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淙欢岳畎胂幕故呛艿P模滤谕饷婊岢鍪裁词拢幽骋坏愣远运哪芰θ匆捕嗔艘环中湃巍K心芰φ展撕米约海不嵴展撕煤⒆印�
所以当昨晚李半夏和孩子们没有回来,刘东山就已经想到了可能遇见的情况。一定是半夏有什么重要的事给耽搁了,昨儿个赶不回来。刚才听半夏一说,果然是如此。他不是一个不开化的人,半夏去救人去了,又不是成心让他担心的。刘东山自然不会生气。
其实刚才。看李半夏缩在马边那小样儿。刘东山就已经气不起来了。只是特意板着脸,来吓他们一吓,也让他们下次在做决定晚归之前多想想。
“早上急着赶路,可吃了?”
“……随便吃了一点儿。”
“饭早就烧好了。还在锅里炖着,去吃一点,赶了这么久的路一定饿了。”
“爹,大舌头早上给我和哥买了饼,我一块哥一块,我很乖,还撕了一块给大舌头吃哦。”刘灵芝说着,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哥他没有给大舌头吃。就我给了,爹,我是不是比哥乖?”
刘当归面对他这笨蛋弟弟,似乎除了翻白眼之外再没有别的动作。他这弟弟,可真是笨到家了。
“现在又饿了。爹,我进去吃饭了——”
刘灵芝第一个跑了进去,面对吃的他总是这般积极。刘当归站在旁边,看了一眼李半夏,尔后自己也跟了进去。
马氏今早炖了鸡蛋,刘灵芝和刘当归都爱吃。一进厨房,端起炖鸡蛋,刘灵芝就嚷着要用鸡蛋拌饭吃。
马氏正在喂猪,看见几个人回来,忙放下猪食盆,回到了厨房。
“半夏啊,你们娘仨半个年货,咋到今早上才回来?昨儿个怎么着去了,你不晓得东山就差在外面等了你们整宿了。”要不是马氏强拉着,这刘东山还会沿路去找他们,别在路上出了点啥事儿。
“娘,我这碰上点事,耽搁了,天快黑了又不敢带孩子赶路,所以就在城中的客栈住了一宿。你和东山,还有爹他们,一定等着急了吧~~”李半夏凑过去,挽着马氏的胳膊,样子乖得不得了。别说骂了,就是说她几句,也都是不忍心。
“知道我们会着急,那就应该回来早一点,东山这一晚上可是一点觉都没睡着。”马氏无奈地看着自己这位儿媳妇儿,目中尽是慈爱,哪怕嘴上说着不赞成,眼里却没有露出一点的不悦。
半夏是个好媳妇儿,是他们刘家的好媳妇儿,对他们这一家人都不薄,对东山更是不离不弃、一片情真。这孩子又偏偏生得一副好心肠,看到别人有了困难,那是一定都会帮上一把的。她为了帮别人耽搁了回家,也是为了做好事,她也不能说她什么。
再说,她之所以如此看重这个儿媳妇,就是因为她心眼好。对东山好,对三个孩子好,对她这个婆婆好,对家里其他人都不错,这么好的儿媳妇儿,上哪儿找去?她要不是生得这样一副性子,前一阵子家里那么多事,早就弄得不可开交了。而且儿子的腿,也是她治好的。
想起这事儿,马氏的心就化了,要说儿媳的话早就不知道忘哪儿去了。这些日子,东山的情况一日比一日好转,本以为东山这辈子都没了指望,谁知她还真就有办法。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东山的腿就恢复到这个程度,着实惊人。
还记得,当刘东山第一次抛下拐杖,从自个儿的房里走到厨房,喊她一声娘的时候,马氏张大着的嘴巴半天都忘记合拢。
半夏跟在他的后面,张开着双手,小心注意着他的情况,当心他会摔倒。那一刻,马氏由心觉得刘家上辈子真是做了大善事,以至于会有半夏这样的好媳妇儿。
刘东山能走路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村里,刘家又再一次热闹起来,许多人都来看望刘东山,抓着她的手说她家的东山真是娶了一个好媳妇儿。
半夏这孩子心思简单,对人很真诚,拿谁都当一家人。刚嫁过来那段日子性子有些闷,老是一个人呆着不爱说话,那个时候她看到这样闷桩一样的儿媳妇儿,就看不顺眼,好像谁欠了她银子似的。她也不希望东山娶回这么一个儿媳妇儿,所以对她诸多留难。
果然哪,还是古人的话说得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人只有相处久了,才晓得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半夏现在就像她的亲闺女一样,越看东山这个媳妇儿,就越是贴心。对人那真是没话说,为人处事她也看着舒服,唯一的就是这丫头总有点任性。
她这任性,倒不是其他姑娘家的那些个使小性子,发脾气。她明明很懂事,却总还是会做出一些让别人挂心的事情。就说上次去边城是这样,这次到镇上办年货也是这样,太由着性子来了,也不考虑考虑后果。
不过,似乎她那个傻儿子,就喜欢她这股任性劲儿!
