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末暴徒-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启禀陛下,臣请命,带兵攻打周文。”
这时,大殿上突然响起一道铿锵有力之声,只见少府章邯跨步而出,走到大殿中间,躬身揖礼。
“咦?”
殿内大臣齐齐一愣,惊疑的看向章邯,就连扶苏也是看向章邯疑惑不已。
谁都没想到,这几年一向沉默寡言,循规蹈矩办事的章邯会突然做出惊人之举。
他一个管理税赋的凭什么说请兵打仗?咸阳又哪来的多余兵马?
扶苏脸色变了几变,最终打量了一遍已经中年的章邯开口道:“章少府心怀大秦,忧国忧民,其求战之心可嘉,朕心甚慰。
然,带兵打仗不是儿戏,此战更关乎我大秦命运,不是朕不相信爱卿的能力,只是你一项负责赋税,乃文职,与军事不是一途,如何能上战场?”
殿内大臣齐齐点头,皇帝说的确实不错。
然而,章邯却一脸坚定,掷地有声的道:“臣愿立军令状,不败周市,臣死!”

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邯请兵

面对章邯的突然请兵,殿内众人都觉得很突兀,一个官税赋的怎么会想着请兵打仗?
在扶苏一片解释殿内大臣齐齐点头,皇帝说的确实不错。
然而,章邯却一脸坚定,掷地有声的道:“臣愿立军令状,不杀周文,臣死!”
‘呼…’
殿内大臣的暗呼声几乎连成一片,章邯莫不是疯了,态度如此坚决,周文一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就算赵军在此,也不敢狂言能杀死周文吧。
扶苏眉头一皱,在看向强硬的章邯已经有了不悦之色,自己软言劝解,他却不知好歹,真当军国大事是儿戏吗?
章邯自然察觉到了众人异样的目光,包括扶苏的不悦他也看到了,不过,对于章邯自己来说,这次的机会非常重要,或许是他唯一征战沙场的机会,当然这主要跟一封信有关,是前几日刚刚收到的神武侯亲笔信,信中言明了一些事情,让他本是孤寂的心再次火热起来。
不过,他知道,今日若是不说出个一二三来,怕是皇帝不会信任自己了。
“陛下,章邯并非一时冲动,微臣之前对贼军也多做过了解,他们之所以能屡战屡胜,不是因为他们兵有多精,而是因为原本各地六国百姓就对我大秦不忠,加上地方守兵稀少,反应不及,是以被他们里应外合,各个击破,最后兵越来越多。
但,他们的缺点也很明显,虽然屡次打仗,那些士兵都极具战场经验和搏杀本领,但纪律性不强,各部之间更不能如臂使指,而且由于成军时间短,所以更没有形成有效的体制,若打顺风仗时,尚可一鼓作气,气势如虹,但只要能给予其迎头棒喝,先令其混乱,便能一鼓作气击溃敌军,神武侯在临淄击败八万贼军就是个例子。”
章邯诚恳中正的一番话,让殿内众人沉思起来,他们之前也对临淄之战做过了解,知道章邯说的在理。
包括蒙毅,也对章邯赞赏的点点头,他很认同章邯的分析,也曾经听赵军谈起过章邯,称赞其有名将之资,并且章邯在为始皇帝当中郎将的几年内,作为章邯的直属上司,蒙毅对他也了解甚深,知道他心中暗藏韬略,虽然无明显立功,但几年内对羽林卫的训练和防务处理的井井有条,让蒙毅挑不出丝毫毛病,就拿现在的中郎将公子高来比,就做到远远不如章邯。
顺天府尹冯劫抱拳道:“微臣认为章少府分析的极对,说到底,贼军不过是一群泥腿子组成都乱军而已,只要有军队对其主动出击,以为大秦的精锐,必能一举而破。”
“恩,章爱卿和冯爱卿说的不错。”扶苏点点头,又为难道:“可是现在有哪来的兵呢?南阳和三川郡尚在战火之中,北军要防备匈奴,又要牵制武臣也掉不开兵,朕是无兵可派啊。”
殿内大臣听此低头不语,蒙毅皱了皱眉头,扶苏是明显不打算动顺天府和羽林卫的兵马了,冯去疾和李斯也是暗暗不满,不过有淳于须诛心之话在前,他们现在都不好说话。
他们不说,其他众多官员就更不会多说了,于是大殿中再次陷入了沉浸,扶苏看了章邯两眼,想让他知难而退。
章邯暗自有些不满,若是始皇帝在哪会如扶苏这般怯懦,不过,幸好他心里早有准备。
此时,只听章邯一抱拳道:“无需其他正规军,章邯只请暂停修建阿房宫和始皇陵墓,解放七十万刑徒。”
“七十万刑徒?”扶苏一愣,骊山陵墓在封棺后,内部修建基本完成,但外部的修建才进行一半,所以这些年还在修建,即将竣工,至于阿房宫才修建了十分之三不到而已,所以如今还有大批刑徒在。
其他大臣也是脸色疑惑,面面相觑,这跟刑徒有什么关系。
“区区刑徒能成何事?”中郎将公子高不屑道。
这时唯有李斯若有所思,蒙毅恍然一笑。
只听章邯继续道:“这骊山和啊房宫修建多时,应陛下之福德,从登基开始就未在增添过刑徒,而这几年剩下的刑徒无一不是身体健壮之辈,他们久日被逼劳作,暗无天日,若是陛下能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随着微臣上战场杀敌,那他们必然感恩戴德,而且会为了恢复自由身而不惜死,如此以来,臣只需几日整编,发给他们武器兵甲,他们便能瞬间化成一支势不可挡的威武之师。”
众人听后,不由恍然,原来如此,章邯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
扶苏并不是不知兵之人,听此心中已然点头。
只是,此时淳于须突然若有深意的道:“陛下,章少府曾得过神武侯赞扬,如今出此妙计足以证明侯爷慧眼如炬。”
章邯面色一恼,语气低沉道:“廷尉大人,你这是何意?”
淳于须轻笑道:“没什么意思,只是佩服侯爷而已。”
二人争吵,扶苏脸色却犹豫起来,其实他也想到了章邯跟赵军的关系,是以顾虑甚深。
这时,蒙毅站出来义正言辞的道:“陛下,国难当头,请务必以秦国江山为重。”。
“请陛下以秦国江山为重!”
李斯、冯去疾等一干大臣此时齐齐弯腰,躬身请命,大殿之上,几乎没有在无动于衷的人了,朝中大臣心里都很明白,万一咸阳城破,那他们的家小恐怕都不能避免。
公子高犹豫片刻,也躬身加入请命行列,唯有章邯一脸正气,低头不语,还有淳于须一愣。
“你们…”
淳于须脸色瞬间胀成了猪肝色,这一刻显得他是多么的心胸狭隘。
扶苏已经是被逼到了墙角,在也没了退路,况且他比谁都明白,赵军跟他在怎么不和,也是他二弟,国贼已经杀到了家门口,根本刻不容缓。
思虑片刻,扶苏一摆手道:“众位爱卿起身吧,熟重熟轻朕很明白,就以章邯为帅,统帅刑徒出征平乱,蒙大人负责军需调度,中郎将赢高为随军长吏,负责军内政务,以使章邯安心打仗。”
“陛下圣明!”众人齐声拜道。
章邯虽然明知派公子高来有监军之意,但心愿已成,也没计较这么多,跪地谢恩了。

