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佳偶穿成-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佩,告知遇到重大变故时可以拿此玉佩到京城燕国公主府求救。
如今却是用到这块玉佩的时候了!书玉把珍藏在箱底十几年的那块玉佩拿出来。打开外面一层一层包着的红绸,看见了那块玉佩,它还是那样的晶莹剔透,碧绿的颜色因为多年的沉淀变得更加幽绿了,拿起来时冰凉润滑,过了一小会儿却又感觉不到凉意,给人温润柔和的感觉。玉佩上面镂空雕刻的凤凰和祥云,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那么的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书玉和张绍英说起这块玉佩的来历,张绍英把玉佩拿到手里,细细观摩,大为赞叹这块玉佩的质料和雕工之余,也因为书玉瞒着自己玉佩的事有些小小的芥蒂。要知道他可是没有什么秘密瞒着书玉的,书玉却把这块玉佩的事隐瞒了十几年,虽然书玉的娘家人也不知道这块玉佩的存在,可自己毕竟是书玉的官人啊,同床共枕、朝夕相处,两人之间应该无比坦诚才对!
但是书玉得到这块玉佩时正是她和姚承明感情亲密的时候,这块玉佩虽说不是见证了什么,总归是两人共同的一段经历,书玉把它收起来除了玉佩贵重,不能轻易示人,也有不想再回忆过去的意思。她把自己的这番苦心给张绍英讲明白了,张绍英倒也释怀了。况且现在书玉拿出这块玉佩却是向赵颖慧求助,用来对付姚承明的,与当初的情境相比,这番变故也够让人唏嘘了!
有了玉佩作为信物,再写一封书信,道明前因后果,并附上张绍威搜集到的证据,就算准备齐全了,只是谁去送信呢?思来想去,书玉要在家照顾“昏迷”的张绍英,绝不可能去京城;而尉迟九九也在这个时候查出有了身孕,张绍威势必不能离开,而且一旦姚承明那边再使什么阴谋诡计,也需要张绍威这样一个身手高明的人坐镇。书文要照顾李家的人和怀孕的苏氏,也脱不出身离开。
最重要的是,他们几个无论是光明正大还是偷偷摸摸地去京城,都会引起姚承明的怀疑,书玉相信,姚承明既然指使了黑龙山的土匪杀害张绍英,对他们就不可能不提防,恐怕他们一离开祥符郡的地面就会遭到袭击了!姚承明是绝不可能让他们去京城告他的状的!所以,他们谁也不能离开这里,相反,留在这里,反而能吸引姚承明的注意力,而放松对其他人的拦截。
最后,书玉选定了自己曾经的贴身丫环,现在也是自己的陪房青梅和她的丈夫张三夫妻俩,完成这个重任。趁着过年时张家往京城杜家送回礼的机会,让他们夫妻俩跟随张家的仆人一同进京,青梅是见过赵颖慧和高怀德这对贵人的,所以她去不会认错人,而且青梅是最忠于书玉的,不会卷了玉佩这个珍宝逃之夭夭,也不会拿了书信和证物去姚承明那里换取钱财,毕竟,对于当年的事,青梅对姚承明一直是非常痛恨的!
只是几个仆人赶着马车上路,而且又是正当地给杜家送回礼,姚承明派到陈留县监视张家动静的人就没有在意,而当初姚承明让他们注意的也只是书玉、张绍英和张绍威、尉迟九九等几个人以及他们贴身服侍的丫环或小厮,其他的人就不在监视之列了,所以青梅夫妇很顺利地离开了陈留县,去往京城。
在等待京城消息的时候,张家大房和李家都蛰伏了起来,全部窝在家里,不再随意出去走动了。“千里马货运行”因为之前货物被劫遭受了一些损失,不过张绍英冒险把被劫的车队和货物从土匪手里带了回来,把货物送到了通许郡客户的手上,虽说补给了客户一点延时的费用,却不影响整个货运行的运转。
但是随着张绍英一直“昏迷不醒”,“千里马货运行”不能没有人主持大局,因为张绍武从筹建货运行的时候就一直跟着张绍英,熟悉整个货运行的流程,而且他事事亲力亲为,对庄子里的人又做出平易近人的态度,加上他刻意用银子拉拢了一批人,所以“千里马货运行”的大权就轻易地落到了他的手里。
张绍武执掌大权之后,姚承明也不再针对“千里马货运行”,反而帮着张绍武拉业务,使得“千里马货运行”的生意蒸蒸日上,比以前还要好上几分。而张绍武也更加野心勃勃,大哥张绍英“昏迷不醒”,已是废人一个,不知何时就会撒手西去,根本不是他的最大威胁了,有“千里马货运行”的业绩在,庶弟张绍勇也不可能是他的对手,所以张家下一任的大当家一定会是他!
反正“千里马货运行”生意做得好,最大的得利者还是张家,张绍英也就随张绍武去做了,等姚承明的罪行曝光以后,他再适时醒过来,重新接手“千里马货运行”就行了!
