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盗帅-第4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他并不以身份来待人。换而言之,李恪并不觉得自己是皇子,就高人一等。

假若让李承乾、李泰来处理这件事情,相信他们必然会以身份说话,以权势压人。而李恪却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另一种方式来处理这件事情。他在顾忌李世民的名望威信。

假若以李世民的名义借《兰亭集序》,事情传开,不论李世民是不是有动用皇帝的身份强借,经过众口一说,难免有这些嫌疑。毕竟李世民这个身份,太过敏感。李承乾、李泰就不会顾忌这一点,他们要是真的顾忌,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虽然这只是一件xiǎo事,但却看得出他们彼此处理事情的方式与态度。

李恪果真与一般的皇子不一样。

杜荷淡淡一笑,目前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三人,李恪是唯一一个让他生出好感的皇子。

智永不疾不徐。

虞世南暗自焦急,频频给智永施以眼sè。他也知李世民的脾气,智永要是借,那便是有借有还,若是不借,那便要强取了。

智永目不斜视,并没有看见虞世南的眼sè,只是淡笑道:“《兰亭集序》是先祖传下的宝物,要借去一观,也无不可……但是……我有一条件……需要以字易字……”

智永开口答应,让杜荷、李恪心中一喜,可听“但是”二字,便知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李恪不解问道:“何为以字易字?”

智永坦然笑道:“要借《兰亭集序》,自当要以足以打动我的字来jiāo换。根据求来的字的好坏,决定借出的时间。当然若字比得上《兰亭集序》,便是将《兰亭集序》相送,也无不可。”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若有若无的往杜荷身上一瞟。

杜荷恍然,上前道:“杜荷愿意一试……”

虞世南也知好友的心思,让人准备了笔墨纸砚。

杜荷提笔蘸墨,深吸口气,整个人进入无我之境,天上地下所有东西都化为虚无,唯有一人一纸一笔。

笔落纸上,没有一点犹豫,龙飞凤舞,划,以时分心力来写,如刀削如斧凿。

收笔时,云淡风轻,不留一点痕迹。

“智永,书法大家,书圣羲之七世孙也,闭mén习书三十年,妙传家法,jīng力过人,隋唐间工书者鲜不临学。贞观十四年,永往长安,吴王恪与杜荷封皇命来虞公府求画……”

杜荷依照古代赋的格式,应景随手做了一篇xiǎo赋。他随xìng而做,虽比不上那些千古名句,但也可圈可点,况且xiǎo赋在于字,而不在于本身。

杜荷自信的将作品jiāo给了智永,此时此刻他作为一个主人,对于自己的作品,抱有十成的信心。他不敢说在笔法笔力上比得上王羲之这位书圣,但在字体的结构、雄伟上相信不会逊sè多少。毕竟杜体字的jīng髓就在于气概凛然,端庄雄伟。

王羲之的真迹,他也曾看过,笔力苍劲,无与伦比,划,几乎达到完美之境,可不论是行书、楷书还是草书都没有承传于颜体字的杜体字霸道,刚硬,在气概凛然,端庄雄伟上要逊sè一筹。

智永聚jīng会神的看着杜荷的作品,眼中无喜无悲,并无他人得到杜荷字迹的那种喜悦之情,端详了许久,轻轻的吹干了墨迹,将宣纸卷起道:“三天,这字我收下了,《兰亭集序》只借三天。”说着,他对辩才道:“将《兰亭集序》拿来……”

杜荷默然不语,心中暗自不满。为了一比《兰亭集序》,他几乎发挥出了自己所有的实力,换回来的却仅仅只是三天。

这个成绩,无论如何都是他不能够接受的。

人皆有傲气,尤其是在自己的专长上面。

书法,是他的所长之一,如今却让智永如此轻视,实在让他心头窝火。

不过杜荷并不是那种无头无脑的嫩头青,心中不快,却没有在脸上表达,只是在一旁站着,将一切jiāo给了李恪来处理。

这时辩才已经从包袱中取出了一个长方形,古sè古香的檀木匣子,jiāo给了智永。

李恪笑着上前,双手高高举起,以隆重的架势,从智永手中接过木匣,沉声道:“谢大师慷慨,三日之后,李恪必将《兰亭集序》原物归还。”

李恪、杜荷走出了虞府。

出了府外,李恪突然顿住脚步,解开了檀木匣子外边的一圈红绳,打开盖子,拿出了一副卷在一起的书卷,甩手抛给了杜荷。

杜荷一惊,忙伸手接住,低呼道:“殿下,你这是做什么?”

