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轮到斯卡利亚来质问肯尼迪了,他想弄清楚,采纳这些外国资料的意义所在。“尽管本国公民的意见现在都很难影响到最高法院的判决,”斯卡利亚以他特有的刻薄语气提到,“其他国家和所谓国际社会的观点却能在法院里唱起了主角。”的确,肯尼迪并没有提出任何类型的标准,来决定美国何时应该和世界其他国家保持一致,何时又不必如此。斯卡利亚开具了一份长长的清单,列出美国法律不同于其他国家的领域:依靠陪审团裁判、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政教分离。一如既往,他最后又把话题绕回自己的眼中钉——堕胎,他说:“我们可还别忘记了最高法院在堕胎问题上的立场,那使得我们允许了所有在胎儿体外存活期之前的堕胎,世界上仅有6个国家有类似规定。”
斯卡利亚语气严厉,毫不留情地指出,最高法院对外国法律的关注不过是一个借口,目的是为了“按照某些大法官自己的世界观”改造法律。他在意见结尾处警告说:“与自己看法相同时就引用外国法律,反之则将其忽略,这不是理性,是诡辩!”
这场关于外国法律影响的争论,反映出肯尼迪和当代共和党价值观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大。与奥康纳一样,肯尼迪也曾经历过支持低税制与有限政府的共和党时代,但他越来越认识到,社会议题已成为界定这个党的重要标志。正如肯尼迪迅速意识到的,对国际法——以及如联合国之类的国际组织——的敌视,也已成为共和党的核心宗旨。肯尼迪曾经热忱地,甚至是天真地相信,他对外国法律的承认,正好与那套布什向全世界传播自由的福音主义相符。他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要求世界上其他国家接受我们关于自由的理念,那么其他国家和人民至少也可以用一种对我们有所启发的方式,来定义与阐释他们的自由。在我看来,二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
事实上,肯尼迪的所作所为,恰恰显示出他与当代共和党的疏离。洛波案之后,五十四名众议员联合提起一项议案,谴责最高法院使用外国文献资料。来自爱荷华州的共和党籍众议员史蒂夫·金(Steve King)发起了一项针对大法官们出境记录的调查,资料主要来自大法官们出国前必须填写的相关信息表格。“在1998至2003年期间,大法官们总共进行了93次出国访问,”金说。“调查显示至少有那么几位大法官,尤其是肯尼迪?布雷耶,更倾心于世界对他们的“启示”,而不怎么情愿受我们自己宪法的约束。”
每一年,总会有一至两名大法官到国会作证,协助国会对最高法院年度预算进行审核,肯尼迪经常承担这项工作。洛波案结束后,肯尼迪曾在国会一次听证会上,无意间提到自己经常使用互联网进行法律研究。这使得众院多数党领袖汤姆·迪莱(Tom Delay)在接受福克斯新闻电台访问时大发牢骚:“我们的肯尼迪大法官撰写判决意见时,依据的不是美国宪法,而是国际法。这已经令人无法容忍,不仅如此,他还在一次会议上说自己借助互联网进行法律研究,这简直难以置信,太过分了。”(迪莱显然不太清楚,所有的法律研究,无论是对美国法还是对外国法的,现在大都在因特网上进行了。)
几周后,肯尼迪对迪莱的无端攻击进行了反击。他为伦奎斯特历届助理的一次聚会制作了一盘录影带。录像中,肯尼迪端坐在电脑旁,说自己正在做一点研究。最后,他在录像带结尾用好几种语言说了“再见”。
借助这盘录像带,肯尼迪只是俏皮地眨眨眼,就彻底摆脱了迪莱的批评。但是,毫无疑问,尽管最高法院内部气氛如常,但周边环境正因形势收紧而逐渐恶化。自从在凯西案的堕胎议题上临阵倒戈后,肯尼迪迅速成为保守派势力诅咒的对象,这一次,他由于援引外国法律,又激怒了右翼本土主义势力,几乎成为千夫所指。在此之前,苏特曾是共和党的主要攻击对象,但肯尼迪在许多重大案件中的表现,使他很快沦为保守派眼中的叛徒。
洛波案后不久,在华盛顿召开的一个保守派会议上,资深的反女权主义领袖菲莉丝·施拉弗利(Phyllis Schlafly)称,肯尼迪的判决提供了“一个发动弹劾的好理由”。家庭学校法律保护协会(Home School Legal Defense Association)主席迈克尔·P·法里斯(Michael P。Farris)则表示,热衷于援引外国法律的肯尼迪“应成为弹劾宣传画上的男主角。”“如果我们的国会议员们没有弹劾肯尼迪大法官并撤除其职务的勇气的话,他们也应当一道被弹劾”。关注家庭协会(Focus on the Family)的创始人兼主席詹姆斯·多布森则将肯尼迪称为“全美国最危险的人”。考虑到肯尼迪在一系列文化冲突类案件中的立场,对保守派来说,多布森这一界定绝对算不上不夸张。
