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猛虎王朝-第4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丹西撇开莱德,自行颁布大赦令。除了保王党中的一些顽固的首恶分外,余者皆得以免罪,狱中的囚犯也都得到了减刑和赦免,以赢取詹鲁人心。
猛虎自治领和詹鲁王国签订永久同盟协议,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同进共退,相依相靠,连为一体。
詹鲁的政权体系做了很大调整。
詹鲁王国的宰相设为虚职,由国内几大有权势的贵族轮流担任,每隔半年更换一位,享有尊贵的头衔,却无行政实权。
猛虎自治领高参贝叶,原闪南郡总督、名臣帕巴特,被延请为詹鲁王国的国是顾问。两人名义上是辅佐国王和宰相,实际上真正把握该国政权。帕巴特继续干自己最擅长的工作,负责詹鲁的经济复苏与内政开发事宜,贝叶则操持其他方面的大权。
因从河源郡撤军,席尔瓦接替帕巴特出任闪南郡总督。红发左相专门负责西线,对付来自狄龙本土的威胁,故而他还兼管整个闪特、河源郡、奔流河沿岸的所有军事布防事宜。
詹鲁境内各郡、市的地方政府进行大换血,所有官吏重新擢拔和任命,并同时向丹西和新王莱德宣誓效忠。
猛虎自治领和詹鲁达成协议,实行有计划的官吏互换交流。每年两国都抽调一定比例的地方官到异国异地就职,以增进官僚层对两国政治体系和制度的了解,进一步加强对詹鲁地方政权的控制和渗透。
詹鲁军队进行整编重组,并同时向丹西和新王莱德宣誓效忠。
在足额支付盖亚遗留的欠饷后,原詹鲁境内的非精锐部队遭到裁撤,返乡加入恢复经济的行列。剩下的二十万精锐正规军组建詹鲁军团,以甘斯特为军团长。此外,甘斯特还兼任军部大臣这一重要职位。
十万山地民军组建为山地军团,由丹西的心腹威达任军团长。
与政府构的做法相同,詹鲁军团、山地军团的军官,每年也实行一定比例的互换交流,和猛虎军团、中央军团、闪特军团、北风军团的中基层军官置换,增进军官层的友好关系和战斗情谊。
詹鲁将士的军薪按自治领同等标准支付,收入水平较原詹鲁王国有相当大的提高。而武器制式、操练守则、奖惩规定等各项制度,亦照搬猛虎军团的一套执行。
军队驻地也实行了轮换。本次出征两盟半岛,约有包括亚农麾下禁军降部在内的十万詹鲁步兵跟随增援大军同行。与此同时,十万猛虎军团的步兵接管了他们的防区。这些猛虎步兵也归威达指挥,扼控各战略要地。
如此一来,詹鲁境内的实际驻军结构就发生了变化,三十万国防部队中,詹鲁军团、山地军团、猛虎军团各占三分之一,丹西的心腹兄弟威达控制了二十万,降将甘斯特控制十万,军权完全掌握在了丹西中。
财政方面,丹西取消盖亚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詹鲁境内的税率统一核定为百分之十五。
商贸方面,取消两国间商品出入境的关税。
对全境交通网络进行全面梳理,整修和拓宽道路,连通险阻,鼓励两国间的商贸往来。
曾因战争和赔款问题一度停滞的各内政工程项目,在帕巴特的主持下全面启动,兴修水利,筑堤建坝,引水灌溉,采矿铸铁,伐木织布,同时振兴农业和工业。
货币、度量衡、法律制度等,两国统一按猛虎自治领的标准执行。
康坦诺夫出任詹鲁大牧区主教一职,接管境内各教堂,掌握任命和管理所有神职人员的大权。
鼓励无地、少地的农户迁居大荒原,参加淘金及其他开发活动。
鼓励两国民间的婚姻嫁娶,政府和教会给予一定的贺礼。
鼓励两国文化交流,互相选送大批年轻人前往异国的院校学习。
……
或许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处理莱德国王,这也是丹西和狄龙争议不休的问题。
莱德这块招牌既要竖起来以抵挡各方面的攻击,缓和矛盾,又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中。丹西的建议是,莱德的身体状况不适合主政,要送他去巨木堡医病,等康复后再回詹鲁。在巨木堡有更加优越的医疗条件,有各地请来的名医为其治疗残疾。
狄龙当然不愿如此。莱德虽是傀儡,但作为一国之君,影响力非同小可,也是制约丹西的一张王牌。如果这张王牌被丹西收起来锁进匣里,詹鲁的牵制作用就将荡然无存,丹西将更加为所欲为。他的建议是,送他去奥利维拉治病,那里可是大陆闻名的医药之都。
两人商议来商议去,最后也只有各让一步,互相妥协。莱德不留在荆棘堡王宫,把国玺留下,全权委托贝叶和帕巴特处理国政。在偏僻的詹鲁山区建一所行宫,猛虎自治领和圣瓦尔尼各派五百军士“护卫”,医护人员也两国各出一半,为其治病疗养。
莱德不待在首都碍碍脚,丹西施政阻力大减,可以满意。牵制丹西的这张牌并未作废,狄龙也无不可。
丹西在荆棘堡其间,新政策一项项颁布,新官吏一个个接过委任状奔赴各方,新部队一支支组建并向新王宣誓效忠,新秩序也在詹鲁各处逐渐建立起来……
