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限量啊。”
“钱兄过奖了,这也是因缘际会,侥幸至此。如今想来,莫说外人如何看,小弟自身也如在梦中啊。”
钱万才摇了摇头,“梦这东西,何人不会做?能美梦成真,却非有一身能耐不可。兄弟,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钱兄只管指教。”
“兄弟起家全靠梁公公这一途,当初自是捷径一条。只是,如今兄弟已是颇有些家业,若全系于梁公公一身,便不太妥了。万一……我只说万一,梁公公摊上什么祸事,若兄弟再无旁的倚仗,岂不是要跟了吃一大亏?”
这话倒是说到冯虞心里去了。若是记忆没错,眼下风光无限的刘瑾过个三五年便要倒台毙命。梁裕如今怎么看都算刘瑾一党。虽说自己已给梁裕支招,交好李东阳、张永二人,成效几何却也难说。到时候万一拔起萝卜牵出泥,自己如何脱身才是?先听听钱胖子怎么个说法。
看冯虞聚精会神听讲,钱万才大为得意,接着说道:“而今要说靠山,除了当今皇上那是天字一号,接下来,无非便是权臣勋贵了。梁公公算得上权臣,至少也是权臣一脉,若是再有勋臣贵胄撑腰,那便稳当多了。”
冯虞心念一动,转瞬间转了几轮的心思,说道:“这勋臣贵胄,无非是亲王、公侯,这些位确是盘根错节互为一体,便是皇上也要给些面子。只是话说回头,如今勋臣多无实职,各地藩王朝廷更是死盯严防,能顶多少事呢?”
钱万才听了这话,脸上却透出一丝得色。“兄弟,你这话,大面上是不错的,只是,藩王中却也不都是没能耐的。你们闽地隔壁,江西的宁王,你可曾听说过?”
“宁王?”冯虞听到这个名号,重又仔细打量一番面前的钱万才,难怪了,总觉着眼前这位不似一般商贾,消息灵通,出手豪阔,话里话外没几句生意经,却时时的意有所指。“原来钱兄是在宁王驾前听用?”
“噢,也不是宁王手下,不过确有些实打实的门道。”钱万才赶紧解释。“宁王殿下,想必兄弟你也必是有所耳闻的。如今的各路藩王,十有**是吃喝玩乐正事不干的,唯有我们宁王殿下,先祖宁献王讳权便有‘贤王奇士’之名。到了今日,宁王殿下更是出类拔萃。孝友慈祥,英敏好学,兴利地方,善待桑梓,办义学,兴水利,振灾恤荒,尊老敬贤,于朝野间贤名更著。”
钱万才将椅子挪了挪,又凑近了些。“这些也还罢了,宁王还有一条,对商贾青眼有加,不似有些官宦般言之不齿,其中若是有才的,更是亲厚,不吝折节下士。现下经商,官面需孝敬,地方需打点,即便兄弟是锦衣卫,总还有上头要打点,一年到头只怕是所费不赀吧。兄弟你可知晓,若是投充宁王门下,王店王庄那都是免赋的。这还罢了,更要紧的,打了皇亲贵胄的旗号,谁家不得与你几分面子,给你撑腰的可是亲王!”
第五十五章 搪塞也要有技巧
听了这话,冯虞心中大不以为然。 //有明一代,倒不是没出过几个贤王,可惜这位宁王殿下却不在其列。莫看这会儿一幅文质彬彬,礼贤下士的样子,却自以为龙姿凤表,一门心思谋篡,交结权贵,扩充武力,暗通盗匪,盘剥百姓,可就是造反的本事实在差劲,后来给王守仁带一拨杂牌军就给灭了,前后也就是四五十天光景。上他的船,那不是作死吗?
只是话却不能这么说,如今宁王可是反形未著,我若严词拒绝,这厮若是恼羞成怒,回头告个刁状,还不给宁王转眼收拾了,要知道,那宁王朱宸濠可是连一省都指挥使都敢杀的人物。这事还有些麻烦了。
看冯虞沉吟,钱万才趁热打铁,在一旁甩开腮帮子鼓舌如簧。待这苍蝇嗡嗡嗡叫唤累了喝水的当儿,冯虞总算是开了金口。“钱兄,你这主意甚好,如攀上宁王殿下,今后必能省下许多银钱气力。只是小弟这边需从长计议。如今这工坊已是官坊,又是梁公公的大股,上头还有当朝红人刘公公盯着,动不得。大食堂么,不瞒您说,也有锦衣卫衙门的股在里头。如今这事只能先说着,待两边行得顺了,小弟腾出手来,说不得也得去南昌府拜会殿下一回,看看有何好做的。”
“嗯,兄弟说得实在话,这事也只好缓一缓。不过,南昌之行,若是排得过来,还是宜早不宜迟。”
“这是自然,到时候,还请钱兄代为引荐一番。”
“哈哈,好说好说,来,干!”
……
第二天一早,冯虞换回一身飞鱼服,挎刀牵马,和忠叔带了大包吃食来到北门,与孙展会合。孙展身后还跟了一名校尉、五个缇骑,一个个胯马佩刀。看这架势,不知道的还当是又要上哪儿拿人了。冯虞也吓了一跳,“展子,原本只想着叫两个跟了就得了,你怎的弄出这般动静来了?”
