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唐-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安庆绪的命令,他要等雾气散了后再开始攻城,以免冲击的军士看不清禁附近的情况,

不过安庆绪这样的安排再次让城头上的杨晞及其他将领疑惑,弄不明白安庆绪在玩什么花招,他们纳闷,难道安庆绪不知道大唐的后援军士已经在源源不断地往潼关开过来,正陆续抵达。安庆绪再延续攻击的开始时间,局势只能越对叛军不利!

安庆绪是想等安禄山的十八万大军抵达后,才倾全力攻城吗?没有人能告诉杨晞及其他人以答案。

-----------

杨晞令人射出的信在安庆绪准备下达攻击的命令之前送抵他的手上。

在军士将杨晞射出的信送到手上之时,安庆绪正在召集手下的将领崔乾佑、田乾真、李归仁、安守忠等将领商议军情,布置今日攻城的方案。

听到军士报告说城头上有信射下来,安庆绪吃了一惊,却也马上命令军士将信呈上。

在众将的疑惑目光注视下,安庆绪打开了杨晞所写的信。

只是粗粗看了几眼,安庆绪就紧皱了眉,继尔脸上有怒意涌上来,“呯”的一声用力捶击了一下案几后,恨恨地将信扔到了地上。

“太子殿下,是何人送信与你?”看到安庆绪发脾气了,部将安守忠上前小心翼翼地问道。

站在安庆绪边上的崔乾佑,赶忙上去将信拣了起来,并仔细地看了看。

这一看之下,他也大惊失色。

杨晞在信中告诉安庆绪,潼关城内援军已经抵达,他不惧叛军的任何攻城行动,并且放出狂言,只要叛军继续攻城,潼关城下将是埋葬叛军的坟墓。杨晞在信中告诉安庆绪及其他叛军将领,只要他们审时度势,放下武器向他投降,他一定会向朝廷上表,替他们向皇帝表功,为他们洗脱身上的罪责。

但要是继续与大唐朝廷对抗,兵败之际,就是他们身死之时。

杨晞最后告诉安庆绪及他麾下诸将,无论是谁,只要是与大唐朝廷对抗的,最终只会落个身败名裂,身首异处的下场,伪大燕皇帝安禄山,最后的结局也会是这样的,他一定会率军攻取洛阳,并最终将范阳也攻下,平定叛乱的。他要叛军将士悬崖勒马,率部向潼关守军投降,争取朝廷的宽大处理。

难怪安庆绪看了会怒不可遏,连崔乾佑看了,都很愤怒,杨晞太狂妄了。

“这个杨晞是谁?”安庆绪踱了两步后,闷声问帐下诸将道。

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什么人能回答安庆绪的问题。

他们一直在北边戍边,朝中事务知道的并不多,杨晞作为杨国忠的幼子,此前一直没在长安闹出大的名声,除了朝堂上那些官员略知道杨晞是杨国忠的幼子外,安庆绪、崔乾佑、田乾真等人完全不知道自称统帅潼关数万兵马的元帅杨晞是何人!

“杨晞到底是谁?”看到诸将没有人能回答他的问话,安庆绪怒吼道:“你们竟然没人知道新的潼关兵马元帅是什么人?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打了几天的仗,连对方的主帅叫什么,是什么样的人物都不知道,损兵折将后窝着一肚子火的安庆绪心情自然很郁闷,忍不住对众将咆哮起来。

“太子殿下,杨晞会不会是杨国忠的儿子?”最先反应过来的崔乾佑小心地说道。在往汉潼关城进军的时候,他的前军人马遭遇到唐军的伏击,遭到一定损失,那时候的唐军打的就是“杨”字旗号,只不过接下来战况激烈,他没去注意这个细节,今日看到这封信上的署名是“杨晞”,再想到在朝堂上炙手可热的人物杨国忠,杨国忠在朝中任要职的长子杨暄、次子杨昢,马上就想到了杨晞会不会也是杨国忠的儿子,因为名儿左边都有个“日”字旁么。

一念至此,他几乎马上可以确定,杨晞就是杨国忠的儿子,不然不可能有这么大能量,取代哥舒翰统领潼关兵马的。

但杨晞的名号他们从来没听到过,崔乾佑也只能说出自己的猜测,却说不出其他有用的信息来。

“杨国忠的儿子?”安庆绪听了再次皱起了眉头,不解地说道:“杨国忠那不无学术的人,会有这么厉害的儿子吗?不可能!”

这几天他们的人马在潼关城前遭遇了重大的挫折,损兵折将之下没取得任何进展,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就是占领了汉潼关城,但那是唐军主动放弃的,为了占一座唐军许诺的空城,他们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没有任何可以称耀的。

现在收到杨晞的劝降信,任谁都能明白,这几天指挥战事的就是这个凭空冒出来的唐军新任兵马副元帅杨晞,这个杨晞定绝对不是简单人物。

“太子殿下,末将觉得这只是唐军的缓兵之计,目的只是想延缓我军的攻城,为他们后续的援军抵达争取时间,我们不能中了他们的计,一定要尽快攻城,不要理会这个叫杨晞的威胁!”田乾真站出来,建言道。

“不!”安庆绪却断然否定了田乾真的建议,“杨晞这不是缓兵之计,潼关城内唐军的援军一定抵达了一些,而且数量不会少,他有底气威胁我们了!”

