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红星传奇-第18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一民率领的东总指挥机关是乘坐汽车行动,速度快,两天时间赶到了延吉。后面第四纵队还在横扫敦化地区、安图地区的ri伪军呢!东总指挥部是跟着一纵的车轮绕过敦化城快速赶到延吉的。

之所以要在延吉停留,是因为刘一民要在这里接见从西安赶来的朝鲜族干部和东北人民抗rimin zhu联军中的朝鲜族干部,并与延吉地区的朝鲜族同胞代表座谈。同时,刘一民还要在这里见一见被俘虏的山田乙三、武藤章和溥仪、张景惠等人。

chun天的长白山是美丽的,长白山脚下的延吉城同样是美丽的。特别是解放了,小鬼子被消灭了,延吉城一夜之间竟然焕发出了青chun,连朝鲜族的姑娘们都穿上了洁白的长裙,在街上载歌载舞,欢庆解放。

看完zhong yāng的整编命令和主席的电报,罗荣桓和刘一民商量,是不是喝个酒,给叶挺送行,让他先返回长chun去组建东北边防军指挥机关。

zhong yāng整编命令和主席电报上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刘、罗率野战军主力征战,陈云、叶挺、项英率领边防军留守。这以后,东北大后方就交给陈云他们了。

刘一民是穿越过来的,知道东北局这样的zhong yāng派出统一领导某个地区的领导机构,在建国后都要撤销。本来,zhong yāng应该是这一次整编就应直接撤销东北局的,可能是考虑到zhong yāng远在西安,影响东北地区事务决策,这才依旧保留了东北局。但是东北政务委员会是绝对不会再成立了。自己原来的让陈云主持东北党务、项英主持东北政务的设想实现不了了。

罗荣桓的建议刘一民欣然赞同,当即喊来叶挺,要他向政委移交工作,准备返回长chun,去见陈云、项英等人,组建东北边防军统帅机关。

叶挺似乎很不情愿担任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员,脸上没有一丝喜sè,报告说战斗没有结束,他身为东北人民抗rimin zhu联军的副司令兼参谋长,应该留在前些,协助刘、罗首长指挥。组建东北边防军统帅机关的事情,请刘、罗首长致电陈云同志,请他命令谭政和许光达承担。

叶挺的态度让刘一民和罗荣桓很意外。要知道,新组建的东北边防军防线长、责任大、任务重,除了镇守边防外,还要再东北各地执行剿匪任务。这么强大的关东军垮了,伪满洲国灭亡了,不知道有多少散兵游勇躲进了深山老林,不尽快消灭他们。这些家伙将来就会成为匪祸的。

战争年代的我军高级将领那都是无条件地服从zhong yāng命令的,绝对不允许违令和执行命令不坚决的。许多干部调动,就算是心里不情愿,也得先执行命令。叶挺身份特殊,资历老,他要是思想上有疙瘩,这工作就不好配合了。

刘一民还以为叶挺是不想当副司令,就告诉叶挺,东北边防军的领导人选随后zhong yāng还会调整。比如自己这个司令员,将来率军征战,远在千里、万里之外,如何能够及时指挥东北边防军?因此,zhong yāng会考虑这个问题的。

叶挺可不是这意思,他之所以有点不情愿回长chun组建东北边防军统帅机关,是因为他不愿意离开刘一民和罗荣桓。说实话,自从他投身革命以来,和刘、罗共事这段时间是最愉快的时光,那是同志战友加弟兄一样的情意。

叶挺见刘一民误解了他的意思,就忙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求订阅、求打赏、求票票!

 第一四五四章 二叶对调

my888、九ri峰119、xu911911投票支持!感谢书友古道柔情打赏588起点币!感谢书友夜、疯打赏200起点币!感谢书友榕哥、dintt打赏100起点币!

这句话是历史上主席曾经说过的话,很客观,很唯物!

党外无党,帝王思想。 /是说不能一党专政,搞du cái,要联合其他党派共同参政议政。党内无派,千奇百怪。说的是党内也是有山头的,有不同派系的,这是正常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

刘一民这个人的贡献不必说了,战功在那里摆着,建设根据地、发展部队的功劳也在那里摆着,不用任何人评价。但是,刘一民有一点,在这个年代显得特别的宝贵,那就是他的胸怀如海!

罗荣桓不用说了,历史早已有公论,那是绝对的党内君子,为人正派,胸怀宽广。历史上,ri军在山东赶走了他们认为的最大的对手于学忠苏鲁战区,但是却赶不走罗荣桓领导的山东我军。山东我军愈战愈强,到最后根据地大幅扩大,主力大幅扩大,等到抗战结束时,山东我军一下子就编成了八个主力师。没有罗荣桓的胸怀、政治智慧、军事才能,山东我军能有那么大的发展么?

