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到家时,柳喜乐猛想起,婆婆服用的药也快吃完了,便打发清月先回家,她去买药。去吴大夫那抓了五副药,柳喜乐今天不知第几次捏了捏荷包,心里盘算着,这个月家里还剩多少钱。
走到同仁街口时,迎面走来一党人,吵吵嚷嚷。隐约,她听到有人提起“墨
云”和“景瑞斋”,起初,柳喜乐并没有在意,可走了几步,猛的停下脚步。这事不对呀,难道墨云去景瑞斋砸场子了?柳喜乐是越想越不对,以墨云的个性,他绝对有可能做出这样的事。
柳喜乐忙转身往景瑞斋走去,心里暗暗想着,可不要出事。
还不到景瑞斋门口,远远就见里三层外三层围着很多人。柳喜乐站在最外面,看不清里面发生了什么事。
就在她心急火燎之时,突然听到从景瑞斋二楼传来一阵琴音。琴音悠悠然,如深山清泉,带着轻灵空幽之意似夏日午后的小雨扑面而来,行到低水处,如汩汩山溪由轻到重,由薄到厚,终汇入那广阔的大海之中。
抬头看去,在半掩的窗帘后,她看到了墨云的侧脸。
他身旁,有两道身影,柳喜乐凝神看去,依稀认出那是谢秋月和陈远扬。
突然,柳喜乐心底翻涌出一种很强烈的东西。
她想要那把七弦琴。
说不清为什么,可是,她就是想要,很想,很想。
43
43、第四十二章 是?不是? 。。。
回到四合院,关上房门,柳喜乐翻箱倒柜找出两样东西。
一块玉佩,一对金狮。
用手掂了掂,那对金狮大约二两重,兑成银子应该能顶好上长时间。想了想,柳喜乐又把金狮重新塞到箱底,仔细收好。
玉佩放在青花锦盒里,样式没什么出彩之处,不过是时下流行的吉祥平安符佩式,雕工倒算细腻,上面的纹饰光滑圆润,算是名家之作。关键是,这是块冰玉。
冰玉算得上稀世玉种,其中又分银丝冰玉和金丝冰玉,即玉种因地质和生长环境不同,玉种里会含有不同的矿物质,其中泛金丝的冰玉为最佳。柳喜乐手里这块玉佩不仅泛着金丝,大小有半个手掌大,一指厚,可谓独一无二。
柳喜乐捧着锦盒,有几分感慨,手上的这玉佩原是她爹在她回门省亲时,作为谢礼送给林夫人的。后因种种原故,一直未能送出。现在,这玉佩大概能买下景瑞斋的那把七弦琴。
林思远到了天黑后才从外面回来。进屋就见柳喜乐怔怔望着桌上的一个锦盒发呆,他有些好奇:“这是什么?”
等他打开一看,不由转头看着柳喜乐:“这玉佩不是说好当传家宝吗?怎么又想着翻出来?”
柳喜乐抬头看着他,道:“这玉佩原本是我爹送给婆婆的,可是没送出去,才说当传家宝。现在,这东西另有用处。对了,你今天去看过晓莲吗?”
林思远坐下,有些沮丧的摇摇头:“出门前,本打算去看看小妹,可是她不让进门,说身子不舒服,我也就没进屋。晚上用饭时,她没说什么吗?”
“晚饭她是在自己屋里吃的。我让清月去请,她打发丫头说是胸口闷,不愿出屋。”
“她到底怎么了?”林思远一副不明白的神情,“晓莲这样子,我还是第一次见。不行,我去看看她。”
柳喜乐一把拉住他:“别去了,我知道晓莲这是为什么。”然后她把事情大概说了说,大体和墨云告诉她的一般,只是其中她隐去了谢秋月,正如墨云所说,现在他们既然什么都做不了,也就没必要去添加烦恼。
“琴坏了,再买把就是。动不动就说不学琴,晓莲还真是个小孩子。”听了前因后果,林思远也算是放下心来,原还担心是什么大事,此时听罢,立马认定不值一提。
柳喜乐看着他,知道林思远对于琴这东西是个门外汉。想了想,她才道:“晓莲那把琴原是公公生前送给她的,对她而言,意义非凡。现如今不小心弄坏了,心里自然难过。”
林思远点头:“这我自然明白,既然琴坏了,又无法修补,再买就是,你一会去劝劝她,让她不必担心难过,改日我再买把七弦琴
给她。”
柳喜乐听了这话,不由一叹,赶情这个男人还没听明白她的话:“这不是仅仅只是一把琴的问题,这事有关晓莲的前途,你这个做大哥的,可要仔细思量。晓莲可是准备参加今年的四艺大试。”
“什么?”林思远听了这话,却发起火来,“她还想着参加大试?不行。”他一口否决。
林思远的态度让柳喜乐一愣,她不明白,她男人这话是明摆在反对。
“你不同意晓莲参加四艺大试?墨云向我保证,以晓莲的天赋她肯定能进前三,并能进入太学院。”
“不行。”林思远意外的态度坚决。
柳喜乐急了,他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可是不等她再问,林思远已板着脸,生硬的道:“如果是为了进太学院,那她这琴坏就坏了。以后,你也别再提此事。”
柳喜乐本来张着嘴,一听林思远这般说道,她慢慢闭上嘴,不出声。可是心里还是不解,林思远这是怎么了?没前因没后果,直接就说不行,总该有个理由吧。然而,她抬头看去,见林思远脸色不佳,一副生气的模样。想了想,她也就没再问。她明白,就算她想知道原因,林思远也不会告诉她为什么。
