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炮灰手札-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年初三又是要开门做生意,掌柜的也是说话算话,上回说分红给桂长生,昨儿去一趟,这一份子钱是拿到手了。
还以为,泡菜生意是得慢慢来,谁晓得,陈家馆子还有不少联络的熟客,又听掌柜的说道,县城那边有大户人家的熟客,是做生意的,想将这泡菜经手过去揽了县城有名的酒楼生意。
一得知这事儿,桂长生哪能不高兴,索性是,先前瞧着泡菜生意这般好,就做足了准备,可再多的大白菜,也是过了正月后就得断了,赶不赶得上开春后新一季的大白菜种出来,没准头。
桂长生也是思忖着,生意能做的眼前就紧着做了,后边也不光是泡菜生意的事儿,还有白瓜呢,这地儿叫的白瓜,是大白萝卜,若不是原主吃过,她也不知晓白瓜是啥玩意。
这不,昨儿从镇上回来,桂长生今儿又是忙活着,半点儿腾不出空,带着一家子都在忙。
这里的年关都兴着吃大白馒头,大年三十一家子一年到头了,总得吃得精细些,还得做面鱼,所谓年年有余,这地儿想要吃个上鱼是不容易了,河道早先是干枯着,现儿水还清澈,也没见着水里有鱼。
在镇上买一条回来,还得花上几十个子儿,一到年关,物什价钱都涨了上去,跟现代到年关搞什么促销完全不同。
也正是因着是年关了,大伙屋里都舍得这天儿吃喝,花费不花费的,也比平日盘算的要宽松的多。
桂长生是想去买条鱼,可在镇上瞧着的都是鲫鱼,大是大,少说也有七八两重,但喊价贵,一条鱼不按称,就说条,单单一条鱼就得三十个子,比吃肉还贵。
见着卖鱼的那般喊价,桂长生干脆去肉摊买了五斤五花肉花了六十个子,比吃鱼可划算多了。

  ☆、第七十五章 妥妥的

就年关了,村里家家户户闲了下来,走的近的人户,也没事的去串个门唠唠嗑,从年头扯到年尾,又说去年大年夜吃了甚,今年大年夜又寻思着备些啥。
  村里就这般大,闲了下来,临着又是喜庆的日子,一年里再多心思不好的事儿,再近几日也都放了下来。
  桂长生也是知晓这边的习俗,嫁出去的闺女,年尾二十九回趟娘家送孝敬,初二回趟娘家走行礼。
  杨大郎去后第二年原主二十九回的娘家,大年三十都未回来,直到初七八才回杨家村这边,杨氏领着一家子过年,那时候二妮还在,又是最为年长,没了桂长生在屋里,杨氏他们也有的人照料着。
  今年天旱,原主倒是起了心思,将二妮卖了人家,得的银钱没拿来顾着家里也就罢了,都让她自个去镇上偷摸着吃喝了。
  一到这年关,桂长生脑袋里面往回的记忆一股脑的涌了上来,让她这个外来人都觉着可耻,奈何,她就是桂长生,再可耻,也是要背着。
  可是,明儿就是二十九了,她还真是不想回桂家村去送孝敬,但这都是规矩,闺女嫁出去,哪有不回娘家的道理。
  “瞧你这叹气叹的。”墩子娘走一趟桂长生屋里,这凳子还没坐热乎,就见着桂长生叹气连连,她还叹气呢,自家的泡菜生意可做的红火罢,村里好些人得了信儿,谁不背地里说着,就是眼红劲都大。
  她听自家男人回来说道,若是泡菜生意好,那陈家馆子的掌柜,还是想将这生意揽去了县城去。虽不懂生意门道,自家男人还是好生的说道了一番,那般一听,可是不得了。
  桂长生瞧了墩子娘一眼,拎着她送来的面鱼拿进了厨房去,随后又进屋去拿了前儿去镇上买的零嘴出来,包着一小裹,还有一包点心。
  墩子娘也是挨着年关了,要来桂长生屋里走一回,平日里是平日里,村里的大伙走门都是年前,年后了是走自个屋里的亲戚,谁还能顾着上村里几个邻里。
  又是村里人,一年到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过年也就不兴走行礼了。
  瞧着桂长生拿物什回她,墩子娘努了努嘴。“就是做生意的人,俺们屋里送不出啥好物什。”面鱼就是她自个屋里做的,今年鱼贵,可不是,哪年的鱼不贵,吃吃面鱼也就是那个意味。
  桂长生可不在意这,道。“哪能不叹气,明儿是得回娘家一趟。”说着,将物什装进了墩子娘拿来的篮子里边。
  听了这话,墩子娘也是点了点头。“俺往回也听胖婶说道了,你这回娘家是难为情,不说别的,就你屋里那嫂子,瞧着就不是个好相处的。”上面也见过一面,就是老远的打眼瞧了瞧。
  看她走路那劲,就瞧不上眼。
  “你还是得备上物什回娘家走一趟,再难为情不想回,也不能背了不孝的名头,到底是生养自个的亲娘。”墩子娘也是嫁过来这么些年了,回去一趟也不能待多久,娘家嫂子谁不嫌嫁出去的人。
  拿了物什回去是笑盈盈的,万般不能在娘家坐着吃喝几日,可讨嫌了。再说,回去娘家久了,若是自家公婆一块儿过活的,还以为你是拿了多少回娘家去孝敬。
  桂长生也就是懒得去瞧人脸色,墩子娘也没在桂长生屋里多坐会,说是回去备好物什,明儿回娘家去。
  见着墩子娘回去了,桂长生便进了里屋去,瞧着杨氏在摸索着啥,连忙过去扶了一把。“娘,你找啥呢?”
