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唐-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及油料,计划在禁沟内叛军尸体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候,再以大火焚烧,

王思礼非常有作战经验,虽然在灵宝之战时候,他率的前军遭遇惨败,但这并不影响哥舒翰对其的信任,可以说,南门城头上的指挥事务是以他为主的。

他行事很果断和强势,行军司马田良丘性子相对懦弱,代哥舒翰执掌兵事时候根本不能制约王思礼。今日的战事指挥上,田良丘也是听从王思礼的。

王思礼在接到杨晞的传报后,也马上明白了叛军的攻击意图,马上令床弩加快射击频率,争取将更多的叛军射在禁沟东侧,并加大军士的箭矢射击密度,争取给予叛军更大的杀伤,毁其士气。

随着王思礼的命令,城头上射下的箭矢更加的密集了。

在如雨的箭矢射击中,近乎徒劳冲锋,用尽一切办法想攀爬到禁沟西沿的叛军军士如割稻草般倒下,一茬接着一茬地倒下,许多军士身上的箭矢插的满满的。

那些在领军主官威逼下不要命冲锋的叛军军士,就这样前赴后继地成为了城头上守军的箭靶子,而他们对城头上守军造成的伤害却可以忽略不计。

叛军的大量伤亡让王思礼很兴奋,他甚至时不时狂叫几声,以此鼓舞军士的士气。

他的视力非常好,他的箭术也很好,力道又大,在指挥军士作战的时候自己也没闲着,时不时搭弓引箭,射杀冲击过来的叛军。他并不射普通军士,而是挑那些校尉、郎将、中郎将装束的叛军射杀。

他有他的高傲,他是统兵大将,不到迫不得已情况下,不会去杀那些无名小卒的。

一名身装厚重明光铠的叛军将领落入王思礼眼,他马上引箭瞄准。如今酷热的天气下,没几人会穿这般厚重的明光铠。明光铠会被晒的滚烫,身体闷在厚重的铠甲里面也会受不了。唯一有可能的是,这是一名级别比较高的叛军指挥官,冲到阵前来是为了协调诸部对城头的疯狂冲锋,或者督军的。

大概估计了一下,那名叛军将领所站的禁沟底距城头有一百七十步左右,几乎在所有弓箭的射程之外,看来这名叛军将领也估计好了距离,站在了相对安全的位置,不至于被城头上的箭矢射杀到,又能指挥人马攻击。而且那个位置是城头上床弩射击的死角。

但王思礼对其产生兴趣了!

王思礼所用的是三石弓,可以说在所有潼关镇将所使用的弓中最重的一把,最大射程可以达两百步,也就是三百米左右,他想凭借自己的重弓射杀这名叛军将领。

在“咯吱”“咯吱”声响中,王思礼将弓拉满,瞄准接近两百步外禁沟底尸体堆上站着,挥舞着战刀指挥手下军士快速攻城的叛军将领,在深吸了一口气后,大喝一声,尖利的箭矢破空声中,这支重箭以飞快的速度往那名身穿明光铠的叛军将领射去。

----------

李前指挥前哨人马对潼关城南门方向展开了猛烈的攻击,但攻击的效果几乎让人不忍目睹,最早一批冲击的千多人,大半被射死射伤。亲自率部抵达禁沟东沿外的崔乾佑,看到此战况后也没多指责李前什么,而是再交给他四千人马,要他不惜代价攻上潼关城头。

李前也只能豁出去了,换了一身明光铠后,冲到禁沟下面,站在军士堆积的尸体上,指挥攻击战。

几名亲兵拿着盾牌替他遮挡有可能飞来的箭矢。

不过这个距离除了床弩,一般情况下是没其他箭矢能射到这么远的,又是床弩射击的死角,十二连城上的箭矢也很难射到,李前并不担心自己被箭矢射中。

但谁也没想到,却有一支重箭飞速地朝他所站地方飞来,直到箭矢临近了,他及他的亲卫才发现,但已经来不及遮挡了,呼啸而来的箭矢正中他的面门,直透入脸。

李前只来有的及发出一声闷哼,就倒了下去,一命呜呼了。

指挥作战的主将阵亡,让密集冲锋的叛军一阵混乱,一些人惊恐之下转身往回跑,许多人慌乱间从架在沟壁的云梯上摔落,攻势顿缓,引的城头上的唐军将士一阵欢呼。

崔乾佑暴跳如雷,马上令另外一名中郎将接替李前,指挥攻城战役!

没多少人去注意,此时潼关上空的天,已经变了脸色,慢慢开始乌云堆积,太阳也不知什么时候被云层遮住了。c

 第七十五章 鱼死网破

任何人都不曾预料到过的情况出现了。

也不知道潼关附近有山洪暴发,还是雨下的实在太多,禁沟内起了洪水。在湍急的水流越来越凶猛的冲击下,沟内几条以尸体筑成的“坝桥”被气势汹涌的大水给冲毁了,就和堰塞湖决堤一样。

在最上游的那条“尸体坝”被洪水冲掉后,非常凶猛的水流连续将下游的几条坝桥冲毁,在叛军将士的惊呼声中,滔天的洪水携着巨大的威力,携带着大量尸体及被冲走的叛军军士,直往黄河方向扑过去,气势骇人。

