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猛虎王朝-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绝不做敌人所希望的事,则是我的行事原则。”
“遍布辖区的堡垒,是保护兵士安全的屏障,但反过来看,又未尝不是锁住我军脚的枷锁。敌人主力已经集结,我军仍分片据守,等若自我瓦解,等待敌人来各个击破,而以主力对主力、以动对动,方是抢回主动,赢取胜利的正解。独眼龙预布重兵,企图据点与援军通吃,咱们就重兵进剿,实施反包围,看看他的胃口够不够大,能不能吞掉我们!巴维尔不是想来一场野战围歼吗?咱们就跟他玩一局大的,看到底是谁歼灭谁!”
“我军整个中央郡东区总计只有十三万卫护部队,驻守黑岩城的部队约莫六万,其余七万分散于各大小要塞。巨木堡前线又无法增援,我们从哪里能调集到如此多的军队,完成战略反包围呢?”伊萨依然有些迷茫。
“这个我算过,人数足够。我军辖区内的部队已然从各中小据点向大型要塞集结。可命令各路指挥官,留下最低限度的防御力量扼守主干道外,其余兵力全部向鸡鸣镇进发。这些部队的总数,约莫有五万人左右。”
“黑岩城守军,除留下一万人驻守外,其余五万人全部随我出征。”
“厚土郡历来是我国的西北边陲重地,大约有五万驻军,可即向厚土城的普内尔总督求援,请其至少派三万部队南向兜击叛军。”
“所有这些部队,再加上驻守鸡鸣镇的一万苏来尔人,我军总兵力将达到十四万之多。”
兹波林边掰着指头算数,边用红笔在地图上画出本方参战部队的来源地、集结点和进击方向。
十几个黑色箭头从东岸辖区各处激活,在兹波林的笔下延伸着,射向鸡鸣镇。
最粗的一根箭头,就是自黑岩城出发沿白杨大道杀向鸡鸣镇,由兹波林亲自统帅的五万大军。
果然是一场豪赌!伊萨看后心中暗叹。兹波林几乎相当于完全不要后方,将所有能调动的力量抽至极限,来与自由军团主力决一死战。
这样的气魄与决心,伊萨扪心自问,自己确实无法做到。或许,这就是当年的小伙成长为本国最高军职的秘诀吧!
“如果这样的话,独眼龙主力若驻扎于鸡鸣镇周边,定然是在劫难逃。不过,我方辖区内部,也将极其空虚啊!”
“一万人马足够力保黑岩城不失,中小据点可以完全放弃,大型要塞只需防守即可,无须出外野战。这样,形成一个以点控线,以线带面的粗线条防御体系。小股敌军渗透进来,其实也无妨,只要卡住风险要冲,其他无关紧要的地区暂且放弃也没关系,等歼灭了叛军主力后,可以回头从容地收拾他们。”
“嗯。”伊萨慢慢地醒过味来:“分进合击,正面决胜。一旦各个箭头合拢,围攻鸡鸣镇的叛军将遭到我方大军的反包围,陷入内有心腹大患、外遭重兵围剿的绝境,变成一片夹心肉馅,除了正面硬拚外,再没有其他选择。”
“不过,这场仗也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好打呀!敌军以逸待劳,扼守鸡冠山和鸡啄岭两处高地,占据地利,进可居高临下地冲锋,退可依托山势防守,而想剿灭叛军,我方却只有仰攻一途。”老将军又提出了疑问。
战前决策,必须千锤百炼,方可万无一失,算无遗策。
设身处地地进行换位思考,不断进行反证,不仅可以丰富视野,不遗漏任何足以影响战争胜败的要素,还能对所有可能性作出充分估计,令作战计划趋于完美,面面俱到。
“看似如此,实则不然。”兹波林虽然大胆,却并不鲁莽,相反,心思相当缜密:“以逸待劳,自然是叛军的优势,仰攻却大可不必。鸡冠山和鸡啄岭两山,确实是居高临下,利于攻守。但这两座山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山上没有溪流瀑布,缺乏水源,不可能长期驻扎。叛军如若妄想倚山顽抗,只能是自找灭亡。我军只须完成反包围,封锁通路,完全可以严阵以待,等着对方下山来正面决战。巴维尔的所谓地利,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泡影罢了。”
“我不得不承认,你把我说服了。”老将军颔首道,沉迷于军略探讨的他,这才记起一直站在墙角处的密尔顿:“对了,这个小孩如何处理?”
“既然他已经知道了我军的全盘谋划,我也只好带他亲征了。”兹波林泛起冷酷的笑容:“他目睹了叛乱产生、发展和兴起的全过程,自然也有权看到叛乱的结局,看到叛军是如何被彻底灭亡的!”
“作为本场战役的见证人,他将亲眼瞧见,自己那些刁蛮的叔叔伯伯们是怎样一个可耻的下场!战役结束后,经由这小孩的嘴巴,将告诫那些心怀叵测、蠢蠢欲动的刁民们,什么叫做战争、什么叫做屠杀!”

