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孩子,就是嘴甜。”陈满福被她说的满心喜悦,却还是笑着说道:“爹是大人了。吃那个没用。你们正长身体的时候,吃的好一点长的还结实。哎,孩他娘,怎么还没把馒头端上来?”
“来了,来了。”王氏答应着,从灶房里端了两个缺了几个口子的碗出来,其中一只碗里盛着两个拳头大小的白面馒头。另一只碗里则晃着小半碗没几个油花的菠菜汤。祁琪看出,那馒头里应该是掺了黑面的,所以馒头皮上便略略的显出些青色。
祁琪心里叹了一声,哎,看来,就算是添了地,多打了粮,这白面暂时还是不能放开吃呀。
陈三丫看见自家老娘端上白面馒头来,却是毫不客气,伸出沾满兔毛的小手就要去抓。王氏忙溜的放下那两只碗,拿起筷子敲了她一记:“去,把你那兔子放好了再吃,免得它又跳下来扑棱的满盘子是毛,也没见你这样的,弄只兔子还要天天抱怀里。你当你自己是嫦娥呀?”
陈三丫被老娘打了这一下打的很是不满,咕嘟起小嘴说道:“娘也真是的。小白也就上了一次盘子,你就记住了。总不准我抱着它吃饭,小白多可爱呀,毛茸茸软乎乎的。也不知道怎么就不招你喜。”
不过,她不满归不满,却也不敢违背了老娘的话。便跳下炕去,把那只小白兔关在了炕底下的一个木笼子里。然后才爬上炕来,抓起一个白面馒头就往嘴里塞。
“哎,三丫。洗洗手再吃。”祁琪看她沾了一手兔毛就拿东西吃,忍不住提醒她。可是这句提醒直接就被陈三丫以及家中的两个大人忽略掉了。继续各人吃各人的。祁琪无奈,知道他们这习惯不是一天半日改的了的,只好假装看不见。她也知道王氏和陈满福是肯定不会吃这俩馒头的,于是也不再让他们,拿起属于自己的那个馒头,就着菠菜汤开心的吃了起来。
当这个白面馒头进入嘴里的时候,祁琪立时就觉得满口香甜。她怕一下子吃完了便没得再吃。就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嚼着,品着,就好像她吃到肚子里的不是白面馒头,而是海参鲍鱼似的。
吃了一年的黑面窝头,吃的天天泛酸水,难得吃会子白面馒头,就算是掺了黑面的,这感觉,也真是好呀!哎,真希望以后能多一些这样的日子。
吃着吃着,不知怎么的,祁琪脑子里忽然掠过前世挺流行的一句搞笑话:“等咱有了钱,天天吃馒头蘸菜汤。馒头要两个,爱掺黑面掺白面,爱掺玉米面就掺玉米面。馒头要两个,吃一个扔一个。”
正在这胡思乱想着,忽见陈三丫早已吃完了自己的那个,正眼巴巴的瞅着她呢。那表情,倒好像吃完了人参果的猪八戒似的。
祁琪一时有些好笑,知道她肯定是吃的太急太快,说不定还没品出味儿来呢,那个馒头就下了肚了。
不忍心看这个小萝莉这样馋兮兮的看着自己,便从自己咬了一半的馒头上又掰了一块递给陈三丫,笑道:“呶,吃吧。”
“谢谢二姐,二姐最好啦。”陈三丫欢呼一声,就把那块馒头狠狠的蘸了一下菠菜汤,也学着祁琪的样子慢慢的吃了起来。
王氏见她俩吃的开心,先是笑了一会儿,然后忽然就流下了眼泪,有些哽咽的说道:“哎,要是以前咱家有这样条件,大丫也不至于饿死了。”
祁琪听了她这话,也是黯然了一下。知道她的姐姐陈大丫当年因为家中无粮,在一岁的时候白白饿死了。这件事,一直都是王氏心头的刺。她一时想不出什么安慰的话,便只有沉默。
陈满福这时叹了一句,道:“孩他娘,也是大丫她没有福,这人的命都是天定的,咱也没有办法。以后能照顾好这几个孩子也就很好了。”
“对对。”王氏只是伤心了一下,便收了愁绪,点头道:“现在咱买了地,只要勤快点,以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到时候咱也不愁吃不愁穿的了。到年还可以给几个孩子扯点花布做几件新衣裳,省的他们总是穿旧衣裳过年。”
“到年还早着呢,你打算的倒是早。”陈满福笑着,穿鞋下炕,说一声:“我出去借牛。”溜溜达达的往外就走。
王氏赶紧叫住他:“哎,他爹,你要去谁家借牛?”
陈满福停住脚步,回头道:“还能去谁家?咱这个陈家村,养的起牛的,也就望江家里和陈老财家里。望江家的牛被他老丈人借去了,只好去陈家了。”
“可是,陈老财能借给你吗?”王氏有些担心的问:“他可是著名的铁公鸡,一毛不拔的。”
“没办法,大不了我把陈老财家的牛圈猪圈全给他赶了。他看我那么出力,说不定就借给我了。”
王氏想了想,道:“要么你明天先不去城里,等望江他老丈人把牛送回来,你再借他家的牛去不行吗?要是给陈老财干了活他还不把牛借你,岂不是冤死?”