李家的“天然居”大酒楼虽说解了封,可书文也没有重新开业,而是转租给了别人做酒楼生意,他只收些租金。丁掌柜和柳账房又回陈留县的“天然居”大酒楼了,其他的那些大厨和伙计们也给了些银两重新遣返,允诺他们什么时候“天然居”再开业,再招聘他们回来做事。
孟彪下毒的案子草草结案,因为没有闹出人命,而且受害者也没有一个出面告状,因此姚承明也没有重判,书文替孟彪交了一大笔赎金,把孟彪从牢里救了出来。孟彪出来后把爹娘和儿子从“千里马货运行”城外的庄子里接了出来,又回了自己家,孟彪平日在城里打些零工,一家人安安分分地过日子。
因为“天然居”大酒楼没有再开张,也就影响不到陆家酒楼的生意,陆安民虽然没有弄到李家珍藏的养生菜的食谱,倒也不是很着急了,而且郡守姚承明还警告他,不准逼迫李家过甚,他也就不再打那些养生菜食谱的主意,因此李家暂时得到了安宁。
 一百九十六章 状元郎驾到
ps:
刚从老家回来,身体极为疲倦,思路也不是很顺畅,码字码到现在才上传,请看到本文的书友们多多支持订阅和收藏,谢谢!
就在张家和李家表面平静地生活着,实则热切期盼着京城消息的时候,从京城传来一个天大的喜讯,李家的二少爷李书浩春闱名列前茅,在接下来的殿试中被皇帝宋贤宗亲自点为状元,并为他赐下一门婚事,特别恩赐他当差之前先衣锦还乡,奉旨完婚!
送信的人把喜讯送到祥符郡时,整个祥符郡都轰动了,谁也没想到,祥符郡竟然能出一个状元郎,这可是大宋朝建立以来从没有出现过的大喜事啊!一时间,李家是宾客盈门,无论认识不认识的,都纷纷带上厚礼,以各种各样的借口登门祝贺,且不说主人家收了多少贺礼,光看大门的老黄从宾客手里拿到的打赏都够赎几回身了!
当然,老黄是绝对不会给自己赎身的,不说他对李家的感情有多深,就凭着他是状元郎家的下人这个身份,走到哪里都能让人高看一眼,这可是他活了五十多年都没有享受过的荣耀,他才舍不得丢弃这个让人羡慕的身份呢!
郡守姚承明却是又惊又怕,惊的是没想到李书浩年纪轻轻就一举成名,被皇帝亲笔点为状元郎,比自己当初春闱仅仅榜上有名可是强太多了,而且皇帝还给他御赐了婚事,恩准他当差之前回乡成婚,这份荣宠却是自己现在拍马也不及的!
怕的却是自己之前借着“天然居”被人下毒的案子故意囚禁李书文,不管李家人怎样打点、托人找关系求情也不肯放李书文回家,后来虽说结案了,却包庇了幕后的凶手陆安民,让孟彪成了替罪羔羊,李书文也因此无心经营“天然居”大酒楼,天天在家陪娘子和儿子。等李书浩回来看到这种情况,难道他不会对自己心怀怨恨吗?更何况还有设计暗算张绍英的事情,现在张绍英还卧床不醒呢,他若知道了不会替张绍英报仇吗?
但是。姚承明可以派人暗算张绍英,那是因为张绍英没有官身,只是一介平民罢了,却不敢派人去对付李书浩,李书浩可是状元郎,身边还有朝廷派出的仪仗队和大内侍卫,一旦事情泄露出去,他丢官罢职都是轻的,只怕要被株连九族呢!
这可怎么办才好?思来想去,姚承明觉得只有把书玉弄到身边。让书玉真正成了自己的枕边人,这样书玉才会替自己求情,而不会对她的弟弟书浩说出实情,自己也才能免去一劫!而且这样一来,他也能实现自己脱离沈家的愿望。和状元郎以及后面的皇帝拉上关系,就再也不用顾忌沈家和沈云罗了!
可书玉的夫婿张绍英虽说卧床不醒,却还是活人一个,让书玉自己离开张绍英自然是不可能的,姚承明经过前几次和书玉的接触,早已认清了这个事实,如今想让书玉就范。只能使些强硬的手段了!
本想在书玉来祥符郡参加弟弟李书浩的婚礼时,半路把书玉劫走,却没想到李家人宣布婚礼不在祥符郡举行,要回老家陈留县举办,毕竟李家人迁到祥符郡也刚刚一两年,大部分亲戚和朋友都在陈留县和李楼村居住。离得太远,根本无法到场。
书文成亲时就是在祥符郡办的,除了李家的一些近亲不顾路远过来参加婚礼,也不过五六家罢了,却也不是全家人都来。而苏梦桐娘家也没啥亲戚,两家的亲戚朋友凑到一起也不过十几桌宾客,场面着实有些冷清。因此,李宏业才决定二儿子书浩的婚事绝不能再重蹈覆辙,一定要回陈留县,好好热闹热闹才行,况且这是御赐的婚事,可是光耀李家门楣的大好事,更要风光大办!
这样一来,李家人只不过收拾了行李,带着些仆人,留下书文等着接书浩,就喜气洋洋地回了陈留县做准备去了,书玉自然也不用再往祥符郡来,让姚承明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和姚承明一样又惊又怕的还有陆安民,他可是屡次派人暗算李家,先是让刁二蛋出面,给李家的“天然居”大酒楼制造麻烦;事情不成,又威胁孟彪在“天然居”的饭菜里下毒,导致李书文被抓,“天然居”被封;后来又绑架了李家的女眷,想夺走李家的养生菜谱。虽然没成功,可毕竟事实俱在,是他抵赖不了的。
若李书浩回来了,挟着状元之威,岂是他一个祥符郡的豪门大户可以应付的?得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