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深层海流-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宗像副首相向外务省询问了私带三千美元事件。外务省说,关于此事,他们一无所知,只知道另外一挡子事。随即把一封“波恩私函”的抄件交给副首相。推荐川上特别调查部长出差国外的正是宗像副首相,由于责任关系,这个问题使他感到不安。
可是副首相看完交到他手里的所谓“波恩私函”,就知道了另一件令人惊讶的事。这封所谓“波恩私函”的发信人,是日本驻波恩大使馆的一名职员,也就是负责接待川上久一郎的当事人。这封信是写给外务省情报文化局某先生的。
信的内容大致如下:
东京方面联系说:川上久一郎不大会讲英语,请多关照。所以这封私函的发信人前往波恩郊外的伏昂机场去迎接。只见川上由英国谍报机关的负责官员克洛斯菲尔德和麦金莱二人伴随前来。
“在波恩,这两个人自称是服务员兼译员,始终伴随川上,他俩还出席了大使馆为川上举行的宴会。
“据说川上打算在西德会见美国谍报部门的最高负责人,可是这两个人阻挡了他,反倒劝他去同共产党的一个叛徒会面。川上嫌这两个人碍事,对他们保持戒备,可也不加以谢绝,仍同他们一起行动。川上本人的箱子在旅馆里还被什么人搜查过,上衣的里子也被人用刀刃划开,检查过夹里。”
这封“波恩私函”的内容不仅给宗像副首相看过,奇怪的是,这封信的抄件还散发给守在首相官邸里的记者们了。不用说,第二天各家报纸一齐报道了这一事件。
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负责接待川上久一郎的日本驻波恩大使馆的官员,以私函的形式向东京报告了川上久一郎的丑态,而接到这封“私函”的有关方面又将它泄露给报界了。可是不知怎地,这封私函中没有提到伦敦机场的私带美元事件。
在任何人看来,都只能认为发信人中伤了川上久一郎。可是外务省有关方面就此解释说,在波恩写那封信的人做事最慎重不过,不会任意胡写,更不会由于对川上怀有恶意而中伤他。
关于“私函”的性质,局外人大概有些摸不着头脑吧。外务省的“私函”也者,照例是以半“公函”的形式传达的,对外务省的报告也采取“私函”的形式。这与一般市民通常对所谓“私函”的概念完全不同。因此,也可以说“波恩私函”是大使馆的“公函”。
这就等于说,大使馆用公文向日本政府报告了为收集情报而从日本出差的川上特调部长的丑态。
川上久一郎从欧洲绕到美国访问后回到羽田机场时,被记者们所包围。当时,他同记者们进行了下述答问。
记者们问他这次出国旅行的目的是什么。川上回答说,是为了考察各国治安情况,并进行情报方面的调查研究。记者们问他旅费是不是政府支付的,他回答说全部是自费。
“为了这么重要的公事而出差国外,竟使用自费,这是令人难以理解的,究意是怎么回事”。
“因为政府没有这项预算,而且最初我得到了自费到国外去出席MOA大会的许可。旅费是朋友资助的,大部分是叫作N的人赠给的。”
“那末为什么又持外交护照出国呢?”
“因为此行关系到外务省的情报,外务机关说还是用外交护照吧,我就那么办了。”
“一路上没有发生什么引起误会的事情吗?”
“没有什么。如果一定要说呢,我倒是在各国受到了非常热烈的欢迎,这恐怕引起了误会吧。”
“据说波恩大使馆发来了近乎诽谤你的信,你对这一点有什么看法?”
“可能是由于两个外国人一直陪着我,而引起了误会吧。”
“据说在波恩有人搜查了你的皮包,还划破了西服口袋搜查过,确有此事吗?”
“没有这样的事。”
“在英国怎么样?”
“受到英国政府的热烈欢迎,我非常感谢。”
“你听说过什么人在伦敦被没收了三千美元的事吗?”
“听到过。我想大概有人把那人误当作我啦。”
“还有别的能够引起误会的事情吗?”
“一路上我没有自己携带文件,文件是经由沿途的大使馆转交的,说不定这也是引起误会的原因。”
“这个消息发表出来的事,你是在哪儿知道的?”
“我是十九号在洛杉矶才听说的,简直是个青天霹雳。”
“你围兜肚(意指重要文件可以藏在兜肚里。——译者注)不围?”
