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当方士那些年-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千玲从身上拿出早已抄下来的纸条,所有的三百零六个字全在上面,顾安琪接过去看了半天后说。
“这上面都是徐达生平功勋的记录,也没看上什么玄机啊。”
“我特意对照了其他丹书铁劵上的内容,格式基本都一样,前面是个人一生的战功,后面是明太祖的赏赐内容,除了个人生平外其他的都一样。”越千玲抿着嘴回答。
“文字上我反复对照过,没有错漏的地方,句句通顺,如果真把明十四陵的线索放在这三百零六个字里面。”我来回走了几步深思熟虑的说。“那应该不是藏在这些字中,应该和徐达生平有关。”
“徐达帮朱元璋建立明朝居功至伟,出将入相能力非凡,他一生经历过太多的事,如果真和他生平有关。”闻卓躺在石台上懒洋洋的说。“那估计够的忙,也就是说每一件都有可能。”
“我之前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后来又发现不对,朱元璋修建四座明十四陵是在建立大明之后,从了解到的情况看,徐达似乎并没参与明十四陵的修建,否则以朱元璋的性格,绝对不会留着他。”我回头看看大家一本正经的说。“这就说明应该是在建立明朝之后,洪武年间所发生和徐达有关的事。”
闻卓把顾安琪手中的纸条接过去,看了半天慵懒的说。
“电扫两浙,席卷中原,威声所振,直连塞外。其间降王缚将,不可胜数。顷者诏令班师,星驰来附……这些都是定国号洪武之前的事,这三百零六个字里并没有提及过洪武年间发生的事啊。”
“这也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我点点头沉默了半天无力的回答。“所以到现在我也想不明白,朱元璋留下这条线索真正的用意。”
“会不会是想错了方向,雁回哥,如果朱元璋把线索留在这上面,会不会像之前我们找明十四陵一样,还需要其他线索配合上面的文字来用?”顾安琪抬头看着我说。
“这个我不清楚,到目前为止,能找到的线索也就这个丹书铁劵了。”我叹了口气回答。
“等等……”
闻卓从石台上坐起来,想了想咬着嘴角的草根问。
“你刚才说线索应该和徐达洪武年间发生的事有关?”
“是的,否则就说不通了,徐达一生征战,大明未建立之前,朱元璋也不可能修建明十四陵。”我点头说。
“那我倒是想到一件这丹书铁劵上徐达洪武年间发生的事。”
“什么事?”萧连山好不容易才插上话。
“赏赐丹书铁劵啊。”闻卓脱口而出。“这是唯一洪武年间发生的事了。”
“时间!”我眼睛一亮猛然转头问越千玲。“丹书铁卷是朱元章什么时候赏赐给徐达的?”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公六人,侯二十八人,并赐铁券。”越千玲想了想对我说。
“洪武三年?!”我深吸一口气摇摇头说。“那时间也不对,明十四陵不应该是洪武三年所建,千玲,明史你熟,洪武三年有没有关于徐达的什么记载?”
“洪武三年徐达奉命北伐远征沙漠。”越千玲对我说。“洪武三年六月二十日,朱元璋颁平定沙漠诏于天下,此次北征沙漠,明朝北边防御相对稳定。”
“这就说不通了,当时北元依旧强势,天下未太平,朱元璋不可能修建明十四陵。”顾安琪也很疑惑的摇摇头。
“不过我在翻查明史的时候发现一件事。”越千玲似乎想到了什么很认真的说。
“什么事?”我问。
“因为胡蓝一案牵涉人数众多,明太祖曾经收缴过一次发放的丹书铁劵,但后来又颁发过一次。”
“是什么时间?”
“洪武十四年!”
“洪武十四年天下大定,这个时间倒是和修明十四陵吻合。”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回头问。“洪武十四年有没有关于徐达的记载?”
“没有,洪武十四年最大的事就是朱元璋平定云南,不过当时徐达并没有参加这次调北征南。”越千玲很肯定的说。
“没有徐达的记载……那徐达当时在做什么?”萧连山问。
“按史书记载洪武十四年的时候徐达在永平府奉命修建榆关……”
“榆关!”闻卓突然打断越千玲的话,很吃惊的说。“洪武十四年朱元璋给榆关改名,也就是现在有名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而修建山海关的正是徐达。”
“不止徐达……”我深吸一口气缓缓翘起嘴角意味深长的说。“当时和徐达一同奉命修建山海关的还有另一个人。”
“谁?”
“刘伯温!”
我话一出口越千玲连忙站起来,我们心里都很清楚刘伯温是谁,而且明十四陵正是他建议朱元璋所修,他绝对不会无缘无故跑去帮徐达修关隘。
“朱元璋让徐达修建的名义上是山海关,实际上……就是其中一座明十四陵!”越千玲眼睛一亮兴高采烈的说。“这丹书铁劵留下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后世帝王,明十四陵就在山海关下面!”
