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猛虎王朝-第5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亲,可涉及到巨大政治利益,按猛虎自治领的行事风格,是绝不会让呼兰与苏来尔得逞遂愿的。
休伦打定主意,不介入其间,在旁袖看戏。无论情势如何发展,丹西与呼兰和苏来尔的矛盾,必然因此进一步激化。对于沙漠帝国来说,这可是件好事。
最后,休伦还与呼兰达成了秘密盟约。
涉及到现实政治问题,谈判就艰苦得多了。虽然呼兰人在条约中明确答应与沙漠帝国结成联盟,共同对付猛虎自治领,但却未做其他任何具体承诺。
休伦判断,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呼兰人会迅速出兵。一是猛虎军团在半岛遭到沙漠帝国的毁灭性打击,呼兰会派出大军与沙漠帝国争夺战利品。那个时候,元气大伤的沙漠帝国在军事上远非一直养精蓄锐的呼兰帝国之对,在瓜分丹西遗产的行动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二是神圣同盟获胜,沙漠帝国被赶下大海。那时,为了避免丹西迅速整合半岛新国土,增长实力,形成巨大后患,呼兰会趁着猛虎军团大军远征未归之,突然发难,一举涤荡丹西的老巢。
如果还是这样半死不活的对峙僵持,呼兰将继续好整以暇地旁观两强争斗,坐视两方力量在长期的战争泥沼中被缓缓地消耗殆尽……
“一旦半岛分出胜负,就是呼兰出兵之时,这点我也想到了。”艾哈迈德叹气道:“可要想不付出多大损伤地完胜丹西和狄龙,又谈何容易?呼兰的这一,很绝哪!”
“恐怕我们的希望还要寄托在易卜拉辛元帅身上。”奥图曼插话道:“另外,圣火国卡断了进入卡丹城的道路,堵死了西北部的运输线。如果易卜拉辛元帅能够从海上攻占洛瓦,断绝进入半岛的东北部通道,或有可能令丹西和狄龙屈服,避免正面交战中的巨大损耗。”
“丹西把查玛立为圣火邪宗领袖,在圣火国内大肆煽动教派矛盾。波拉丁虽然会和我们配合,却因国内形势不稳,不敢轻易率军出境作战。波拉丁会协助我们,但前提是对他自身有利,绝不会为我们白白牺牲。”艾哈迈德皱眉道:“至于易卜拉辛,已经有一个多星期未接到他的任何战报了。这里头肯定存在什么变数,因为即使是秘密偷袭,易卜拉辛也不至于连情况都不向总部……”
“报告!”
体躯硕大的何赛因带着一股狂风,飞步冲进了议事厅!
“我国海军全军覆没,易卜拉辛元帅阵亡!查理和威塞克组成联合舰队,飞驰南下,连破我东南防区两座沿海城市!”
“糟糕!井盐市……”
艾哈迈德脸色煞白,缓缓坐倒……
※※※
夕阳斜照。
井盐市城头城下,旌旗飞舞,刀枪如林。
老将奎尔率一万将士谨守城池,严密防御。小将邓肯正在北城门附近组织队伍,准备配合别亚进行内外夹击。这是一支仅三千人的部队,人数虽然不多,却是从各军中特意挑选出来的精勇猛士。
经历了数月艰苦的守城之战,杀死异教徒与伪军近四万,城内民军已不足以前之半数,不过他们也在长期血腥的搏杀中不知不觉地跨越了兵民分界线,成长为真正的战士。
马赫迪放弃了围三阙一的攻城营地,把大军全数集结到北面,除留下一万伪军防御北营,抵挡城内守军的突击,护卫本军后方之外,其余九万大军悉数出外,背靠军营布阵。
八万部队中有超过半数为马赫迪非常放心的帝国正规部队,虽然总兵力仅为叛军人数的三分之二左右,但战斗力却并不输于对。唯一可虑的就是骑兵人数较少,上次被别亚夜伏围杀,又经历了争夺井盐市西门的失利之战,帝国正规骑兵仅有三千左右。
马赫迪亲率五万帝国正规部队坐镇中央,史吞拿和金指环祭司各带两万伪军分列左右,形成一个非常正规的平衡军阵。他们背靠营地,做出防御态势,还可以得到身后营墙上伪军的弓箭支持,阵势严密、坚实、牢固。
在更北面,是别亚率领的十五万半岛义勇军,浩浩荡荡,密密匝匝。奈丝丽率两万民军居于右侧,雷尼率三万民军居左,余者皆由别亚亲自指挥,八万步卒摆前,两万精骑殿后,与马赫迪遥相对垒。
吸取中央郡青衣镇战役的教训,别亚特地多次演练,反覆重申,要求义军首领们绝对不可擅自行动,只能在接获明确命令后方可出击。
当然,带领未经训练的民军上战场,别亚也只能做到这一点,即控制第一次进攻的时。战时变阵、半途换位、特殊路线移进等复杂战术根本没有可能实施。
一旦某支部队与敌方接触上了,就会脱离指挥,再不受自己的令旗控制。如果能打成杂乱无序的大混战,就谢天谢地了。
第一轮攻击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进行,攸关本场战役的胜负。
遥望对面庞大而混杂的敌阵,扫视汹涌似海的叛匪贼群,马赫迪神情漠然,非常冷静。不过,在不动声色的外表掩饰下,他内心里却在翻江倒海。
尽管殚精竭虑,反覆权衡筹划,还是陷入了瘸的圈套之中!
