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生。
在李林甫掌权时,我曾经说过,李林甫这个人非常霸道,唯我独尊,容不得别人与他争权,更不允许任何人把他超越,因此,张九龄、李适之等人都被他打落了马。
李林甫整肃到最后,基本达到了唯我独尊的目的,不过,在此时,还是有两个人比较红,一个是杨国忠,一个便是安禄山。可能是因为三角形相对稳定,李林甫在世时,三个人并立于世,各自享受着李隆基的恩宠。三角形的稳定态势随着李林甫的身败名裂而发生了变化,放眼望去,整个大唐王朝,最受宠的剩下两个人——杨国忠和安禄山。以前他们是三角形的两个角,现在李林甫那个角消失了,只剩下杨国忠和安禄山彼此虎视眈眈。从安禄山的角度讲,他从来没有把杨国忠放在眼里。论资历,安禄山比杨国忠老得多,安禄山在幽州征战时,杨国忠还不知在哪个角落赌钱呢。论战功,安禄山战绩显赫,虽然里面有不少水分,但毕竟也是战功,杨国忠呢?一个剑南节度使都当不好。论关系硬,安禄山也不比杨国忠差,杨国忠是杨贵妃的远房堂哥,安禄山还是杨贵妃的干儿子呢,而且还是经过盛大“洗三”典礼的干儿子呢。在安禄山的眼里,杨国忠就是一个“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家伙,就这么个家伙当大唐第一宰相,安禄山心里有一百个不服!这就是传说中的“同性相斥”,越是性格、行为类似的人,越是容易格格不入。
从杨国忠和安禄山的行为来看,这两个人都是有些才能同时又很乖巧的人,才能是他们的基础,乖巧是他们的翅膀。正是凭借乖巧,他们深得皇帝和贵妃的赏识,进而当上了大唐王朝的红人。
尽管两个红人没有直接的利益瓜葛,但关系还是势如水火,这就如同两个如日中天的明星,虽然从私人层面没有任何个人恩怨,但一旦相逢,却总是形同陌路,原因只有一个:“如果没有你,或许我会更红!”
矛盾便由此而起。
从此,红人杨国忠便把曾经的“盟友”安禄山看成了眼中钉,这是一颗影响自己更红的眼中钉,如果把他拔掉,那么自己就将是大唐王朝最红的那颗星。
如何才能把这颗钉拔掉呢?杨国忠开始处心积虑地对付安禄山,安禄山也感受到了杨国忠咄咄逼人的杀气,两人如同两只斗鸡,一只在长安,一只在范阳,两鸡隔空斗战。杨国忠首先出招,他不断给李隆基上书,核心内容只有一个:“安禄山有谋反之心。”换作别的节度使被弹劾,李隆基可能第一时间便跳了起来,然而偏偏受弹劾的是安禄山。这怎么可能呢?李隆基对安禄山实在是太喜爱了,因为安禄山确实很可爱,虽然言谈举止有些憨,但憨得可爱。
有一次,李隆基拍了拍安禄山腐败的大肚子,问道:“你这胡人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啊,怎么会大成这样?”安禄山一本正经地回答道:“里面什么都没装,只装着一颗对陛下的赤心!”看着安禄山“憨憨”的样子,李隆基心花怒放,他知道这个胡人在信口开河,但他听着舒坦,无比舒坦。
六十多岁的李隆基总以为自己是天下最聪明的人,却不知道,装傻充愣的安禄山其实比他聪明,安禄山早已看穿了李隆基,因此他的每一句话都能递到李隆基的心坎里。
就拿安禄山拜见杨贵妃的礼节来说,这里面便透着安禄山的精明。每次拜见李隆基和杨贵妃,安禄山首先给杨贵妃行大礼,李隆基不免疑惑。普天之下,天子最大,为什么不先参拜天子,而先参拜贵妃呢?安禄山装傻充愣地说:“我们胡人一向先拜母亲,后拜父亲。”安禄山故意拿“母系社会”说事,其实是装疯卖傻。他焉能不知道普天之下,天子最大,他只是在装傻,装不懂而已。因为他早就看出,杨贵妃是李隆基的最爱,只要贵妃开心了,李隆基也就开心了。至于先拜谁后拜谁,李隆基并不那么讲究,只要贵妃开心就行。安禄山的精明不仅仅体现在先拜杨贵妃,同时对待太子李亨,他也有自己独特的招数——不拜!初见太子时,李隆基给安禄山介绍说:“这是太子!”安禄山似乎没有听见,对太子看都没有看一眼,拱手站在那里,丝毫没有参拜的意思。太子李亨脸上红一块,白一块,他知道安禄山在装傻。李隆基有些不解,便问安禄山:“你见了太子怎么不下拜啊?”安禄山说:“臣是胡人,不知道朝廷的礼仪,也不知道太子是什么官。”李隆基越发觉得安禄山可爱,便循循善诱地说:“太子就是储君,朕千秋万岁之后,就是他代替朕做皇帝。”安禄山作“恍然大悟”状,说:“臣愚钝,以前只知道有陛下,不知道还有太子!”这时,安禄山作出一副不得已的样子,极为勉强地参拜了太子李亨,整个参拜过程与其说是在参拜,不如说是在用身体语言告诉李隆基:陛下,我是因为您的缘故才参拜太子的!这一幕,李隆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心中越发喜欢安禄山。看到这里,很多人或许会疑惑:“安禄山明明在蔑视太子,为什么李隆基反而会满心欢喜?”
