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遥站在一边听着他立誓,沉默不言。
好在众人也没忘记他,都说了好些鼓励的话儿,甚至,山芋等人还开了赌局,各自赌他们俩谁能考得更好些。
终于到了出发的时候,板栗头戴栗色簪缨银翅王帽,身穿栗色衮龙袍,腰系镶红玉暗红鞓带,外罩栗色缎面绣五爪坐龙紫红狐狸里大氅,登上朱缨华盖车,张伞鸣锣,全副仪仗执事开道,威然前行。
众护卫随从簇拥着玄武王祖父母、父母车驾紧随其后。
后面就是小葱姊妹的马车了,山芋、南瓜兄弟骑马还在后一步。
次后就是白虎侯府的车驾,也是全副执事仪仗;朱雀公的父母也是如此——赵锋协同玄武王灭了金国,被封为朱雀公了。
三家人丁算上跟随的护卫和家仆等,七八十辆马车。举目望去,大半条街都是彩车骏马、花团锦簇,浩浩荡荡、逶迤绵延了几里长。
那时,天光才亮,城门已开,进城卖东西的、买东西的百姓络绎不绝,街道两旁铺面也都开了门。见如此阵仗,打听得是玄武王返乡祭祖,都停驻观看,指点评说,艳羡之色溢于言表。
张杨夫妻、赵耘夫妻和黄豆等人也一直跟随,直送到南华门外的十里长亭。
这里,早有送行的亲友在等候了,汪家的、曹家的、方家的,还有许多人也不必一一点数。
板栗急忙命停车,领着刘黑皮等人上前一一拜会、辞别,谢过诸人相送之情。
令人意外的是,王尚书居然亲自来了。
他笑眯眯地祝玄武王一路顺风,又意味深长地说道:“等回到清南村。到了青山书院,王爷就能见到下官侄儿了。”
板栗笑说一定要去瞧瞧神童的风采。
原来,昨晚王尚书回到书房,看见忙碌间落下的其兄从湖州府寄来的书信,这才明白,玄武王为何要向他探听侄儿王穷的事。因为张家也向周家提亲了。
他忍不住就叹息:侄儿媳妇要飞了!
纷纷寒暄已毕,喝过送行酒,玄武王便向诸人辞别。
于是,张杨夫妻上前拜别父母兄嫂,又嘱咐儿子闺女要听祖父母和伯父伯母的话等语;郑家人也重新嘱咐一遍黄豆;赵耘特别又训斥一顿赵翔,诸般情形也不消细说。
等大队继续上路,张杨、赵耘等人望着官道上的队伍越行越远,直到看不清,才回头催妻子上车回京。
彼时。曹氏不舍儿女,神色黯然;汪氏也不舍,却恨恨地说道:“总算把这帮祸害都送走了!这下可轻松了!明儿我就回娘家住几天。”
赵耘愕然道:“那我呢?”
黄豆立即道:“石头叔不用担心,婶子走了,侄儿去陪你。”
张杨和曹氏听了忍不住笑起来。
再说板栗等人,车不停轮,马不停蹄,一气赶了十来里。到了一个叫京口的小镇,与早就等在这里的周三太爷一行人会合。共赴湖州而去。
出了大宅院,离开繁华街市,小辈们都觉心胸舒畅。特别是少年们,开始不安分起来,在官道上纵马狂奔,看得几个老人心惊胆战。红椒姊妹们却羡慕不已。
张大栓朝前喊道:“板栗。你管管他们,别惹了事。大路上人多,地上冻得硬邦邦的,撞了人、掉下来都不是玩的。”
张老太太也喊:“花生,玉米。过来跟奶奶坐车。车上暖和!”哪里有人搭理她,早都跑没影了。
板栗正跟周三太爷在车里下棋呢,听了气闷,吩咐魏铁:“去告诉他们几个:要是不老老实实地跟着大家走,就把他们的马收了,让他们用两条腿走回湖州去。”
魏铁忍笑应道:“属下遵命!”
遂带着两个护卫追上去了。
郑氏听着外面乱糟糟的声音,对靠在车壁上养神的张槐笑道:“刚出来,跟放飞的鸟儿似的,肯定要新鲜一阵子。再走几天,他们就要厌了。”
张槐懒洋洋地说道:“等下他们就会觉得骑马不舒坦了。他们要上车的话,你别理他们。”
郑氏抿嘴笑道:“说的他们跟谁似的。那是你儿子。”
苞谷早上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被抱上了车。车子摇摇晃晃的,睡得更香了。也就在十里长亭醒过一次,喝了点细米粥,接着又睡,这会子才醒来。
小娃儿扒在车窗上,看着外面不停后退的田野村郭,还有远处隐隐的山峦,惊奇不已,这是他以往的生命中不曾见过的。
郑氏就一一指给他瞧:这是山,山上长树;那是田,田里种庄稼;那是村庄,里面住着许多和我们一样的人,一个说一个听,唠叨不休。
苞谷又问出许多奇怪的问题,比如树为什么长在山上?庄稼为什么种在田里?那些人为什么不住城里……
张槐见妻子费心巴力地教导小儿子,可他依旧懵懂的很。他看得心急,便忍不住插话进去,帮着解释。谁知,苞谷听了他的话更糊涂了。因为郑氏努力用小儿言语对苞谷说话,张槐却是照常说话,苞谷如何能听得懂!