第一百二十章 出兵

临淄城,神武侯府,赵军书房内。
赵军坐在书房的长案前,左右首是唐厉和尉缭。
只听赵军笑道:“朝廷已经下诏,命本候即日出征陈胜,我们建功的机会来了。”
唐厉思考道:“陈胜麾下各路兵马皆以出征,陈郡空虚,最近的南阳郡宋留还被王贲将军缠住,我们有四万兵马可用,攻下陈郡并不难。
赵军点点头,双眼看向窗外,淡淡道:“陈胜,跳骚尔,本候还没放在眼里,但唐厉你别忘了,陈郡东边可是泗水,刘邦也有近两万人。”
“刘邦?我听说过这人在泗水闹得厉害,不过兵马两万人还不到,侯爷为何对他耿耿于怀?”尉缭疑问道,他还不知道刘邦和赵军的恩怨。
唐厉笑着解释道:“军师,你可不知道,这个刘邦跟咱们侯爷是生死仇敌。”
说着,唐厉就把赵军和刘邦前后的恩怨讲述了一遍,尉缭听后点点头,他能想象的出,赵军当时年幼,势单力薄在沛县生存的困难。
最后尉缭道:“按这么说,刘邦应该会趁机对侯爷不利,但在他没有动作之前,我们也不好妄加揣测,只能加强防备。
南军赵佗已有自立现象,北军一时抽调不出来兵马,其余如李由、王贲只能防守,保大秦根本之地,章邯七十万刑徒战力尚未可知,所以最终起到平乱天下作用的,还要落到侯爷身上,另外,可以预见,陈胜绝不是大秦的头号敌人,所谓木秀于林,风必吹之,恐怕在陈胜之后,必然会涌现更加强劲的反贼。
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借此时机,像陛下进言,扩大临淄营地兵力,否则单以此四万兵马的兵力,在乱世之中根本不足以纵横。”
“军师分析的不错啊。”赵军点点头,对尉缭的战略眼光深感佩服,目前起义军虽然势大,但也不及项羽和刘邦的威胁大,单凭四万兵马实在难以抗衡。
唐厉听此道:“那我现在就替侯爷拟奏,上报咸阳,等咸阳皇帝的反应。”
赵军摇摇头笑道:“这个不急,我们先以出征为重,否则朝廷中该有人说本候挟贼自重了,在说,征召兵马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万事以国务为准,私人恩怨先放一边。”
尉缭听此欣然的点点头,他就是欣赏赵军能识大局气度,赵军是秦朝嫡亲皇子,不管他在强,始终也是秦朝这块皮上的毛。
唐厉听此也赞同道:“侯爷说的对。”
“传令各部兵马准备三日,三日之后出发,目标陈郡。”赵军开口下令,最后又对唐厉道:“阿厉你和董翳率六千五百城防军留守。”
“诺!”
三日后,除城防军六千五和五百斥候留守外,其它三万三千人马皆随赵军出征,唐厉、董翳留守,政务由郡守府周苛、司马欣等人负责,粮道由后勤营协助虞子期打通,为大军提供补给。
从周市死后,朝廷就派官员复收了魏地,赵军的大军也是出临淄从薛郡到砀郡,最后直达陈郡。
赵军出兵的消息自然瞒不过陈胜,毕竟数万兵马行军,不可能不暴露。
得到这个消息,陈胜急诏宋留回救陈郡,但宋留被南阳的王贲一直压于下风,哪能说撤就撤,最后还是蔡赐急征了一万余兵马,和原本陈郡留守人马凑成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