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出书版]末日预言-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史料记载,靖难之役的起始是因为建文帝即位后,国内藩王的势力逐渐膨胀,建文帝为了斩草除根以保自己的江山社稷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的削藩措施,但这恰恰威胁到了燕王朱棣的利益,于是,坐镇北平的朱棣就起兵造了反。

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城。这天,宫中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之后朱棣于同年即位,第二天改国号为永乐,改北平为北京。一直到1421年,北京城的建设工程全部落下帷幕,朱棣便迁都北京城,南京只是作为留都存在。

尽管《烧饼歌》属于预言诗,但其和明朝的历史发展轨迹如此吻合,不得不说也是一个奇迹。至于秉持着唯物主义观点的人怎么看这件事情,丝毫都影响不了《烧饼歌》在预言界的地位和价值。

而这,也是迄今为历史所验证的最大的神奇预言之一。

《诸世纪》与法国大革命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这场革命像是酝酿了多年的烈焰一般,一经燃烧,就势不可当地吞噬掉了统治法国数百年的波旁王朝,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被彻底颠覆。而法国大革命的重大意义还在于,他不仅仅是法国的一个事件,更影响到了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并且成功地促进启蒙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但这样一场厚积薄发的大革命,在其爆发之前的200多年,也已经被预言到了。

法国大革命的起点是人民群众以莫大的勇气攻占了巴士底狱。但这座戒备森严的监狱,如何能够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攻占呢?据说,起义群众的领导者在行动之前,曾经阅读了地球上现存最伟大的预言书《诸世纪》,他们正是从这本预言书中看到了胜利的先兆,因而才敢于揭竿起义,一举拿下了大革命的最终胜利。

问题接踵而至,《诸世纪》这本书中到底讲述了什么事情而使得起义者信心倍增?或者在本书中藏着什么惊天秘密,而使得起义者从中寻找到了胜利的法门。

顺藤摸瓜,翻开《诸世纪》就会发现,原来这本书的作者诺查丹玛斯早在百年前就成功预言了大革命的发生,1789年的胜利只不过是验证了预言的准确性而已。

在《诸世纪》之中关于法国大革命一系列的诗句之中,最为著名的是这样的一首诗:

辇台被旋风吹翻,

容颜被假面隐藏,

此时新共和国将使自己的人民苦恼,

红白颠倒国无宁安。

法国资本主义得到迅猛发展时,不少资本家凭借着快速累积起来的资本而成为当时最富有的阶级。但因为当时的法国依旧处于陈旧落后的封建政体中,新兴起来的阶级就在旧政体中得不到自己的利益需求。尤其是在路易十六当政后,彼此之间的矛盾显得更加尖锐。

因而,一场变革,抑或是革命,迫在眉睫。

1789年7月14日的晚上,起义民众冲进巴士底狱,在成功占领了这座封建意味浓厚的堡垒后,法国大革命的浪潮开始席卷全国。最终,路易十六被起义军打败而成为阶下囚。在人民的支持下,1793年初,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登上了政治舞台,在他们统治期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

这便是法国大革命的全部,回头再看《诸世纪》中提到的诗句:第一、二句是在描写封建国王被推翻下台的场景。当时,贵族出门乘坐的都是豪华的马车,因而“辇台被旋风吹翻”便是指大革命的风暴吹翻了封建贵族的车辇。“容颜被假面隐藏”,则象征着被推翻下台的贵族像过街老鼠一般,连自己的真面目都不敢露出来,为了保住性命,只得用披风和面具遮住脸颊。

从第三句开始,却让人愁苦起来。新的共和国甚至连自己的人民都不满意,似乎是在预示着大革命的过程并不是很顺利,新的政体必定会遇到挫折。最后一句的“红白颠倒”是指,红色革命最终推翻了白色的波旁王朝。也有人说,这句话暗含的意思是大革命中的红党雅各宾派和白党吉伦特派在处死路易十六这个问题上存在争执。

不但如此,《诸世纪》还对大革命中的众多小细节也全都做出了准确预言。如路易十六的最终命运,作者诺查丹玛斯详细描写了他由囚禁到逃亡国外,再到被抓回来处死的全过程。书中写道:入夜将穿越雷恩的树林

一对夫妇走在蜿蜒的山路,像白石般

僧皇穿着灰衣在瓦伦

被选出来的,引起动乱、火、血和切割

路易十六和王后在潜逃的时候,分别穿着灰色和白色的衣服,而他们最终被抓住的地点是在瓦伦。当时,因为路易十六的软弱无能,民众们都戏称他为“僧皇”。最后四个词语“动乱、火、血、切割”分明是在写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的情景。

而在《诸世纪》中,更是把路易十六处死的细节描写得淋漓尽致:

伴随着过分的不和,

喇叭也开始震动,

协调被打破“仰脸向着青空”,

沾满鲜血的口在血海中泳动,

涂满牛乳和蜂蜜的脸,横倒在大地之上。

第一句的“不和”,意味着雅各宾派和吉伦特派之间的分歧。第二句则表述出了两者之间激烈的争斗。更神奇的事情是在第三句,当路易十六被押往刑场的时候,他因感慨自己的所作所为而随口朗诵了一节诗句,开始的第一句便是“仰脸向着青空”。于是在最后的几句诗句中,作者便开始大肆叙述路易十六被砍头后的惨状。