由于在内陆叛乱地区需要分兵屯扎城池,故而面对敌人的势头汹汹的大规模南下解围,马赫迪从本就兵力薄弱的沿海地区抽调部队赶来相助。那些地方由于有强大的帝国海军照应,跛不敢涉足,故而相当平静,裁减缩小驻军,也能紧巴巴地过日,维持住当地秩序。
孰料庞大的易卜拉辛舰队竟然倾师覆旅,一战而亡,制海权瞬即换,转到敌人中!
形势变幻,快得让人措不及!
与神圣同盟沿海岸线布下大军守卫不同,因制海权在握,沙漠帝国在沿海地区的兵力本就不多,马赫迪这次抽调,各城的兵力遭到进一步削弱,有的仅剩千儿八百帝国将士守卫。这点兵力,平素镇压住老百姓没什么问题,可一旦数以万计的敌方水军从海上杀来,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沿海各城一座座地迅速沦陷。
从海上的彻底劣势转为压倒性优势之后,神圣同盟的后方压力一下消失了。圣瓦尔尼和猛虎军团散布各地的超过十万的岸防部队,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向正面前线移动,有的坐上海船,在水师的卫护下从海路奔袭敌后。
这样打下去,从长期来看,是沙漠帝国的必败之局!
两盟半岛的局势已经从极度复杂趋于简明化。
正面的两支主力大军互相咬住,谁也吃不掉谁,仿佛两个大汉摔跤,缠臂、抱腰、勾腿,谁也摔不倒谁。此刻,胜负就取决于背后使绊了,一个不大的助力,也能让一方获胜,另一方败北。而在这一方面,神圣同盟已经占据了优势。
虽然造成如此不利的局面,易卜拉辛应负主要责任,海军的大败,并非马赫迪所能控制,也情有可原,但他仍然摆脱不了干系。正因为他未曾料到海军会失败,而且败得这样惨,从沿海地区抽调兵力后,造成了这些地方极度空虚,让敌军舰队长驱直入,非常顺利地攻城略地,一路横扫,守军连阻延片刻的会都没有!
水路已经被完全截断,沿海地区出现一发不可收拾的大溃烂,这是马赫迪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如今的情形下,只有击败别亚,扫清叛逆,保住内陆地区,维护住陆路交通线,方能保留最后一线胜,即使最终整个战场失利,父皇在前线的主力大军也能有一条安全的退路!
被逼入绝境的马赫迪,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他命令古土、飞梭和其他叛乱地区的帝国正规守军和伪军立刻行动,留下最低限度的守军,其余人马全速向井盐市开进,来参加这场决战,合击别亚率领的叛匪大军。
只有迅速消灭叛军主力,内陆地区才能求得安定,如若不然,等敌人将濒海地区夺占巩固,然后沿陆路深入进来,外敌与叛匪勾结作恶,内应外合,马赫迪再厉害,亦将无力回天!
当初为了钓别亚上钩,这些部队刻意晚一点调度,大概要等两天之后方能抵达战场。马赫迪定下了坚守两日然后大举反击的总策略,但他却并不一味龟缩营内死守,而是背营结阵,先干上一仗,挫挫敌人的锐气。
无论帝国正规军也好,半岛义勇军也好,都属于情绪化较强的部队,战斗力波动较大,打疯了会超常发挥,蔫巴了则会一蹶难振。
多日围城不克,部下已经比较气馁,此刻再龟缩营垒挨打,将士会更加沮丧。与其这样,不如背营接战,既不放弃防御优势,又予以对一记迎头痛击。
别亚的部队一直未动,马赫迪亦静静相候。
帝国皇心里明白,跛是在等待夜幕降临。
视线不明的黑夜里,出现混战情形的概率大于白昼。对于只有一次控制作战会的别亚来说,两军混战是他最乐于见到的。
太阳缓缓降落到地平线以下,地面上只剩一些微弱的余光。
井盐市北门洞开,邓肯率军扑出!
与此同时,别亚举起了帅旗!

第三十一集第四章

风在咆哮,火在卷动,人在呐喊。
密密麻麻的火星在夜空中划出无数条红色的弧线,幢幢黑影在火光下乱冲乱窜。
就在暗夜降临之前,别亚挥旗发起了进攻,邓肯亦率三千勇士从北门杀出,配合作战,前后夹击。
马赫迪把军营当作避免城内守军和城外援军夹击的隔离带,确实很有心计。这种背营结阵类似于城下野战,背城借一,进可攻,退可守,还可以充分发挥弓箭部队的防御优势。
北面列阵的主力部队,摆开的幅面很宽,当敌人发起冲锋的时候并不反向迎上,而是持盾守御。后方营墙上布满箭,而且全都握持射程超远、威力极大的布鲁斯长弓。当两军接触之时,敌人正好落入射程范围之内,遭受着火箭的浇淋。
亚热带地区的八月,气候热似火炉,从炎炎沙漠里杀出来的帝国将士,对酷热的忍受力很强,对此并无不适。半岛义勇军在这种天气下没谁愿意身披重甲,全都轻装上阵,致使弓箭的损伤更加惊人!
别亚和马赫迪都把主力摆在中央。
两侧的奈丝丽、雷尼对阵史吞拿和金指环祭司,民军打伪军,倒也半斤八两,实力在伯仲之间。虽然民军遭受到箭雨的打击比较吃亏,依然支撑得住,能够咆哮喧嚷着与敌人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