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史并不如烟-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李世民脑子有些乱,一方面他知道维护礼仪的重要性,一方面他又想提高亲王们的地位,尤其是李泰的地位,结果这一乱,话就脱口而出,“生死无常,万一太子有什么不幸,你们怎么会知道其它王爷日后不会做你们的主人?你们怎么敢小看他们?”

言为心声,若是李世民没有废立之心,焉能将这样的话说出口,居然说出倘若太子夭折的话语,一定是心有所想。

然而即便李世民心有所想,魏征却不为所动,直愣愣的回应了李世民一句:从周朝以来,都是子承父业,没有兄终弟及的,就是为了不给庶子们留念想,断了争位的根源,当国君的更要警惕。(自周以来,皆子孙相继,不立兄弟,所以绝庶孽之窥窬,塞祸乱之源本,此为国者所深戒也)



“降乘”之礼争到最后,李世民同意了王珪的上奏,从此三品以上官员路遇亲王不必降乘,李泰概莫能外。

从争礼的结果来看,作为老师的王珪似乎让李泰吃了亏。其实恰恰相反,王珪非但没有让李泰吃亏,反而在这场争礼之后得到了莫大的好处,那就是避免风头过盛。

在当时的长安城中,年长皇子留守京城的只有李承乾和李泰,李承乾作为太子接受路遇降乘的礼仪是合法的,因为他是储君。而李泰作为亲王接受降乘的礼仪则是不合适的,一来与太子享受了同样待遇会让人非议,再者也在无意之中增加了三品官员对李泰的反感。毕竟路遇降乘,不仅折腾人,而且折腾心,人家服从的只是皇帝的规定,而并非你李泰本人。取消降乘,让路遇的高官不再对着李泰折腾,其实无形之中拉近了李泰与高官的距离。

无招即是有招,不争也是争。王珪以正礼仪之名却起到帮李泰收心之实,尽管李世民的辩解被魏征否决,但在李世民和王珪的维护下,李泰的声名与日俱增,不可阻挡。

略显遗憾的是,王珪对李泰的庇护只维持了不到两年,贞观十三年王珪老师去世,享年六十九岁。倘若王珪能够硬挺到贞观十七年,或许李泰顺利登顶也为未可知。

《括地志》

时隔一千多年后,很多人可能已经不知道唐朝曾经有一个皇子名字叫做李泰。但是对历史以及对地理有点研究的人都会知道,唐朝曾经产生过一本地理方面大型专著,专著的名字叫《括地志》。历史的灰烬可能会湮没李泰,湮没李泰曾经的种种事迹,但历史不会湮没《括地志》,而李泰正是《括地志》的主编。为了《括地志》,李泰整整花去了四年时间。

李泰为什么会想起主编《括地志》呢?这个想法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自魏王府司马苏勖的建议。

苏勖,名字看着比较陌生,实际很有来头,也很有水平。李世民开文学馆时,他就是其中一员。后来由阎立本画像,褚遂良之父褚亮配文遂成历史上津津乐道的《十八学士写真图》,而苏勖正是十八学士中的一员。

苏勖学士在成为魏王府司马之后,辅助魏王李泰就成了他人生的一大目标,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帮助李泰?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让李泰赢得更多的青睐?苏勖学士想了很久,想了很多方法,又否决了很多方法,最终想出了一个方法——编书。

编书,古往今来都是一条不错的捷径。战国时吕不韦延揽宾客编了一套书,最后吕不韦定下了书名《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出版后,吕不韦玩了一个噱头,悬赏千金,凡能改动书中一字者即得千金,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由来。后来吕不韦倒了,而《吕氏春秋》还在,直到现在。

除了吕不韦,古代名王延揽宾客编书的还大有人在,编书除了可以赢得身后盛名,更重要的是在当时也赢得了重要的政治资源,这不正是魏王李泰所需要的吗?



愚蠢的人总是七窍开了六窍,然后还剩下一窍不通,而聪明的人恰恰相反,一点就透,一点就通,魏王李泰就是这种聪明人。当听到苏勖的编书建议之后,李泰差点跳了起来,这不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捷径吗?还有比这更好的捷径吗?

两个聪明人一对视,一合计,很快定下了编书的大方向。

这个大方向是什么呢?地理。

定下地理这个大方向是有深意的,简单的说就是投李世民所好。李世民之所以被后世称颂,一是因为他的文治,二是因为他的武功,而武功就体现在大唐版图的扩张。从这个角度说,没有人比李世民对大唐的版图更感兴趣,没有人比他对大唐的地理更感兴趣,而李泰要编的就是让李世民成就感得到满足的大型地理专著《括地志》。

贞观十二年,李泰上书李世民请求编撰《括地志》,李世民准奏,从这一年起,李泰开始了编撰《括地志》的漫漫征程,这一编就是四年。



公允的讲,李泰很有能力,也很有号召力。为了编撰《括地志》,李泰将著作郎萧德言、秘书郎顾胤、记室参军蒋亚卿、功曹参军谢偃等延揽到魏王府中,大家一起编撰这套大型地理专著。

