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髑髅之花-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明白自己的责任,猊下。事关圣廷存亡继绝,我殒身不恤。可是……有生之物终将死灭,有形之物终将消弭,这是主父的旨意。……”
教皇英俊而已经初显苍老的面孔扭曲着。
“……你想说什么?”他忽然放轻了声调。
“我也许无法再尽忠于您的大业了。”贝鲁恒抬起头,这一刻,越窗而来的阳光映上他苍白惨淡得出奇的面孔,却无助地未能给予后者半分温暖。“这个身躯还有多少时限,我大致也清楚。或一年,或两年,或者什么时候突发猝亡,那都不是我所能主宰。老师,您愿意让您的剑从战火里冶炼出来,却锈折于鞘中吗?您愿意看到一个尚未老朽的军人在战场之外饱受折磨,憔悴得不堪入目,最后死于民众的惋惜和回忆吗?”
教皇往后退了一步,任凭身体坐倒在御座上。
他什么都考虑好了,唯独除了这件事。是的。他知道,弟子说的是实话。
“所以今天,我在此请求,”贝鲁恒伏下去,血色的额印轻触地面,“请成全我作为一个武圣徒的荣誉。请让我陨落在敌人的尸骨前,以战士之姿蒙主恩召。我向您奉上剑丛与火焰,也请赐我剑丛与火焰以供安息。若我的命运是为您饮血而生,那么,也请让我饮血而死。”

他明白。那个人无法回绝。
他如愿以偿地地披挂上铠甲,跨上战马,前面是血流汇成的道路,后面是欢呼涌动的人群。
如此熟悉。正像九年前,自己刚刚踏进这个城市。
而现在他只不过想离开它罢了。
被暗红渗透到骨缝里的白色城墙在颤抖。风干的尸体轻微摇摆,骨节撞击发出脆响。头颅们用空落的眼窝注视着这个即将去赴一场饕餮的怪兽。城下黑压压一片,仿佛蜜糖上的蚂蚁,但他们的声音却能令云彩也停止流动。“圣者不朽!圣者不朽!圣者不朽!!”那样歇斯底里的呼喊,足以撕碎横拦在它们面前的一切事物,“圣者不朽!圣者不朽!!……”
饮血而生。饮血而死。
贝鲁恒仰头大笑起来。

海边,笛声缓缓地扬入风中,却已不成旋律。
浪花轻啮着少女赤裸的足尖。一只潮蟹钻出沙地,飞快地爬过那些新写下的字迹,最初还是秀丽姣美的,其后越来越潦草模糊,终于只剩下书写者自己才看得懂的符号。
军队从堤岸上经过。或许是听见笛音,有人下了马,独自走到她身边。
达姬雅娜漠然望着他。不再是那个轻言细语,递给她一本歌集的诗人。被坚硬沉重的钢甲包裹的男子,身上有着咸涩海风也洗不去的腥味。
“离开这里吧。”他说。
海水涌上来。没有完成的诗歌变得黯淡。
“离开这里,”贝鲁恒轻声说,“然后,忘了它们。这座城市的力量要在顷刻间毁灭人的肉体,是绰绰有余,但是,要永远地禁锢一个灵魂,那还不够。”
长笛在沙上写划,被水冲褪。周而复始。
“……我年少时曾爱过一个姑娘,在山林中与她私立盟誓,结为夫妻。后来我离弃了她。只因圣徒不可有婚姻,不可有凡俗的肉欲。”剧烈而断续的干咳占据了整个胸腔,语声越来越细微,但这并未阻止它持续下去,“圣徒是这样的一种生物,他们拥有世界上最高亢的声音,能迅猛地咆哮,召唤山洪与雷霆,令聋人复听,长眠之人苏醒。然而他们的喉咙不能歌唱,不能吟咏,不能哭泣,不能笑,不能告白,也不能爱。”
达姬雅娜凝视了他许久,似乎要努力地分辨出她在那些诗句中所熟识的面孔。然后她写下另一行字。
“我想吻您,”她写道,“可以么?”
“如果那是你的愿望,”贝鲁恒说,“可以,达姬雅娜。你可以吻我。但你知道,我永远不可能爱上你,永远不可能像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那样爱你。”
达姬雅娜笑了笑。
她将那行字抹去,转身离开。
长笛的回音消失了。怀抱着整座圣城的风吹了起来。

那是自新圣廷建立后,教皇国最漫长的一个夏天。
他们两人再也没见过面。

作者有话要说:如果您觉得某个事件还没完,您的预感是对的……
、Ⅶ 风霆(1)
当他对你们说话时,要相信他,
尽管他的声音会击碎你的梦,像狂风尽扫园中的花。
——《先知》