“少爷,多叫几个那不显着威风吗!对了,马是多牵了一匹过来,这位大爷能骑么?”
忠叔胡子一撅胸脯一挺,“怎个不能骑?当初与我家老爷贩米盐,赶车骑马哪个不行?”说完硬话,忠叔想了想,又添上一句:“嘿嘿,只是一路上你等莫要纵马疾奔,你忠叔老胳膊老腿的,年岁不饶人,不比年轻时呐。”
众人笑作一团。片刻后,冯虞一声招呼,众人翻身上马,抖开缰绳,直出北门而去。寿山一带,离福州府城六十多里地,初时还有官道可走,过了岭头转向西北方向,就只剩下羊肠小道,勉强可容两骑并行。冯虞一行走得不慢,一早上行出近五十里。时近正午,众人行得累了,看得前方路边上有座歇脚亭,便在那里落脚,休息一阵,用些吃食。
一路上,孙展说了昨日翻查鱼鳞图册所知。寿山村是个山间小村,也就十来户人家,田地多沿寿山溪两岸开垦,分归各家所有。村中原本有座广应院,洪武年间失火焚毁。至于坑头山、月洋山两处,都是无主之地,只有些山田属当地吴氏大族所有。山中另有几处石场,皆为官办,专采山石用。
冯虞坐在亭中,一口煎饼一口卤牛肉,心里不停盘算。石场好办,回头寻梁裕一说,随便给俩钱便盘过来了。两个山头与寿山村的田地有些棘手。若是个霸道的,要了官府文书,强圈了来,倒也轻松。只是这等事,冯虞自忖还做不出来。
想到这儿,冯虞回头,向正在埋头大嚼的孙展问道:“那吴氏大族是个什么路数?族中可有什么像样人物?”
“哦,昨日查问过。这吴氏自唐末随王审知入闽,卜居坑头山西园村,附近后山、中亭、桂山各村乃至闽清、南台等地,也有西园吴氏宗族迁居。这些年,倒没出过什么大人物,也就是乡老书办一般人物。前些年也有中举的,只是快老死了还没轮着官做。村里还有一族高姓,也是大族,只是后迁来的,山地没他们的大份了。”
“原来如此。这便好些。寿山村可有大户?”
“穷山恶水的,也就是几亩薄田,能出什么大户?有个一两家略殷实些的便了不得了。”
又问了几句,孙展也说不出更细的了。看众人歇得差不离了,冯虞招呼大家上马,“弟兄们再辛苦一程,十几里地就到了,早些事了,回头咱们好好吃喝一顿。”
众人呼应一声,拍马疾驰,只余了忠叔在后大呼:“行慢些——”
……
又行了十数里,绕过一处山脚,寿山村已遥遥在望。只见前方竹林间茅屋掩映,一条涓涓流水环村而去,四下松柏苍翠,远处山坳里雾气时聚时散,时有鸟鸣猿啼。
“好一派田园山水!”冯虞看着此景,忍不住喝一声好。一挥手,九骑直奔入村。此时正是中午时分,小村里炊烟渺渺,一股番薯粥的香气飘逸四周。前方一个中年农夫扛着锄头正要回家。一名缇骑催马上前叫住那人。“嗨,村中甲首何在?”明制一百一十户为里,十户为甲,里设里长,甲有甲首。这个村子也就十来户人家,挑头的想来也就是个甲首了。
那人一看是个公人,赶忙放下锄头,战战兢兢地答道:“回军爷,本地甲首黄九公,前头那座土屋里便是。”
冯虞一行来到屋前,那缇骑当先下马,上去叫门。乡间小院,只是篱笆院柴门,说是叫门,只是隔了院墙扯着嗓子喊人而已。叫了两声,屋里有人答应一句,转眼出来个五旬老者。一身的土布衣裤,腿脚还利索。老人还算见过些世面,见门外高头大马上坐着数名官差,看服色仿佛是锦衣卫模样,连忙一路小跑过来怠慢,嘴里紧着赔罪:“不知官爷驾到,小老儿来得迟了,恕罪,恕罪。”
冯虞下了马,问道:“老人家,你可是黄九公,本村甲首?”
老者看冯虞年纪不大,却是一身金色官袍,高官显贵模样,想必是这拨人的头了,答话愈是恭谨:“回大人话,小老儿正是黄九。不知大人有何差遣?”
“这村前村后的地,都是你们村户自有的?”
“地?噢,都是本村祖祖辈辈自家开垦,报过粮户的。本甲各户都是本分人家,断不敢无故拖欠皇粮。只是今年秋收前一场台风,溪水暴涨,害了收成,县衙已允了减赋之事,只是州府还没行文下来。请大人明鉴。”看样子黄九公当冯虞等人是来抓逃粮抗税的了。
第五十六章 这片我全要了
冯虞眼睛一亮,有门!
“老爷子,你们这边常年遭灾么?”
黄九公听冯虞口气不算凶恶,如捞着救命稻草一般将苦水一股脑地直往外倒。/ /“可给大人说着了!每年入夏,咱们闽省必有台风,但凡来台风,这片山间必定是有大雨的。大雨一来,山洪便起,溪水陡涨,咱们住家离得远些,还好。溪边水田却没长腿跑不得,干看着被淹,只是淹多淹少,庄稼冲毁几成的差别。”
“那你们为何世代守在此地,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