我也点点头,借徐达修关隘之名修建明十四陵,不但可以掩人耳目而且还能秘而不宣,闻卓站起身拍拍身上的泥土说。
“既然找到地方了,就别磨蹭,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去。”
我征求其他人的意见,都赞同闻卓的提议,如果明十四陵真在山海关下面,一旦找到开启里面的封印,我和魏雍之间的道法修为就相差无几了,这样也用不着时时刻刻防备着他,就算让他拿到玉圭,我也有阻止他上泰山祭天的能力。
我点点头打算先赶回申城,准备一下后立刻去山海关。
、第四十七章  观沧海
到达山海关是五天之后的事,登上城楼才能领略天下第一关这五个字的雄壮,山海关以城为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站在城楼之上,可俯视山海关城全貌及关外的原野。
北望,遥见角山长城的雄姿,南边的大海也朦胧可见,西面屋檐的正中悬挂黑字白底巨幅匾额,上书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字迹苍劲、雄浑。
本来无心醉于这豪迈雄伟的风光之中,可真正站在这里时才不由感叹这山海关被称为天下第一关果真是名至实归,就连萧连山这样无聊的人站在城楼上也顿时意气风发,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顾安琪从上来到现在眼睛就没离开过手中的罗盘,越看眉头皱的越紧,我回头看了她一眼好奇的问。
“安琪,怎么了?”
“雁回哥,这里的风水不太对啊,如果是刘伯温所修就更说不通了。”顾安琪诧异的回答。
事实上虽然我们按着线索找到山海关,但是再没有只言片语的提示,山海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完全就是一座城,如果明十四陵真的就在这下面,我们一时间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这里是名胜古迹总不能随便找一个地方挖吧。
听到顾安琪这么一说我也开始抬头留意这里的风景,闻卓漫不经心的走过来,扶着城墙笑着说。
“山海关的山势来龙属于燕山山脉经东走向,而燕山龙脉有西边出自太行山,坐落幽燕平原,以华北平原为明堂,以中岳嵩山作案,余脉再往东走一直临大海,树起三叉笔架,俗名六品顶。”
“原来你也懂风水堪舆啊?”顾安琪很意外的看着闻卓。
“都是道家五术,多少也会一点。”闻卓笑着回答。
我在旁边苦笑,顾安琪要靠罗盘定位勘察,而闻卓上来没多久就把这里的风水基本看的透彻,这有何止是会一点。
“别停啊,想必你已经看透彻了,继续说。”
“本格局龙脉雄壮,来龙久远,气势磅礴,大海广阔无边,惊涛汹涌而至,有精英荟萃之气概,山与海交汇,形成雄观。”闻卓也不含糊指着远处山脉不慌不忙的说。“安琪说这里风水不对,其实不是风水不对,安琪说的应该是方位不对才对。”
“方位……”顾安琪一听不住的点头欣喜的说。“对,就是方位,我看了半天总感觉有什么地方和这里的风水不合适,但是就是没想起来。”
我的手指着顾安琪的罗盘艮坤的方向一本正经的说。
“按道理说建城的立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可山海关的关门是坐东北,向西南,这和这里的风水格局大相径庭,所以你才会感觉奇怪。”
“那……那为什么会这样呢?”顾安琪大为不解的问。
“这个我也不清楚,不过这个立向的确有些问题。”闻卓来回看看两边也很疑惑的回答。
我默不作声的回头看看北边若有所思的说。
“从方位上看,这里是艮坤方向,在五行里属土,土克水,北方其性属水,而北方刚好是大海,水势旺盛,关门立向艮坤,座和向的位置均为土性,上下一心,南方火生中央土,土辅土,众志成城大有江山永固之意,不过……这山海关防御的居然不是入侵敌人,而是刻意在克制北方的大海?”
“按照线索,提示的就是山海关,或许当时修建的时候并没考虑什么风水问题,仅仅是为了掩人耳目隐藏明十四陵呢。”越千玲在旁边说。
我点点头,或许是我们想的太多,我让大家分开围着山海关城楼到处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山海关距今也有几百年了,一砖一瓦都还保持着当年原貌,剥落的墙皮似乎像我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我一边走一边试图去找到这城楼和明十四陵之间的联系,等到太阳下山的时候,才和其他人汇合,带回来的结果和我意料中一样,就这样找绝对不可能有任何结果,我完全是侥幸的在赌运气。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闻卓都想到去山势高一些的地方去看看山海关全貌,希望能有所发现,等我们登上角山,放眼望去整个山海关尽收眼底,以山海关为隘,连贯着的长城犹如一条盘伏的巨龙横贯东西。
“他为什么会选在这里修明十四陵?”我小声喃喃自语问自己。
“等会……你们站在这里看到的是什么?”越千玲忽然一本正经的问。
我们都面面相觑的对视一眼,再转头望去看了半天后,我很诧异的回答。
“是山海关啊。”
“是啊,千玲姐,怎么了,难道你看到的不是山海关?”顾安琪也不解的问。
“我……我看到的是长城。”萧连山挠着头憨笑着说。
“对啊,我也是看到的长城。”越千玲指着蜿蜒绵长的长城说。“山海关虽然号称天下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