“太子殿下,那我们要怎么办?”田乾真追问道。

“暂缓攻城,待我们将情况打探清楚再做下一步决定!”

 第八十三章 自信

“什么?”田乾真大吃一惊,不可置信地看着安庆绪,他怎么都想不到,安庆绪会在大军即将对潼关城发动攻势之际下达暂缓攻击的命令,他差点以为自己耳朵出问题,听错了话!

其他将领也都吃了一惊,全都愕然地看着脸上还有愤愤,但已经开始变得冷静的安庆绪,希望能听到安庆绪的解释。

安庆绪当然将众将的反应都看在眼里,他没任何的意外,在主座上坐下,徐徐吐了口气后,略带颓然地说道:“诸位,昨天晚上攻击刚开始就受到唐军猛烈还击的情况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已经表明昨天下午唐军已经有援军抵达了,从每轮箭矢射击的密集程度来看,城内兵力至少在两万以上,据我们潜伏在城墙近军士的报告,天亮之际潼关城内又有大的动静,从这个叫杨晞的唐军主狂傲的口气上看来,一定是有大规模的援军抵达了,他才敢这般说!”

“前两天,唐军是在苦苦支撑,但几批援军抵达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唐军完全有能力在我大军攻击时候做出反击,甚至他们还可以抽出兵力,趁我大军集中攻城,没精力去应付其他时候,遣一支人马出城袭扰,要是我军不做出充分的准备,没有足够的防备情况下很可能被唐军一击得手,所以我们要暂缓攻击,再行商量,有了周密的布置后,才能再次攻城!唐军受灵宝兵败的影响已经基本消除,潼关城注定会非常难攻,要是我们依然以这两天这样的方式进攻,定是难以奏效!”安庆绪说着又起了身,踱了两步后,再道:“昨天制定的策略已经难以奏效,只凭搬运泥石就想填平禁沟,难于登天!”

“太子殿下说的有理!”安庆绪的亲信将领李归仁在安庆绪说完,眼睛看向诸将时候,马上站了出来,禀道:“殿下,末将觉得,应该令将士砍伐更多的树木、竹子,以竹排或者木排来铺垫禁沟,相信只要砍伐数量足够的树木和竹子,一定能很快就将禁沟变成通途的!”

李归仁其实早就向安庆绪提过这个建议,要崔乾佑制作数量够多的竹排或者木排,将竹排或者木排扔到禁沟内,可以很快填平禁沟,为己方人马冲过禁沟再行攻城提供便利。

但因为此前崔乾佑报,说禁沟内堆积了大量的尸体,踏着尸体就可以越过禁沟登城,要赶制大量的竹排、木排浪费时间,会错过最佳的攻击时间。最终安庆绪也听从了崔乾佑的建议,令崔乾佑的前军马上攻城,但最终攻城没取得任何结果,李归仁也在安庆绪下令暂时停止攻城后,再提此议。

“李将军所言甚有道理!”李归仁的话一说完,田乾真马上站出来支持,“潼关附近林木繁盛,要制作大量木排、竹排很是便利,只需半天时间就可以将所需竹、木排都制作完成,以竹木排填平禁沟后,禁沟将成通途,再集中所有大军轮番攻击,定能攻破潼关城的!”

安守忠也马上站出来,表示支持李归仁的建议。

说实话,此前许多人并没想到砍伐竹子、木头制作竹木排,以竹木排来填平禁沟,他们想到的是以泥土和石头填埋,想凭十数万人马的庞大兵力,将禁沟永久填平。

禁沟填平了,可以集合全部十数万人马,对南门方向的城墙发动潮水一样的攻势,一鼓作气直接攻上潼关城头。

但昨天晚上的攻击证明了此方法并不太可行,每名军士能运送的泥石毕竟不多,还要遭受唐军密集的箭矢攻击。

但竹木排却不一样,体积大,在运送过程中还可以当盾牌使用,扔下去后即使中间有空隙也不一定会影响通行,所需数量少很多,几百块竹木排基本就可以架设一条通道。只要想到这些的人,定是会赞同此议的。

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安庆绪也似乎受到了鼓励,仿佛胜利就在眼前,也没犹豫马上下达了命令,令军士抓紧时间砍伐树木、竹子,制作上千架的竹、木排,一定要在中午之前制作完成。

在安庆绪的命令下达后,各将也马上去做布置了。

一时间,潼关附近到处都是砍伐树木和竹子的军士,华山东面潼关近处的植被遭到大面积的破坏。

---------

“杨元帅,你真的神了,几封信射到叛军阵中后,叛军竟然停止了攻击!”在太阳升的老高,但依然没看到叛军开始攻城,反而其列队待命的军士还后退了一定距离,王思礼忍不住将心中的惊叹说了出来,他很想知道杨晞在信中都说了什么,但又不好直接问询,只能含蓄地表示探问。

“本帅的信只是缓兵之际,希望安庆绪看到信后,能暂时打消攻城的念头,看来还真奏效了!”杨晞回头看看脸上有些惊叹之色的王思礼,再看看其他相似神色的将领,笑道:“不过安庆绪不可能就此罢休的,他麾下的十多万人马可不是摆设,这些都是善战的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