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采摘水果。仙女说,“这是对他们生前所行恶事的惩罚。”'24'而在古埃及,据说这个仙女来到人间便是“对多行善事的人的赏赐”。
殡葬习俗并不能为我们提供确凿的证据,以证明与那些形形色色的土生土长抑或从外地舶来的宗教信仰之间到底存在何种关联。在埃及,膜拜冥王欧西里斯和太阳神拉(Ra)的信徒们相信将死尸制成木乃伊后就会升入天堂,尽管人们也相信,如果能在另一个世界获得幸福;那是天神对凡人今世善行的赏赐。另一方面,普通人通过祭拜神名的仪式也可以掌握“通天之术”,即通过这个“开门咒”可以确保亡者的灵魂顺利登上太阳之舟。
内容简介(7)
同样,其他的传统祭拜仪式在历史的各个时期也并不是总是代表同样的意义。在《伊利亚特》中,魔灵帕特罗克洛斯(Patroklos)宣称只有满足他得到天火的要求,他才返回冥府,永不再为患人间。现代印度人采用火葬的风俗,'25'但他们认为死者的灵魂既可能被超度升入天国,也可能继续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只是生活在人类看不见的介质中。在印度的梵语文学中有一位火神阿格尼,即“尸体吞噬者”,他负责引领死者的灵魂抵达“天父之国”。而古代波斯民族中的拜火者却并不会焚烧死者的尸体——尽管他们也曾一度那样做过,他们是将尸体曝于露天供飞禽啄食。与世界大多数民族相比,生活在贝加尔湖畔的蒙古人的一支——布里亚特人的葬俗格外引人注目,当地人通常将在秋冬季节去世者的遗体存放在树林中的一个木屋内。当次年五月春暖花开,布谷鸟开始鸣叫的时候,这座木屋会被点燃,所有摆放在那里的尸体被集体火葬。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夏季死去的人则会被立即火葬。'26'要想对印度雅利安人(AryoIndians)时期的印度宗教有所了解,只要读一读印度古代梵文叙事史诗《摩诃婆罗多》便能洞悉其中的方寸。书中在描述阎王世界的章节中,援引那烂陀长老(Narada)的话说他看见“所有在人间犯有罪过以及那些在冬至日死去的人”都在那里。'27'从这些话中,我们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似乎天然存在幸运与不幸的时辰、日期以及月份,这些都决定着每个人生与死的宿命。一颗生命在出生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甚至预见他将来死亡的方式。一位苏格兰产婆这样预言:
月满之日,潮水漫溢,
此时将有伟人降世,
亦将有人暴疾而毙。'28'
关于死亡的预言也揭示了人们的身后命运。布利亚特人的葬俗很显然由来已久。也许这最初是因为人们相信那些在冬季过世的人命中注定就要在这个世上停留得更长久(严寒的天气与漫长的黑夜正是保留尸体的天然条件)。但是,当这种风俗传入印度后,它便迟早要失去其原本的意义。在新的国度人们对自然又会产生新的恐惧,随之传统的一些风俗也将逐渐被取代,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一个民族宗教信仰的发展。
但是在希腊阿卡亚人(Achć;an)、印度雅利安人及其他一些民族中,人们并不相信灵魂可以通过火被传送到天堂,相反,他们认为用火焚烧尸体是对人的一种惩罚。在古埃及和苏格兰的民间传说中,作奸犯科的妇女通常会被捆绑在树桩上烧死。'29'同样,女巫也会被活活烧死。阿瑟·伊文思先生搜集了大量充实的证据证明“在中世纪以后的近现代欧洲,火葬习俗便再度复兴以剔除吸血鬼的传说。”'30'关于吸血鬼的传说也曾在欧洲大陆盛极一时,传说中有些人死后灵魂会变成吸血鬼,他们会攻击熟睡中的人,吸食活人的血液,为了彻底消灭这些吸血鬼,使他们不再为患人间,人们会把死尸从坟墓中掘出当众焚毁。据古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记载的一个故事,当波斯大帝居鲁士(Cyrus)的残暴成性的儿子坎彼塞斯(Cambyses)焚毁了法老王阿玛西斯(Amasis)的木乃伊后,他便触怒了波斯人和埃及人。他说,“波斯人奉火为神,从不会用火焚烧尸体。事实上,这种行为在当地是违法的,在埃及也同样如此,因为人们认定将人的尸首送给神是对神的不敬;对于埃及人来讲,他们认为火是一种活的动物,它威力无比,能够吃掉任何被它捕获的‘猎物’,它的胃口很大,直到‘吃饱喝足’之后才会死去。显然,将人身去飨食野兽与他们民族的传统并不相符,所以,这也正是埃及人在死者身体上涂抹香油的原因所在,即以此来防止尸体在墓穴中被虫类咬食。”'31'
因此,考古学家们在克里特发现的墓葬遗俗也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从克里特文明的早期直至青铜时代结束,这一地区始终沿袭土葬的传统。后来,火葬习俗随着入侵者的到来也被引入这一地区,考古学家相信这些入侵者可能就是荷马笔下的阿卡亚人(Achć;ans)。这样,对这种新的风俗的研究,就不仅具有宗教方面的意义,而且对于该地人种的了解也颇有裨益。