“不行。”陈满福摇了摇头答道:“我已经答应陈老三,明天晚上就得把剩下的银子给他了。他家大小子还等着这笔银子救命呢。那些人说,如果他们明天晚上还不还钱,就把他家大小子给废了。哎,这赌钱哪,可真是害死人啦。”说着,便叹息着一步步走出去了。
亲们,看到好多老读者跟过来了,红尘好开心。呵呵,新书冲榜需要你的支持,那些推荐票票什么的就请投过来吧。多谢各位了。
正文 第四章 檀木梳
不一会儿,祁琪也吃完了饭,收拾完碗筷以后,出门见王氏正在院里用鞋底子敲打那些麦子。
她这样做,是为了把麦粒脱出来。因为怕鸡吃了麦子,所以她已经把鸡全部赶回鸡窝关起来了。祁琪看地上到处都是鸡粪,便拿了把铁锨除了起来。
王氏一见,便招呼她:“二丫头,放着让你妹妹干吧,这可是她揽下的活。要不是她说那些鸡在鸡窝里憋屈,非要放着满院里飞,哪能拉的到处都是?”
祁琪被她说的一笑。话说,她的这个妹妹真是个妙人儿。喜欢小动物喜欢的简直都着了魔了。天天弄只兔子抱着不说,对家里的鸡呀鸭呀也好的不得了。恨不能拿着当自己家人对待。其中有一只老鸭,养了四五年,早就不下蛋了,依着其他人早就杀来吃了。偏偏陈三丫死活拦着不让,说那只鸭子是她从两岁就开始养起来的,有了感情,说什么也不准杀来吃。家里人无奈,只好依着她,每天白白的养着那么只不下蛋的老鸭子。
“三丫早跑出去拔野菜喂兔子去了。她这两天捡麦穗捡的也累了。我帮她除就是。”说着话,祁琪早将那些鸡粪除了个干干净净。
王氏见了,夸了一句:“这孩子,就是懂事。”便也不拦着她,任由她去了。
除完鸡粪,祁琪又拿了放在猪圈旁的一篮子野菜去喂猪。猪圈里两只大肥猪一见祁琪过来,哼哼叫着,你拱我我拱你的拼命往祁琪这边挤。祁琪看它们这副急火火的样子,心里一时乐的很。先是扔了两把野菜过去,看它们争抢了一会儿,这才把那篮子野菜全部倒进猪圈,提起空篮子往场院里走去。
还没等走出门,忽然听到一个男孩的叫声:“紫依,紫依。有事找你。”
祁琪不用抬头,就知道叫她的是刘望江的二小子刘小龙。她这个陈紫依的名字,虽然说是改了,可是叫的人却很少,至少陈家人就全部忽略了她的这个名字,但是刘小龙却从她改名起,就一直坚持叫她紫依,这一点让她颇为满意。
刘望江和陈满福是发小。就是那种可以一起去园里偷村人的萝卜,在牛粪上放爆仗炸路人一身,还互相回家打掩护的交情。
只不过刘望江长大后出去学了一手好木匠活,所以发家便比较早。现在也算村里过的比较殷实的人家。陈满福一直把种地当成农民的本分,否则他也不会拼了老本买那五亩地了。他也就是后来才跟着刘望江学了点手艺,所以发家就比较晚。
因为两家这特殊的交情,所以,刘家的孩子和陈家的孩子关系也特别好。尤其是刘小龙,除了和陈家的两个男孩混的溜熟,对祁琪更是关爱有加。
前些年雨水大了些,两家的院墙被雨水冲跨了一部分,出现了一个豁口。不过,两家都不愿把这豁口堵上,便任由它在那敞开着,秋天时还会用一些玉米秸什么的略略挡挡。现在玉米秸早烧完了,这豁口就显得格外醒目。这倒便宜了两家小孩子,玩的时候连门都不用走,直接就从这豁口蹦过来了。
现在,刘小龙也正是如此,用手按一下土墙上高起的部分,从那个豁口很是灵活的就跳了过来。
祁琪看着这个浓眉大眼的少年笑了笑,问道:“小龙哥,叫我有什么事?”
刘小龙笑道:“有好东西给你。”说着,便从怀里掏出一把木梳,递到祁琪手里。
祁琪接过那把略略有些发黄的木梳,还没等着细看,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香气,不由奇道:“这是什么木头做的?怎么会有香气?”
刘小龙得意起来:“香吧?这叫檀香木,这是我和我爹去城里一家人家打家具的时候,裁下来的一块边角料。我看着好,想着能给你做点小玩意儿,这才袖了一块回来。帮你做了这把梳子,你梳一下头,看看好不好用?”
原来是檀香木呀!祁琪有些感慨。檀香木这种东西,在她看来是一种很浪漫的存在,古人的诗词中:“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说的不都是檀香木吗?
有些感激刘小龙的心细,见他望着自己的头发一脸期待的表情,便将自己的头发散开,当着他面梳了几下。这一梳,祁琪就发现用这梳子梳头很是舒服。不由的夸道:“很好用,小龙哥,你这木匠活做的越来越好了呢。”
“那是,我爹都夸我是块好苗子呢。”刘小龙笑着,又向祁琪说道:“紫依,这檀香木不容易弄,你可千万别把这梳子弄丢了呀。我那里还有一点零碎的木头,我看看能不能再做点小玩意出来玩。我可去了哦。”说着,又是在墙头上一按,从那豁口蹦回自己家。
可是,他刚蹦回去不久,马上又转过头来问祁琪:“紫依,还有个事忘了和你说了。”
祁琪提着那只篮子刚想走,听他这么说,便又停住,问道:“还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