马氏看李半夏眼圈旁边是黑的,脸上也满是困意,知道她一定是累了。昨晚本就睡得晚,又清早赶了几个时辰的路,身子就是铁打的,也觉着累得慌了。
“饭都炖在锅里,吃完后你上床睡一会儿,这眼圈黑得就跟一黑猫似的。好好睡一觉,等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再让东山去喊你。”
李半夏听到马氏关心的话语,脸上扬起一抹温暖的笑。娘对她,真的很好呢。
看到放在门边的猪食盆,又看看外边草棚里的猪食锅,猪食锅已经空了,很显然,猪食已经吃完了。
娘每三天都要煮一次猪食,家里有两头猪,吃猪食都很厉害。煮一锅猪食,配上在山上打回来的猪草,也只能管猪吃三天。而今天,又是要煮猪食的日子。现在正处年边,娘要忙着打豆腐,又要做玉米粑,还要将家里的糯米粉给碓出来,正月里就可以做大圆子吃。
这么多事挤在一块儿,娘肯定忙不过来。他们都在忙,而她在睡觉,李半夏可不答应。
“娘,我这一点儿都不困,你一会儿要煮猪食吧,我来煮。”
“这孩子,叫你歇着就歇着,真要做睡起来再做也一样。再说,就这么点大的事,娘一个人就行了。再说,甜甜还能帮伸一把手呢。”
“对了,甜甜呢?”回来这么久都还没看见那孩子。
“昨儿换了几件衣裳,让她到河里洗衣裳去了~~”
“这么冷的天,河水冷得刺骨……娘,这些事以后还是让我做吧。”
“行了,你也别尽惯着她,丫头都这么大了,也要让她多做点事儿,否则以后到了婆家,可就不得婆婆喜欢了。”
这些话李半夏常常在马氏的嘴里听到,不只是马氏,还在其她许多妇人嘴中听到过。她们也确实是这样想的,闺女只有在家会做事,人勤快,以后到了婆家婆婆才会喜欢。没有哪个婆婆,会喜欢懒媳妇儿。
李半夏笑着接过话头子道:“怎么会,像我家甜甜这样乖又能干的姑娘,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她婆婆怎么可能会不喜欢呢?”
……
335 朋友之谊,慕名求医
马氏听李半夏话语间处处不掩对她孙女的爱护和宠溺自豪之意,脸上的笑容也是越发的浓了。
半夏这个继母,可是比她这个亲奶奶还要关心孩子们几个。
不只是她,村里许多人都说,半夏对几个孩子的用心就是亲娘也不过如此了。
甜甜刚拎着一箩衣裳回来,就听到屋里李半夏和马氏的对话。站在门外,小手冻得通红,不知为啥,听到李半夏的话后眼睛有些发红。
“甜甜回来了,快进来~~”
甜甜看着地上那一箩衣裳,没有动。
“先用热水泡泡手,衣裳就放在那儿,我来晾。”甜甜稍稍犹豫后,慢吞吞地回了屋里。李半夏拉起甜甜的小手,冰得煞人,捏在手上自个儿都忍不住打颤。
马氏也很疼爱自个儿的孙女,只是在她们看来丫头做这些事儿都是份内的,这会儿不在娘家做,以后到了婆家也得做。
许多姑娘还不到十岁,就已经要承担许多的家务活了。在那些名门之家,贵胄小姐要学习刺绣女红,琴棋书画。而在平凡百姓家,衡量一个好媳妇儿好闺女的标准,那就是干家务活勤不勤快,麻不麻利。
马氏这会儿让甜甜做这么多的家务活,用她的话说就是好好对她磨练磨练,这样等以后到了婆家才会让婆家人喜欢嘛。这些事搁现在许多人看来可能是不心疼孩子,但这些话李半夏倒还是可以理解。在现代,也还是有许多这样的说法,李半夏小时候在外婆家的时候也曾听她对自己这样言道。
李半夏带着甜甜来到了厨房,舀出一瓢热水,再兑了一点凉的。拉着甜甜的小手送到了热水里。
手冻得太严重了,以至于泡在热水里会传来丝丝的疼痛,甜甜哼哧着要将手抽出来,李半夏则按着她让她多泡一会儿。
泡了一会儿,李半夏又拉着甜甜进了屋,给她擦了一些治疗冻伤的药膏,让她下次要洗这种衣裳。就让她来。她要是没在家,就在家里兑点热水洗。一双手长期浸在这么冷的冷水里,是很伤身的。
冰凉的药膏慢慢涂抹到手上,手上的痛意得到了舒缓。那种刺痛的感觉就像是害虫遇到杀虫剂一般,顿时就被制得服帖了。甜甜在惊讶于这种药膏的神奇之时。更有感于李半夏为她做的这一切。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最能打动一个孩子的心。
女孩子的确比男孩子要累一些,当灵芝还在自由玩耍,当归坐在学堂的时候,甜甜却不得不承担着超出她这个年纪的劳务。李半夏也帮着向马氏说过几次。只是某些想法在马氏的心里已是根深蒂固,或者说她认为姑娘家本该如此,现在对甜甜严厉是为了她好,李半夏也没啥好法子。
从镇上回来,给甜甜带了些好吃的,嘱咐过刘灵芝那小鬼,不要动属于他姐姐的一份。小鬼倒是想来着,只是有李半夏和他哥盯着,没法下手。
不过这小鬼也不急。反正这东西到了他姐姐手上也一样,姐姐对他那么好。她的东西还不就是他的?
小鬼这次可想错了,甜甜这次可宝贝这些东西了,手也管得紧。所以接下来的两天,经常会看见刘灵芝这个小鬼追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