叶挺和项英在新四军工作的时候,矛盾是那么深,对新四军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里面既有战略思想上的分歧,也有沟通交流上的问题,很复杂。但是自从项英和叶挺与刘一民、罗荣桓共事以来,被刘、罗、蔡之间那种亲密无间、无比信任的关系所感染,他们也得到了刘一民、罗荣桓的信任和友谊。这是一种彼此坦诚以待、完全不设防的信任。是可以彼此挡子弹的情意,是建立在为共同目标奋斗基础上的,没有什么私心杂念的。

正因为如此,受过很多委屈的叶挺不愿意留在东北,想继续跟着刘、罗横扫朝鲜、挥师入关,最好是能一直打到ri本投降。说白了,叶挺就是怕留在东北再受委屈。

连年奋战,当年的红十八团发展壮大成了东北野战军。成了我党领导的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这支部队战功之大、开辟的根据地面积之大、人口之多、培养的干部和建立的地方政权之多。我军其它任何一支部队都无法相比。不知不觉之间,干部们中就形成了一种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不想调离刘一民部。调出去的想回来,留在这里的不想走。本来这是很正常的,政治环境好么!但是要是看在康生之流的眼里,这就是山头了。而且是我党我军中实力最强大的山头了。

刘一民穿越前就jing研军史,穿越后在战火中摔打了这么多年,已经成了威震一方的名将、名帅。但他绝对不是单纯的军事将领。而是军事、政治、经济都来得的名符其实的统帅级人物。他考虑问题,自然是首先要从战略上考虑,首重政治因素。

这次东北我军整编。目的是要集中野战军主力,打战略歼灭战,在较短时间内消灭侵华ri军,赢得抗战的胜利。野战军主力入关作战,最重要的就是后勤保障。而这个后勤保障只能依靠物资充沛、交通发达的东北解放区。因此,让陈云、李富chun、叶挺、项英、谭政、许光达留守东北,本来就是东北局向zhong yāng建议的。这几个人于公于私,都会尽最大努力来保证满足前线需要的。

从一定程度上讲,这次东北我军改编,分成东北野战军和东北边防军,也是刘一民在作战略构划并向zhong yāng建议时采取的一种富有政治智慧的策略。东北我军军力如此强大,解放区面积如此之大,必要时是需要拆分的。这对作为东北我军领导人的刘一民来说,是有好处的,可以避免未来许多政治风浪的。说白了,就一句话四个字:自削兵权!

还有一点,叶挺是北伐名将,南昌起义的前敌指挥,新四军老军长,威震中外的名将,我军的创始人之一。刘一民率军入关作战后,需要有一位被各方面都推崇的名将来坐镇东北,确保东北解放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自从曾中生牺牲后,东北我军中,除了刘、罗,没有哪一个将领的资历、声望能比得上叶挺的。加上叶挺这段时间给刘一民当副司令和参谋长,深得刘一民的信任和倚重,让他主军留守东北,现在确实是一时之选。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叶挺xing格高傲,和刘、罗相处好不等于和别人也相处的好。严格说,让叶挺主军留守东北,也并不是完全合适。如果有可能,应该派一个xing格外圆内方的统帅级将领来东北坐镇。关键是这种高级别的将领都有重任在肩,东北解放区以后一般情况下也不可能发生大的战事,而且还有陈云抓总,事情才这样确定的。

刘一民耐心地给叶挺讲留守东北的重大意义,给叶挺讲未来留在东北的主要将领的xing格特征、指挥风格和作战经历。特别是重点介绍了陈云同志。

刘一民告诉叶挺,党内领袖级领导人中,陈云是有名的办事公道,严肃认真,务实稳健。和陈云合作,没有任何压力和顾虑。这是一个非常值得信任和尊重的领导人。

同时,刘一民很严肃地指出叶挺本身的缺点。在刘一民看来,叶挺身上最根本的缺点,就是单纯军事观点问题。说白了,叶挺就是一个单纯的军事将领,考虑问题多从军事观点考虑,很少以政治观点来考量。这种情况作为中级军事将领可能也没什么,但是作为镇守东北的高级将领,单纯军事观点就万万要不得。

谈到这里的时候,刘一民谆谆告诫叶挺,未来东北边防事务,一般问题有叶挺、项英、谭政、许光达会商解决。重大问题必须向陈云同志报告,向zhong yāng报告,也可以向刘一民报告。在没有得到刘一民、陈云或者zhong yāng明确指示前,不得随意妄动,以免造成重大损失。特别是处理与苏军关系问题,必须严格遵照zhong yāng指示执行,不得随意决断。

刘一民之所以对叶挺谈的这么深、这么透,主要是不想让他犯错误。要知道,叶挺向蒋介石请示枪毙高敬亭一事,在党内、军内影响很坏。现在虽然名义上刘一民仍然是东北边防军司令员,但是刘一民率军入关作战后,对东北边防将会鞭长莫及,而坐镇东北的陈云不是军事长才。大事上陈云必然会正确决断,一般事情一定是交由项英、叶挺、谭政、许光达他们处理。叶挺与项英的关系到底是不是真正和好,需要时间检验。谭政和许光达的资历又比叶挺、项英浅的太多、太多。这里又牵涉与苏军打交道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