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落燕云梦-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元璋的话意很清楚,如果燕王再次拒绝出征,等待他的就是在金陵燕王府中一生监禁的命运。与我在W城的“映柳小筑”中逍遥世外,对燕王朱棣而言永远都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燕王终于抬起头来,却并不说话,目光直直看向我。
朱元璋回头看了看我,命道:“你出去吧。”
我知道朱元璋一定有话对燕王说,不敢有违,退步而出。
殿外纪纲负手而立,殿中发生的一切他都了然于心。
微风吹起他层层叠叠的衣摆,他看着宫院内的一缕浮云,对我说:“看来你与皇宫的缘份真是不浅。”
我笑了一下:“只可惜我并不稀罕这缘份。我既然已经来了,早就做了最坏的打算,只要耐得住寂寞,做女史官也并不是坏事。”
“好!好!你的胆子越来越大了!”
突然,荣华殿内传来朱元璋的一声怒斥和木杖落地的声音,却没有听见燕王说话。
我吓了一跳,不顾一切冲进殿中,只见燕王依然跪在地上,身旁斜放着一根木制手杖,这手杖本来是放置在龙榻之侧,一定是朱元璋盛怒之下投击燕王后落在他身旁。
燕王面容平静,脸上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惧色。
朱元璋的怒火更盛:“从来没有人敢和朕讨价还价……你……你……”
我跪在燕王身旁,他立刻抓住我的手,说道:“儿臣愿意带兵远征蒙元,朝中不缺史官,也不乏才华横溢之人,父皇为何偏偏选中她?儿臣心中如今惟有她一人,求父皇把她还给儿臣。”
我望着他脸上被手杖击中的伤痕,眼泪一颗颗直落下来。
燕王看到我落泪,立即转过头去,伏在地上叩首道:“除了她,儿臣从来没有向父皇要过什么,恳请父皇开恩!”
朱元璋凝视着我们,很久很久,威严的表情竟然渐渐松弛下来,说道:“棣儿,你已经是第二次为了她来求朕了。朕要她做的是意义深远的大事,你怎么如此执迷不悟?朝中史官虽多,却无一人能有她这般见识!待过几年朕自然会放她出宫去,你们有的是一生相处的机会。”
燕王抬头说道:“请问父皇还要儿臣等多久?”
朱元璋说道:“五年之后,朕定将她还给你。”
燕王神情肃然,说道:“多谢父皇千金一诺。儿臣愿意等,届时儿臣一定前来接她。”
。  。。  最好的txt下载网
5  斗转星移(1)
洪武三十一年三月,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进了文锦楼的窗阁,我穿着一件玉色长裙,站立在一排排书架前,书架上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是新编修的《皇明祖训》,空气中还散发着一种清新的墨香。
一名机灵的小女史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用手中的佛尘轻轻拂拭着书架,对我微笑着说:“姐姐每天都来得好早!”然后,她又轻声埋怨道:“这可都是我们的心血呢,这里春天风沙大,昨天才拂过,又落了一层灰土!”
我微笑着看了看她,自汉代以来历代宫廷都会选拔有才学的女子赐予女史职位,她们都是精心选拔出来的才女。
四载光阴如流水一般从我指端的彤管下渐渐滑过。
按照唐蕊的年纪计算,我今年应该有二十二岁。但是别的女史都长大了,惟独我没有长,依然还是六年前蜀中唐蕊的少女模样,连一点点变化都没有。
岁月仿佛遗忘了我,或许这是时空错乱导致的结果。
燕王奉旨离开金陵,一直征战在外。
洪武二十八年,洪武二十九年,洪武三十年,朱元璋不断发动对北蒙残部的攻击,燕王的身影始终没有在金陵出现过。
断断续续,我会收到一些来自漠北的信函,从那些字字句句里,我仿佛看见了他在刀光剑影中伤心思念我的模样。
我的回信很短,每次都是一幅画,一匹奔腾在草原的骏马和一朵宫墙内的小花。
我想他一定会明白我的心意。
皇宫的文锦楼就是国家图书馆,比W大的图书馆大上几十倍还不止,我每天在这里博览群书,带着一帮小女史撰写整理书籍,做着汉时班昭班婕妤曾经做过的事情。
洪武二十九年,朱元璋将一生的执政经验进行重新修订编辑,为了大明天下长治久安、流传万世,给子孙制定了一套“家法”,其中包括禁用酷刑、禁立丞相、对犯法皇亲国戚的处置、对四方各国的外交策略,以及对皇室子孙持守、祭祀、出入、国政、礼仪、法律、后宫、内官、职制、兵卫、营缮、供用等各方面的详细规定,正是我面前这一套《皇明祖训》。
我在二十一世纪北京图书馆所看到的《祖训录》明抄本和《皇明祖训》明刻本的历史典籍,有些部分居然是我亲自书写的,只不过没有署上我的名字而已。
我穿越到了明代,总算为历史做出了一点贡献,的确没有虚度这四年时光。
我走到一列书架前,正要伸手去整理几本位置摆放得不太端正的书籍,却发觉有人先我一步,将它们扶好了。
那明黄色的云妆飞纹的衣袖已经告诉我他是谁。
他时常前来这里翻阅古籍,今天似乎来得特别早。
“参见太孙殿下。”
朱允炆温柔的声音立即传入我耳中:“对你说过多少次了,我还是喜欢听你叫我允炆哥哥。”
成家立室后的朱允炆,斯文和蔼依然如故,身上却多了一点点男人成熟的感觉。
我淡然说道:“小小女官,哪里有资格叫太孙殿下哥哥。殿下今天要找什么书?”
