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班昭还写过赋、文等十六篇文章,她一生的作品,后来由儿媳丁氏整理为《曹大家集》。不过,今已佚失,只能看到《东征赋》等八篇流传下来。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著述的女子,也是中国第一位女历史学家,她的学识渊博,在中国古代女性中,实不多见。由于班昭在文学、史学上的特殊贡献,当她高龄去世时,皇太后亲自素服举哀,为她举行国葬之礼,殊荣备至。
  
品读:男权帮凶
班昭是一个突破当时男女界限的一位女中豪杰,她从事了一项历来专属于男人的职业——撰史。但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她的鼎力之作《女诫》,她的形象就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对她写的《女诫》,这本维护男性统治的帮凶书不断地被后人所批驳。
  据《后汉书》记载,班昭还活着的时候,外界对《女诫》一书的评价即已毁誉参半,班昭的夫妹曹丰生,有辩才,曾写信就《女诫》的内容与班昭展开辩论;班昭的学生,马融则认为该书内容很好,命妻女抄习,然而妻女并未按照班昭的教训去处世行事。
  事实上,在班昭死后,《女诫》一书就不再受人关注,中国的社会道德规范也逐渐宽松。只是到了明朝时,“理学”盛行,1580年明神宗命大臣王相为《女诫》作注,并与徐皇后所作的《女训》一起刻印,从那时开始,班昭的《女诫》再度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1898年5月,维新思潮在全国蓬勃发展,解放女性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裘廷梁创办了《无锡白话报》,裘毓芳在上面发表的《〈女诫〉注释》中大骂:不知哪个胡涂不通人,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害得天下女子不轻。弄到如今的女子,非但不知什么是学问,什么是有才料,竟一字不识的也有几万几千人。若曹大家也依着这“无才便是德”的话,《汉书》也续不成了,七篇《女诫》也做不成了,到如今也没人知道什么曹大家了哪能人人佩服她,个个敬重她?可见得做了女子,学问不可没有的。裘毓芳的这个反问非常有力度,直接批驳了班昭这种复杂的人性。诚然,一个才高八斗的女性却教育后世女性事事尊从男性,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简直匪夷所思。
  对《女诫》批评最严厉的还是女性。1907年,在日本创办“女子复权会”、刊行《天义》杂志以宣扬无政府主义的何震,发表了长篇论文《女子复仇论》。文中使用了极为激烈的言辞抨击班昭与《女诫》,直呼其为“班贼”、“昭贼”,

()
  1907年2月,留学日本的女学生燕斌在自任主编的《中国新女界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女权平议》一文,开篇即针对《女诫》第一篇《卑弱》而作驳论:自人道主义之说兴,女权之论,日以昌炽。浅见者必惊其奇辟,目为邪说,从而力驳之,以为干刚坤柔,男尊女卑,乃不易之定理。女子以卑弱为主,何权之有?噫!为此说者,所谓“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之见,不足以知天之大。
  班昭自己清心寡欲,没问题;但是她在《女诫》倡导的女性要“三从四德”,“生男如狼,犹恐其尪;生女如鼠,犹恐其虎”,“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义”,“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等,这些理论被统治阶级人物利用后,就把后世两千年的女性像置于修道院一样,极大地禁锢了女性的思想和自由。
  有人说,中国封建社会一整套的封建道德将中国无数妇女打入无底深渊,妇女无独立人格,成为男人的依附品,她们从精神到肉体都被弄得畸形了,不仅对着这些封建礼教躬身实践,而且积极参加对女性自己的奴化教育,而奴役最深的礼制,莫过于班昭所写的《女诫》。如此看来班昭不仅是当时儒家思想的受害者,也是儒家束缚女性思想的历史帮凶。
  