前编Ⅶ:风霆

由哥珊启程向东,越过边境进入耶利摹帝国,大致有两条路。
一条略微远些,从逝海沿岸的平原行进,然后顺着丘陵深入内陆,途经贝鲁恒的故乡——教皇国东部名镇鹭谷,再往北五十哩即是依森堡,与帝国俯仰接邻的第六军总驻地。
另一条则不必绕远,直接取道圣城东北的冬泉山脉,通过被誉为“教皇国第一要塞”的冬泉关,一样也能到依森堡。不过对几乎一马平川的哥珊以东地区来说,冬泉山脉已经完全可以用“险峻”这个词来形容,与贝鲁恒随行的是清一色的锻甲重骑,连马都被近百磅的锁子铠紧裹着,翻山过去能不能更快地抵达目的地,倒是个很值得怀疑的问题。
贝鲁恒选择了前者。
“似乎冬泉要塞的守将是那个声名狼藉的人?”听着逝海的潮声,圣徒漫不经心地对最亲近的幕僚说。部队安静地在橘红色的暮霭中行进,第六军共有四个军团,三万名士兵,除了一千人常驻哥珊外,都分布在以依森堡为中心的十二个城垒中,随时听候调遣。贝鲁恒这次将圣城的驻军全调了出来,令阿玛刻带两百人运送辎重补给先行,余下的跟随自己。预计再过三天,就可以到达本部,与麾下另外两名军团长——龚古尔和普兰达会合。
“伊叙拉·法尔德丽叶,据传拥有舍阑血统的茹丹人,”提到这个名字的时候,珀萨向来平直的嘴角扬了一下,“在吉耶梅茨救出他之前,是个洗刷战象的奴隶。他的特长是每战必败,凡以他为主将的战役必以惨烈结局告终,奇怪的是他一直活到现在,并因为顽强的生命力越来越受统帅器重。第四军有人传言,他是吉耶梅茨的私生子。”
“那种特长可不是人人都具备的。”贝鲁恒轻笑,“可惜了,这次没能见上他一面。”
云缇亚动了动唇,但终于没有插话。头顶,几只毛羽黑白相间的夜鹭无声飞过,翅膀将浓重的黄昏天幕刮出一线血痕。

石匠在雕像基座上刻完最后一个字,放下凿子和铁锤,拍了拍满布灰屑的手,高兴地端详着历时一年零七个月总算完工的作品。
他当然高兴。这倒不是因为他多么陶醉于这件艺术杰作——鹭谷有着全国、乃至全大陆品质最高的雪青石,光是把那种脂肪一样洁白滑腻的石头从山岩里凿出来,再用泉水细细磨光,顺着纹理一刀一斧塑成形状,最后按照自己的臆想赋予它生命——实在是一个令人无比迷恋的过程。
石匠不是鹭谷人。谁也不知道他从哪来,叫什么名字。他像某个冬天偶然飘落的一片雪花那样来到了这座因武圣徒贝鲁恒而举世闻名的城镇,没有称呼,没有财产,没有家人,没有宗教。他不爱说话,也不懂拼写,请他雕刻墓碑的人必须把铭文写在纸上;但他总会笑呵呵地招呼他见过的所有人,会向钟楼上的鸽子抛掷碎面包,会和邻里一起到教堂做晚祷,即使他完全不明白那些颂词的含义。时间长了,人们渐渐也不再把他当成一个寻常的傻子,找他干活的多了起来,那仿佛能让石块具有灵魂的完美技艺很快众所周知。
所以镇长开始筹划这回的大工程时,大伙第一个就想起了他,事实证明这是无可挑剔的选择,要把一块高达八十尺的大块雪青石完整地凿成栩栩如生的雕塑,没有更好的人选。石匠很愉快地接受了委托,人们对他的工作表现出了相当的尊敬和羡慕,并无数次地向他提及建造这座雕像的意义,虽然他一句也听不懂,这并不能妨碍他在上面投入十足的热情。
但后来这种愉快的感觉就消失了。
他不是独自工作。起初有十五个鹭谷最优秀的匠师和凿石工跟他一起干,可随着进度渐深,人数却越来越少。两个工人在采石的时候跌下悬崖,一个在过度劳累后感染了致命的斑疹风寒,经验最丰富的老匠人为雕像头部抛光时不慎失足,摔断了脊椎,从此再也没能站起来;另外十一个则是由于某次山洪爆发,为了抢救雕像而被呼啸的泥石流吞没。全镇居民还专门为那件事聚集在中心教堂,表示最沉重的哀悼,主教(当时牧师还是个受人敬重的职业)更挨个向死难者家属握手慰问,保证他们的儿子会因这神圣的献身而荣升天国。
石匠不喜欢那样。确切地说,是不解。
他始终也没弄明白人们为什么会为一块石头做出这种举动。
他爱这雕像,比任何人都重视它,这是他的造物,他的骨肉,他的儿女……但它只是一块石头。
他看过流浪的野猫被马车碾死,冻僵的麻雀在手心里再也没能暖和过来。如果愿意,他可以令任何一块石头拥有生命,却永无法让熟悉的体温重回到血肉之中。
然而这短暂的迷惑很快就被大功告成的喜悦置换到了脑后。一年零七个月结束了。此刻,他忘记这雕像的父辈只剩自己一人,有一种极其强烈、呼之欲出的兴奋噎在胸口,令他恨不能吐给每个同伴听。人们围拢过来,观瞻着他的成就,一些年轻女孩在仰望到雕像面孔的一刹那,险些尖叫着晕了过去,许多老人则认出了那张脸,泪水横流不止。镇长将颤抖的手触上雪青石底座,许久才收回来,似乎在体味着那上面传来的温度。突然,他俯下去,深吻着雕像的冰冷足尖。
“是他!是他没错……”他喃喃道,“圣者啊……圣者!”

云缇亚是在夹道欢声中踏入鹭谷的。他有些失望,但老实说这场景一点也不出人意料。
最初的最初,鹭谷只是个仅有七户人家的小村,风景清丽却贫穷得难以忍受。它的命运在它收留了一名怀有身孕的小贵族女眷后开始改观。那位落难的夫人艰难地生下一个男孩,不久便与世长辞。后来有人说,那孩子发出第一声啼哭的时刻,东方天幕出现了一颗色泽鲜亮的星,明艳似火,殷红似血,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