朱允炆看着我说:“我不是来找书,是来找你的。母妃今日周年忌辰,你难道忘了吗?”
我当然不会忘,去年常妃薨逝时,我暗自痛哭了几天几夜,却只能眼看着她离开,连送葬的资格都没有,后来是朱允炆把我带到了常妃的灵柩前。
朱允炆像我在东宫时一样,拉起我的手说:“走吧,我们一起去皇陵。”
我轻轻抽回手,却发现他的手已不像以前那样容易挣脱,费了好些气力才拿开。
他的眼中立即闪过淡淡的一丝失望。
我跟随在他身后,走到御花园中,盛开的牡丹和含苞欲放的玫瑰还带着露珠,朱允炆停下脚步,采下一朵丝绒般光滑润泽的大红玫瑰。
我问道:“叶妃近日还好吧?”
朱允炆看着那朵花,轻声道:“她昨天又开始头疼了。”
朱允炆似乎并不太喜欢常妃吕妃为他精心挑选的名门之女马妃。
叶逐月入宫后一直没有机会见到朱允炆,心情抑郁不堪,是我设法让她见到了朱允炆。两人一见钟情,叶逐月深得他的宠爱,被立为侧妃,却时常生些莫名其妙的小病,朱允炆为此心烦不已。
我宽慰他道:“有小毛病的人不会生大病,只要御医用心调理,她的身体一定能好起来。”
朱允炆一扬手,我躲闪不及,他已将那朵花儿插在我发髻上,说道:“东宫佳丽虽多,始终难及一人。”
我还未来得及答话,只听不远处一名女子冷笑道:“殿下好兴致,一大早在花园里逛,原来是园中别有风景。只是叶妃妹妹此刻独守空房,殿下岂不心疼?”
阴阳怪气,还带着七分醋意。
来人身着粉红宫裙,正是马妃,本来也是美人胚子,可惜拉长着脸,眉间还带着怨愤和煞气,将她的端庄美丽破坏殆尽。
朱允炆对她似乎很忍让,说道:“你不要胡乱猜测。早上花园里天凉风大,你应该回宫中歇着才是。”
不料马妃丝毫不给他面子,噘着嘴说:“我才不像那些病美人,成天在殿下面前装一副狐媚可怜样,我就是死了也没人疼没人管!殿下还理睬我做什么!”
朱允炆走近她,柔声说了几句话,马妃的脸色才由阴转晴,并不顾忌我就在不远处,扑到他怀里说:“那你今天晚上过来吗?”
朱允炆犹豫了片刻,还是点了点头。
马妃看了看我,问:“殿下要同她去哪里?能不能带我一起去?”
朱允炆说:“我们去皇陵拜祭母妃,宫中今日也有法事,你如果同去,法事就无人主持了。”
5  斗转星移(2)
马妃灿然一笑,看了看我,才说:“殿下还记得我才是您明媒正娶的妃子吗?”
我在数丈之外等了好一会儿,才看见朱允炆走过来。
那朵红玫瑰早已被我取下,放到池塘边的一棵柳树枝桠上。嫩绿色的柳枝配上大红色的艳丽花朵,虽然美丽,但是始终让人觉得不够协调,别扭之极。
朱允炆对我说:“她说话一向如此,你不必与她计较。”
我说:“我怎敢与东宫娘娘计较?殿下多虑了。”
朱允炆说:“蕊蕊,这个位置……”却突然顿住,说道:“时候不早了,我们速去速回吧。”
我们从皇陵返回的时候,听到太原传来晋王病逝的消息。
朱元璋在洪武三十年的秋天就已经缠绵病榻,虽然躺在床上,还能够看书说话,晋王病逝后,他的病情开始加重。
今年只有三十二岁的晋王英年早逝,与心中的失望和所受的打击不无关系。
自从朱元璋立皇太孙后,这个他最疼爱的儿子再也没有来过金陵。连续失去了几个儿子,经历数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朱元璋的健康底线终于彻底崩溃了。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十,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崩殂于皇宫容华殿内,终年七十一岁。
三日后,朱允炆登基即皇帝位,是为建文帝。
我和其他女史身着素白色的孝服,跪在容华殿前,却听见容华殿内传来一片哭叫之声。
一名相熟的太监一边抹眼泪,一边匆匆而过,我叫住他问道:“林公公,出什么事情了?”
他面容悲惨凄切,说道:“凌宫人莫非不知道皇上有遗诏要旧宫人全部殉葬吗?”
殉葬?!
我极力回忆思索,只听说过朱元璋有遗诏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同时不准诸藩王回京奔丧、各自固守封地以防内患外乱的遗诏,那遗诏的内容我还记得:
“朕应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固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