传说美女:貂禅(1)
貂禅
  花前长叹牡丹亭,弱女忠心照月明;
  义报王允堪跪拜,勇立毒誓答父恩。
  初识吕布情何多?再迷董卓妙若神;
  太师床前眉深蹙,窗外温侯欲断魂。
  凤仪亭中激吕布,董卓掷戟父子分;
  郿坞车过虚掩面,冈上温侯起杀心。
  贼首北掖门外落,天下谁不敬美人。
  早知红裙能锄奸,诸侯何劳动戈兵?
  古今中外,权势中的男人大凡与绝色的美貌佳人搅和在一起,往往被美人弄得身败名裂。但尽管如此,男人仍对美人趋之若鹜,就如饮鸩止渴一般,貂蝉的传奇故事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寄人篱下
  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东汉末年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一个没落家庭。兵荒马乱时,貂蝉母女流落到了洛阳,被王允收容。
  貂蝉到16岁的时候,已长得亭亭玉立,美丽可人。由于长期寄人篱下,养成了一套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本领,再加上生性聪慧,更具有一种善解人意、嘴甜心细。她不但颇得王夫人的欢心,就连王允本人也对她另眼相看。她在王家的身份介乎小姐与侍婢之间。
  时值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之际,各地军阀割据混战,时局混乱不堪。朝中董卓杀死皇帝,另立陈留王,一手遮天。自火烧洛阳,迁都长安后,把持朝政的董卓仗着有勇冠三军的吕布做义子更加目空一切,为非作歹,罪恶累累。
  一天,北地招安降士数百人到来,董卓出横门,百官相送。董卓乘机留百官宴饮,却将降士数百人在座前,或断其手足,或挖去眼睛,或割掉舌头,或将他们放在大锅中熬煮,极其残暴。百官战栗失箸,董卓饮食谈笑自若,并说道:“我杀歹心的人,有什么可怕的?”当时,在场的司徒王允胆战心惊,吓得话也不敢说,大气不敢出。
  又一天,百官正在朝堂议事,突然吕布来到董卓身边,耳语数句,董卓点了点头,吕布来到司空张温身边,一声令下,将张温揪下朝堂。一会儿,侍从用一个血淋淋的盘子把张温的人头献上。董卓杀一儆百,命吕布劝酒,把人头在各人面前一一看过,当面威胁百官,说道:“汝等人对我孝顺,我不害你们,我是受天保佑的人,害我的人一定会失败。”一个大臣就这样无缘无故地被杀了。
  就在那天晚饭后,王允到花园散步,脑子里想着白天的事情,还心有余悸,最后决定:与其人心惶惶不可终日,不如来个大翻身,除掉董卓。他知道要除董卓,就必须先离间他和吕布的关系,否则便是以卵击石。
  这时,他忽然听到在花园的另一端有女子的叹息声,他悄悄走过去,发现是貂蝉。他小声问貂蝉:“你有什么伤心事,为何深夜在此长叹,能不能告诉我?”貂蝉聪明过人,先是讲了王允如何收养了她,如何让她逃离苦海,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恩重如山,自己如何希望能够感恩图报。然后讲到她最近总见到王允愁眉不展,特别是今晚更是坐立不安,料想一定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肯定十分棘手,看到王允痛苦,不禁长叹。接着她表示,只要王允有用得着她的地方,她一定万死不辞。
  貂蝉这么一说,王允立即计上心来,叫貂蝉跟他到画阁中来。
    行连环计
  貂蝉进了画阁,王允叫貂蝉坐下。王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出,吓得貂蝉花颜失色,呆若木鸡。王允“扑通”跪拜在地,乞求貂蝉。貂蝉跟着跪倒,面对自小抚养她的恩人,面对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对忧国忧民的忠直大臣,貂蝉发誓,万死不辞。
  王允当时决定,从吕布下手。第二天,王允就将家藏的数颗明珠,令匠人嵌成一顶金冠,使人秘密送给吕布。吕布贪财,一见这么贵重的礼物大喜,当即赶到王允家中致谢。王允盛情招待,当酒饮至七分醉时,早已准备好的貂蝉从内室款款出来。吕布见了美若天仙的貂蝉,立即眼睛就直了,三推四就之后,醉意醺醺中,王允告诉吕布,愿意把貂蝉送给他,又欲擒故纵,故意挑拨说,要不是怕董卓见疑,一定会留吕布在家里过夜。吕布很高兴,在依依难舍中喜孜孜地离去。
  
传说美女:貂禅(2)
又一个早朝完毕,王允邀请董卓到他家去做客,说道:“我想请太师到草堂赴宴,不知可不可以?”董卓马上说:“司徒乃国家之###,既然有请,当赴。”第二天傍晚,王允穿着朝服迎接董卓,三拜五叩,称赞董卓,把董卓比作姜子牙、周公。董卓还未饮酒,就已经醉醺醺了。

()
  夜幕降临,酒桌上,王允唤貂蝉在众人簇拥下飘然而来,轻歌一曲,曼舞一支。董卓花心怒放,立即命令近前来唱,一曲还未唱完,董卓叫貂蝉为他把盏。董卓轻轻问:“多大年龄?”貂蝉幽幽地答道:“贱妾还不到20岁。”董卓笑道:“如此清纯美丽,真神仙中人也!”王允立即献媚说:“老臣想把此女献主公,不知是否满意?”董卓哪能不满意,色迷迷地说:“可以可以。”一边说着“感谢”,一边就急急起身,王允跟在后面,亲自把貂蝉送到董卓的府里。
  王允送董卓回来刚到家门口,就被吕布拦住了。吕布一把揪住王允的衣领,怒骂“老贼戏我!”拔剑就要砍。王允立即把提前想好的话全盘托出。他告诉吕布,董卓把貂蝉带走,也是为了他吕布,是要为他吕布主婚。王允并要吕布把自己家中的一些珠宝带走,说是给貂蝉出嫁做首饰的。有勇无谋的吕布信以为真,立即兴冲冲地赶到相府。
  董卓见吕布到来,和吕布只是几句寒暄。吕布在相府等了很久,总不见董卓提起为他主婚的事,就痴痴地站在那儿看董卓吃早饭。聪明的貂蝉故意在绣帘后走来走去,以引起吕布的注意,甚至不惜露出半个脸蛋来,暗送秋波,霎时,吕布神魂荡漾。董卓当即警觉,见吕布频频往里屋张望,董卓不高兴地说:“布儿无事就走吧。”吕布更是一肚子不高兴回到家中。
  董卓自纳貂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