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成成君子-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我本以为你听到四十万大军就不敢来了呢!”

匈奴人之所以会纠集这么多人马大肆南侵,一方面是因为张白骑的进攻,另一方面自然是因为被梁诚抓住的匈奴左贤王呼厨泉消息走漏,呼厨泉可是单于于扶罗的弟弟。

他在梁诚手下受了罪,于扶罗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不趁着曹操兵力全都集中到了官渡港口的时候讨人,难道还等着战后找袁绍或者曹操要人吗?

借于扶罗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匈奴人之所以嚣张,就是因为大汉各路诸侯混战,没工夫管他。

“主公,魏延虽然只是个小小的贼头子,那也只是因为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梁诚的调笑魏延认真了,也中了梁诚的激将之计。

“噢?那你就是说,如果有机会,你也不会输给那些天下名将咯?”

梁诚像是没有听懂一样,非要逼魏延自己说出口。只是,语气少了几分说笑,多了几分认真。

“正是如此!”

魏延本不是个谦虚礼让的人,经过梁诚一挑拨,那心底的傲气还不直接冒了出来。粗着脖子吼起来。

“是么?那你说说如今河南郡应该如何对敌?兵力可是悬殊极大哟!”

梁诚面色平静从容,忽然转过身子,眺望远方,淡淡的的问道。

魏延知道梁诚这是在考自己了,说的好也许就能一步登天,说的不好也有可能继续回去当山贼了。

和主公,谈心的时候,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才华,尤其是这样重要的时刻。说多说少不重要,说对说错也不重要,最重要的上能够合主公的心意。

哪怕是一点点也会让人记住的。

“主公,以少胜多不外乎那几个方法。如今我军已经占据孟津渡口,拒敌于门外。有一策,别是蓄黄河上游之水。可是,现在正值春季,冰雪刚刚融化,想要能够蓄积到足够的水,还得需要一定的时日。”

魏延看到梁诚没有反应,那就是没有说错咯。

毕竟嘛,靠近黄河,敌人又是渡河而来,不用水攻就太浪费了点。只不过,这个计策只能先执行,至于用不用得上,还难说。所以,梁诚才没有说话,也没有转身,等着魏延的下一个办法。

“水嘛,可以先蓄着,但是不能全部指望此计。主公,听说匈奴单于于扶罗有个弟弟叫呼厨泉?”

魏延眼珠子转了转,他在来的路上已经想好了退敌之策,不过,有些事情还是得跟梁诚确认一下。

梁诚背对着魏延没有说话,门神一般的黑大个典韦嗡嗡的声音响了起来。

“对,他还有个刚出生的儿子!”

还有儿子?魏延一听,更加的开心了,几乎小的合不拢嘴。

传位往往都是传长传嫡,于扶罗要是没有儿子,那么他死后匈奴人的单于就是他弟弟呼厨泉的。有了儿子,那这王位可就说不准了。

“既如此,末将有一计策。”

魏延正色道。

“说来听听!”

梁诚总算是从发呆中回过神来,他也没有什么欣喜之色,只是随意的坐在了石桌之上。

“匈奴人大军来袭,后方必定空虚,末将愿意带领一支精兵直插匈奴腹地。俗话说,擒贼先擒王。。。。”

相信后面的不用说,梁诚也明白。其实梁诚找魏延来就是干这个事儿的,记得历史上猪哥伐魏的时候,魏延就出了精兵奇袭长安之计,却并没有被采用。

不过,梁诚也不说破,乐得让魏延自信。

“你需要多少人马?”

魏延见梁诚面色从容,实在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意思。不能摸清楚主公的心思,还真的是很难办呐。

魏延想了想,伸出一个手指头。梁诚见了,只是淡淡的问了一句。

“一万人马?”

一万人马对于梁诚来说可算是伤筋动骨了。赵云带来五千骑兵前往函谷关,梁诚手上的四万人马本来就只是一个虚数。这魏延要了一万,那梁诚留下来抵挡匈奴三十万大军的不就只剩了两万多人了吗?

一旁的门神典韦皱了皱眉头,欲言又止。最终看了一眼像是个没事儿人一样的梁诚,明智的选择了闭上嘴巴。继续当起了他的门神。

这时候。

“不是一万,是一千人马!”

魏延斩钉截铁的说道。

一千?不仅仅是典韦猛地瞪大了眼睛,就连梁诚那古井一般的眸子也是一缩。

“呵呵,不愧是我看中的虎将!”

突然间,梁诚轻喝一声。

“抬上来!”

咚咚咚!

在长亭之外候着的几名士兵抬着一杆大旗,上头黑色的祥云底纹,金色的獠牙虎头栩栩如生。

“俗话说,猛虎搏群狼,匈奴人封信草原狼神。我们大汉自由猛虎收拾他们。若你能攻陷匈奴王庭,这杆大旗就是你的!”

被主公亲自授予的旗帜,命名的军队自然是不能同日而语。就如同曹操亲自命名的虎豹骑一样,走到哪儿都是受人羡慕的。

魏延脸色通红,激动的不知道做些什么。眼睛直视虎头大旗,恨不得现在就飞到匈奴王庭砍下于扶罗的脑袋。

“末将绝对会完成任务的!”

