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猛虎王朝-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十万人落荒而逃,虽然给人以兵败如山倒的震撼,即使在风雨交加的黑夜,也不见走廊整城整村逃难时常见的那种互相践踏的混乱场景,就总体而言,大家是在作鸟兽散,如受惊的鸦群那样四射迸走。
这种逃跑方式,既不推耸拥挤,又令敌人难以追逐,顾得了这个方向,顾不了那个方向。
当然,由于失去了马匹,绝大多数只能靠两条腿逃离,使得逃跑的速度大大降低。只有少数幸运者能找到驴、骡代步,也有一些人用牛把病马换下来,挽在辕上,做成一架牛车赶着前进。
无论年岁,凡站得起来的马匹都被带往营地前沿。参与阻击的蛮族骑兵,也相继赶来,开始布成可攻可守的鸦兵撒星阵。
鸦兵撒星阵真可谓一个魔幻之阵,它的一个令人赞叹的好处就是,一千人是这么布阵,一万人是这么布阵,十万人还是这么布阵!
松散疏落的无阵之阵、万阵之阵,可以随时加人,也可以随时走人,千变万化,莫辨其衷。
诡异的“咕咳”之声,在暴风雨中叫成一片,或远或近,或长或短,或高或低,如蛙叫,如虫鸣,仿佛整个大荒原上到处都是蛮族骑兵……
事实证明,戈勃特的撤退命令下达得极为英明,游牧蛮族的反应也非常迅速和及时。
※※※
午夜时分,当撤退行动开始后不到三个小时的光景,人还没有撤完,兵还没有聚齐,戈勃特自己尚在收拾细软、焚毁重要文稿,警戒全军的牯牛号角声,由远及近,由缓变厉,在帐外响成一片!
远处,猛虎军团凄厉的冲锋号、人马嘈杂的厮杀声,隐隐传入武功盖世、听力惊人的戈勃特的耳中。
这声音,穿透风雨,跨越战场,仿佛恶魔在阴恻恻的狞笑!
丹西一心想斩草除根,竟然连这点会也不愿留给自己!
戈勃特膨胀的仇恨几欲炸裂胸膛,不过他却高估了对的恶毒与狡诈。
丹西的额头上可没有那能够透视万物的天眼,并不知道蛮军营地里已经成了这种状态,不然他会更早地发起进攻,在混乱中获取最大的战果。
暴雨连天的深夜,他看不到蛮族豕突狼奔的逃跑场景,风雨的呼啸,掩住了逃跑者发出的叫声,似乎无处不在的“咕咳”声,也令其弄不明白进行蛮族骑兵到底有多少人。
丹西之所以能够率军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发起进攻,其实纯属误打误撞,瞎猫逮了个死老鼠。
他并未料到,敌营的马瘟这么早地总爆发,按其原先的构想,是在天亮之后观测敌营情况,决定是攻还是守。不过,贝叶的缓进急战之策,令他改变了主意,决定在第三天才过,第四日刚至的午夜,全军发起连夜猛攻。
诚如贝叶所言,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蛮营爆发马瘟,全面进击可以尽力拖住敌军,不让他们有从容撤退的会;如果蛮营未曾爆发马瘟,集结防守也难免失败,不如趁着雨夜主动抢攻,打对一个措不及。
仗打到了这份上,原本不赞成冒险的贝叶也改变了态度,他的话如一针强心剂,撩起了丹西的赌徒性,促使他揣着胆冒险到底。
闪、炸雷、狂风、暴雨……
箭弩、刀枪、泥浆、血肉……
马嘶、人叫、号哭、咆哮……
天灾与人祸同至,将夜晚搅和成狰狞的地狱。许多天来,甚至直到上半夜还是文雅知礼,友好地携出外郊游野炊的两位“绅士”,后半夜却如喝醉酒的莽汉一样扭打成一团。
猛虎军团趁着雨夜的掩护,在长达数十公里的广阔作战正面上发起全线总攻,不过,实施紧急大撤退的游牧联军却并非措不及,相反,由于戈勃特进行了紧急动员与调度,大部分阻击蛮兵都已赶到战场,刚刚完成布阵与战斗准备工作。
十几万蛮骑的数目可不能算少,另外尚有大批虽然坐骑病倒,但仇恨满怀的蛮主动愿意留下来徒步参战,使得实际阻击兵力多达二十万人左右。
这些游牧勇士都是不畏艰难的死士,战斗非常强,丹西凭着直觉冒险发起的这场夜间猛攻,绝不如想像中的那么容易!
蛮族联军久于师旅,派出了大批警戒游骑,猛虎军团乍一发动,就被这些埋伏于黑夜中的敏感触所察觉,并通过牯牛号角迅速向后方传递警报。
一开始,战局看起来非常顺利。
蛮族打仗防线本来就布置得比较松散,猛虎军团的骑兵虽然耐久度和长跑能力比不上蛮族骑兵,但短途冲刺却是他们的长项。
第一波进攻的势头非常惊人,几分钟之内,蛮族营地的第一道防线,就像一层烟雾那样被轻松穿透。
即便是在雨夜冒险进攻,猛虎军团依然遵循正面会战的章法,比起游牧阻击部队,显得有些械和拘谨。
冲锋骑兵首先闯进敌营,步兵、弓箭兵紧跟在他们身后扑进,让敌人被捅破的缺口再也无法愈合,并进一步加深和拓宽伤口。
当然这也是猛虎军团的特色战法。即便在进攻中依然维持攻守平衡,发挥合成作战的威力以弥补本方相对于敌人在动力方面的不足,同时可以防止步骑脱节,避免被分头围歼的危险,从而保证整支大军的持续作战能力。
同时发起进攻的五路大军,就像五根粗大有劲的钢指,尖利的指甲划破蛮军的皮肤,朝着敌营纵深挺进,向着心脏与软腹捅去!
