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猛虎王朝-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猛禽队占据高空,蒂奇斯和猛虎斥候的英勇战斗,令对无法摸清本方的真正动向,逼敌进行压迫式追击。
同时,斥候之间在外围战场的血腥厮杀,使得牧民游骑连弄清本军大部队的行踪都十分费力,蛮族眼线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战区周边,遑论派人跑到荒凉无边,离战区十分遥远的黄羊滩去侦察了。
这样,就为凯日兰的千骑队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安全而隐秘地架设浮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山区的常速行军,既休养体力,为今后的草原飞奔做好准备,又进一步诱惑敌人,令其越追越近。只要保证不被敌人追上,今天你离我越近,明日你折返绕道的距离就越远!而且山地适合狩猎的蒂奇斯人行军作战,崎岖的道路却不利于游牧蛮骑发挥速度特长,被伊森追上的危险程度得到了有效控制。
最后的文章,就在河流上面做。
不错,河流是影响行军的天然阻碍,但善加运用者却往往可以将其作为保护自己,摆脱甚至打击敌人的屏障和利器。
与渥锡河交汇后,古拉尔河很长的一段河道不能横渡。这看似对丹西非常不利,但逆向思之,如果本军能顺利渡河而对方不能,岂不是一下达成目标,将难缠而数目众多的敌人一下摆脱掉,顷刻,敌我之间距离就被甩开了十几二十天的路程吗?
这一回,伊森、则瑞、西格尔、鹰斯、沙利克等人三面合围,丹西好像被逼入了死角,只能背水一战,困兽犹斗。但所有这一切只是丹西露出的假象,目的就是引诱对紧追不舍,将自己逼到河边决战。
然而,到达河岸后,猛虎军团发挥工程技术特长,凯日兰提前建好浮桥,整个形势就完全改观!
蛮速度快又如何?光有速度者,欲速而不达。
丹西的作战计划环环相扣,巧借地理资源,扬长避短,在行军路线而非行军速度上做文章,堪称周密而巧妙。当然,要想完成这种复杂而精细的作战任务,除了顽强勇猛外,更需要军士们高超的工程技术和战将出色的指挥才华。
与任何新崛起的王朝一样,猛虎自治领是一个充满了活力的政权,在人才政策上,能够做到广开揽才之路,任人唯能,赛马选将。丹西量才适用,让下将士各展其长。
他的用才理念相当独特,不是费力费钱地去招收最好的人才,而是在合适的岗位上,安排最合适的人去完成任务。
也许,全大陆第一的谋士、骑将、步将、水将都不在猛虎军团,但丹西下各方面的人才都齐备,而且在各自的领域皆有一定的水准。当单独比较时,他们可能并不突出,但凝合在一起,却是一支相当可怕的队伍。
正如球队之间的比赛,冠军队中也许连一个世界级球星都没有,但他们照样赢得胜利,捧走金杯,连全明星队亦无法与之抗衡。而想要把这诸色人才捏合成一支同心同德、无坚不摧的团队,其总教练──丹西的组织能力和用人能力至关重要,当然,领袖的重要性也正体现在这里。
具体到这次于黄羊滩上铺设浮桥,丹西就派出了原亲卫纵队的纵队长凯日兰担纲领衔,去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凯日兰勇武过人,长期在维涅夫下担任军职,镇守奔流河东岸地区。此人水性极佳,通晓水战及相关技术,兼之彪悍凶猛,故有“狗鱼”的外号。命他在汹涌的古拉尔河上架桥,丹西显然用对了人。
军队穿越大河,不外涉水泅渡、摇船摆渡和架设桥梁等几种方式。黄羊滩风急浪高,人马无法涉水而过,制造船只又缺乏材料与人,更兼太费时间,故而架设浮桥成为仅剩的一种选择。
云一样飘来飘去的游牧蛮族当然不会劳神费力地去搞什么建设,去修路建桥,造福孙,但在定居文明地区,架设桥梁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因商业的发展和相互交流的需要,一座座桥梁跨河而起,克服自然障碍,将河水断开的商路连通,把两岸的民众联结一起。
在河道稳定,水流有规律的地区,架设的是永固式桥梁,比如按材料分为石桥、木桥、竹桥,按结构分为以梁铺在桥墩上越过江河的梁桥、“拱券”而成的平桥等。
在河道容易改向,水位涨落无常的地区,架设的是浮桥。这种桥以浮舟连结,以铁索、粗缆等相系,可适应复杂的水情变化。
在极少数河道很窄、水流却很急的地方,也会有飞凌两岸的悬桥出现。
以上主要是民间架桥技术,使用时间一般都比较长。而在军事上,则以架设临时浮桥为多,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陆军需要水师配合,以便连舟结缆,迅速渡河。
不过,本次草原逃撤战,情况又有所不同。
古拉尔河虽然在黄羊滩一段河道相对狭窄,但这条草原上数一数二的大河,在此处的南北两岸间隔仍有两公里的宽度,而且水流湍急,浪花飞溅,于此架设桥梁乃是一道棘的难题。