这便是诺查丹玛斯在神奇之书《诸世纪》中对法国大革命做出的精确预言。令人惊讶的是,其不但预言到了大革命的爆发以及之后新政体存在分歧等大趋势,更连革命过程中的微小细节都描述得如同亲眼见证过一般。

有人认为,《诸世纪》中的记载难免有一些是在法国大革命后被后来者添加进去的。但再多的旁枝末叶也掩饰不了本书预言的精确性和诡异性。真相到底如何,或许将会成为永久之谜。

拿破仑称霸不是梦

晚年的拿破仑,被囚禁在圣赫勒拿岛上。当时,有一个在中国碰足了钉子的英国人途经此地,便上岛顺便拜访了拿破仑。当他把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完完整整地给拿破仑叙述了一遍后,拿破仑却告诫此人不要小瞧中国,因为中国正是一头尚未苏醒的睡狮。他说:“当中国觉醒的时候,世界也会为之震惊!”

这,可以看成是拿破仑对中国的预言。

但真正被验证的神奇预言是他本身的命运。尽管拿破仑也曾言中不少后世发生的事情,但正是法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预言家勒诺曼准确预言了拿破仑的婚姻和命运,才让他和十大神奇预言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一天,勒诺曼在自己的占卜屋里迎来了一位妇人和他的女仆。简单的占卜之后,勒诺曼竟然说出了一个让妇女根本就无法相信的预言,她说这个妇女的女仆在未来会拥有公主的头衔。这令这名妇女十分不高兴,她转身就要离去,不料此时,勒诺曼竟然又作出了一个更加诧异的预言。她对妇女说,你将会成为法国的皇后,法国的命运就掌控在你的手中。

这名妇女名叫约瑟芬,她的女仆名叫特蕾莎。以今天的历史观点来看,约瑟芬是拿破仑一生中的贵人,她出身于贵族家庭,和法国政界的许多要人都关系密切。并且,约瑟芬经常出入巴黎上层人士组织的沙龙,她在当时可谓社交界相当有名气的一个人物。

当勒诺曼说出自己的预言时,约瑟芬认为这种说法太荒诞不经了,但她依旧对勒诺曼说的话抱持着浓厚的兴趣。勒诺曼继续对约瑟芬说,她的命运是上天注定的,在不久之后她将会遇到一个令她爱得忘乎所以的男人,这个男人会让她得到自己一生都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但最大的不幸是,她最终还是会被这个男人抛弃。

尽管感觉难以置信,勒诺曼不容置疑的口气还是让约瑟芬选择了屈服。甚至勒诺曼还向约瑟芬请求,当她当上了皇后之后一定要竭尽全力来保护自己。鉴于勒诺曼的真诚,虽并没有全信,但约瑟芬还是答应了下来。这一场预言,让她感觉自己像是做梦一样。

之后不久,她就遇到了拿破仑,两人很快坠入了热恋中。

之前,在一个看似平常的一天,有些失落的拿破仑去找勒诺曼占卜。他刚一进门,就听到勒诺曼大声说:“我的皇上,您来了,您终于来了。”这让拿破仑大吃一惊,他回顾周边,确定只有自己一个人以及明确了勒诺曼是在和自己说话之后,他才真正反应过来。但还没有让他来得及发问,勒诺曼就又急急忙忙地说:“我的皇上,你的霉运就要到头了,你马上就会遇到你的天命之人,这个女人将是你的福星,不久之后你就会与她成亲,你将成为皇帝,你将会像亚历山大大帝和恺撒大帝一样,成为一个伟大的征服者,全欧洲都会俯伏在你的脚下,你还会过着富贵的生活。但由于你40岁之后,抛弃天意安排给你的爱人,这将会是你悲惨的命运的开始。此后,你将一败涂地并落寞地死去,而且你所有的亲戚朋友都会声明从不认识你。”

但当时的拿破仑,只是一个炮兵上校,他哪里会相信这个占卜师的连篇鬼话。

拿破仑离开了勒诺曼的占卜屋之后,在一次武装叛乱中,他仅用了几门大炮就轰开了敌人的城堡,从而挽救了法国当时岌岌可危的政治形势。也正因为这一战绩,他被提拔为巴黎市的卫戍司令。

此后不久,他和约瑟芬相遇并相爱了。借着约瑟芬的社交关系,拿破仑很快就得到了当时上流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之后,就像是勒诺曼预言的一样,两个人最终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新婚不久,拿破仑便开往战争前线。在这里,他指挥了一支缺乏训练且武器落后的杂牌军战胜了当时攻无不克的奥地利军团。这件事情引起的轰动是拿破仑始料未及的,当他返回本国时,督政府对拿破仑的存在感到十分紧张。同时,欧洲地区形成了反法联盟,已经覆灭的波旁王朝有着死灰复燃之势,国内的保皇派也蠢蠢欲动,面对复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