“不围,兜肚太勒得慌了。”
日本的报纸虽然表面上尊重川上部长的答辩,可是,事实上却相信“波恩私函”。
一天,日轮广播事业部次长中久保京介受到有末晋造的访问。两小时之前,有末打来电话,说无论如何要见中久保。他还说,希望在一个清静的地方见面,最好不到广播公司去。在这以前,中久保京介见过有末晋造两三次,了解他的性格。他是个神经过敏的人,一边交谈,一边不断地东张西望。
于是,中久保京介就指定在近处的俱乐部二楼见面。这里离市中心较远,到这里来的尽是固定的一些人,不怎么拥挤。中久保京介走上二楼,看见有末晋造已经先到了,在等候他。有末稍微低着头,在喝咖啡。他头发稀疏,颓了顶,面颊凹陷,眼镜后面的两眼也落了坑。
这样一形容,好象是个阴郁的人了,可是中久保京介跟他见了几次面,出乎意料地发现他还是个美男子呢。他皮白皙,高鼻梁。不过他的脸上罩着阴影,给人以颓废的感觉。中久保京介凭着直觉,甚至认为这个人说不定与不少女人有过暧昧关系哩。
有末晋造举止文雅,在各方面倒也都是近于女性的。他原来的身份是警察机关的警部,被调到特别调查部来工作;可是从外表上根本令人感觉不出他是个警部。不过他一边说话一边总是心神不定地四下里打量着,就使人感觉到了这一点。有人走进来,他也盯着瞧。那是警察想辨别需要注意的人物时所特有的多疑而犀利的眼神。
你知道川上部长这次的事情吗?”有末晋造放低了声音,悄悄向中久保京介问道。
“嗯,在报上读到了。这下川上先生可糟啦。”
中久保京介想起了曾经同坂根重武一起遇见的那个高个子。他的精神显得非常自负不凡,讲自己的名字时故意拉长了声调说“:我姓川——上。”好象是想让对方牢牢记住似的。这种毛病是经常可以在自命不凡的人身上看到的。
“报纸上刊登了一些奇怪的消息。什么在波恩的旅馆里被人把上衣里子划开啦,又是什么箱子被人搜查啦,在伦敦被查出了私带的美元啦……有这样的事吧?”
有末晋造竟跑来报告这件事,使中久保京介觉得奇怪。因为有末是负责把川上的话转告给坂根重武的人。如今他却特地来告诉川上久一郎这次的事情。
中久保京介最初还以为他的意思是让自己把川上的辩解转告给坂根呢。可是听着有末晋造悄悄讲的话,就知道原来不是的。
“那是阴谋。”有末以极平常的轻快语调说了这句带刺激性的话。
“哦,哦。这么说来,川上先生不幸遭到内部阴谋的陷害喽?”
这时,中久保京介还以为有末晋造是袒护川上部长的。这倒也是很自然的。中久保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在那次从东京开往京都的列车中,有末晋造怎样毕恭毕敬地伺候川上部长的样子。
“是这样。所以川上先生大概完蛋啦。”有末晋造翕动着薄薄的嘴唇,还是那样满不在乎地说。
中久保竟至吃惊地抬头看了他一眼。器重他的上司垮台了,他却以第三者的口吻这么随随便便地谈着。
“说川上先生在波恩被人划开了上衣里子,那完全是一派胡言。可是发生了更加不得了的事情呢。报纸上说他的箱子被人搜查了。其实是箱子里放着久我首相的亲笔信,信封被撕开,亲笔信被盗去了。”
“哎呀,竟有这样的事情呀?”
“是的,我认为私带三千美元的事也是真的。川上先生说,那不是他本人,而是另外一个到伦敦去的日本人遇到的事情,误传作他了。波恩的大使馆都知道这件事。那末为什么单单没有提到私带美元的事呢?而报纸上也没有就这件事大事宣扬呢?其实,背后主使阴谋的人本想多登一些私带美元的事情,可是政府中某省大概认为未免太不体面,就在私带美元事件泄露以后,赶忙设法向报社打了招呼。”
“川上先生路过时,波恩大使馆不是对他表示过相当热烈的欢迎吗?”
“那是出于礼节嘛。可是他们内心非常不快。一开头就有人嘲笑说:内务省官员这会儿跑来搞些什么名堂,连外国语都不懂的人怎么能布置谍报网呢!”
“对,那末这岂不是外务省和内务省官员之间的争权夺势了吗?”
“完全是这样,”有末晋造深深地点了一下头。“争夺势力范围固然是个重大原因,可是其中还有更大的阴谋呢。总之,这件事是最初就企图把川上先生搞下台的人们干的。”
“哦,这么说来,报纸的分析中倒是也说过,内部有人跟苏联情报机关有联系。”
“那个分析完全是胡说八道。没等内部的人向苏联机关泄露川上先生出差的目的,英国机关早就知道了。所以川上先生一到波恩,他们立即派遣自己的人员,以所谓陪伴的形式把川上先生置于软禁状态,使他一筹莫展。”
“那么这就是说,在日本驻有英国情报机关的分支机构喽?”
“不,不,不是这样的意思。”有末晋造摇晃着他那宽额的头说。“政府内部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川上先生这次出差国外。人们倒是知道川上先生要出国去参加宗教大会,但那是所谓自费旅行,就也不会注意到他实际上是抱着什么目的去的。首相的亲信之中却有知道内情的人。”
“原来如此,”听到这里,中久保京介已经了解大致的情况了。“那末,是首相周围的人把这件事通知英国情报机关的喽?”
“是的。因为久我首相身边有所谓高尔夫集团。”
“这么说,其中有亲英分子吗?”
“有。表面上绝对看不出来,实际上是有的。那个人暗中通知了英国情报机关。”
“那是谁呢?”
谈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