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官-第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汪芷久久无语。去年方应物疯狂攻击次辅刘珝,大家都以为他失心疯了,然后发生了地震;今年方应物逼死了钦差太监,大家都以为方应物要玩命了,然后又发生了星坠天变。这实在是叫人无话可说。

    作为与方应物关系最密切,最为了解方应物的人,汪芷回想起方应物的种种神奇,又一次下意识想道,这一切难道并非是巧合,这方应物真的能看透天机?当初他说“掐指一算”并非是玩笑?

    这时候,汪太监忽然意识到自己自作聪明地犯了一个错,一个已经无法挽回的错。

    以方应物的神奇,或许也能预料到这次天变,但他又不想表现得太过于神奇。

    所以方应物叫吕忠急急忙忙赶在年前上报,并不是一时思虑不周,而是有意为之,为的就是撇清他本人,避免继续成为焦点人物!

    而自己将吕忠的呈文扣下不发,导致方应物错失了辩白撇清的最佳时机,很可能让方应物继续与这次天变扯在一起了!

    想至此处,汪芷欲哭无泪,喃喃自语道:“这可如何是好?都怪你非要叫我读书,不然也不会想那么多,不想那么多就不会犯错。”

 第五百六十四章 星君下凡

    天变之后,太监佞幸们陷入了失声状态,一如一年前地震后。天象示警之下,谁也不敢再高调了,否则无异于吸引最猛烈的炮火。

    就连内阁、部院大臣也都小心翼翼、谨言慎行,生怕一个不慎便被舆论集火抨击,然后被推出来当替罪羊。去年刘次辅的遭遇可谓是殷鉴不远,不能不小心。

    至于连续两个新年都被天象搞砸的成化天子朱见深,下诏开言路后收到了雪片般的奏疏。

    此时士风尚未完全堕落,奏疏多有直言批龙鳞之处,这叫成化天子心里暗暗恼火却又不便发作,就是天子也不能逆天而行。

    如此朱见深便将一些出挑官员的名字记在了御案旁边的屏风上,等待天变风头过去,将来有机会时……哼哼。

    不过近年来冉冉升起的清流明星方清之却异常沉默,始终一言不发、一字不写,在家闭门谢客,并拒绝了所有交游。

    让旁人看来先是感到很奇怪,正直敢言的方清之在此时有什么理由低调?但细想之后也就理解了,有那样一个动辄被老天爷撑腰的儿子,方翰林除了沉默还能如何?

    插一句话,其实方清之低调也有低调的好处,至少不会被天子记名在屏风上。

    官场上有些话只能放在肚子里嘀咕,私下里议论,但不便公开说出来,毕竟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民间就没这么多忌惮了,各种版本的议论流传于街头巷尾。方应物好歹也是大名鼎鼎的青天知县,知名度一直不错,很容易被关注。

    “方青天不做知县之后,去了南边当钦差大臣,用尚方宝剑斩了危害地方的采办太监,然后被小人攻击,所以老天才会坠星示警。”

    “我就说过么,方青天乃是天上星宿下凡,来为我大明江山擎天保驾的!”

    “还用你说?我早就知道了!方青天本来就是文曲星转世,原本是要中状元的,只是被朝中奸臣所暗害才丢掉了状元。”

    “这你就错了,什么文曲星,文曲星能杀伐果断所向披靡么?据我观察,分明是太白星君下凡,将来要做宰相的!”

    汪芷抱着亡羊补牢的心态,将吕忠的呈文奏给天子,帮着方应物开脱了几句。然后又抄了一份送到通政司上邸报,拼命将王敬之死与方应物撇清,但效果实在未知。

    或者说,在当前这个大环境下,每个人所想的只是站住什么立场说什么话,没人关注王敬公公究竟是怎么死的了。

    这年头通讯落后,汪芷纵然想及时的对几千里外的方应物说些什么,暂时也没法子。

    驿递系统是传送公文的地方,东厂提督通过驿递给清流钦差方应物送信,这本身就是让别人瞩目的事情了,更何况用来传递不能让外人知道的话。

    而且汪芷与方应物之间为了保密,一直都是面对面直接打交道,没有太多中间人,此时汪芷便派不出可靠的人前往南方送信。何娘子和孙小娘子这样的,显然也不合适独自出京办事。

    所以最后汪芷能做的事情就是祈祷了,祈祷方应物得到有关消息后,不要为此太生气。甚至心虚的汪太监重新考虑起来,在方应物回京之前,是不是再向天子申请巡边去?