像西欧的某些旧石器时代的部落一样,早期的克里特人也是将死者的尸体埋葬在岩洞中或山岩的掩蔽下。因为岩洞是用来居住的,所以这是一种屋葬的方式。正如在巴比伦城一样,在克里特也发现了许多屋墓。这一传统在埃塞俄比亚被同亚历山大大帝的传奇联系到一起。故事是这样的,这位传奇英雄同印度婆罗门的一位长老展开了一段对话,他问:“你们既然没有墓穴,那么你们当中一旦有人去世,又在哪里埋葬他们呢?”长老身边的一位随从答曰:“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要经历从出生到童年,由童年到成年,由成年到老年,再由老年到死亡的过程,最后当(他们中的)任何人去世时,我们会把他葬在他在世时生活的地方;因此,我们的坟墓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房屋。我们的神知道我们对这种事情的渴望要超越所有人都会对美味佳肴产生的欲望;这便是我们的生活和我们民族世世代代将自己葬在屋墓中的传统。”'32'这种对话在印度是永远也不可能发生的,但是有趣的是,它却着实影响了作者所熟知的一种信仰。
在旧石器时代,当一个部落的首领去世后便会被安葬在其生前居住的岩洞内,而洞中的其他人都要另寻居所。但是,他们也有墓葬。比如克罗马尼翁人(CroMagnon),他们有时候会将整个部落葬于一起,有时候会将部落中的一部分人埋于一处。一个洞窟至少能安葬下十七具尸骸。在克里特,岩洞同样被用来安葬死者。但是;那里的人们已经形成修建墓室的习惯,尽管还只是一些仿制的洞穴。例如在克里特南部中心位于费斯托斯(Phć;stos)附近的哥希亚特里阿达(Aghia Triadha)发现的一个墓室,直径大约有30英尺,考古学家在其中发现了包括男人、女人和孩子在内的一共两百多具尸骸。附近还有一些陵墓,只是埋葬的人数要比这里少五十人。像这种家族陵墓,通常都有一个狭窄的入口通道,有时呈环形分布,后来在迈锡尼(Mycenć;)和提林斯(Tiryns)发现的陵墓则已发展成蜂窝形。它们的历史可追溯到米诺斯时代的早期(公元前2800年)。其他诸如在克诺索斯(Knossos)发现的陵墓则呈矩形分布。克里特人也会将他们中的故去者葬在用赤土制成的“棺木”里,死者的尸体被蜷缩着安放在里面,这种方式同王朝前的埃及墓葬习俗非常相似。这种石棺很可能是起源于埃及。在西西里和意大利也发现了类似的棺木。有时克里特的石棺表面还有一些精美的装饰。同墓室一样,这些装饰物也包括古瓶、图章、短剑和护身符等。
克里特人是大母神的膜拜者,她也被安葬在克里特人的“集体墓地”。她是大地之母。人们认为,岩洞是通往她统管的地下世界的入口。在克里特,
内容简介(8)
薄薄的石膏棺盖上绘有与祭奠先人的仪式场景图案。(见第289290页)但在那里并没有高高竖起的石碑和庙宇,所有祭祀的贡品被摆放在岩洞里,这其中最著名的一些陵墓都在迪克特山(Mount Dicte)与艾达山(Mount Ida)上。按照希腊神话记载,泰坦女神瑞亚(Rhea)就是在克里特的洞窟中产下大神宙斯的。并且,生性残暴的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母性神也都是住在岩洞中,这些内容将在第三章中详细介绍。旧石器时代的艺术家们将许多神奇的动物图案画在这些巨大洞窟的深处。
希腊神话中执掌农业、结婚和丰饶的女神的得墨忒耳也是居住在岩洞中,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对它虔敬如初。同时,这尊被奉为克里特之母的神也被与神秘的石柱圆环联系到一起。保萨尼亚斯 (Pausanias,公元二世纪希腊旅行家、地理学家,希腊史著者)——在记录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赫尔迈厄尼之城的城志中这样写道,在这座城的附近,“有一圈由巨石围成的圆环,它们纯属天然之作,丝毫没有经过人工的雕饰,这里的人们始终保留在石圈内祭祀得墨忒耳的传统。”'33'
这个石圈如果分开来看,完全是一群孤立的石头,但合在一起就宛如布列塔尼半岛的卡纳克(Carnac)巨石墓群一样。这里同样有牺牲祭祀,而被供奉者的魂灵已经被与大地之母联系在一起。这些魂灵在他们的坟墓中可能受到神明的召唤,并为人类传递神谕。当北欧神话中在讲到奥丁神来到地下世界向女先知瓦拉(Vala)请教光神巴尔德(Balder)的命运时,这样描述——
他一路驭风疾行,直奔东方门庭而来,
只因此地乃先知幽居之所,
他面朝Vala,将亡者名讳一一唱诵,
只求女圣召尸还魂。'34'
这些在民间记忆中留存下来的古代招魂传统在今天的许多乡村地区仍然十分盛行。最近,一位考古学家在考察苏格兰北部地区的一处石圈时询问当地的一位农夫,问他是否了解有关招魂术的事。农夫这样答道:“据说如果你在正午顶着太阳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