这就要归结于皇帝的奇特心理,古代皇帝一直都有一个奇特心理:既希望太子快快成长,又怕太子成长太快,归根结底,是怕在有生之年被太子把皇位夺走。
并不是没有先例,太宗李世民不是如此干过吗?李隆基本人不是也同样干过吗?因此,李隆基格外怕太子克隆当年的自己。所以,当安禄山不参拜太子时,李隆基格外欢喜,这说明安禄山心中只有他这个皇帝,不像有些大臣,明明拿着他的俸禄,却频频对太子暗送秋波。当战功、装傻、乖巧集于安禄山一身时,安禄山便成了李隆基面前的红人,于是便走出了一条平步青云的直线:天宝元年升任平卢节度使天宝二年加授骠骑大将军天宝三载同时担任范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天宝七载受赐铁券(有此铁券,等于多一条命)天宝八载受封东平郡王安禄山的东平郡王,是唐朝将帅被封的第一个王(李世民等善战皇族不算),以往如开国名将李靖、李世等,也不过受封国公,而安禄山直接被封为郡王。现在,杨国忠把小报告打到了安禄山头上,李隆基的头顿时摇成了拨浪鼓,安禄山想叛乱?国忠,你别逗了!
寻找外援
李隆基对安禄山的绝对信任让杨国忠倒吸一口凉气,看来短时间内,小报告是扳不倒安禄山的,要想对付安禄山,还得另外想办法。杨国忠盘算了一下自己的势力,发现自己几乎处处比安禄山强,但有一点他比安禄山差得远,那就是地盘。
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而自己却只是一个剑南节度使。无论是从军事编制,还是从对王朝的重要程度上来看,自己都比不过安禄山,这一点无疑影响了自己的话语权。
看来,是扩张一下自己地盘的时候了。想到扩张地盘,杨国忠知道自己不是带兵打仗的料,让自己去当一个真刀真枪拼杀的节度使是不现实的,那怎么办呢?如何才能扩大自己的地盘呢?最现实的办法,还是从现有的节度使中发展一个同盟军。杨国忠的目光在王朝的版图上上下逡巡,最终锁定了一个人——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哥舒翰,突厥突骑施哥舒部落后裔,因为所在部落为哥舒部,因此便以部落为姓,哥舒翰由此而来。哥舒翰的父亲哥舒道元官至安西副都护,因此,哥舒翰从小在安西长大。不过,哥舒翰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四十岁之前,这个人不着四六,仗着父亲积累的家财过日子。四十岁前的哥舒翰没有主业,他的主业就是花钱喝酒加行侠仗义,仅此而已。四十岁这年,哥舒翰的人生遇到了一个坎,这一年他的父亲去世了,按照祖制,他需要为父亲居丧三年。这三年,哥舒翰在长安度过,正是这三年,最终改变了哥舒翰的人生走向。
三年中,哥舒翰见多了世态炎凉,更让他刻骨铭心的是,他居然遭到了长安县尉的侮辱。潇洒了四十多年的哥舒翰从来没有受过那么大的侮辱,这次侮辱让哥舒翰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一番反思后,哥舒翰得出了结论,自己之所以受到侮辱,是因为自己一无所成,如果自己有一身军功,谁又能低看自己一眼?哥舒翰决心脱胎换骨,他要向世人尤其是侮辱自己的长安县尉证明:哥舒翰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而不是任人捏的橡皮泥。不久,哥舒翰仗剑来到河西,他要在这里找回自己的尊严。很快,哥舒翰在河西声名鹊起。吐蕃军队前来犯边,哥舒翰率部挡在要冲之处。吐蕃人分三行从山上往下冲锋,哥舒翰单骑挺枪迎击,第一行败了,第二行败了,第三行也败了,哥舒翰的名声从此不胫而走。除了单兵作战,哥舒翰还联合家奴一起进行流水线作业。
哥舒翰有个家奴叫左车,这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别小看这孩子,这孩子不仅有胆识,而且膂力过人。每次哥舒翰开始追敌之时,便是哥舒翰与左车进行流水线作业之际。
哥舒翰手持长枪,追上正疲于奔逃之敌,流水线作业随即展开:
哥舒翰把枪搭到敌人的肩膀上,然后大喝一声,敌人吃惊地一回头,这时哥舒翰已经手起一枪直刺咽喉,顺手一挑抛起三五尺高,这一刺一摔,对方便再也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了。
这时左车噌地跳下马,手起刀落,首级已经抓在手中,然后向哥舒翰报数:又一个!勇不可当的哥舒翰很快风生水起,天宝六载,老上司王忠嗣被诬落马,哥舒翰便被李隆基推上前台,出任陇右节度使。天宝八载,哥舒翰迎来了一个人生高潮。这一年,他办了一件大事——重夺石堡城。两年前,正是因为不配合攻打石堡城,哥舒翰的老上司王忠嗣被诬落马。两年来,石堡城就是哥舒翰心中的一根刺,不拔掉它,哥舒翰寝食难安。同样寝食难安的还有李隆基,他也想拔掉石堡城这根刺。在李隆基的统筹下,陇右、河西、朔方、河东以及部分突厥精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