这里没有水军协助,连渔船都看不到一艘,遑论连舟相系了。重新造船,耗时费力,缺少材料。而且这条临时浮桥,把蒂奇斯族众和猛虎骑兵接应过去就行了,渡河之后,必须立刻毁掉,断绝敌人加以利用的可能性。
这座浮桥既要有一定的坚固性,能迅速接应战士和非战斗民众通过,又要具有易毁性,再加上水情状况不佳,时间紧迫,对于凯日兰而言,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不过,这难不倒“狗鱼”。凯日兰用易造的木筏取代浮舟,造出一座不同于舟桥的新式浮桥──筏桥。
筏桥的两端,用巨大的地锚固定在古拉尔河的南北两岸。地锚很沉,很大,很坚固,而且埋地极深。
建桥时,首先安好南岸的地锚,将系好的筏顺河摆下。受水流的冲击,链式的筏成了一条斜线。然后,狗鱼凯日兰带着几个水性好的战士,冒着刺骨的寒意跳入河中,牵着筏链游向对岸。最后,将筏链系在北岸的地锚上固定好。由于水流的作用,这座筏式浮桥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弯成一个“)”形。
这座浮桥宽十米,可容十余人同行,筏排累有两层,相互之间以铁索连结,保证其牢靠性。筏上系几条粗缆,当作扶,避免上头的人立足不稳,跌入河中。
浮桥上,各个连结的木筏不仅要捆绑结实,保证不被水流冲走,而且要具有相当大的承压力,数十人的重量。整座桥必须能够让数千人同时上桥下桥,在筏桥上走动穿行。
凯日兰花了近两月时间建成了草原上的第一座浮桥。今天,它马上将迎来自己的第一批也是最后一批客人,将接受数十万人脚、马蹄和车轮的检验……
“我说狗鱼,你这桥行吗?”穆斯塔法看着在筏上哗哗拍打的水浪,吐吐舌头问道。
“没问题,跟我来吧!”
凯日兰亲自带路,引领先锋的胡玛骑兵们过桥。当然,过桥的时候就不能骑马了,必须牵着坐骑前进。
木筏造的浮桥,自然不是很稳,踏上去,立感筏底下水流的冲击,筏排摇荡掀簸,过河者胆战心惊,尽皆凛容。
可是,由于追兵很快就到,时间可拖不起,故而还必须加快步伐前进,赶快通过此桥。
两万胡玛骑兵牵马先行,前去保护南岸的地锚和阵地,防止那里遭到不测。其余的胡玛人和猛虎骑立在北岸桥边,维持秩序,防止因拥挤而发生事故,避免人为灾祸的发生。
妇女儿童享有渡河的优先权,其次是非战斗成员的族众,再次是战斗人员,畜群、马车等财货被安排到最后。
浮桥上很快就缀满了过河的人群,就如一根树枝上爬满了蚂蚁,从古拉尔河北岸向南岸缓缓流去……
妇女、孩都战战兢兢地抓着缆索前进。不过,他们不能停下脚步,很多人干脆闭上眼睛,扶着前面人的肩头走路,不敢去看脚下翻腾的,令人恐惧的河水……
由于猛虎军团早有准备,派了足够的兵士维持秩序,虽然偶尔有人不慎落水,被急流冲走,但整体上,这支逃亡队伍是在有序而快速地渡河,效率还算不错……
丹西率殿后的猛虎骑兵和蒂奇斯骑兵很快也赶到了此处。
眯眼看看渡河的情景,又掏出怀表估算一下速度,丹西的眉毛不由得皱紧了。
“提奥,蛮骑部队大概什么时候会赶到?”
“约莫八九个小时吧!”
长达两公里的宽阔浮桥,正常情况下,每秒钟流量为六个人,每小时可通过两万一千余人,八个小时可通过十七万二千多人,这次丹西、贝叶、摩卢三支部队会师后,总人数大约二十一万,那就意味着,当蛮族前锋追上本军时,还有四万人留在河的北岸,未曾渡河……
丹西心里默默地计算着。
有人说战争是一门科学,有人则认为战争是一种艺术,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或许,战争中,这两种因素都存在。一般而言,战略层面的艺术成分更大,而战术层面的科学成分越大,科技越是先进发达的军队,更讲求科学而非艺术,更趋向于降低战争中的不确定因素。做出渡河摆脱敌军追击的决策,需要想像力和灵感;指挥实施渡河的战术过程,必须精确地计算时间与效率。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无法完成既定的战略目标。
“我看悬了!”丹西以拳击掌,扬道:“贝叶,赶紧叫人把马车的车厢卸下来,在后方结成车阵,保护渡河人群的安全!”
“是!”
“孔狄、摩卢,你们带亲卫纵队、尖犀骑队和两万蒂奇斯骑兵在后方布阵防御,准备给蛮们接风洗尘!”
“遵命!”
“霍夫曼,把咱们尊贵的俘虏押去后阵!”
“是!”
这次率军逃逸,丹西命亲卫纵队将卡琳尔、赤拉维、戈列塔等草原战俘带上随行,其目的就在于备不时之需。
晚上八九点左右,北、东、西三路包抄的蛮族骑兵就将赶到这里,而照目前的渡河速度看,全军能否在那之前通过浮桥抵达对岸,将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为降低蛮骑对渡河的干扰作用,丹西毫不留情地将这些身份尊贵的俘虏押上了防御前线充当肉盾,即便阻止不了敌人的进攻,能多拖一段时间也好。既然草原各族全都一意与猛虎军团为敌,战俘们的身价大跌,利用价值锐减,丹西自然也不会再跟蛮们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