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弊主-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里,贞武不由微微一笑,老十三在海军混了一年多,这眼光确实开阔不少,略一沉吟,他便道:“八哥、十三哥的提议都不错,这一万五千被革退的兵丁,就给他们五条路,盛京,天津、满刺加、澳洲、阿卡普尔科港,都允许携带家眷,朝廷打发盘缠、安置费。”
胤禩却是颇为担忧的道:“京师繁华,这些旗人享乐惯了,若是不愿离京,该如何安置?”
“不愿离京的,革除旗籍。”贞武毫不犹豫的道:“不能再惯着他们,自古慈母多败儿,朝廷不能再姑息纵然他们,迁移至南洋、澳洲之旗人也必须严加训练,澳洲要负责向南美洲封国输送兵力,满刺加的则要配合南洋和莫卧儿帝国的行动,都不得懈怠。”
“臣等尊旨。”胤祥抬起身,又问道:“皇上,这一万多兵缺,是否需要补齐?”
“宁缺毋滥。”贞武沉声道:“兵额空着,可以鼓励京师旗众加强训练。”
*
胤禩、胤祥二人出的殿来,到景运门便见各旗的旗主王公都候在这里等候贞武召见,两人不由停住了脚步,贞武此时肯定是不会召见他们的。
一众旗主王公这段时间被折腾的不轻,每日府邸门口都聚集有大批的旗下旗民,若不是在革退时保证多发一季的禄米,只怕早就闹将起来,可即便如此,每日上门的询问出路的旗众仍是络绎不绝,闹的他们不胜其烦,听闻贞武已经回京,他们自然急忙赶来诉苦。
一见胤禩、胤祥二人连袂而出,一众旗主王公自然都围了上来,宫中不得喧哗,众人皆是轻言细语的请安问候,乱糟糟一片,胤祥含笑与众人寒暄,胤禩却微皱了一下眉头,这里不您细说,正在犹豫之时,包福全急步走了出来,扫了众人一眼,他便扬声道:“皇上有旨,解决开革八旗兵丁生计问题,着廉郡王胤禩、怡贝勒胤祥二人详加解说。”
“臣等尊旨。”胤禩、胤祥忙跪下领旨。
待包福全转身,一众旗主王公不由都眼巴巴的望着二人,胤禩望了众人一眼,微笑道:“此地不是说话之处,本王简单的说一下,被开革八旗兵丁,有五条出路……在听到允许被革退的兵丁携带家眷前往澳洲、阿卡普尔科港,一众旗主王公的眼睛立时就亮了起来,去盛京,天津、满刺加这三个地方,无异是剥夺了他们旗下的这部分人口,但去澳洲和阿卡普尔科港则仍然可以将这些旗民掌恐在手,特别是去阿卡普尔科港,这可是扩大美洲封国的好机会。
胤祥这时适时的补上一句道:“衍德率领的北洋舰队,应该在三月底、四月初便可从阿卡普尔科港返回天津。”
听的这话,众人都是一喜,有人急切的问道:“十三爷,返航有那么快?”
胤祥老神在在的道:“据西班牙的船长说,返航是顺风顺水,三个月便可由阿卡普尔科港抵达马尼拉。”
听的这话,一众旗主王公立即纷纷告辞,风风火火的赶回各自府邸。(未完待续)
【第585章 新版银票】
朝廷对被革退旗人安排的五条出路很快就在内城传开了;立刻就引的一众旗人议论纷纷;盛京;天津、满刺加、澳洲、阿卡普尔科港;这五个地方;除了盛京没人过问之外;其余四个地方;一众旗人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京城虽是繁华;但腰包没银子;再繁华也只能一饱眼福;出门装大爷;回家啃窝头的日子他们早就受够了;再则;朝廷对京旗的管制也极严;不乞假备案;不得离开旗营驻地;这对年青的旗人而言是一种巨大的压抑;外出闯荡是大多数年青旗人的梦想;更何况前往南洋、澳洲、美洲等地既可大开眼界;又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谁不向往?
消息一传开;不仅是被革退的八旗兵丁欣喜;一些在家闲极无聊的年青旗人亦是欢心鼓舞;纷纷赶往各自的佐领家中抢报名额;至于哪个地方更好;却是根本就没人在意;南洋、澳洲、美洲皆是天高皇帝远;总比京城强;就连天津军工作坊的名额也有不少人争抢;去天津不仅有钱;而且家属招兵有优惠;也是打着灯笼难着的好事。
这一来;可是将各旗的旗主王公乐坏了;一个个都是可着劲的挑选前去美洲的人选;反正贞武也没定下名额;待的名额定下来;再优中选优便是;早先的那点子不快和担忧早就被扔到爪哇去了。
正阳门、西江米巷;京报馆。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扩建翻修;京报馆已与临近的大理寺衙门相差无几;虽然不是正式的衙门;但门禁之森严却远甚一般的衙署;由于明日是京报的出刊日;京报馆上下一片忙碌景象。
胤禑回到报馆便召集报馆的一众主要人员通报了京报改为三天一刊的情况;并点出这段时间是非常时期;要求一众官吏工匠皆须严阵以待。
出了签押房。郑世昌正准备前去印刷作坊通报一下出刊变更的情况;还未出角门;就听的有人在后高呼;“郑大人请留步。”
郑世昌不仅是‘四大恒’的总掌柜。京报的印刷亦是他一手负责;去年贞武登基后便破格赏其正五品的郎中虚衔;虽这官衔在京师不值一提;但他在京报馆的地位却是举足轻重;京报馆上下都对他皆是礼敬三分;
听的呼声;郑世昌急忙驻足转身。便见一小吏一溜小跑而来;恭身一揖之后;便道:“郑大人;宫中有太监前来传旨;请郑大人速去接旨;传旨太监在十五爷的签押房。”
郑世昌虽然年纪大;但身体一直很硬朗;闻听有旨意。忙快步折回签押房;进屋之后;便见原恂王府的小太监高进喜含笑望着他。两人打过几次交道;郑世昌也深知太监得罪不得;向来对他们出手大方;有银子开路;这关系自然是大为不同;见是熟人前来传旨;他知道定不会是坏事;不由微微松懈下来。
高进喜也不寒暄;见他进来跪下;便道:“奉皇上口谕。宣郑世昌即刻觐见。”
“微臣尊旨。”郑世昌叩首起身后;看了一眼高进喜身后的两个小太监;不动声色的递了一张银票;微笑着道:“高公公辛苦;改日再请几位喝茶。”着又压低声音问道:“皇上急着召见所为何事?”
