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飞虽然听懂了谢教授的意思,可是同样快让谢教授一套一套的理论给绕晕了,闻言不由地问道:“您打算到水银星上去看看?”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这个,暂时还不行。”叶飞委婉的拒绝。
开玩笑,那可是表面流淌着水银河的水银星,水银这玩意儿密度在重金属中也是排得上号的高,能让水银在行星表面流动而不是渗入地下,行星本身的质地如何还用多说吗?那种极端的星体,压根儿就不是人呆的地方,真把老爷子送到水银星上去,鬼才知道会在那颗倒霉的星核上出什么情况。
叶飞宁可扔掉两艘主力舰,也不会让谢老爷子跑水银星上去玩星际大探险。
谢教授不死心地叮嘱:“什么时候可以。马上告诉我。”
“您放心,我一定第一个通知您。”叶飞一口答应下来。
虽然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可谢教授却怎么都觉得心里不塌实。
不塌实就对了,叶飞也就是嘴上答应得痛快而已。
按开发猎户座中子星时的经验,开发水银星这样的极端星体,绝不会使用人力,而是直接派遣特制的机械人,由机械人完成从采集分离到运输的全过程。
既然无人登上水银星,那么他就可以用水银星不适合登陆为由阻止谢老爷子的探险计划——都那么大的岁数了,还是消停一点。别给大伙添麻烦的好。
两人的对话告一段落。但是星系各处的数据仍然在不断地涌向新源号,除了确定星系物质的分布位置之外,每艘战舰都在进行全面的光谱分析,希望能够找到超重元素的身影。
工夫不负有心人。一艘战舰很快就发现了光束晶体。也就是绿色超重元素晶体的身影。这个发现令全体官兵倍受鼓舞,仅仅几分钟之后,便收获了第一道传送晶体的光谱谱线。
消息传出。整个舰队都沸腾了,各舰加班加点确认传送晶体的位置和含量,可是接下来叶飞得到的却是连续的坏消息。
参宿四产生的超重元素虽然不少,但并不像中子星系那样集中在某个区域,而是以小天体的形式广泛分布于仿佛是光环的尘埃层之中,而且大多与其它物质交杂在一起,总储量肯定不少,可无论开采还是收集的难度都不小。
如果这个隐藏在星云深处的星系一直无人打扰,或许无数年之后会形成无数蕴藏着超重元素的大小星体。
叶飞立即决定在几颗行星残骸上投入工程机械人,进行机械人生产线的建设,然而第一批机械人刚刚送上行星残骸,就因为不明原因而突然出现的辐射暴而全部停止运作。
这些机械人虽然进行了抗辐射改装,不过显然程度还不够。
而且辐射暴并不是只发生一次,而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现一次。
谢教授认为,参宿四是通过辐射暴的方式释放超新星爆炸的残留能量,也有可能是什么东西被脉冲星的引力捕捉,坠落脉冲星表面——中子星的逃逸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儿,一个七十公斤的人落到中子星表面的能量相当于二亿吨的核心爆当量,足以产生一场波及全星系的辐射暴。
那道无形的界线之内看似空旷,实际上并不缺小天体,随便哪块足球大小的重金属坠入中子星,就是一场无形的辐射暴。,
叶飞才没有心情管辐射暴到底是如何形成,他只关心怎么才能解决工程机械人无法出舰的问题。
叶大舰长最终采用了最直接的办法:命令各舰展开工程舱,对机械人展开进一步的diy改进,加强抗辐射能力。
体形与人类相当的工程机械人限于体积,无论如何改装,其内部的电子元件都很难挡住强烈的辐射,除非像战舰一样覆盖厚重的铅壳。可是那样一来,苗条的工程机械人就会变成粗壮的胖子,无论手脚都是以球形为主的模样不像提干工程的,倒像是卖萌的宠物机械人。
想尽了办法的叶飞最终下达了扩大机械人体积的命令,除了机械人的控制系统之外,所有的零部件全部重造。
只凭舰队那不到二百人的队伍,压根儿就没法完成这样的高端工作,幸好机械人的改装也在工程机械人的业务范围之内,而且战舰的舰载计算机里储存着大量的设计图纸,直接对一款六米多高的机甲进行简单的改装,大型工程机械人便新鲜出炉。
然而设计问题只是叶飞遇到的第一个麻烦,建造大型工程机械人虽然可以派遣普通人工程机械人完成,可是各舰内部的工程舱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空间,无法容纳新型机械人的制造。
换成普通的星系,直接采取舰内制造零件,舰外组装的办法就可以,偏偏这里的环境辐射强度不允许这样做!
叶飞迫切地需要一个低辐射的场所进行建造工作,可是一时半会儿让他到哪里去找这样一个地方?总不能拆了战舰吧……这个念头刚刚冒出来,叶飞就觉得自己好像抓住了点什么,仔细想一想,突然间计上心来。
他首先命令两艘战舰停在第一残骸的轨道附近,接着在旗舰新源号附近集中了几艘战舰,命令舰上所有的工程机械人准备出动。
大年三十,提前给大家拜个年,祝各位书友新春愉快……没结婚的找个如意伴侣,结婚的早生贵子,有孩子的健康成长,老人家祝寿绵长!