第十八集第十一章

兹波林和伊萨商定了出征战略和行动计划后,黑岩城的大将军府和各地驻军指挥部立时忙活起来。
作战计划和行军被迅速传送到习博卡二世、厚土郡普内尔总督和各防区要塞指挥官中。
副官、参谋、文、传令兵跑进跑出,忙前忙后;斥候队不再两眼一抹黑,开始定向搜索敌踪,查探敌情;军需官立刻强征民夫,紧急调运各项战备物资;全郡卫护部队停止轮休,进入最高战备状态,指挥官开始进行战前动员……
密尔顿的情报非常准确,经过地毯式定向搜索后,塞尔侦骑纷纷回报,在鸡冠山和鸡啄岭的丛山密林间、勺湖的芦苇荡里,以及鸡鸣镇外围地区都发现了叛军。
而驻守鸡鸣镇的乔伊赛殿下也以信鸽送来紧急军报,无数盗匪在鸡鸣镇要塞四周扎营驻寨,欲行不轨。
惊慌失措的苏来尔王甚至提出请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否允许守军向塞尔境内方向突围,以保存实力,徐图将来。
兹波林和伊萨指挥过多次大型战役,下又有一批像切萨皮克这样身经百战的军官们,备战工作组织得迅速而高效。收到一份份回报时,黑岩城驻军已经完成了战备工作。
严令乔伊赛死守鸡鸣镇要塞,不许突围后,兹波林带着包括铁卫纵队在内的五万塞尔大军即刻启程出发。
自然界的暴雨刚刚停歇了不到一天,十余万塞尔卫护部队又辘辘起行,准备掀起一场更加恐怖骇人的人造风暴。
士兵、旌旗、战马、武器、辎重车等,组成一道道宏大的人流和物流,从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朝着风暴的中心——鸡鸣镇挺进。
※※※
鸡冠山山顶上,巴维尔和别亚这两位身残志坚的残疾青年将领,并肩而立,察看不日开战的沙场。
自小交好的两人曾为了一个农家少女反目成仇、互相摧残,在对方身上留下永久的友谊纪念。复归于好后,两人又一同参军,沿着不同的轨迹成长为各自领域里的佼佼者。
因战争而被迫分离的两人,如今又被战争之弦拴在了一起,携抗敌,共御外侮。从小玩到大,心心相印,一瘸一瞎的巴维尔、别亚伙伴组合,即将面临兹波林、伊萨师徒组合的强劲挑战。
本次随同他们出征的计有十六万余人,其中来自巨木堡的骑兵一万人,业经短期军训的自由军团将士十五万余。
这其间,累斯顿河西岸人约占十万左右,东岸人大概五万余。另外,还有数万后勤人员随军同行。
鸡冠山以及与之遥遥相望的鸡啄岭上,乔伊赛设立的观察营哨早被歼灭,为自由军团占据。两座山头,战旗呼应,鼓角相闻。
鸡鸣镇外南北两端的平地上,矗立起自由军团将士们修建的两座大营,将白杨大道横向截断。南北两座大营与两侧的山岭一起,构成一个铁箍,将鸡鸣镇包于其间。
乔伊赛此刻即使想拔腿跑路,也已经是不可能的了。锦衣玉食的王殿下,连同一万卫护亲兵,成了卑贱农民军瓮中的珍馐美食。
从山顶高处可以清晰地观看脚下夹于两山之间的鸡鸣镇里的情形。
那里人声鼎沸、人头攒动,队队苏来尔王室亲兵穿梭往来,奔向各处要塞防区。即便隔了这么远,都能感觉镇内的紧张气息扑面而来。
缩在角堡的塔楼里,乔伊赛临窗眺望,满目所见皆是镇外叛军喧嚣的营寨和蔽日遮天的旗帜。他不敢再看,只顾低头划着十字,恳求上帝开恩——自己尚未享受许多的人生乐趣,千万不要年纪轻轻的就升入了天堂。
当然,乔伊赛这副尊容也情有可原。遭受十余倍敌军的团团包围,成了别人的碗中餐、盘中肉,什么时候才下箸品尝,全由对方决定,在这样的情形下,任谁都难免心里打鼓。
只是久历兵锋的战将能够掩饰得住自己的情感,而乔伊赛却根本无法做到。
※※※
巴维尔、别亚、乔伊赛在鸡鸣镇紧张对峙,率部全力备战的时候,本次战役的另一位主角,塞尔王国大将军兹波林,此刻正跟密尔顿并肩坐在颠簸的马车里。
在进军旅程中,有这么个敌国小间谍陪着胡吹乱滂,倒不失一个调剂情绪、舒缓紧张的好办法。
“青儿死了。”密尔顿一脸悲伤地看着脚下的陪伴了自己几天时光的小蛇:“都怪你们,自从被你们做了拔牙术后,它就再也吃不了东西了。”
“死蛇你也带在身边吗?”兹波林鼻里闻到了蛇尸的腐臭味,他打开车厢门,露出极其厌恶的表情,一脚将其踢出马车。
蛇尸画出一条抛物线,越过马车旁行军队伍战士们的头顶,远远落入白杨大道旁的稻田里,溅起一滩浑浊的水花。
兹波林吹个口哨,对于自己精准的脚法相当满意。
随同行军的亲兵们谁也没有在意,但这一幕情景却落入了离主帅车队约两百米,挑着沉重担,化装成挑夫的拉舍尔人布契诺的眼里。
自从密尔顿被抓进大将军府后,就被严格看管起来,布契诺一直无法与其取得联系。无可奈何下,布契诺只好被塞尔驻军“强征”入伍,参加随军挑夫队。
因其体魄强壮,一人能挑两三人的重负,更分得了替主帅亲兵队挑担的“好差事”。
默默地记住蛇尸的着陆地点后,布契诺若无其事地继续跟着大队伍前进……
“怎么了?不说话了?”兹波林耍弄小动物般地逗着坐在身边的孩:“死了一条小蛇,就悲伤成这个样?”
密尔顿似乎仍沉浸在痛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