对大法官进行派性攻击,绝不是右翼势力的专利。左派一样有自己热衷于批判的对象。鉴于安妮塔·希尔事件及其他不良记录,托马斯早就被批倒批臭了。此后,由于他的交际圈子仅限于亲信好友,在法庭上也不发言,政敌们自然无从骂起。如今,反倒是斯卡利亚因其脸皮够厚、胆子够大、说话够狠、斗志够猛,已成为自由派们最惯于攻击的活靶子。
1990年,拜伦·怀特对督导联邦第五巡回上诉法院的任务逐渐生厌,甚至力不从心,就将这项任务交给了斯卡利亚。位于新奥尔良的第五巡回上诉法院下辖部分南部地区,全国多数死刑案件都来自此地。这些案件往往衍生出许多提交给最高法院的紧急申请,相关大法官必须及时处理这些申请,并交给其他同事传阅,怀特显然不想再从事这项工作了。一般来说,负责督导上诉法院的大法官还应当定期前往法院辖区出席会议,并参加聚会、宴请及其他社交活动。当斯卡利亚开始负责第五巡回上诉法院时,一些律师和法官决定邀请他体验一下当地的特色体育活动——打猎。
斯卡利亚看起来可不像一个猎手。他1936年出生于特伦顿,从小在纽约皇后区的埃尔姆赫斯特长大,是一个文雅的城市家庭的独子。斯卡利亚的父亲绝不像一个会在丛林中窜来窜去的人,他是一位翻译家,同时也是布鲁克林学院罗曼斯语的教授。据玛格丽特·塔尔博特(Margaret Talbot)回忆,斯卡利亚曾经说过:“我的父亲是一个远比我聪明,也更具学者风度的人。”“他面前总放着一本书。”斯卡利亚接受的是传统的天主教学校教育,要学4年拉丁文和3年希腊文。他后来考上乔治城大学,在辩论队表现出色,并以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他的毕业致辞颇能显示其文学风格与个人兴趣。“我们的时光都花费在打猎上了,但我们的猎物却比任何森林里的鹿或深山里的熊都要来得珍贵,也更加难于捕捉,”他说,“因为我们孜孜以求的,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他接着就读于哈佛大学法学院,曾任法律评论编辑,之后在克利夫兰一家律师事务所短暂工作过,并先后在几所主要法学院执教。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先后在尼克松与福特行政分支的司法部任职。在此期间,他和妻子莫琳生育了9个子女,其中一个后来成为牧师。
如果因此把斯卡利亚看成一个书呆子,那就大错特错了。从高中时起,斯卡利亚就是校来复枪射击队的成员,他还擅弹钢琴,曾在校园演出中献唱。为捍卫自己的观点,他常常不惜与他人发生肢体冲突。在斯卡利亚的父亲看来,无论当代知识潮流如何变化,都绝不能改变对宗教与政治的确信,这应当是力量而非软弱的象征。斯卡利亚十分乐于接受天主教教义义所秉持的真理,对现代社会中的道德相对主义不屑一顾。“说上帝之子是一个处女生出来的?我的意思是,还要相信他死而复生,最后肉体还升入天堂。这简直是太荒谬了,”斯卡利亚在哥伦布骑士会(Knights of Columbus)的一次聚会上说?后者是一个天主教的兄弟会组织。“上帝从一开始就设想,世界上所有聪明人都会把基督徒当作傻瓜看,他也从未因此失望过”。
斯卡利亚就是这样看待来自批评者的质疑的。“为了基督,甘愿做(他人眼中的)傻瓜,”他这样鼓励自己的教友们,“要有勇气去忍受这个复杂世界对你的漠视。”斯卡利亚的思维模式与肯尼迪截然相反,个人遭遇也各不相同,肯尼迪只是被保守派攻击,斯卡利亚受到的却是全球知识精英们的嘲讽。
正是在这些理念的影响下,斯卡利亚迷上了打猎。他对第五巡回上诉法院的访问点燃了他对这项运动的热情。他迅速把自己的办公室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动物标本博物馆:他的猎物越来越多,战利品都被陈列在墙上。在斯卡利亚的书桌背后,悬挂的是他从史密斯国家博物馆借来的一幅宏伟画像,这是由吉尔伯特·斯图尔特(Gilbert Stuart)绘制的乔治·华盛顿肖像。不过,若是和房间里陈列的那个驼鹿头相比,画像顿时显得黯然失色,驼鹿的鼻子几乎横跨了整个办公室,像是要凑过去跟开国总统套近乎似的。在斯卡利亚接待访客的沙发前有张小桌子,上面摆放的是一间更小、也更令人振奋的玩意儿——一只木鸭,这是在提醒人们,斯卡利亚大法官很可能已成为全国最富盛名的猎鸭能手了。
迪克·切尼就是行政系统里的尼诺·斯卡利亚,一个同样能招致政敌无数明枪暗箭、憎恨猜疑的家伙。而最高法院里一宗同时涉及他俩的案件,颇能折射出当代华盛顿的政治生态。
乔治·W。布什上台没几天,切尼就成立了一个能源问题特别工作委员会,并自任主席。大概5个月之后,特别工作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报告,接着就宣布解散。两个公众利益组织,保守派赞助的司法观察员(Judicial Watch)与自由派环保组织西耶拉俱乐部(Sierra Club),对副总统提起诉讼,要求他公布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