  杨氏听着是桂长生,拍了拍她的手,道。“娘也是过来人,明日就是二十九了,都两三年没回过老娘家,想着明日带着四妮回去一趟。”
  杨氏不说,桂长生倒是忘了,昨儿下河道洗物什,还听了胖婶念叨着二十九也要回老娘家去。
  听着这话,桂长生扶着杨氏坐在了炕头边上,动手找出了早前备好给杨氏的新袄子。“娘,明儿你穿新衣裳,回娘家那边的物什等会俺给你备着去。”
  杨氏听了这话,连忙拦住了桂长生。“甭忙。”说着,反而将桂长生拉着坐到了身边。“穿衣裳做啥,回了去,俺这眼又瞧不见,还让人以着俺屋里是过活的多好,回去显摆了。”
  桂长生倒是想了起来,刚嫁过来,就听了杨大郎说,杨氏娘家那边的还有两个舅舅舅娘和姨娘。
  似是,在杨大郎爹去的那年来过一趟,之后几年再也没来走过,即便是杨大郎没了,杨氏一家子伤心欲绝的,也没瞧一眼,屋里这般情形,也没指望上老娘家那边的人。
  倒是不知晓,杨氏为何今年又想着回娘家去了,娘家那边除了舅爷几个,爹娘都早早的去了。
  杨氏也是怕桂长生想多了去,现儿屋里当家做主的是自家儿媳,儿媳如今心思变好,她也是想回去给早去的爹娘上个坟。“回老娘家一趟,啥都用不着备,倒是屋里上回给三郎爹和大郎上坟的物什拿些回去便成了。”
  “娘。。。”桂长生哪能不知晓这话的意思,见着杨氏面色一脸的坦然,心里既是苦又是欣慰。“成,那等会俺就去备上,四妮陪娘一块儿回去走一趟。”
  杨氏是婆婆,却不问桂长生明儿回娘家会备些啥物什拿回娘家去,这是在别人屋里,那婆婆啥都管着的,身为儿媳,又颇为忌惮。她不问,一来自个双眼瞧不见,桂长生说道啥也是听着,她要是想给娘家送个啥,暗地里偷摸着也管不着,索性甭想这岔子。
  即便是桂长生现儿顾着杨家人,杨氏心里也是为自家人打算,想到往后桂长生还是得离了杨家,又添堵不少。
  不过是望着,等日后三郎长大了,桂长生再离了杨家,以她那能耐,在这夫家不成夫家的屋里,也希望能帮衬个一两回。
  杨氏到底是过来人,心里想着打算的和桂长生大不同。
  桂长生哪会想这般多,她连往后会如何都不知晓,与其思忖自个长远的日子,倒不如将眼前的日子好好过下去,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没钱才让人最范难。
  计划远远比不上变化,她为自个打算了,谁知晓会不会有一日突然就回到了现代,毕竟她穿越过来,又不是遭遇了人身意外。
  不过,这心思也就她自个能在心里腹诽一番罢了。
  腊月二十九
  天已放晴了,上回下了一场大雪后,后边两三日就化了雪,冷是冷了后半月,今儿一早倒是见着了日头。
  虽没暖意,更是冷人几分,却是因着过年的喜气,让人心思大好。
  四妮也是和杨氏回老娘家去一趟,四妮这小妮子哪里出过多远的远门,昨儿一跟她说道,心里可高兴了,早早的起身来老屋这边,伺候杨氏穿衣裳洗漱。
  闺女回娘家送孝敬,也是带着自家人一块儿去,墩子娘屋里是一家子都回娘家去了,村里走动的也热闹,谁屋里嫁出去的闺女也都带着人回来了。
  桂长生将杨氏和四妮送出了村口后便回院子去,路上遇着村里几个面熟的人挨个的打了声招呼。
  回到屋里,拿了备好的物什,也要回桂家村去一趟,三郎和五郎留在屋里看屋。
  物什也没备上多少,从镇上买回来的五斤肉,在冷天也放不坏,割下一斤多,又备上些零嘴,再带上些面鱼和馒头装了大半篮子挎着便出门去。
  三郎瞧着桂长生出门了,在门口站了许久,等人走的老远瞧不见,这才紧着回了屋,将放在箱子底下的包裹拿了出来。
  上回从外边回来,嫂子是瞧着了包裹,倒是没紧着追问那是啥。
  将包裹一拿出来,交代了五郎在屋里将门关上,便去了胖婶屋里,胖婶屋里的燕儿和大山哥都在,胖婶和叔都回老娘家去了。
  大山和燕儿还在吃早饭,瞧着三郎来了,大山招了招手。“三郎,吃了没,来一块儿吃点。”
   三郎摇了摇头,他去镇上馆子忙活,和大山哥也处了几日,倒是相处得来,长了他六七岁,还是像个兄长。
  燕儿吃的白面馒头,瞧了瞧三郎怀里抱着的包裹,嬉笑道。“哥,三郎是要有事儿呢!”说完这话,将馒头一下两下的吃了个干净,走去三郎身边接过包裹,拍了拍,道。“三郎,放心罢,四妮跟俺说了,这事儿,俺给你办的妥妥的。”
  瞧着燕儿笑的一脸,三郎抿了抿嘴,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