从十月份开始,丹西和狄龙一直待在荆棘堡处理政变后的有关事务,相互讨价还价,颁布各项政策,接见新任将领、官吏和各方代表,进行演讲演说,做各种不能见光的幕后交易,忙得不可开交。尤其是丹西,为建立詹鲁王国新秩序竭心尽力,呕心沥血,忙到几乎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要捧一卷公文翻阅。
两位圣徒在荆棘堡一待就是一个多月,直到十一月中旬方才把各项大事议定办妥。
狄龙和凯鲁先行率军出发,前往半岛参战。
本支从陆上开往两盟半岛的基督教神圣同盟援军共计四十八万人:猛虎军团三十万,其中步兵十万,骑兵二十万;詹鲁军团十万,悉数为步兵;圣瓦尔尼正规军六万,其中步骑各半;十字军团两万。
指挥体系仍尊重各国旧制,狄龙率圣瓦尔尼军和十字军团八万人为前锋,凯鲁率猛虎军团和詹鲁军团的四十万主力部队跟随在后……
丹西拖至十二月初才正式动身。
詹鲁的实权确实被他牢牢抓在里,但是,名分问题却一直是他心里一块放不下的石头。保王党的势力是被压制下去了,但与自治领离心离德,潜伏下来伺而动者,肯定存在。外部势力也会趁勾结,从中寻觅盟友,他们如果想挑起争端,介入詹鲁事务,可以轻易地找到借口。因实权在握,如若猛虎军团作战顺利,自治领继续稳步发展,自然不惧,可如若出现困难的局面,詹鲁人会做何选择,这块盆地能否免除动荡,可就难说了。
于今之际,只有不断加深两国民间的经济依存度、文化认同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军事和政治上的特殊同盟关系,为将来的合并扫清障碍。而想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
贝叶、威达在荆棘堡驻留不走,康坦诺夫和帕巴特等人也陆续抵达,詹鲁的各项新秩序开始还算顺畅运行,直到此时,丹西的心才能略略放下,带领卫队去追赶前头的大部队。
※※※
詹鲁政变时期,沙漠帝国方面也没有闲着。
艾哈迈德征集的大批伪军组建成型,他们深入半岛各城各地,替换沙漠帝国正规部队,接管各占领区。
这样一来,二十余万正规部队得以从半岛南部各地脱身出来。他们骑马乘船,奔赴战线日益拉长的北方战场。
经过一段时间的兵力调度后,这些帝国精锐部队陆续抵达了前线。二十余万修整数月的狂热好战分,一到战场就会同前锋友军发起猛攻。李维苦心孤诣,想尽办法,但在这压倒性的兵力优势面前,在艾哈迈德排山倒海般的攻势面前,也无计可施,只能继续退缩。
已经丧失一半领土的商都联盟,又有数十座城市和大片沃野惨遭异教徒蹂躏,全境被挤压成一条东西向的狭长地带,在李维的带领下继续顽抗。
整个两盟半岛,就如一块富得流油的肥肉,沙漠帝国这只恐龙已将其吞下了几近九成。剩下的那一小片,也已衔入嘴中,即将被撕咬,嚼碎,吞咽……
易卜拉辛率领庞大的混编舰队,也逆风北上,缓缓逼近洛瓦港。
恍如冰山漂移,地图错位,海面上变魔术般出现了一座群岛,岛上矗立着一个接一个的巍峨堡垒!
又似地狱之门轰然裂开,无数海底巨兽浮出水面,露出脊背,对着洛瓦港张开大嘴,龇出锐齿!
在它们面前,强大的蛟龙军团似乎缩成了一条小蛇,绕在洛瓦港周围,一圈圈地盘起身,蛇头竖起,警惕地看着缓缓涌来的敌人……
加紧军事扩张,不断拓展新国土的同时,在艾哈迈德和休伦的主持下,于后方建立圣教新秩序的各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如果说,丹西对于詹鲁的并吞仍主要倚仗于政治、经济和文化段,而将军事段放在从属和辅助地位的话,那么,沙漠帝国对占领区的重建新秩序,就是赤裸裸、血淋淋的军刀政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了。
这场兴起于海洋,席卷整个半岛的可怕风暴,把繁华的半岛各城摧折得体无完肤。
屠杀、抢劫、奸淫、强征,这些常见的战争暴行在各沦陷区普遍上演,而宗教战争的特点又使得这些暴行更加残酷,更加肆无忌惮。
杀死邪教徒,不需要在良心上担负任何责任,反而能升入天国,那么,为真主效忠的最好方式,就是将他们斩尽杀绝,一个不留。当然,邪教徒的财产是真主赐予的礼物,自然是收之无愧,他们的女人供自己享用,也是天经地义。有这些堂皇的理由为自己开脱,道德的束缚力几乎不复存在了,战争的破坏力也在以倍增的方式加剧。
艾哈迈德之所以用征集来的伪军替代沙漠帝国正规军掌管后方治安,占领区越来越大,战线越拉越长,兵力集中不易,而庞大的敌军正在开向半岛,必须要加强前线实力,这些自然是主要原因。但顾念到今后长期发展的需要,避免滥杀行为对复苏经济的破坏作用,也是做此决策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对于信仰坚定的异教分,除了屠杀灭绝之外,沙漠帝国还有另一种经济上更划算的处理方式──奴役。
很多人被套上镣铐,充当苦役,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