    过年期间,天下亿万民众大都在家不出门,异地之间的消息传递近乎停滞。因而远在苏州的钦差大臣方应物对京城详细情况一无所知,只是从公文上知道了天子因为天变下诏开言路而已。

    等到出了正月,方应物琢磨着关于自己的流言应该平息了,便启程回京。虽然有点早,但按着日子算,座船到了北方时,运河也就开始化冻了,不影响行程。

    袁凤萧不愿跟着方应物去京师,留在了江南。唐广德倒是想把儿子唐伯虎送到京师长见识,但被方应物劝止了。

    在毁誉参半的风评里,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的方大钦差上了船,在瑟瑟早春的风中往北而去。

    他留下的业绩是:征走了超出往年一百万石的粮税,开创了一条从湖广贩米的商路,砍了三十多个地痞恶棍的人头,坑害了十几个闹事的读书人,抬举了几名小才子,重罚了十几家土豪大户,阻止了采办太监王公公祸害苏州,最后逼死了王公公。

    吕忠吕太监并不与方应物同行,他借了数百官军,押运价值三十多万两财货另行启运。他很清楚,这笔财货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只要这笔财货哄得天子高兴,什么都不是问题。

    自认业绩出色的方应物一路毫无压力,优哉游哉地先后过了江淮,进入山东境内,有一日宿在商业重镇临清,到此距离京师已经不远了。

    当地官员与方应物有七拐八歪的人脉,便设宴招待。方应物欣然赴宴,完毕后回座船歇息,远远地看到三五陌生人聚在船下等候,当即有护送的县里衙役上前呼喝。

    却见有个老者跪地道:“小老儿自浙江往京师经行商,听闻方青天乃天上星君下凡,所至之处百邪辟易。

    小老儿仰慕已久,却不料在此地偶遇,斗胆请方钦差看在同省面上,为手中折扇题字避邪,自当另有润笔奉上。”

    听到这说辞,衙役便不好赶人了,只看着钦差老爷吩咐怎么办,然后才好行事。

    但方应物愕然不已,直直地发愣,他简直被这老头儿雷得外焦里嫩。这老头子的口气,与找和尚开光有什么区别?

    难道他方应物题个字就能辟邪了?还有,什么星君下凡、百邪辟易?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说辞?

    在几位同乡商人那渴望的眼神下,方星君纵然百般不解,但还是木然地在扇面上随意写了几行字。不过拒绝了润笔之资,然后又木然地登船休息。

    等饮了几口醒酒茶,方星君陡然醒悟过来,京师那边绝对出了什么差错!因为那老头子是从京师方向过来的,乱七八糟的封建迷信传言都是在京师听到的!

    另外方应物可以料定,元旦的天变还是和自己牵扯起来了,自己金蝉脱壳之计没有成功!方应物甚至有一种预感,有八成可能性是在东厂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第五百六十五章 家门见闻

    在临清有了这样遭遇,方应物优哉游哉的心情像是鸟儿一样飞走了,甚至恨不能像鸟儿一样插上翅膀飞回京城去。一路上便不敢再耽搁时间,用了最快的速度直奔京师。

    三月初时候,方应物到达京东通州码头,稍作休整后在清晨赶赴京城。大约在午时从崇文门入城,然后按照规矩先去了兵部,将钦差关防缴还给兵部。至于王命旗牌,早就被旗牌官送回南京去了。

    随后方应物又在散衙之前赶到西城都察院,报上名字挂了个号,表示差遣正式结束,等待都察院详细考察。

    上述这些乃是国朝钦差回京的规定程序,等都察院考察完毕有了结论之后,朝廷才会安排下面的工作。

    方应物从都察院出来后,公事算是暂时结束,可以回家歇息了,正所谓先公后私也。

    到了方宅胡同口,方应物忽然浑身放松了下来,回家的感觉毕竟与外面不同。

    恰好一阵和煦的春风吹拂过脸面,方应物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这就是家的感觉么。

    方应物刚刚默念了一声“回来了”,耳边忽然传来长随兼护卫方应石的声音:“小心!”

    方应物睁开眼,忽然一团不知从哪来的灰尘顺着风向洒到了脸上,险些将眼睛给迷了。他还没反应过来,又有一片纸打着旋儿糊在了自家额头上。

    方应物手忙脚乱地将额头上的纸扯下来,低头看去却是一张常见的黄纸,烧黄纸的那种黄纸。

    略晦气!方应物丢掉黄纸,加快了步伐,准备回家洗掉这股晦气。

    可是他走到自家大门前时,入目所及之处,是一地的灰烬,尘土时不时随着春风起起落落,以及若干没烧尽的纸烛燃香……

    谁家死人了这是?方应物勃然大怒,指着门前狼藉对自家门子喝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你是怎么看门的?”

    门子万分委屈,“小老爷有所不知!这段时间总有百姓跑到门前,说是要拜小老爷你这星君,小人哪里拦得住!只能劝他们将祭品取回去,免得糟蹋了食物,不然就是满地的猪头烧鸡了……”

    方应物听得目瞪口呆,站在门内仰天长叹道:“世间尽是愚夫愚妇,可悲,可悲!”

    早有王英在前面回家报信,等方应物进了家门,父亲方清之已经在堂上等候了。

    在外面先公后私,是先将公事交待清楚了才可回家;到了家里还有先公后私,那就是要先拜见过父母长辈。

    方应物规规矩矩地行大礼拜见过父亲,而后站起来答话。方清之问了几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