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巾微微掀开一角,让吴忧想起当初遇见阮君的情景来。不过这女子从进来,眼睛一直骨碌碌转着,眼神不离吴忧全身上下,显得颇为古灵精怪,不过还是没有说话。吴忧已经可以断定这不是阮宁:从小就受受周国传统教育的阮宁显然应该比较保守一些,至少不会这样很直接地盯着一个陌生男子看这么久,而且年纪好像也不太对。吴忧知道不是阮宁之后,心里竟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说实话,和阮香的姐姐站在敌对立场上,他还真没想过这一天真正到来时该怎么办。不过新的疑问旋即又冒了出来,这个介乎少女和少妇之间的女子到底是什么人?难道她就是那个传说中的‘爪牙’的负责人——那个神秘的女子?
再对照田修前面的话(府内主事之人),吴忧几乎可以断定这个女子就是‘爪牙’背后那个神秘的女人。吴忧猜测她大概不到二十岁,这么年轻就被委以这么重要的职位,这个女子必定有她的过人之处,吴忧暗自提醒自己要小心,这可能是一个难缠的人物。由于摸不清这个女子的底细,吴忧也不肯轻易开口。两人就这样耗着,茶水喝了好几碗,谁也不开口,那女子就像要和吴忧比耐心一样,吴忧不开口,她也不开口。
太阳慢慢到了天中,屋内热了起来,一个婢女走进屋来,轻轻为那女子摇扇,屋里闷热,加上对面扇来的阵阵香风,吴忧忽然大大地打了一个喷嚏,吓得那婢女手一颤,羽毛制成的扇子不小心扫到了那女子的脸上。那女子眉头一皱,还未发话,那婢女吓得马上跪在地上,自己掌嘴,惊慌道:“奴婢该死!奴婢该死!”噼噼啪啪几声响过,那婢女脸颊已经红肿,显然极为用力。
吴忧看得心中不忍,拦住那婢女道:“你有何错,不必如此。”那婢女挣了几下挣不脱,一双眼睛里满是惊恐的神色只是望着那女子,大颗的泪珠顺着俏丽的脸庞流了下来。吴忧心中奇怪,心道这家家法好严,不过自己实在不好干预别人家事,见那女子始终无动于衷,只得先开口向那女子道:“这个……姑娘,刚才都是因为在下的过错,这位姐姐才失手,在下为这位姐姐讨个情,你放过她如何?”
那女子忽然大笑起来,笑声如银铃般悦耳动听,过了一会儿才慢慢止住笑道:“我还以为你是个哑巴呢,原来也会说话呀!”
吴忧听了那女子娇嗲的声音,心中竟然一荡,急忙收摄心神,暗道:这女子莫非练过媚功,还是天生尤物,怎么声音这般撩人?心中又加了几个小心。朗声道:“这本是小姐家事,在下一个外人不应干涉,不过凡事皆有度,不忧斗胆,请小姐饶过她。”
那女子笑道:“看先生说得,好像我会吃了她似的,先生是不是看上了这个丫头了?姐姐长姐姐短的,叫得那么肉麻。却小姐小姐地叫我,你怎么不问问我的名字?”
吴忧笑笑道:“小姐的意思是饶过她了?”忙对那婢女道:“快起来吧,你家小姐已经饶过你了。还不快谢谢她。”那婢女千恩万谢去了,吴忧才对那女子道:“在下失礼,敢问小姐芳名?”
那女子却不回答,反问道:“小女子乃是化外野人,久闻周国乃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不知确否?”
吴忧道:“我大周自圣武皇帝开国以来,勤修文治,教化万民,四方宾服,全盛之时,四方来朝,天朝上国不敢当,礼仪之邦却是不错的。”
那女子又问道:“既然大周泽被于四方,百姓经过了几百年的教化皆知礼仪,据我所知大周物产也十分丰饶,百姓勤勉则田中有余粮、山泽有兽鱼,无匮乏之说,为何近多年来却出现诸侯各自拥兵自重,争斗不休,青壮以为兵,老弱号于野,白骨遍地,千里饿殍,狼烟不止的现象?为何礼仪之民却屡屡行那禽兽不如之事?小女子心中十分疑惑,还望先生有以教我。”
吴忧惊讶于这女子词锋犀利,正容道:“姑娘问得好。主上闇弱,大臣专权,勾结外臣,胁持皇上,诸侯罔顾守土之责,搜刮百姓,竭泽而渔,只为一己私利,征战不休,置万民于水火之中。可怜我大周万里江山,竟有人相食的惨象。”
女子又道:“周国历代不乏名将贤臣,为何这种现象却不能有效废止呢?”
吴忧道:“姑娘对我大周历史倒是满了解的,不知姑娘有什么看法?”
女子道:“是人难免有私心,大周之所以战乱不休,四方不宁,根源就在于人的私心。四方诸侯气候已成,手下各有俊杰之士,士人对皇帝忠诚心淡漠,无视皇权,各自投奔自己心中的明主,以至于天下四分五裂,大周皇朝名存实亡。依小女子愚见,要改变这种现状,不过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两种途径。”
吴忧道:“愿闻其详。”
那女子忽然住口不言,很有兴趣地盯着吴忧看,吴忧被她看得浑身不自在,看看自己全身上下好像没什么不对劲的。
那女子忽然笑起来道:“你还没有问我的名字呢?”