魏延抱拳拜倒,伏地不起。

梁诚看了典韦一眼,示意他上前扶起魏延。

“不急,精兵给你准备好了。都是从各个队里挑选出来的什长,你休息一夜,明日出发。”

“兵贵神速,末将这就带人出发!”

魏延面色严肃,目光坚毅。

梁诚点了点头。

疾如风,快如火。呵呵。。。

……

魏延转身准备离开,梁诚突然看到一个人影,说。

“咦?这个小家伙又是哪个?”

梁诚指着魏延身后的小个子少年,看样子只有十几岁的样子而已。

刚才就跟在魏延身后,梁诚还以为只是魏延的小跟班儿。

“末将姓邓名艾。”

看到邓艾有板有眼的小大人样,梁诚嘴上的笑意比心头的更大。

邓艾?小时候因为口吃而含上石头苦练读书,得小名石头,没想到竟然更在魏延手下。看来东汉末年的运势已经被梁诚的到来打乱了。。。

第四卷 逐鹿中原 第一百七十四章 小将初展露头角三

魏延领军走了,梁诚的身边却又多了一个人。准确的说,是多了一个小将。

孟津渡口,曹军大帐。

梁诚指着四四方方的三尺有余的大型地图,走来走去去,口中说道。

“匈奴人来势汹汹,虽然有魏延奇袭匈奴王庭,不过,至少也得有一个月,魏延才可能攻下来。算上传信回来的时间,少说也得四十天。只不过,这四十天我们又该如何度过呢?大家有什么想法和意见都可以说一说。”

除了门神典韦背着两把铁戟站在梁诚身后,被忽略了之外。梁诚一眼扫过,却没有见到有一个人开口说话。虽然脸上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心里有些不悦了。

这些人除了曹洪之外,其余人都可以说是梁家的家将了。竟然这么不给梁诚面子,那不是让外人看笑话么!

曹洪眼观鼻,鼻观心,当自己耳朵聋,眼睛瞎。大兄的意思就是司州一切事物都以梁诚为主,曹洪只管听令就是。要他出主意,还不如出去多砍两个匈奴人。

“你们都是个什么意思?能不能开口说个话?”

梁信老爷子是梁家嫡系一脉,虽然只有梁诚一个孩子。但是梁家其他的子弟也是不少,尤其是梁信老爷的兄弟也有好几个。

若不是梁诚有才,有能力,经过几场大战扬名天下,说不定还真的压制不住这些个堂兄堂弟呢!

梁家除了梁诚之外还有一文一武,皆是梁诚的堂弟。文者,梁睿。武者,梁邦。其余人等皆以两人马首是瞻。

梁诚自小都是大人心态,小孩子心,自然是和众多兄弟玩儿不到一块儿去。所以。。。

如今,梁家也已经不甘沉寂,见到梁诚已经位极大司农,身居九卿。自然也就把族中长成,拿得出手的弟子都送往中牟县。

梁信老爷子是一族的族长,肯定会为家族的事情出力。所以,这些人就跟着梁诚来到了孟津。

半晌,都没有听见众人的说话。

也是,十多年不见,谁知道梁诚什么性子,要是说错了,怎么办?多数人选择了观望,少数人则是心有不服。

大家一般年纪,凭什么梁诚在上面发号施令?

“邓艾,你觉得呢?”

一直默默不作声,只当自己不存在的邓艾诧异的瞪大了眼睛,似乎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只不过,看到众人的眼神,邓艾知道自己并没有听错。

梁诚确确实实的点名让邓艾回答。

“大兄,这里这么多兄弟,更有曹洪兄弟在。为什么单单指着一个外人问计?难道是看不起我们吗?”

说话的一人眉清目秀,却透露出一股子彪悍劲儿。不用猜就知道是梁家的武儿,梁邦。

口气这么冲,也只有习武耿直的人才会这么说。

“梁邦是吗?”

梁诚没表情的望了对方一眼,声音清澈,听不出什么言外之意。

在场的只有曹洪一人听得背心发凉,同时心头暗暗埋怨道,‘梁邦这臭小子,早知道昨天就不该跟他一起喝酒了。谁知道他今天跟喝多了似的,口不遮拦。只希望君亲没有听到我的名字,没听到,没听到。。。’

“正是!”

梁邦也是个胸大无脑的家伙,不对,应该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连站在对面的梁睿暗暗朝他使眼色都没有看懂。

“好吧,那梁邦堂弟有何高见?”

梁诚挑了挑眉头,这些个族里送来的兄弟,他们不了解梁诚,梁诚也不了解对方。兴许这个脾气火爆,性格冲的家伙真的有些真材实料呢!

梁诚面不改色,心底暗暗期待。

“这还不简单,让我带些兄弟直接灭了那些狗/娘/养的!”

噗嗤!

曹洪一时间没有忍住,笑声却是引来了众人的目光。他暗道一声要糟,为时已晚,‘完了完了,这下真的被梁帅记住了。’

“额,君亲,不,不,梁帅,这个,我不是有意的。。。当我不存在,不存在。。。”

梁诚现在才没有工夫和曹洪计较呢!只是恼怒这个梁邦不仅仅对自己不恭敬,还在曹洪面前丢脸。要是传到郭嘉那群人的耳朵里,指不定怎么调笑呢!

看来,得找机会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