宫中太监皆是玲珑之辈;出来传旨自然是要打听一番。否则怎好收钱?至于什么话的;什么话不的;那更是一清二楚;高进喜一边熟捻的用袖子遮住银票;一边含笑道:“好事儿。”
听是好事;郑世昌大为放心;略一沉吟;便道:“几位公公稍待片刻;有一物事;正好上呈皇上;下官去去便来。”
高进喜才收银票;心里正美滋滋的;当下便道:“既是上呈皇上的物事;那我等便在此候候郑大人。”
郑世昌去取的是新版银票;原本是为贞武改元准备的;却因为出了点瑕疵;一拖再拖;此番觐见;他正好一并带上。
乾清宫东暖阁内;贞武却正为谴人各地去祭祀而头痛;康熙这是第二次提醒他祭祀了;他不得不倍加重视;不过;在翻看了有关典籍《礼略》之后;他登时就一阵无语;《礼略》竟有十二卷之多;难怪号称礼仪之邦。
总的来;礼分五类;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朝廷主持的吉礼则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军礼等。
而顺治、康熙一贯奉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以治国平天下的心传家法;一再强调‘圣天子孝先天下;首重山陵。’又加了祭祀山陵;归入吉礼之中;并与祭祀天、地、太庙、社稷合称“五礼”。
看了半晌;贞武才轻叹一声放下《礼略》;仅是祭祀之礼;就够他一年到头忙个不停;好在除了祭天之外;其它的祭祀都可找人代劳;否则可就什么事情也不用做了;光是祭祀就能累个半死;不过;对于要祭祀的山川、陵寝;他可不象康熙那样能够倒背如流;只得提笔一一记下来;正所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这些东西是不好叫大臣起草的;必须的亲力亲为。
忙了半晌;刚刚搁笔;包福全便进来躬身禀报道:“皇上;郑世昌来了。”
“宣。”贞武随口吩咐道;而后起身稍稍活动了下;待郑世昌进殿;他便踱回到炕上盘腿坐下;待郑世昌恭请圣安之后;他便道:“免礼;赐座、赏茶。”
一俟郑世昌落座;他便道:“北方数省春旱严重;朕已做主让‘四大恒’输捐了一百万两银子赈济灾民。”
听的这话;郑世昌马上反应过来;今日召见;为的是赈灾低息放贷一事;‘四大恒’输捐一百万两银子乃是小事;贞武本身就是‘四大恒’最大的股东;而且‘四大恒’这几年扣下的利润也有数百万两之多;捐一百万根本就是小事一桩;仅为此事。贞武用不着召见他刻意解。
他忙躬身道:“微臣尊旨。”抬起身;他又道:“还请皇上明示;这笔银子是从往年的利润扣;还是从今年的利润中扣除?”
“就从今年的利润中扣。以防有人借机中伤。”贞武毫不迟疑的道;微微一顿;他又接着道:“‘四大恒’是皇室背景;这点是人尽皆知;此次赈济须得起到表率作用;低息放贷是针对日常百姓周转不便;赈荒放贷不能收息。否则有碍朝廷名声。
此次赈荒放贷是对‘四大恒’办事效率的一次检验;机会难得;可从各地分号抽调得力人手赶赴北方各府县分号;既加强各分号人手又可增强他们赈荒放贷的经验。
此次赈荒放贷;朕提几点注意事项;一要做好宣传鼓动;无息放贷和‘四大恒’的背景都可广为宣传;让百姓放心借贷。二则每一笔放贷要落到实处。无息放贷是针对受灾百姓的;不仅要落实到人;其家庭情况也要做详细记录。不独是为了还贷;朝廷也要通过‘四大恒’的还贷情况了解各地的民生。
三则是要杜绝官吏、商人变相套取无息放贷;各分号要多到下面了解情况;告诉各府县分号的掌柜;朕有意赏给他们七品到五品的官身;此事阻力不小;要他们在此次赈灾中好好表现。”
郑世昌正埋头强记;听到最后一句话;不由大为震惊;给各府县分号掌柜赏以官身?还是七品至五品的。那自个这总号掌柜岂不是也要水涨船高?这消息对‘四大恒’的掌柜们来;可是天大的好消息;他忙跪下道:“‘四大恒’上下必定竭心尽力以报皇上旷世之恩。”
“起来坐着回话。”贞武微微颌首道:“给予‘四大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