感情。霍利在立案之后拘捕了斯苔娜。塞缪尔则为斯苔娜筹集了一笔保释金,使她得以取保候审。斯苔娜为了查出凶手、洗雪罪名,同其助手布伦达·安德森一起开始着手深入取证调查此案。一个个疑团接踵而至。斯苔娜当警察的叔叔克莱姆曾利用为一些警察非法伪造证明申请伤残退休金而受贿,而指证斯苔娜杀害兰德尔的证人又是这一退休金、诈骗案受益者。在纵火案发生之前一家托儿所的地基塌陷,斯苔娜的父亲负责督察这起事故,而他又是建造这座托儿所的建筑公司的合伙人之一,布拉德则是主要分包人,就在大火发生前的当天晚上,他们俩曾大吵大闹、彼此翻脸;斯苔娜的弟弟马里奥是位瘾君子,并且与霍利有染。正当斯苔娜拨开层层迷雾,案情逐渐明晰起来的时候,一件重要特征——当时大火焚烧过后遗留下来的一块金属片被人故意隐瞒,斯苔娜不得不据理索回;助手布伦达忽遭暗算;叔叔克莱姆自杀身亡。斯苔娜本人也通过电脑动画模拟当时的火场经历了一次对往事的痛切体验。最后纵火案的真正凶手终于出现在棒球场的看台上。
该小说以“火”作为贯穿始终的意象。十五年以前的大火虽已燃尽,但是引发这场大火连同这场大火演变而来的人们心中的贪欲之火、邪恶之火、妒嫉之火和愤怒之火,在经年的休眠之后却死灰复燃。一片片火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炼狱景观图。于是书中人物围绕着这场纵火案又重新经受着烈火的烤灼。小说情节环环相扣、层层剥揭,在追查纵火案元凶的过程中,作者运用自己娴熟的笔法,抽丝剥茧、条分缕析,逐一审视相关人物的纵火动机与可能。斯苔娜觉得叔叔克莱姆对她的无端怀疑非常蹊跷,在对他进行调查后发现他曾是警察伤残退休金诈骗的主谋,这位利欲熏心的家伙是因为惧怕真相败露而杀人灭口。本是朋友的霍利眼看斯苔娜的事业蒸蒸日上,而自己却一事无成,不由得妒火中烧,利用指控斯苔娜纵火一案,搞臭对方,抬高自己的身价,结果是机关算尽却成空。而身为检察官的斯苔娜成了众矢之的,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小说的巧妙之处在于使主人公处于失忆状态,对当时的失火情景已了无记忆,使“莫须有”的罪名有可能成立。斯苔娜坚信自己是无辜的,她难抑胸中的怒火,誓死揭开这场大火的邪恶火种、澄清真相,与隐藏的真正凶手展开了一场明暗之间斗智斗勇的较量。
小说的主人公斯苔娜作为作者的代言人,她的洗刷罪名的行动是一次针对当今美国法律制度的诘问和发难。无辜者可冤枉而坏人则可逃脱是对这一制度的极大讽刺。对真正罪犯的过分宽宥和对受害者的妄加罪名是这一法律制度的弊病所在。斯苔娜奋起洗雪罪名不仅有力地说明了她对这一体系的质疑与挑战,而且还告诉人们法律并非个体命运的救世主,依恃它就可以伸张正义、惩恶扬善,而只有依靠自己才能求得公正的对待。斯苔娜勇于揭开这场大火的罪恶渊薮的意义还在于她发出了女性压抑于内心深处积蓄已久的最强音。女性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常常受到男性强势群体的压制和迫害。书中大多数男性人物的头脑中存有对女性的偏见与歧视。这些偏见和歧视也是斯苔娜遭到无端怀疑的原因之一。他们持有的这种“女人祸水论”的观念可以被看成是这起罪名诬陷案的邪恶滋生源。斯苔娜这种不靠他救而靠自救的精神也充分体现在她与这股强势力量的斗争之中。