不过这一回,他们遇到了真正的劲敌。突破缺口,撕裂防线,然后一路狂攻,这种战法对付大陆其他国家的军队也许非常有效,但遇到游牧蛮军却不一定灵光了。
游牧阻击部队凭借其灵活的马步、高超的骑术,发挥鸦兵撒星阵特有超卓的韧性,以柔克刚,以快制慢,以巧劲对抗着敌人的坚硬。
鸦兵撒星阵并非那种入口即烧的烈性酒,而是后劲十足,其威力也是逐渐显示和释放出来的。
游牧联军战法非常灵活,他们并不害怕被对方突破进来,尽力避免硬碰硬的正面拚杀,而是不断地迂回环绕,旁敲侧击,以这种方式打击敌军,迟滞对的进攻势头。
这些老练而狡猾的家伙,一会儿是三五成群,一会儿是成千上万,一会儿是这边,一会儿是那头,一会儿是远射,一会儿是近砍,鼓荡着,“咕咳咕咳”地鬼叫着,从各个方向,连续不断地进行着反扑回杀,叫人应接不暇。
鸦兵撒星阵还有一个无可比拟的优势,无论以多打少,还是以少打多,都可以布,都能够奏效。
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本方损失,又能将敌人一个不漏地消灭,既可以牵制缠绵,令敌人像拳头砸在棉花上,空有力气无处消解,又能随时化柔为刚,反守为攻,一旦敌人弱点暴露,就迅速调集兵力猛攻,切断其神经系统,瓦解其组织性,一举奠定胜局。
就像蟒蛇猎食一般,无论体积小于自己还是体积为自身数倍的动物,都可能被他们先缠死、后吞掉。
猛虎军团那只巨的五根钢指插进敌营后,随着筋筋绊绊和骨骨节节逐渐增多,各根指头上似乎被缠上了一条条细细的丝线,远没有起始阶段那样灵活与顺,进展不如以前那么迅猛快捷。
遭到天生灵敏和意志坚韧的游牧骑兵的勇猛阻截和巧妙兜击,战役开始时那种劈波逐浪的巨大威势和冲力,也逐渐减缓下来。
这个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渐进完成的,刚开始还让人无从察觉,但慢慢地,随着不断地砍杀挺进,就感到反作用力在增强,进攻变得粘滞起来,来自侧翼和身后的压力在不断加大。

第二十集第五章

夜战就是如此,谁也摸不清谁的底牌。
鸦兵撒星阵充分发挥其伸缩自如的特点,蛮族骑兵虽然只有十二三万人,兵力少于对,却尽力延展,不断渗透,加上步兵战士的协助,反将对逐渐地包围其中。不过猛虎军团的将士士们也是久经沙场的主,战局从一开始的狂飙突进变成平稳均衡的作战阶段,他们很快就发觉了情况有异,立刻调整了作战的节奏,适应新的战场形势。
老战士们不愠不恼,不急不躁,打得很有耐心。他们同样不断地变换阵形,有攻有守,并不盲目乱冲。跟游牧蛮骑打了这么长的时间仗,战士们心里很清楚,对方如水流那样无处不在,变形无常,见缝即钻,何况现在又是黑咕隆咚、风雨交加的夜晚,在进攻的同时必须保护好侧翼和后方,对软腹和背脊多加小心,避免黑刀冷箭的侵入,防止对的致命反击。
这个时候,多兵种合成作战的威力同样显示出来,虽然不能迅速击垮杀灭眼前的敌人,但防范了巨大的危险,令狡猾而凶悍的对无可乘。
可以说,猛虎军团指挥总部对作战是有通盘考虑的。五支部队虽然分兵而进,但每一支部队都能形成一个独立的作战实体,能攻能守,既有穿透力和冲击力,又有很强的防护力,并不惧怕优势敌军的合围。
无论总指挥官怎样的敢于冒险,在贯彻战略的过程中,经历过多年征战和无数次仿真训练的猛虎军团,都显示出非常优秀的战术素养。尽管在动灵活方面,他们不如自己的蛮族对,但也不可过于走极端地认为他们只是一群呆瓜。久经沙场考验的老兵们,战阵运用熟练而合理,各兵种配合相当默契,攻防转换同样是变化多端。
骑兵进则以尖利的锥形、楔形冲锋,退则化作弧状的腰带,绕住步兵的侧翼。步兵以方阵推进,变圆阵防御。步兵内圈的射以弓箭、弩压制蛮骑,进攻时协助步骑战友打开缺口,防守时射住阵脚,抑制敌骑的反扑。在步兵战阵之间预留有较大间距的通道,其他骑队可以在其间来回穿梭,灵活调度,令全军形成一个有的作战整体。
这不是一支在所有方面都居于领先地位的军队,但发展非常均衡,各方面都不差。也许在某些领域里技不如人,这支军队的综合素质却是一流,可以适应各种战场条件下的艰苦战斗。在未来他们会见识许多强悍的敌,有些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甚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但猛虎军团总能倚靠自己的综合能力,发挥自己在其他方面的相对而非绝对的优势,来与这些可怕的敌人周旋。而如何扬长避短,根据具体形势和具体条件排兵布阵、行军作战,正是考验统帅的指挥才华和应变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