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帽雀捎谒赖兀真Ъ鹤约菏褂梅ㄊ醣扑辣雀伞
  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率领自己周部落四万多人,从孟津渡过黄河,进逼商王朝首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子受辛在牧野(今河南汲县西南郊)慌忙应战。战争还没开始,商王朝的军队就在阵前叛变,加入周武王的军队一起攻打子受辛,子受辛被反叛和进攻的军队团团围住,知道大势已去,跑上鹿台的摘星楼,自己放一把火,连同他聚敛的金银财宝,一齐烧光。“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说要和太阳同在的商王朝在一把火中走向彻底的灭亡。像他的前辈夏桀一样,后人也给了子受辛一个浑名“纣”。正如史学家所说,这个“纣”字除了只给这个荒淫无道的暴君用外,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
  苏妲己这个旷世美人,随着商纣王的一把火也走向了她的人生尽头。关于苏妲己的死,史书上说是周武王杀的,“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白旗。杀妲己。”而民间传说却神彩飞扬,说是苏妲己被砍头时,哭得楚楚可怜,而那些刽子手哪里又见过这样绝代美人,一个个三魂出窍,手软臂麻,举不起刀,最后姜子牙下令用布包住她的花容玉貌,才喀嚓一声,玉头落地。
  
品读:真假妖精
苏妲己早已玉碎香消,而她的影子却还在后世人间飘荡,这一飘就是几千年,飘到现在,人们说起她来还是一个狐狸精。苏妲己真得就是一个阴险狡猾的狐狸精?
  从苏妲己的女俘出身,我们很显然可以否定人们赋予她的这个恶名,因为苏妲己是一个真人,有史可查,有名有姓,并不是演义中的狐狸精化身。那么,苏妲己真的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女性吗?作为一个求和的俘虏,面对一个至高无上的王朝,苏妲己真的有这么大的淫威?在《史记》中说到商纣王“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真的如历史家说,商纣王对一个弱女子言听计从?从我们现在出土的那个时代的文字——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确知在商朝,人颇重迷信,任何重大举措,都要求神问卜来决定,一个崇尚用摆卦来决定一件事情做与否的朝代,不要说一个弱女子,就是一个君权在上的帝王也是全由不得自己,看来苏妲己要想决定一件事,她最好不是什么狐狸精,而是巫婆手里那副卦。
  关于苏妲己“削人足,剖妇腹,吃人心,挖人肝”的事也只是后人的恶传。对于残害忠良比干,更不可信,比干是什么人?是商王朝的三公之一,能杀这样一个大臣的人只能是他的顶头上司商纣王,苏妲己没有这个力量。“削人足,剖妇腹”这是一个暴政帝王子受辛干的事,却按在苏妲己身上,又有人说商王朝的灭亡,是苏妲己作为一个战俘的报复,一个王朝的倾覆岂是一个弱女子的报复之心能企及的?
  君暴民反,王朝的更替势在必然。作为一个女人,要说苏妲己在商王朝的灭亡中起了什么决定性的作用是没有的,但也不可说她一点坏作用也没有,可以用一个词:“助纣为虐”。即,她不应该和她的丈夫一起淫乱作乐,而这淫乱作乐的后果就是对人民的残暴虐杀,苏妲己就应当学九侯的女儿,不陪丈夫作乐,但那后果也是死路一条,包括她的父亲,早成了一团肉酱。苏妲己没有学九侯的女儿,因为她不可能学。因为她不是九侯的女儿,不是商纣王大臣的女儿,她只是一个父亲为了活命供献出的俘虏,一个俘虏能得到王者的欢心是多么重要的事,这是苏妲己的历史使命,也是苏妲己作为女人安身立命的聪明之处,从这方面来说她倒还像只精明的狐狸。
  苏妲己也许就是狐狸精,但此狐狸精不是彼狐狸精。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德音VS荡妇:齐文姜(1)
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
  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古典名著《诗经》用了四五首诗来咏叹齐文姜,在这一本诗集中,有诗说她美德双全,让人难以忘怀,“彼美孟姜,德音不忘”(《诗经·有女同车》),而在另一首诗中,却漫骂她荡妇一个,“鲁道有荡,齐子由归”(《诗经·南山》)。似乎,这个春秋时的美女齐文姜,在当时就成了风云人物,站在了浪尖上被人评点。对同一个人,不同的人总有不同的看法,齐文姜背着“美德和荡妇”的双重名份到底因由何处呢?
