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概因为中国医生来义诊的消息很快被病人们给传了出去,来这个医院看病的人是越来越多。不要说医生护士们忙坏了,就是蒲英和女兵们也因为大声说话,说得都口干舌燥了。
蒲英因为主要负责分诊,所以对这里的病人和病种都有着更深刻的体会。
来的病人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发烧,发烧的病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疟疾。尤其是儿童,死于疟疾的很多。很多妇女抱着发烧的孩子来就医的时候,都会提到她已经有一个两个甚至三个孩子,已经死于疟疾了。
这时候,蒲英才会深切体会到牛护士长说的“非洲每三十秒就有一个儿童死亡”是什么概念了。
悲惨的不仅是儿童,成年人的身上也往往不止一种疾病。
就因为这里缺医少药,他们要么不知道是什么病,要么知道了也治不了,只好硬挺着。
最为严重的是妇女们,她们身上的病往往更多更重。
因为,当地一些部落的风俗是女人不能让男医生看病,所以很多住得边远的部落的妇女听说有女军医来看病,都不怕辛苦地赶过来。请中国的白衣天使们给她们看病。
中国女医生们发现,这些非洲姐妹普遍早衰得厉害。她们知道,一是因为过早过多的生育,二是因为疾病缠身。才让这些非洲姐妹们饱受着苦难的折磨。
同情心、责任感,驱使着中国医生护士们不知疲倦地为非洲平民们服务着。
蒲英却对院坝里越来越多的、只见增多不见减少的病人数目,忧虑了起来。
这么多病人,中国医生们今天能看完吗?
联非达团可是有宵禁的规定,早七点到晚七点之间,所有维和人员都不能在营地之外活动的。
她去问胡队长怎么办时,胡队长也只是看了看院子中黑压压的人群,说了句“让大家都加快效率,能多看几个是几个吧!”。
蒲英觉得这也不是办法,便决定按自己的办法来了。
她从病人之中挑出几名年轻力壮、病得并不严重的男子。并且都是上过学、会说一些英语的人,首先向他们保证了最后一定给他们看病,并给他们最好的药,然后请他们帮着维持秩序。特别是发药这一块,之前由于语言不通。护士们都要花费半天工夫给苏丹老乡们连说带比划地讲半天。
女兵们则接替护士们打针输液的工作。她们也是受过基本医疗救护操作的,都可以在战时给自己动个清创缝合的简单手术,甚至还学过切除阑尾。现在情况紧急,蒲英也就管不了那么多,让她们都无证上岗,干起了护士的工作。
护士们这下就可以腾出手来帮着医生去做手术了。经验丰富的老护士,还可以当半个医生用。像那些症状典型的疟疾疾病就不用医生看了,直接由护士看了就可以发药了。
经过蒲英的安排梳理,医疗队的人手等于增多了一倍还多,看病的效率自然大大提高了,特别是手术开展的也比预期的多得多。
所有的长龙队伍都在缩短,只有眼科前面排的长龙变化不大。
因为眼科的专科性质实在太强。病人又特别多,检查和治疗都只能靠刘博士一个人。就是巴赫特医生把本院一名兼职看眼科的医生喊过来,也还是帮不上什么忙。
蒲英过去一了解,才知道这里的眼病很多是刘博士以前都没见过,或是只在文献上看过的病。比如。一种由河里的寄生虫引起的眼盲症,就是只有在苏丹地区才流行的眼病。
这样的疑难杂症一多,刘博士看病自然快不起来。
那名兼职的莫斯诺医生还说,今天还是刘博士来坐诊,他才知道了好多眼病该怎么治,学到了不少新知识。
蒲英一看,还真是没什么好办法了,只好和莫斯诺一起,先把排队的病人的基本病症都先登记下来,并和他们约好下个周末再来看病。
这个义诊日,中国医生们就跟打仗似的,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了,只有在口干得不行时才喝了几口水,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看病了。
当黄昏时分,蒲英等人再三向病人们保证了下周末还会再来义诊的,并将他们都送出了医院门口之后,所有的人才发现肚子里怎么叽里咕噜的?
原来他们忙得都忘了吃饭。
巴赫特医生愧疚地邀请中国医疗队去他家中吃晚饭,胡队长却呵呵笑道:“不用了,我们今天向你学习,也为人民服务了一回!”
“为人民服务也要吃饭啊!”
“没事,我们可以回营再吃。再说,马上快七点了,我们不敢违反宵禁的命令。”
“这……”巴赫特还是一脸过意不去的样子。
蒲英笑着走过去,握住了巴赫特的手,“老巴,你不用觉得抱歉,我们的医疗队以后每个周末都会来这里帮你看病,还要教会你和莫斯诺使用医疗仪器!大家相处的日子,还长着呢!以后有机会,我们一定去你家做客吃饭!”
