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边境插队手记-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车厢的另一个角落里,传来了一阵轻轻的抽泣。

整个车厢的气氛顿时凝固,沉浸在一片伤感之中。

戴眼镜的男B悄悄对另外几个聊天的知青说:“不谈了,影响别人了,睡觉。”说着把抱在胸前的棉袄往头上一蒙,不再说话。

从上海出发后的第四天清晨,火车到了终点站龙镇。

龙镇,地处小兴安岭山脉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距北安县约 60 公里。伪满时期,从北安到黑河就有一条小铁路经过龙镇,但抗战胜利后铁路被苏军拆毁,铁轨等物资都被苏联夺去。直到1962年,北安到龙镇的铁路段才进行了修复,平时也就是运行一些装了粮食和木材的货车。

知青下乡后,龙镇四周有大量的兵团农场和插队的知青,每年春节前后增开从上海直达龙镇的临客,这里就成了知青向北的火车终点,也成了知青继续乘坐汽车向更北去的出发点。

龙镇火车站是四等小站,十分简陋,一幢房子,一排木栅栏。

阳春三月,上海已经脱去了冬衣,可在龙镇这个北国小站的清晨,列车员打开车门,一阵寒风迎面而来,不大的站台掩盖在残雪之下,分不清哪里是站外哪里是站内。我先跳下火车,帮大家接下行李,然后一起向不远处的汽车站走去。

从龙镇到黑河,坐长途汽车还有230多公里,路上要五六个小时,但到黑河后,当天去爱辉的长途车没了,要第二天才能坐车行驶30公里回到知青点。

我们决定不去黑河,中途到西岗子下,从西岗子回爱辉只有18公里,让生产队派马车来接,这样当天就可以到了。

下午二点多,我们到了西岗子,在长途汽车站找了个熟人,打电话给大队。

那时只有大队部有台手摇电话,给大队部烧炕的老贾是我们队里的人,接电话后赶紧找老吴派人套车来接我们。

下午的太阳已经有些暖意,一冬的积雪在房顶上化了,在路上化了,湿漉漉的,已经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坐了三天火车和一天汽车,被狭小车厢束缚得浑身难受。我对大家说:“你们看着行李在这里等,我先溜达着往回走,反正西岗子到爱辉就一条路,到时候你们能看到我的。”

晓晗说:“我也不想坐在这里干等,陪你一起走吧。”

我们俩一身轻装,走在乡间的路上,甩开手脚,享受着阳光的灿烂,呼吸着大地的清新。

  
 174、腐乳馒头 '本章字数:1874 最新更新时间:20131020 10:28:00。0'
黑龙江,春水拱裂了冰盖,水涨起来,托着破碎的冰排,漫上我们曾打开过的沙滩,沙滩下埋着水泥涵管。

北树林,布谷鸟一声又一声地叫得欢,岸上的水泵机也有劲地吼叫着,将江水从井里抽上了岸,白色的水柱喷射进水渠里。

水渠把流淌着的水,缓缓分流到筑起了稻埂的田地里。

1977年春,江边提水站引水成功,我们在北面沙土地上种了240亩水稻。

往年干旱的沙土地,此时盈满了水,就像一块一块彩色的玻璃,映着太阳、蓝天、白云、树林和拉水耙的人。

第一次在北面种水稻,感到比在西边种水稻舒服好多。

西边的黑土地,一眼望不到边,水稻地头尽是湿地,就连地营子里也湿乎乎的,中午休息时裹着湿透的棉袄,即便是在太阳底下,也冷得浑身打颤。

北面有江边沙滩,有北树林,又靠在公路旁,中午休息时,有的躺在沙滩上晒太阳,有的去北树林里采蘑菇,有几个骑自行车的小伙子,干脆骑车回家,吃一顿热乎饭再来干活也不迟。

晓晗和我坐在江边的大杨树下,她从兜里拿出一只馒头,掰开,再从一只瓶子里夹了一块上海带来的红腐乳,摊平在掰开的馒头里,合上,递给我。

生产队地远,我们一年有四分之三的中午都是在地头吃饭的,我从来都是干粮就着凉水,几分钟吃完,倒头便睡。自从和晓晗谈恋爱后,只要这天是在一起干活,她就会在中午的干粮里弄点小花头,让人感到女人的细心和讲究。

嚼着红腐乳夹心馒头,看着眼前刚刚淌完冰排的黑龙江,水面平静得如同身后那些刚撒完稻籽的田池,倒映着蓝天和白云,偶尔还有小块的冰,点缀在微蓝的江上,悠悠地漂过。

晓晗问我:“最近给家里写信了吗?”