吴忧道:“姑娘高才,小人佩服,未敢动问芳驾?”
那女子起身盈盈施礼道:“小女子星晴,屏兰人,怀州刺史刘向未过门的妻子。”说罢打量吴忧,看他是什么反应。
吴忧惊讶道:“莫非是屏兰的长公主?‘妖狐’星晴!你怎么会……不,不可能的。”
星晴咯咯娇笑道:“正是妾身,屏兰人称‘灵狐’的便是。”
吴忧顾不上为自己的失礼道歉,心中已经在紧张地盘算这一消息的震撼意义:周国南方有三个国家,分别是屏兰、伽兰、呼兰,三国成鼎足之势,相互牵制,并存了将近百年。而周国人称之为‘妖狐’的屏兰长公主星晴是三年前崛起于屏兰军界的新秀,在她的领导下屏兰先后击败了邻国伽兰、呼兰,又向西击退西南蛮族,为屏兰拓地千里,一举改变南方三国近百年势均力敌的形势,自此屏兰国势蒸蒸日上,盖过伽兰、呼兰,成为周国南方最强盛的国家。其势力已经扩展到了周国南方边境。屏兰不久前曾经派遣使者入周国圣京进贡,恐怕也是想借机刺探一下周国这个强大的邻居的虚实。现在看来屏兰已经决心插手周国的内政,而且显然他们选中了怀州刘向。
星晴见吴忧脸色阴晴不定,从他先前的话来看,他对周国还抱有很大的期望,若想拉拢他,恐怕要费一番功夫。不知为什么,吴忧这个人让她一看就有种比较奇怪的感觉,就像战场上碰见了一个值得一斗的对手一般。吴忧还是她见过的少数对她不动心的男人。这个人给她的整体印象很奇怪,既让人觉不出咄咄逼人的杀气,又让人觉得他不是那种可以随意玩弄于鼓掌之间的人,最奇怪的就是他总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这种人星晴还是头一次碰见,星晴凭着直觉觉得吴忧是个与众不同的人物,不禁起了招揽的念头。
星晴确是屏兰史上最出类拔萃的人物之一。她博学强记,天文算术、医学占卜,兵书战策、琴棋诗画、五行阵法、历史地理等等,只要是能找得到的书籍星晴都像海绵吸水一般过目不忘,即使和这方面的专家辩论也不落下风。星晴曾经出于好奇练习过媚术,不过她对行军作战兴趣显然更胜过对于武功法术的兴趣,因而涉猎不深,但是修习媚术对她的行为仪止还有声音都造成了影响。她的师傅曾经感叹,若是她能够在这上面多花一点心力,足以达到极高的成就,不过星晴显然不这么认为,在她眼中,武功法术都是小道,都是统治者手中的工具,作为一名统帅不需要亲自动手,掌握御人之道比练好武功什么的重要得多。星晴行事一向率性而为,加上军事政治方面的高明眼光,屏兰王对她的宠溺,使得从来没人敢违拗她的意志。长期地高高在上、一呼万应造成了她乖戾甚至有些变态的性格。
这一次以星晴为首的屏兰激进派提出了北上攻略周国的计划,该计划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屏兰比较保守的大臣们占了多数,自屏兰建国以来就是周的附庸国,,打压了呼兰、伽兰两国,又击退了长期威胁屏兰的西南蛮族,对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了。屏兰王也一改以往无条件支持星晴的态度,在两种意见之间摇摆不定。保守派理由也很充分:屏兰主要敌人是呼兰、伽兰两国,现在两国虽败,但主力未损,屏兰举全国之兵不过三十万,劳师远征,乃兵家大忌。大周虽然衰败,但全国带甲百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征服的,何况虚国远征,呼兰、伽兰来犯则难以抵挡,一旦失其根本,悔之晚矣。
星晴一派认为周国内乱纷仍,诸侯各自为战,正是屏兰攻城略地的最佳时机。特别是紧靠屏兰的怀、柴两州拥有屏兰极为匮乏的铁矿,还有大片的产粮区,若是能成功拿下两州,屏兰将取代周国成为一流的大国,不用再局限于周国南方的这片地方。至于呼兰、伽兰,星晴根本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星晴认为两国至少三年之内翻不过身来,三年时间,她自信以她的能力足以拿下周国至少两州的地盘,饮马白水江畔。
呼兰、伽兰两国自从被星晴击败,就据险死守,要想平定两国,屏兰势必要付出惨重代价,难保不会出现什么变数。即使灭掉两国,也很难在短期内腾出手来,攻略周国的计划将无限延迟,而攻下两国屏兰仍然得不到必须的铁矿,因为这两国和屏兰一样,几乎所有的铁制品都靠从周国进口。
星晴还有一个顾虑,近年来周国诸侯战争日趋激烈,照这个趋势,不排除会出现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到那时候,到那时候,周国不来侵略屏兰就该谢天谢地了,更别说从周国手里夺取土地了。毕竟周国强大的人力物力都不是屏兰可以抗衡的。
屏兰王不敢以国家的前途做赌注去冒险,又不甘心放弃眼前的机会,最后采取了比较折中的办法,给予星晴调动屏兰十万人以下军队的权力,准备对周国南部各州的攻略,任命星晴为屏兰北军大都督,统管屏兰北方与周国接壤的三郡,又许她紧急时刻便宜行事。
星晴虽然没有让自己的计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