李恪道:“不是想看看吗?看看自己到底输在哪儿?反正父皇期盼了多年,也不急于这一时半刻。再说了,若不是妹婿你,凭我这猫爪子几下,连máo都换不来。”说着还眨了眨,lù出了一个保密的笑容。

杜荷点了点头,迫不及待打开了手中这卷号称天下第一的书法卷轴,瞄了一眼之后:他知道在这位书圣面前,自己的字是一败涂地。

 第十七章 为杜荷而来

第十七章为杜荷而来

《兰亭集序》很短,并不长,只是写在短短的一页书卷之上,共二十八行,只有三百二十四字,但只是这三百二十四字却融入了书法之大成。但凡书法家,只要见过《兰亭集序》拓写的版本,无人不说古今第一。

他们得到的还不是真迹,只是根据《兰亭集序》拓写的。

真迹让李世民珍藏之后,去向不明。

这拓写的与真迹,有着极大的差别,但仅仅是拓写的,这一千五百年之间都没有一位书法名家能够超越,被誉为中国书法第一帖,古今第一行书。真迹之昂贵,自不用说了。

今日杜荷却有幸亲眼一见这有王羲之亲笔写的《兰亭集序》。原先他以为自己的字,便是比不上书圣王羲之,但也不会相差多少,可如今亲眼所见,方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几乎成了井底之蛙。

看着手中的《兰亭集序》,杜荷脑中浮现出一句曹植的诗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chūn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这是《洛神赋》中描写美nv的诗句,但却可以用于王羲之的字上。那画,雄秀之气,出于天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xiǎo参差,既有jīng心安排艺术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其中,凡是相同的字,写法居然各不相同。尤其是“之”字,通篇二十多个“之”字,竟然没有一笔有着相似之处。

就连杜荷杜体字引以为傲的端庄雄伟,磅礴大气,也比不上这《兰亭集序》中字与字之间透lù的那股飘逸庄严。

“唉!”杜荷慎重的将《兰亭集序》卷起,jiāo还给了李恪,自嘲道:“夜郎自大,说的就是我了吧!”他自持书法传承与后世颜真卿、苏轼两位顶级书法家,论字体jīng美大气,无人可比,心中难免有着骄傲之意。今时今日,方才如梦初醒。

王羲之的字,胜他十倍。

李恪将《兰亭集序》装入盒中,道:“我是看不懂这东西,不过妹婿的字,能受父皇与诸多文豪的赞许,又岂是夜郎能够相比的?或许现在确实要输于那王右军一筹,但未必永远都在他之下。”

杜荷大步前走,道:“殿下也xiǎo觑我杜荷了,我还不至于为此而失去信心,颓废沮丧……走吧,回去复命,别让岳父大人等急了。”

有人问刘邦、项羽谁是英雄。

一百个人有九十九个会回答是项羽,但终究会有一个人说是刘邦,这个人正是杜荷。

杜荷一直认为失败比成功更加的考验人,项羽领兵破秦,战无不胜: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以弱胜强;彭城之战,以三万疲兵,力克五十六万联盟军威震天下,是个英雄无疑。

反观刘邦,投机倒把,百战百败,尤其是彭城一役,作为联盟军总盟主的他,手握五十六万大军,让项羽的三万疲兵打的是落huā流水,溃不成军,最后bī得抛妻弃子,沦为天下笑柄。可一般人受到这样的打击不说心灰意冷,至少在短期内斗志尽丧,不敢在于项羽这个霸王为敌。而刘邦不一样,他回到老巢,拍拍屁股,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继续与项羽作战。虽百战百败,但却始终不认输不服输,百败百战,锲而不舍,最终一战定天下。

有这种jīng神,刘邦就是一位值得敬重的英雄。

杜荷学不来刘邦的窝囊,但那种jīng神却引以为戒。失败认输,并不代表放弃。

此时此刻,在虞府中。

对于杜荷所书的xiǎo赋不屑一顾的智永,此刻却拿着杜荷适才所写的作品,认真欣赏,看的的津津有味,不时还从口中冒出了几句“好字”,与杜荷在时候的态度,判若两人。

虞世南捻着huā白的胡须道:“永师,你这演的是哪出啊?杜贤侄的字,如刀削斧凿,大气磅礴。在这点上整个长安鲜有可比者,永师于他面前不屑一顾,现在却来大加赞赏,我实在想不明白缘由。”

智永目光依旧落在杜荷的作品上,似乎百看不厌,面对虞世南的疑问,先不做回答,过了一会儿方才道:“世南,你看看,这幅字除了包含了杜体字的jīng髓之外,还有别的什么?”

“傲气!”虞世南对于书法的研究并不逊sè智永,认真的鉴赏了一会儿,得出了答案。

笔迹分析是一mén科学,有完整的系统理论与方法。人的一切行动无不是受内心的思想xìng格影响,笔迹书写也是人体的一种行动,因此笔迹也必然受内心的思想xìng格影响。从笔迹分析内心世界就是一个“顺瓜找根”的过程。

当然在古代并不存在什么笔迹分析,但是作为一个jīng于书法的大家,确实能够从字迹中看出写字人的心境。

杜荷的字,除了具备刀削斧凿,大气磅礴等杜体字的特点jīng华外,还有一个特点,字写的很大,有些张狂,有着一股种自信的傲气。

智永笑道:“你怎么看这种傲气?”

虞世南道:“这年轻人,气盛一点,可以理解。谁年轻的时候没有几分傲气,记得当初永师不是也有这股傲气?当时,您的傲气视乎更胜之呢。这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终会消磨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