“那太好了!”巴赫特和莫斯诺这才高兴地笑了。
这次义诊,中国的医生护士们都觉得和之前去难民营和乡村的那些义诊,不太一样。
因为这一次,他们不仅仅是施与者,也是收获者。
在一个贫穷国度的普通医生身上,不仅仅是中国的医生护士们,蒲英和手下的女兵们也学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在自己的国度里人们都已经羞于提起甚至遗忘的精神。
、028章 枪声中打井
达尔富尔地区的缺水问题,不仅是引起战乱的重要根源,也影响着联合国维和部队在这一地区的部署和展开。
比如,在科尔。阿拜奇地区,就有2千多人的部落居民需要联合国部队的保护。可这里过去一直是达尔富尔内战时各方交火的主要地点,到现在依然有多个武装派别在这一带频繁活动。
可是,大选临近,必须要有维和部队部署到该地区,以保障大选的顺利进行。
为了解决部队和当地居民的用水问题,联非达团决定派遣中国维和大队的工程兵给水分队到科尔。阿拜奇地区,尽快打出一口深水井。
这一天,蒲英带着女兵队,护卫着打水分队的工程兵们,向着联非达团水资源部门事先勘探好的打井地点进发。
在蒲英的指挥车上,还坐了一位联合国的官员——来自土耳其的塞维。约塔兰女士。
她是联苏团工程部的主管工程官,联合国在苏丹建设的所有工程,都由她来负责。她这次是跟着中国工程兵,到打井工程的现场进行勘探部署。
塞维女士大约四十岁左右的年纪,金色的短卷发,高鼻梁,蓝眼睛,脸型略长,长得有点像著名影星苏菲玛索。
她的美丽,是西方人之中少见的那种带着点东方韵味的秀美。而她平时总是一身干练又不失优雅的西装和长裤装扮,也显示出了不俗的品味。
不过,经常和她打交道的中国工程兵们都知道,这位外表美丽高雅的塞维女士可是一个工作狂,她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一向是很高的。
蒲英和塞维女士是第一次见面,在和她同车的短暂接触之中,她只觉得这位女士说话和气,喜欢聊家常,就是一个有趣但也很普通的女性。
塞维女士自我介绍说。她过去还曾在联合国刚果(金)维和任务区担任过工程官,那里也有一支中国维和工兵分队。所以,她对中国的工兵小伙子们是非常熟悉的了。
不过,今天是她头一次接触中国的作战女兵部队。对她们是既亲切又有几分好奇。
这一路上的时光,就在塞维女士和中国女兵聊着超级营地的生活之类的闲话中,愉快地度过了。
当车队来到打井地点时,当地部落的首领听说这是联合国派来为平民老百姓打井的,马上赶过来向工程队表示感谢。跟随他一起来的年轻小伙子们还敲打着随身携带的非洲鼓,载歌载舞地跳了起来。
在塞维女士和部落首领交谈的时候,工程兵已经开始安放施工器材,准备架设井架,蒲英则率领女兵协助他们建设营地。
这种野外施工的营地肯定只能住帐篷,而处在这个动荡地区。营地外围的防御就很重要了。
蒲英正在指挥女兵们架设蝮蛇铁丝网、安设拒马、挖壕沟、填土到油桶里用于筑掩体……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辆皮卡车开了过来。
远远看到车厢上站着两名背着枪的黑人,蒲英马上命令大家暂停施工,戒备起来。
不过,那皮卡车在营地还没成形的大门口处就停下了。很快。从车上下来了一个穿着短袖灰衬衫的黑人男子。
他身上并没有携带武器,走路却飒飒带风,趾高气扬的。
蒲英迎了上去,礼貌地问:“这里是受国际法保护的联合国工地。你是谁?为什么带着枪来这儿?”
“我是‘正义与自由’组织的负责人。”灰衬衫的鼻孔朝天,四下张望着,“你们这里谁是头儿?我要和他说话!”
蒲英听说过这个组织,那是活动在这一带的一个**武装派别。
她为了息事宁人。耐着性子地说:“我们联非达团的安全部门不是已经和你们组织联系过了?你们不是已经同意了我们来这里施工吗?”
“我不要和你一个女人说话!怎么?你们这儿就没有管事的男人吗?”灰衬衫态度恶劣地嚷嚷。
这边的争吵很快吸引了工地那边人们的注意力。
部落首领认出了来者的身份,知道惹不起,就带着手下人先告辞了。
塞维女士和打井分队队长一起向这边走了过来。
论职务,塞维女士无疑是现场最高的人。
向蒲英了解了情况后,她镇定地走到灰衬衫面前问道:“我是这里的负责人,你有什么事儿?”
“你?”灰衬衫看看分队长的中校军衔领章。再看看塞维女士,有些怀疑地说:“怎么负责人会是个女人?”
塞维将那张被脖子上垂下来的白色长丝巾遮挡住的工作吊牌亮了出来,庄重地说:“我是联合国驻苏丹特派团工程部的负责人,这个工地就由我安排施工。有什么事,你尽管跟我说。”
“好吧。”灰衬衫见塞维女士的气度不凡。终于相信了。
他的下巴不再扬得那么高,而是正视着塞维说:“我对你们来这里打井非常欢迎,但是你们在这儿拉铁丝网,修防御工事,又算怎么回事?”
塞维沉住气,慢条斯理地解释道:“那是警卫部队的例行工作。这里是战乱地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