1230铅壳威武
“所有战舰马上启动工程机械人,快快快!”叶飞连用了三个快字,附近的战舰不敢怠慢,马上释放全部的工程机械人,并将指挥权交给旗舰。
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麻烦,舰队这一次携带的工程机械人都是安装了飞行装置的改进版。
旗舰的舰载计算机通过无线电控制着工程机械人扑在新源号球形的外壳上,接下来,机械人立即投入了拆卸新源号外壳的战斗中去。
大伙看到这一幕,眼珠子差点没掉出来,可是很快大家便意识到了叶飞想要什么。
参宿四附近的辐射强度无法威胁战舰,就是说,战舰并不需要外面那层厚厚的铅壳装甲,而附加的铅壳装甲组合起来不仅是完整的球形,内部还有长达十余公里的广阔空间,只要拆掉了舰外的装甲重新组合起来,不就是一处防辐射的空间工厂?
环境不要太好!
附加装甲的安装拆卸都非常简便,而工程机械人的效率又非常之高,只用了几分钟,第一块装甲就拆了下来,不到二十秒,第二块装甲也离开了新源号。
大群的工程机械人立即兵分两路,一路仍然附着在新源号上拆卸装甲,另一路将装甲送到距离战舰仅十余公里的位置,马上开始组装。
工程机械人的飞行装甲功率不高,数百个工程机械人推动一块装甲飞行,速度也不比蜗牛爬快到哪儿去。铅装甲的拆卸和组装都不难,反而是运送成了最消耗时间的环节。
大概半小时之后,位于第一残骸轨道上的两艘战舰同时送来了遭遇辐射暴的预警。
叶飞马上向全部机械人下达了返航的指令,原本像工蚁一样辛勤忙碌的机械人立即化作鸟兽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十分钟后,热火朝天的现场再也找不到一台工程机械人。
又过了两分钟,辐射暴才姗姗来迟。
辐射暴来也快去也快,等空间辐射水平降到正常值之后,大量工程机械人再次涌出战舰。继续完成未竟的工作。
就这样。通过前方战舰的不断预警,工程机械人躲过了一次又一次辐射暴,前后耗费了七个小时,才将新源号的外层附加装甲重新组装好。变成了一座空无一物的空间站。
后续的工作就简单了。舰队最初的任务就是开采超重元素。因此携带了建设空间基地需要的各种物资。
工程机械人将动力设备、制造设备等统统运进球状的壳子里安装调试,参宿四的第一座现代化重工业空间工厂在壳中诞生。
舰队的战士们给这座工厂取了个恰如其分的名字:铅壳工厂。
铅壳工厂的完工代表着舰队在参宿四有了第一个立足之地,直到这个时候。叶飞才命令舰队分出三艘制空火力舰,把舰队在参宿四的情况录入舰内的通讯装置,并设置了飞行的方向和时间之后,将它们送入了星云之中。
叶飞压根儿不关心这三艘战舰能不能通过程控的办法通过激波层,他只知道现在抽不出战舰返航。
铅壳工厂投入使用之后,第一项工作就是生产大型工程机械人。
有设备有技术,大部分原料也可以通过拆解铅壳工厂的内层解决同,工程的进展非常迅速,只用了一天不到,第一台全身覆盖于厚重铅合金下的大型工程机械人组装下线。
进行了一番必要的测试,特别是抗辐射能力的测试之后,叶飞又与其他与他一样没有任何机械人设计经验的战友一道,对这台机械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
接着再测试再改进,如此几次三番,到各方面的性能都符合需要的时候已经过了四天,改进和测试的次数加起来超过三位数。
大型工程机械人设计完成,铅壳工厂里早已做好了准备的工程机械人马上开始进行批量制造,不过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上百台机械人便走下生产线。
附加装甲上原本就有供子舰通过的出口,第一批大型工程机械人通过这样的出口离开工厂,开始拆卸海州号的外层装甲。
舰队还有一大批普通型号的工程机械人闲在仓库里,最少需要五至七座铅壳工厂,才能把所有的普通机械人利用起来,
铅壳工厂主要用来生产机械人,另外还需要几座铅壳工厂生产能在强辐射环境下使用的运输船。
叶飞率领的毕竟是战舰而非运输舰,舰内用来运输物资的空间十分有限,立足本星系,就地制造运输舰才是长久之计。
除去已经预定用途的铅壳之外,其余的铅壳也进行了剥离,虽然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用途,但是这些铅壳即可以用做这些工厂的原料,也可以充当精炼金属的冶炼工厂,究竟如何使用全看将来的需要。
这个时候叶飞已经开始怀疑,抵达临时传送点之后加装的装甲,原本的意思会不会就是给舰队充当空间基地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