世界上没有人想再受二遍苦、再遭二次罪。但书中的女主人却恰恰经受了一次“切肤切向”的体验还原。她的助手布伦达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动画虚拟现实技术,不仅真切地还原了纵火案发生现场——斯苔娜的家,而且还通过模拟当时在场人物的声音,逼真地再现了当时斯苔娜所处的环境。通过这一高科技手段,作者让她再次经历了十五年前的失火现场,又一次经受大火的烧灼。与上次不同的是,这一次斯苔娜并没有遭受皮肉的痛苦,而是经历了一次地狱般灵魂的冶炼,即使她逐渐恢复了对往昔的记忆,也更加增添了她不查出真凶誓不罢休的决心。小说通过高科技进行的这一体验还原是本书的一个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这前几部小说创作所积累的经验基础上,作者罗森堡新近推出的《烈焰》这部小说无论从细节还是主线都显得圆通而周密,为读者展现了一幅迷宫般交错互织的线索网络,读者会不自觉地被引领到充满色欲、贪欲、野心和权欲的各种人物的内心隐密处,去探究人之恶的根源,以及孕育这些恶源的社会土壤。当貌似无辜的假面被逐一撕开,狰狞的真面目暴露在人们眼前时,读者不禁会为女主人公的人生遭际抱腕唏嘘,对人性之恶悲叹唾弃,而对善终于战胜恶的最终结果表示由衷的欣慰。
刘华文
1997年11月
第02章
休斯顿地方检察院坐落于繁华地带的芬宁大街上。这是一幢10层的棕色砖砌大楼,里面有二百多名检察官,还有众多的临时工和其他后勤人员。一个身穿灰色聚脂纤维外套、着一双黑鞋、戴一顶灰色牛仔帽的老年男子走到一排玻璃门前,又问至一旁,让一名妇女,一名男子和两个小孩从身旁走过。接着就像牧人策马驱赶羊群,他赶着他们穿过门厅,走进电梯。电梯在9层楼停下,他们沿着一条狭长的走廊朝前走去。小姑娘哭了起来,那女人将她抱起,轻轻拍拍孩子屁股,继续大步朝前。
“很抱歉,”当他们走到接待室门前时,侦探卡尔·温特斯对那女人说,“你们只能在外面等着,太太。你要喝什么,大厅里有自动售货机,孩子们要吃糖,也有糖果柜台。”
那妇人紧紧攥住大孩子的手,抱着那蹒跚学步的小孩朝一张长凳上一坐。她搂紧小女孩。“我们都很好,”她说,“他要呆多久?”
“时间不会太长。”侦探说,同时把帽子扣回头顶。卡尔·温特斯六十岁,已过退休年龄,但他是名老资格警察,视工作为生命。他的妻子已过世多年,还没有找到相配的女人。他脸上的皱纹很深,有一双精明的小眼睛,近些年来,他体重剧增,饱含脂肪的大肚子凸出在扎得很低的裤带上。他为什么要退休?他别无他事可于。他的一个最亲近的朋友交出警牌才三个月,就因烦闷而饮弹自杀,他从此决心活到老,干到老,除非有哪个恶棍提前要了他的命。他是在令人心跳、充满挑战、充满生与死的考验的警察生涯中磨炼出来的。他喜欢将警徽放在口袋里到处走动,把枪插在胸前,因为这使他产生一种权威感。他明白,人们会因为他头戴牛仔帽而讥笑他,可他才不在乎那些人说些什么呢。他头发稀少,喜欢每天早晨将牛仔帽戴到头上时的那种感觉,那就像职业拳手听到铃声,知道上台搏击的时间到了一样。
“到这儿来。”他对汤姆·兰德尔说,同时推开接待室的门,示意他进去。
兰德尔三十多岁,外表悦人,淡棕色头发,有一张友善开朗的面孔。他着一件夏威夷短袖衬衫,套一条牛仔裤,穿一双便鞋。看见屋里人多,他不禁紧张地笑了笑。他个子不高,但强壮无比。手臂肌肉结实,双腿粗若圆木,衬衫紧紧绷在胸前。温特斯毫不怀疑,万一有谁招惹他,兰德尔肯定会对他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