郑氏瞧着父子俩大眼瞪小眼,一个郁闷憋屈,一个懵懂无辜,不禁笑倒。
正闹着,他们赶上了山芋兄弟几个,都在前面乖乖等着呢,一齐告诉板栗哥哥,说再不跑马了。
当下归队,老老实实地跟着大家一块走。
很快,花生就不耐烦,钻进爷爷奶奶的马车喝茶吃点心去了;玉米也钻进爹娘的车讨水喝。
第421章嫌弃
冬日出行,天气寒冷不说,沿途的景致也萧索。所以,当离家的新鲜感过去之后,小辈们就觉得旅途无味起来,嫌走得太慢,恨不得一步就跨到清南村才好。
然有老弱随行,是不可能快马加鞭的。
幸亏有紫茄在,一路照看老小,早晚请脉,安排饮食用药等,都十分的精心。
既然急不得,众人便耐下性子,各自找活动消磨行程时光:小葱红椒把苞谷接到自己车上,逗小娃儿玩笑;香荽则跟青蒜、绿菠玩纸牌;玉米和花生也下棋混日子,常为一颗棋子争得面红耳赤。
长辈们则凑一处扯闲话,反正他们活的年头长,有扯不完的老古话,最后小辈们也兴致勃勃地过来听。
因车马行人众多,不方便住驿馆,板栗对当地官府的迎送也一概推拒,只说随人众多,不便搅扰等语。幸得张槐早已安排王忠带人先行一步,往前路将食宿之处安置妥当,所以众人觉得甚为省心。
当晚,众人在离京四十里的周田县城投了客栈,次日继续上路。
三日后,小葱跟众人分别,转往西南岷州丰县;众人则拐往东南。
分别时,板栗和妹妹在车内嘀咕了好久。
此后,众人一心一意赶路。
在途不止一日,诸般事项不消多记。至十月二十五日,终于到达湖州府。在这里,他们将改走水路,坐船往清辉县下塘集。
湖州巡抚王令宜乃刑部王尚书之兄长,闻得玄武王奉祖父母和父母返乡祭祖,遂率湖州知府等大小官员出城迎接拜见。
板栗这次没有推拒。
其一,这些人可是祖籍的父母官,便是为下塘集的乡邻生计着想。也不可怠慢他们;其二,他受王尚书委托,替他带一封家信给其兄,当然不能丢下就走。因此,他嘱咐刘黑皮先带几家老小往码头去,自己只带了两个随从。往湖州府衙一行。
王大人看了弟弟的书信,对板栗热情了不止一分,一定要留他在湖州府城住一晚。
板栗恳切言道:“王大人和诸位大人美意,本王感激不尽。然本王此行携数家长幼,皆已奔波多日,疲累不堪,归心似箭,且有周家一行人等,也是劳苦之极。故而不敢再耽搁时日。诸位盛情,惟有心领!”
他这些日子与周三太爷同行同止,听他谈讲儒道经学,言语越发谦逊,锋芒再敛。
众人见他如此平易近人,好感大增。
王大人笑容更深,然并不敢强留,遂吩咐人快船赶往清辉县。命清辉县令早做准备,迎接玄武王一行。
板栗忙阻止道:“怎敢劳动县尊?本王蒙皇上隆恩。赐封郡王,又特别恩准回乡祭祖,若是搅扰得地方官府不安,岂不有负皇恩!”
王大人忙道:“王爷回乡,并未惊扰地方,何必自责!下官令清辉县迎送。也是监察一二。毕竟王爷衣锦还乡,清辉县与有荣焉,下塘集民众更不用说,王爷上岸之日,只怕那里已经万民仰望了。”
众官员纷纷称是。说稳妥起见,还是要去的。
板栗也知到了清辉县,不惊动县令不可能,遂含笑应了。当下又说笑应酬一回,这才告辞,众官员送他到清辉江码头。
王忠早已定下三艘大船,所有马匹车辆行李等,都随人登船,码头上热闹纷纷。
等板栗上船后,立即扬帆启程,顺流而下。
板栗站在船尾,望着急速后退的码头和码头上越缩越小的人群,静默了一会,方才往船头走去,一边问刘黑皮:“可都安排妥了?”
刘黑皮忙道:“都妥了。几家子老小都在这艘船上,一切行囊马匹车辆等,都搬到那两只船上去了。照这行程算,两日工夫就能到下塘集。”想想又补充道,“清辉县不停的话。”
板栗道:“不停!若是县令迎接,请他上船随行就是了。”
刘黑皮忙答应,又说家里的管事吴成曾经来过,是来接王爷一行的,老王爷见过他,问了些事,已经派他同王忠先赶回去了。
板栗点头,站在船头观看一会沿江两岸的景致,才进船舱。
谁知,这么一会工夫,有好些人都不适应坐船,头晕呕吐起来,周家有两个,赵羚和赵翩翩都躺倒了,青蒜和绿菠也觉得难受。紫茄就忙起来,葡萄姑姑、韩庆家的和马小六家的带着一群媳妇丫头,陪着她各舱察看。
板栗问候了周家两位叔叔,又探望了周三太爷后,才去见爷爷和外公,张大栓、郑长河和老赵三等人正聚集在一处高谈阔论呢。
板栗见几位老人中气十足,放下心来,陪着他们说笑一会,又去了女眷那边。
彼时,红椒姊妹也在这里,正趴在窗户边看南岸的旷野。
“看,那家人屋子旁边种了菜。是绿色的!”绿菠指着窗外惊喜地喊道。
“这有什么。谁家不是这样的!”香荽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