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人可以说是被人们所遗忘了的,但是当他想要站出来的时候,却又没有人可以忽略他的地位。毕竟在朝中四十年的时间,这可是一个绝交的资历条件,一笔不小的财富。
而高仪自己,却也是想要再上一步。但是他却是没有门路,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当年严嵩、徐阶、一直到如今的高拱,说实在的,他高仪一个都看不上眼。好勇斗狠,即使你再善于争斗,也总是不能长久。只有那种能够隐忍,伺机而动的人才能够取得最终胜利。
但是高仪同样也看不上张居正那里。倒不是说张居正一方也是锋芒太过,主要是因为他这人受不了那种假惺惺的君子态,实在不想被同一阵营的人说什么闲话。
可是为何一直隐忍到了现在的高仪,居然会打起张凡的主意来了呢?张凡有着很高的起点、皇帝和太子的赏识、风光无限的未来,这些都是让人能够投奔的标准。但是有一样,张凡不符合高仪的要求,那就是张凡也不是那种忍气吞声,好说话的人,若是有了他人惹了张凡,他也会反击的。
但是有一条,高仪如今的年纪已经是不小了,他要是再忍、再默默无闻,将来基本就没什么机会了。他也是看准了现在这个时机,再加上李春芳也早就有了退意,所以才会在那日里偶然遇见张凡之时,和他提出自己希望入阁的这件事情。要真说的话,这也算是高仪人生的最后一搏了吧。
“不知张大人今日让我前来,有何贵干?”没有什么废话闲话,直接进入主题。
“张某方才听闻,早上朝中发生了一些事情。”张凡没有明说。
不过高仪又不是什么傻子,自然是能够听得出来张凡在说什么。再说了今天早朝的时候,除了李春芳那档子事,也没有发生别的什么事情。
“张大人是指李大人那件事情吧。”高仪一脸佩服的神色说道,“李大人当真是我辈楷模,敢于直言,高某是望尘莫及啊,佩服、佩服。”
这高仪倒是装的挺像的,丝毫没有露出什么吃惊或者欣喜的表情,只是在那里一番佩服至极的样子。
张凡自然是知道他的意思。虽然如今二人基本上也算是站在一起的了,但是这事情毕竟还没有个定论。没有定论的事情,那自然就做不得准的。
“高大人又何必如此?”张凡没有打算绕弯子,直接说道,“你我二人皆知,这次恐怕李大人是逃不掉这一劫数了。或者说李大人自己不想再这么下去了,想要早点结束这一切。”
“嗯,这点高某倒也是想过。”高仪说道,“只不过,之前高某并不觉得这是真的。现在听了张大人这么一说,看来恐怕也是真的了。”
“这么一来,张凡可是要恭喜高大人了。”张凡突然间抱拳相加,和颜悦色地说道。
“这……张大人,恕高某无知,这喜从何来啊?”高仪却是一脸疑惑的表情。
张凡看到他这个样子,不由得在心里面鄙视了一番。这种命名都已经知道了情况,却还要在这里装着不知道的人,最是让人觉得不爽了。
“高大人又何必在这里跟我打什么马虎眼。”张凡直接说道,“你我二人,包括朝中大部分人,虽然不承认,不过心里都是明白的很。这次李大人回家恐怕是已成定局,谁也无法改变的了。
“而李大人若是走了,内阁之中这不就是空出来一个位置了吗?如内阁拜相乃是全天下文官的梦想,盯着那个位置的人肯定不会少。但是恐怕能进得去的人物也实在是少得可怜,毕竟高拱对于那个位置可谓是志在必得。高大人今日在场,应该比我更清楚才对,李大人才刚刚上奏反驳高拱弹劾徐阁老之言,紧接着那王祯弹劾李大人的折子就被郭朴拿了出来。一个应天府的给事中弹劾官员的折子,不偏不倚就在这么个当口被拿了出来,高大人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巧合吧。”
“这自然不会是巧合,朝廷上的事情,哪里有巧合这种说法的。”高仪点了点头,给予了张凡肯定,“那高拱定然是早就做好了这一首准备。不只是高拱,这也是朝中大臣们喜欢用的伎俩。哪个大臣在上朝的时候,怀中都会揣上几本弹劾其他官员,尤其是自己对头的奏折,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李大人一去,位置空出来,高拱必然会想要让他的人顶替那个位子。”张凡继续说道,“如今朝中,有资格入阁的人虽然不多,但是也绝对不会少。最起码高拱的党羽中就有这样的人存在。”
“那张大人的意思是……”高仪看了看张凡,说道,“那个位置,如今就已经是高拱一党的囊中之物了?”