我说:“写了。”

“父母有没有谈到我们俩的事?”她又问。

“没有,我也没在信上提这事。”我告诉她。

“难道就一直这么下去?”她一边说着,一边帮自己也弄了个夹心馒头。

我吃着馒头,沉默了一会儿说:“慢慢来吧,或许时间长了,父母会认可我们的。”

晓晗看出我有点心烦,安慰我:“你不要有太大压力,这也不是你一个人的事,脚上的泡是自己走出来的,无论是什么结果,我都不会怨你,怨只怨自己没这个命。”

我说:“别说什么命不命的,父母的意见要尊重,但天高皇帝远,我们在黑龙江,命运最后还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晓晗不再吱声,见我吃完了,递给我水壶。那是她一次从马车上摔下来压瘪了,又用黄豆放进去泡胀的军用水壶,像个圆鼓鼓的手雷。

我看了笑着说:“这东西拿到上海去,上海人会以为是个新产品呢。”

晓晗也笑了:“瞎七搭八,上海人又不是戆大。”

我郑重其事地对晓晗说:“三年没回上海,我觉得自己成了城市和农村的边缘人了。在老乡眼里我们不是农村人,在上海人眼里我们又不是城里人。”

晓晗不以为然:“谁能分得出来?都是你自己想的。”

我说:“你记得吗?在‘大世界’边上那家饭店吃点心,我们俩人叫了四两小馄饨,四两烧卖。这点东西算什么,我在农村一顿就要吃八两大馒头的。结果,好家伙,一下子上来八碗小馄饨、四笼烧卖,放了一桌子。弄得一饭店的人都盯着我俩看,那眼神就好像在说:戆搭搭的知青,胃口倒蛮大的。”

晓晗听了大笑:“就是,介许多人盯牢阿拉看,没吃完就赶快逃出来。那天真的太像乡下人了。”

这次探亲,在上海无功而返,给我心里多少留下了些许阴影;但江边提水种稻的成功,又让我恢复了自信。

我说:“乡下人就乡下人吧,我一回到黑龙江,就觉得浑身有劲。”我回头指着那一片片水稻地:“你看,我们在这里把江水提上了岸,把沙土地变成了水田,我心里真的很自豪!”

晓晗说:“我知道你有理想,但我怕整天说你好,你尾巴要翘到天上去了。”

我说:“我现在哪有尾巴好翘?我觉得自己在农村呆的时间越长,头脑就越简单,语言举止就越来越‘戆搭搭’的,也许将来我只能沉迷在乡间,在简单实在的农业生产上取得一些还能自我陶醉的成功罢了。”

我突然想起了黑桦树。

人们赞美和欣赏小兴安岭上那一排排漂亮的白桦,但很少有人知道那里还有一种叫黑桦的树。

黑桦树没有挺拔的身材,黑不溜秋地在林子里也不显眼,它的木质纹理又扭曲,是一种无用而且很让木匠头痛的树种,所以没人会对它感兴趣,只是在冬天的时候才会想起它:喔,它很韧劲,还可以做雪爬犁!

有过我这种上山下乡经历的人,在别人眼里大抵就是这样的黑桦。二十浪当多岁了,失去了在大学受正规教育的机会,故而无用;在时代的压力下生存,故而扭曲。唯一的优点就是能身负重压,在寒冷坚硬的冰雪上特别耐磨擦。

黑桦,自知没有栋梁之才,所以也无所谓鸿鹄大志,感兴趣的只是地上的泥土和泥土上的白雪,在同它们的交往中,渲泄着扭曲的韧劲,就像雪爬犁被老牛拉着不时要发出“嘎吱”的音响一样,并会因为终于能有所作为而乐此不疲。

或许这就是黑桦在幻想中的一点点乐趣。

  
 175、上门讨债 '本章字数:1478 最新更新时间:20131021 13:47:14。0'
大田种完,我决定去黑河,不讨回这笔钱就不回来。

生产队为建江边提水站,向县水利科买进一批设备,其中有一台80马力的泵机,后来换成60马力,差价是450元。

队里会计到县里跑了三次,讨要这笔钱。水利科的人总是推说科长不在,其他工作人员又都不肯过问这事。

这天我到了县水利科,他们又如法炮制,不管我去问谁,都说科长不在,解决不了。问科长什么时候来,又都说不知道。

我蹲在县水利科大门口,从中午等到晚上,都下班了,也不见科长人影,里面的人嘻嘻哈哈地推门而出回家了,就当作没看见站在门口的我。

一股火气涌上了我的心头。

这是我从上海探亲回来后,第一次来到县城,去大街上买了两只馒头,准备去县城最差的旅店――大车店里过夜,明天再去水利科。

大车店里都是农村来的人,有看病的,有探亲的,也有像我这样替队里来办事的,甚至还有在镇里走累了来这里歇歇脚的。一大溜的大炕上,就这样坐着一群没事闲聊天的老头和单身汉。

大车店的炕不好烧,往外倒烟,烟油子味呛人。我疲倦地坐在大炕上,倒来一杯凉水,就着馒头吃。

突然,半掩着的门外传来大声的叫骂:“他妈的,我的工资怎么还不发?会计呢?”

“让我自己去说?呸!那会计就住我家院里头,他不来找我说,我还去找他?”

我只听见他那嘴舌发硬的叫声,不听见对方有声,看来他是在打电话。

一会儿,这个吐字不清的老头进了屋,个头很高,戴着一顶贼油的工作帽,身穿工作服,敞开着扣子,可以看到他除了外面一件棉衣外,就穿着一件发黑的衬衣。这种外貌给人有60来岁的感觉,可是要仔细瞅他的脸,可以看出,他已经很老了。发皱的脸皮,稀稀拉拉的几根白胡子,牙也剩下不多,发直的眼睛淌着水。

他摇摇晃晃地进来,似乎跟每一个人都相识似地点着头。

我突然从这老头的话里得到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