在“溃坝”之际正通过坝桥往禁沟西沿冲锋的叛军军士也大部被水流携带着直接冲到黄河里,只有那些幸运被石头卡住或者树枝挂住的军士得以幸免,还有一些军士幸运地被湍急的水流直接甩上了岸,拣回了一条命,不过这些幸免于难的军士也被吓的够呛。

被水流直接带到黄河里的军士估计有一两千人,这些军士大部来自北方,不会游水,被水流直接带进急浪滔天的黄河里,基本也失去了性命。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必然的。

华山上泥土很少,蓄不住水,天上落下的雨水基本直接排掉了。禁沟地势低,原本就是山间自然形成的河道,大雨时候这一带山上的水都是通过禁沟排到黄河去的。

大雨开始下后,禁沟内很快就出现了水流,大量堆积的尸体导致雨水在沟内积蓄,无法及时排出。随着雨下的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长,山沟沟间积蓄的水也越来越多,在艰难排水的同时也将一些尸体移动,在地势的作用下,尸体进一步堆积,成为一个又一个的坝体,禁沟内的水流最终被尸体堆积而成的坝体截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堰塞湖。

越积越多的水漫过了尸体坝桥及禁沟东沿四处乱流,水流对尸体坝也形成了强大的压力。随着雨水流越来越湍急,堆积而成的尸体在强大水压的作用下终于顶不住,溃坝了,最上流的坝体是最先开始溃坝的,强大的水流冲击最终导致连锁反应,携着巨大威力的洪水连续冲毁了后面的尸体坝。洪水不但将禁沟内大部尸体及数千叛军军士冲进黄河里,并且也冲毁了叛军往禁沟西沿冲锋的“道路”。

所有坝体被冲毁后,禁沟内依然是湍急的水在流动,叛军军士要想通过水流湍急的禁沟对潼关城展开攻击,难度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倍,禁沟天险重现,可以说恢复了最初时候的全部功能,并且比平时御敌能力强了很多,那湍急的水流对于想继续攻城的叛军来说是一项非常难以克服的困难。

正因为明白了这些,所以杨晞在看到洪水将禁沟内尸体都冲走后,忍不住惊喜的大叫起来。

天助我也,一点都不假。

杨晞在向哥舒翰建议如何清除禁沟内尸体的时候,就提过两点建议:一是用火烧,二是引大水冲。火烧没将尸体烧光,一场大雨引发的洪水一鼓脑将尸体全部冲走了,这不能不说是上天的眷顾,禁沟天险再现,险峻程度更甚,叛军要想再顺利攻城,那基本不可能的。

不过上天虽然伸援手帮忙了,但积聚在南门外禁沟西沿的叛军数量还不少,至少有七八千人。

这些叛军军士也震惊于禁沟内的洪水肆虐,也有不少的军士因为在城墙下站不住脚,摔入禁沟内,被洪水冲走了。那些被掀下云梯的军士也基本上都掉到禁沟内,像鱼一样在湍急的水流中“游泳”,最终归到黄河里去。但掉到禁沟内被水冲走的军士毕竟少数,大部的军士还积聚在潼关城下,继续攻需,只不过因为这突然的情况导致的惊吓,攻城行动缓了下去。

“弟兄们,冲到城头上去,不然我们都会被唐军杀死!”

一名指挥攻城的中郎将挥舞着战刀,对身边的军士怒吼。

依现在的情况来说,攻到城下的军士已经被断了归路,而且后续支持的人马也不可能马上就能冲过来支援,他们是孤军奋战,要么一鼓作气攻上城头,占领城头,要么被城头上的唐军全部歼灭在城下,或者转身逃跑,跳入水流湍急的禁沟内逃回来,但这难度太大。

被动挨打,等待死亡是任何人都不会做的,逃入禁沟逃回来也基本没有成功的可能,要被水冲到黄河里去的,现在的禁沟内可是半沟的大水在急速流动,跳进去肯定被冲走的。

即使有幸渡过禁沟,但也会被当作逃兵斩杀的,城下叛军能做出的选择就是不要命地攻城。

攻到城头上,占领南门可以说是他们唯一能活下去的手段。

随着这事中郎将的喝喊及随后身先士卒的冲锋,多名指挥作战的郎将、中郎将也醒悟过来,先后挥起战刀,喝令手下军士,不计任何代价攻城。

随着主将的喝令,明白了自己眼下处境的叛军军士无不争相登城,根本不去顾及城头上的守军会如何反应。这是破釜沉舟之举,叛军就是想趁大雨还在下,城头上的唐军无法有效地用箭矢进行打击,视线又不清楚的情况下,一举攻上潼关城头。

叛军的攻城举动陷入了疯狂,远比刚才还要凶猛,一时间城头上的防守竟然显得很吃力了。

也不知道城头上的唐军被刚才禁沟内的洪水吓住了,还是顶不住叛军不要命的攻城,竟然又有军士出现怯战不前的情景,以至百多名叛军军士踩着云梯登上了城头。

杨晞根本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上天眷顾他了,一场洪水将禁沟冲刷干净,冲走了数千攻城的叛军,并将叛军的后续攻击阻断后,竟然还会出现军士怯战不前,导致叛军冲上城头,以至于危象再出现。杨晞完全清楚,要是叛军在城头上站住阵脚,那后续的人马会陆续不断地冲上城头来,南门就此失陷都有可能。

现在城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