“如今看起来,还真是这么回事。”张凡说道,“毕竟如今高拱一党势力最大。”
一听张凡这么说,高仪面上突然眉头一皱,但是很快就闪了过去,并没有停留多久。他明白,这只不过是张凡吊他胃口的话罢了,若是张凡当真是这么想的话,他今天根本就没有必要找高仪过来了。
“不过,张某觉得有一人倒是有这个实力去竞争那个位子。”张凡笑眯眯地说道。
“哦?”高仪顿时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问道,“不知张大人所指何人?”
“哈哈。”张凡笑了笑说道,“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
听到张凡说出了自己满意的答案,高仪这时候也笑了起来。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三百四十一章 有利条件
皇帝是封建帝王制时代,统治一个国家的人,自然拥有着无上的权利。//请;使;用;w;w;w;.;0;0;k;s;.;c;o;m;访;问;本;书;当然,虽然很多人都想要当这个皇帝,不过皇帝也只能有一个。
既然皇帝只能有一个,那就只好让那些有权继承皇位的人去争个头破血流吧。之余其他的人,想要出头,那就只有读书和参军这里两种方法了。但是说到参军,若是你目不识丁,就算你再怎么勇猛作战,也永远只能当个士兵,却做不了将军。所以总的说来,想要出人头地,那就要读书。
作为辅佐帝王处理政务的最高官员,宰相一职就是一个文官所能做到的最高官职了。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读书人都曾在心目中向往过宰相这么个头衔被加诸在自己头上,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当然,现在是不会再有宰相这么一个官职了。当年朱元璋驱逐蒙古人,建立大明之后,他便废除了中书省,由皇帝本人直接统领六部,并且规定朝廷从此以后不得再立宰相。
然而事情总是不会叫人太过失望的。朱棣登基之后,发觉他老子废除了宰相,让皇帝的权利更加集中了。好是好,但是这么一来,皇帝一个人就要亲力亲为地过问朝廷里几乎大大小小的所有事物了。这么庞大的一个帝国,人口如此众多,每天都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若是这些事情全部都让皇帝一个人来做的话,不是皇帝会累死,就是这个国家被他弄败了。
所以朱棣就动了动脑筋,想了一个好法子。他找了几个能帮着他处理政务的大臣进文渊阁,专门用来帮他处理政事。到了嘉靖皇帝这一代,他将华盖殿改名为中级殿,谨身殿改为建极殿,并且将大学士在早朝之时的站位排列,放在了六部尚书之前,地位可谓是大大的提高。
有明一朝,内阁的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但是其权利却是比肩与宰相的,甚至在很多地方都是要超过宰相的。
因此对于大明朝的臣子们来说,追求这种无上的权利也就成为了他们的目标。只有那些个早就已经晋升其中的人,才会在意一个宰相的头衔罢了。
在看现在,张凡对着高仪明明白白地说出了希望他能够入阁顶替李春芳位置的想法,高仪又怎么会不开心呢?要知道,高仪想要入阁的心思其实早就已经有了,特别是当日在街市上偶遇张凡,二人相谈一番之后,高仪的这种心思更加是膨胀了起来。
之后,在张凡去了江南的这段日子里面,朝中的斗争一直就没有停下来过。但是这里面却并没有高仪的身影,他没有在任何事情、任何场合中发表过任何意见。不得不说,高仪也是会隐匿的很。不参与进任何事情,也就意味着任何麻烦都找不到他的身上。将来若是他高仪想要做什么,别人即使想要反对挑刺,也找不出他的什么话题。
但是如今即使张凡这么直白地说出来了,高仪也的确是非常灿烂地笑了。但是他也只是笑而已,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
“张大人莫非是在说高某不成?”高仪一副诧异和好笑的样子,说道,“张大人还是莫要开玩笑了。论资历,朝中比高某更加适合的人比比皆是。论才智,高某也是平庸的很,并非第一人选。”
“高大人此言差矣。”张凡却是不同意他的话,摆了摆手说道,“若是当真要论起资历或是才智的话,恐怕这朝廷里每天早上能站到大殿中上朝的大臣们各个都有资格。或者说,如今就已经身在阁中的人,也是有人应该退位让贤的。再者说了,张某人可不敢认同高大人方才的那一番话啊,高大人论起资历、才智,又有哪一样不够格呢?”
对于张凡的这一番话,高仪听了之后,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却也没有再反驳的意思,只是笑了笑而已。
“不过,我这里还有个问题要问问张大人。”高仪说道,“朝中各党各派泾渭分明,其中又以高拱一党如今的势力最大。到时候若是李大人当真是要回家了,高拱那厮必然会极尽所能地把他自己的党羽拉进内阁之中。到时候,高拱一党的其他党羽,也势必会在朝堂之上全力帮助高拱。这么一来的话,有着这么身居要职的官员们帮助,高拱也必然会达成他独霸内阁的心愿。而张大人又凭什么以为鄙人就能胜过高拱呢?
“呵呵,这倒不是我托大了,而是我觉得高大人一定能够胜出。”张凡笑呵呵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