    齐大非偶
  齐文姜,春秋时代齐僖公的次女,与她的姐姐齐宣姜,都是当时闻名的绝色美人。据传说,齐宣姜被卫灵公看到后,为之心旌摇荡,本是要招来作儿媳,却占为己有,卫灵公贪恋齐宣姜的美色竟然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精神恍惚,一天不见,就像丢了魂。姐姐美若天仙,妹妹齐文姜自然貌若鲜花,诗经曰:“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有这么两个国色天香的女儿,齐僖公高兴之余广纳贤婿,一是美人名传千里,二是齐国是春秋时非常有威望的大国,于是乎当时各国诸侯、世子纷纷借机前往齐国都城临淄攀拉亲缘。
  春秋时期,男女之间并无多少繁文缛节,待字闺中的齐文姜可以面对面挑选自己的追求者。在众多的追求者中,齐文姜看上了郑国世子姬忽,姬忽高大威武、行端礼正,有如玉树临风之华美。妹有意,郎也有心,于是齐、郑两国便为这对儿女缔结了秦晋之好。
  谁知,原本是一桩两全其美、门当户对、令人艳羡的美事,郑国的世子姬忽听信了谗言,认为自己国小处于弱势,如果娶了大国的女儿定会受到欺压,提出了退婚的要求。《左传·桓公六年》:“齐侯欲以齐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成语“齐大非偶”就出自这里。世上原有这样的懦夫,只是为难了齐文姜。
  “拒婚”,这对齐文姜来说如晴天霹雳。在当时,退婚是当事人莫大的耻辱,如果是男方倒也好说,女方则不得了,等于是让世人承认你这个女子有不可告人的缺陷,我看不起你了,不要你了。从小以美貌自负的齐文姜,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男人抛弃,不免伤情悲春,气恼不已,日日生闷气。长久的心情抑郁,逐渐转变成为自怨自艾和顾影自怜,齐文姜面容日渐憔悴,终于恹恹成病。齐文姜的心思很快被同父异母的哥哥姜诸儿看到了,于是,历史上最令人不齿的乱仑一幕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开始了。
    桃树英华
  姜诸儿与齐文姜从小就在一起游玩,兄妹情长,两小无猜,如今俩人虽已长大,但是彼此也不顾忌男女有别,照常往来。姜诸儿知道齐文姜病了,就时常来看望、安慰和照顾;妹妹的婚事遇到麻烦,做哥哥的也感同身受,时日久了,两人竟由兄妹之情转变成为儿女私情,从此,两人疯狂地相恋。
  春秋时代,封建礼仪还没完全形成,男女之间都很开放,男女关系也十分随便,只要两人情愿就能相恋,并自然发生男女关系。但是,有血缘关系的兄妹发生儿女私情,还是为礼法和世情所不允许,在道德上也会受到谴责。姜诸儿与齐文姜本是同父异母的兄妹,男贪女爱,不顾廉耻,闹得沸沸扬扬,做父亲的齐僖公知道后非常气愤,认为这种事伤风败俗,牲畜不如。然而家丑不可外扬,他只好一面把儿子叫来,痛责儿子;一面采取紧急且坚决的措施,严禁姜诸儿再与齐文姜接触,同时,急急忙忙为齐文姜择配。
  书包 网 87book。com 想看书来
德音VS荡妇:齐文姜(2)
正在这时,恰好邻国鲁桓公新立,一心想要与大国攀亲,以争取援助,就派遣公子翚赴齐说媒,齐僖公求之不得,立即拍板定吉日。然而父亲的果断决定并没有熄灭这对儿女孽海情缘,反而让他们的星星之火再次点燃。
  就在齐文姜出嫁的前一晚上,哥哥姜诸儿知道自己的妹妹、自己最爱的情人将要离开自己,伤心忧叹,叹之余写诗于纸扇上:“桃树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直,吁嗟复吁嗟!”赠给妹妹齐文姜,齐文姜也很快明白哥哥的意思,立即回诗:“桃树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证无来者?叮咛兮复叮咛!”
  情哥哥叹息如此美丽的妹妹现在就要嫁出去了,就像桃花还没来得及折一枝就随风飘落,情妹妹却大胆鼓励哥哥没事,花还没落,还来得及,以前没折,现在就折,“今兹不折,证无来者?”于是乎,兄妹越过了亲情跃进了爱情的欲海。
  第二天,齐文姜就嫁到了鲁国。按照当时的习俗,结成亲家后,两家要频繁来往,以加深感情。但是,齐僖公把齐文姜嫁出后就如泼出去的水,再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回来,并下令自己的大女儿齐宣姜也不得再回娘家。看来齐僖公是要彻底斩断女儿与儿子的这段孽缘。
  齐文姜嫁给鲁桓公,尊为国君夫人后,也安下心来,很快为鲁桓公生下了两个儿子,长子名姬同,次子名姬季友,鲁桓公也对美艳的妻子十分满意,夫妇二人也就如此平安度日,然而水欲平风却不止,事情又进入了不可言妙的情节中。鲁桓公十四年,齐僖公寿终正寝,姜诸儿继位当上了国君,齐文姜得知后旧情复燃,开始日思夜想起自己热情如火的哥哥情人。齐文姜很想随同她丈夫一同前往齐国道贺,借机重温旧梦,然而深知自己妻子与小舅子风流事的鲁桓公却没带上齐文姜,鲁桓公很是担心他们恋情复燃。如果鲁桓公一直坚持不让齐文姜回娘家倒也罢,偏偏在事隔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