看了一眼放在桌上的锦盒,原本想同林思远商量把这玉佩卖了给林晓莲买七弦琴,现在看来,是不能再提。
不过……
下意识转头向门外看去,可以看见西厢房还亮着灯,柳喜乐心里没由来一酸,多了几分忧愁。
隔天,趁林思远外出,柳喜乐敲开了林晓莲的房门。
“大嫂,有事吗?”在屋里闷了几天,林晓莲脸色看上去,苍白而灰暗。
柳喜乐站在门口一笑,将拎在手上的食盒往林晓莲面前一亮,道:“刚刚打发清月去容芳斋买的麻仁甜酥饼,还热着呢,你快吃一块。”说完,自顾自进了林晓莲的屋。
绕进围屏,柳喜乐就见睡床旁支着一张琴架,上面的七弦琴刚刚才被人仔细擦过。
放下食盒,柳喜乐扭头看着身后的林晓莲:“这琴,妹妹看来很爱惜。”
林晓莲依着围屏,听了柳喜乐这话,眼眶一红,半晌也没说出一句话。
微微一叹,柳喜乐伸手拉过林晓莲,轻声安慰:“虽然有些可惜,可是坏就坏了。咱不生气,我们重新买一把。”
林晓莲身子一僵,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柳喜乐:“大嫂,你……”
“我昨天见过墨云,他全告诉我了。”柳喜乐拍拍她的手,“墨云还夸你又努力又用功,今年一定能进太学院。”
林晓莲听了柳喜乐这话,眼神一黯,半天才摇摇头,低声开口:“努力用功又能怎么样?今年……唉……”
“妹妹不想进太学院吗?”柳喜乐不解,听墨云那意思,林晓莲这么努力学琴就是为了能进太学院,而她现在这口气,让柳喜乐对墨云的话产生了几分怀疑。
林晓莲脸上浮现一丝苦笑:“大嫂,大哥不会让我进太学院的。”
“为什么?”看样子,林晓莲知道林思远会反对,柳喜乐好奇极了。
可是,林晓莲却摇摇,不打算继续说下去。
柳喜乐见问不出原因,想了一下,问林晓莲:“妹妹,大嫂只问你一句话。你想不想进太学院?‘是’还是‘不是’?”
林晓莲看着柳喜乐,抿紧嘴唇,好一会才点点头,然后用一种很坚决的声音回道:“是。大嫂,我想进太学院。”
见林晓莲点头,柳喜乐反而松了口气,不过她还是紧接着问了一句:“你为什么想进太学院?是因为……因为家里目前的情况吗?”
林晓莲摇摇头:“大嫂,五年前,我就以太学院为目标。”
“那为什么?”既然不是为了改变家里的情况,总有一个原因。
“我是为了……”林晓莲犹豫了一下,脸上是为难的神色,柳喜乐也没催她,静静的站在林晓莲对面。
好一会后,才听林晓莲细声细语的道,“大嫂,我不想嫁人。”
???
44
44、第四十三章 不甘 。。。
这学琴和嫁人有什么关系吗?
柳喜乐被林晓莲闹了个一头雾水:“妹妹这话是什么意思?”
好半天后,林晓莲才一叹气:“其实我有的时候很羡慕二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义无返顾的走下去。”
柳喜乐只觉头都大了,合着这里面还有林思达的事?先不说林思达现在音信全无,就林晓莲刚刚那话,柳喜乐也十分不赞同。什么叫义无返顾?好像林思达做了一件好事一样。
柳喜乐清咳一声,声重心长的教训林晓莲:“你二哥那不叫义无返顾,在我看来就是冲动。我原还是有些同情他,可是这样带着玲儿私奔,一是于理不合,二来根本没有解决问题。一家人有什么话不能说的?虽说你大哥和二哥各有各的立场,不论从谁的观点来看,都没错。就算一时之间没法把话说明白,也不必做出这样的举动。你二哥人是出去了,可是留在家里的人他就没有想过,难道娘和你大哥就不会担心吗?现在你二哥音信全无,更是叫人担心。”
柳喜乐说了半天,这心里颇不是滋味。这段时间,林思远虽不曾在嘴上说起林思达的事,可是柳喜乐明白,林思远心里无时无刻不在记挂着林思达。
听了柳喜乐这话,林晓莲低垂着头,半晌才轻声道:“大嫂,你恐怕不知道,我二娘原是丫头出身。二哥,是从玲儿身上看到二娘。”
柳喜乐一愣,关于林家二夫人,即林思达的亲生母亲,她还真不知道情况。只是在嫁入林家后,有一次和婆婆闲聊时,她听婆婆略略说过,这林二夫人原就体弱多病,生下林思达后,没熬了几年就离世。此时,听林晓莲提起二夫人,柳喜乐不由愣了。
林晓莲见柳喜乐一副不明白的样子,便把她知道的事情捡了重点一一告诉柳喜乐。未了,林晓莲强调:“我原也听近身的丫头说起玲儿,知道她不是个省心的主。她对二哥到底有几分真情,恐怕只有她自己明白。可是二哥知道玲儿怀了他的骨肉,那是真真的开心。大嫂,我想二哥是觉得,终于有了自己的亲人,所以才会铁了心要把玲儿娶进门。这么多年了,虽说母亲待二哥如大哥一般,可是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