李泰延揽的这些人,绝大多数有着真才实学,以上的这四位,除蒋亚卿外,皆声名很大,影响很广,百度一下就知道。

萧德言,隋唐学者,贞观年间官著作郎、弘文馆学士,为晋王李治(唐高宗)讲授经书。封武阳县侯。高宗立,拜银青光禄大夫。博涉经史,精《春秋左氏传》,晚年尤笃志于学,卒赠太常卿,谥“博”。

顾胤,唐学者、史学家。苏州人。唐高宗永徽中累官起居郎兼修国史。预修《太宗实录》和武德、贞观两朝国史。加朝散大夫、弘文馆学士,迁朝请大夫,封余杭县男。龙朔三年(663)迁司文郎中。

谢偃,卫县人,贞观初,应诏对策及第。驾幸东都,诏求直谏,偃极言得失,太宗称美,引为弘文馆直学士。为尘、影二赋甚工,尝奉诏撰《述圣赋》,又献《惟皇诫德赋》以申讽。时李百药工五言诗,偃善作赋,时人称为李诗、谢赋。



需要指出的是,那个年月没有电脑,也没有复印机。那个年月一字一句都来自不易,不仅要博采方志,还要旁求故老,一字一句都马虎不得。所以需要数十名学者奋战四年才能大功告成,不是因为他们效率低,而是因为认真二字。

根据记载,《括地志》原书550卷,序略5卷。序略为全书总纲、列于卷首,其后按贞观十道排比358州,再以州为单位,分述辖境各县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此书保存了许多六朝地理书中的珍贵资料,吸收了《汉书?地理志》和顾野王《舆地志》两书编簒上的特点,创立了一种新的地理书体裁,为后来的《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开了先河。

遗憾的是这部饱含着魏王李泰四年心血的地理巨著在南宋后散佚,原书字数已经无从考究。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括地志辑校》四卷,约13万字。如果以4卷13万字为标准,假定每卷字数相同,那么《括地志》原书的字数可能在1800万字左右,以古代线装书的容量,那将是多么庞大的地理专著。



四年时光,数十名学者心血,1800万字洋洋洒洒,汗牛充栋的书籍规模,无比详细的大唐地理阐述,还有比这更好的礼物吗?当这样珍贵的礼物放到了李世民面前,作为父亲的他能不心动吗?

“内殚九服,外极八荒。宪章之规,条目有序,戎夏之域,今古无遗。简而能周,博而尤要,足以度越前载,垂之不朽。”

当李世民为括地志写下这样的评语时,他的内心又在想什么呢?





第十一章 争储风云


双面李承乾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是我对李承乾的评价,也是李承乾一生的悲剧写照。

贞观十三年,当魏王李泰团结文人学士忙于编撰地理鸿篇巨著《括地志》时,李承乾又在做什么呢?

《资治通鉴》记载,这一年李承乾游猎过度,荒废学业,太子宫事务署长(太子右庶子)张玄素苦苦规劝,却没有效果。这条记载可谓是李承乾一生的分水岭,在这条记载之前,历史记载的李承乾是一个有作为有美誉的好少年,在这条记载之后,历史记载的李承乾就成了一个不可救药的顽劣青年。

其实无论从基因讲还是从师资力量讲,李承乾都是皇子中最好的。论基因他是嫡长子,论师资力量,李世民给他配置的张玄素、于志宁、杜正伦也都是有名望、有学识的官员,那么为什么李承乾会在与李泰的竞争中每况愈下呢?在我看来,原因只有一个,性格决定命运。

小时候老师总是教育我们,要把“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因为前者是被动,后者则是主动。在我看来,李承乾属于“要我学”,李泰则属于“我要学”。一母同胞,基因相同,然而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不同的命运,李承乾随性的性格注定了他的人生败局。



说起来,先后辅佐李承乾的几位其实都是青史留名的高人。如果李承乾是个中规中矩的人,那么这几位一定会辅佐李承乾登上帝位。然而偏偏李承乾不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这是一个随性的人,一个想有自己活法的人。他的性格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也影响了身边辅佐他的人。在这些辅佐的人当中,关键的人有三个:杜正伦,于志宁,张玄素。



杜正伦,秀才出身,出类拔萃。隋朝时每年全国选拔秀才不过十余人,杜正伦就是其中一个。更奇妙的是,在隋朝不多的秀才指标中,杜正伦一家占去了仨,其兄弟杜正玄、杜正藏都是隋朝秀才。一门三秀才,还让不让别人活了。开句玩笑话,如果杜家人上街遭到莫名其妙的殴打,不用问,一定是落第秀才干的。

杜正伦在贞观元年经魏征推荐出任兵部员外郎,后来一路青云,到贞观六年已经升任中书侍郎,不久加授朝散大夫,出任太子右庶子。

对于这次任命,李世民很重视,特地把杜正伦召来语重心长的嘱咐了一番。大体意思说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