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世凯恍然大悟,想想也是这个理,干什么都要靠人工去做,每天只有两三把的产量,除了成本以外,人家工匠自然也要赚点钱,所以这一把刺刀一两银子还真不算高,特别是这东西太过于细腻,还会有次品的出现,所以这样就间接的增加了锻造成本。
而次品自然是无法通过验收的,但是工匠们肯定会把次品的数量也融合进总数量内,然后给出一个相对应的报价,不至于让人家赔本。
“目前一队人手两把。其实职部今日前来大营并非只是为了这些事情,现在督练大人既然已经见证了这三棱军刺的威力,职部还请督练大人允许在后日的演练中,职部本队人马以相同长度的木棍代替三棱军刺,尽可能的避免无谓的伤亡。”
张野回答了袁世凯的话,旋即再次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
三棱军刺在演练中是肯定无法使用的,被这玩意儿给碰上了非死即残,连医官都只能束手无策。
现在袁世凯已经认可了三棱军刺的威力,那么他们在后日的演练中也可用木棍来代替三棱军刺,但是取得的效果却是一样的,只要木棍沾到了对方的身体,对方就算阵亡,即便不算阵亡,也不能在继续参加演练。
“允了!”
袁世凯无奈的同意道。
虽然这样对于进攻的部队来说很不公平,但是没办法,谁让人家有这种近战利器呢?演练只是为了检验一下部队的训练成果,而非真实的打仗,过程虽然很重要,但伤了人可就不好了。
随后,张野命人带着人拖着长长的铁丝返回了野外的训练基地,而他自己则留在大营内。
后日一过,张野的一队也将返回大营内跟着训练。
而此后的袁世凯,却始终焦虑不安。
虽然没有见到张野手下的士兵,但是从张野的表现上来看,袁世凯认定张野肯定有制胜的把握,否则的话也不会表漏出如此自信。
但是演练的规矩,该遵守还是要遵守的,战场上没有什么公平与不公平之类的存在,别人也不会给你时间去锻造可以与之抗衡的兵器。
而袁世凯和他的部下,也必须要接受这个事实。
下午,袁世凯从军中抽调了十队最为精锐的人马,将其队官集合了起来,并且召集了手下大将曹锟、王士珍、冯国璋、段芝贵、张勋,以及谋臣徐世昌,炮队管带段祺瑞等人。
这些人都是跟随着袁世凯从一开始就呆在小站的,而这些人在日后也基本上都成为了一方霸主,可谓是人才济济。
参演的人员到齐之后,袁世凯这才将后日演练的事情说了出来,并且将其中的一些规矩也如数讲给众人听。
而众人也很不理解,对付一个队的人马而已,用得着大动干戈?甚至连段祺瑞的炮兵也给调了过来?
在众人看来,袁世凯这一次显然是小题大做了,即便是对方有沾之即死的三棱军刺又如何?他们这些哪一个不是精锐中的精锐?对付一群小毛孩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慰亭,一个小将而已,何必如此大动干戈?而且我方若是真的派出了这么多人去攻,即便是赢了也是胜之不武,反而会落人口柄,实在是划不来。”
作为袁世凯的老友,徐世昌这时候也只能挺身站出来劝阻了。
其他人虽然与袁世凯的关系也不错,但终归在年龄上还是小一些,有些话说出来也不合适,再者都是武官,也不该由他们来说这些话。
徐世昌比袁世凯大上四岁,两人又是多年的好友,作为谋臣,徐世昌也有责任去告诉袁世凯这其中的利弊。
“卜五(徐世昌的字),这十队人马是半年前我与那张野约定好的,而且也是他自己提出的,之前他来找我的时候,也没有对参演人数提出更改,反而提出了一些其他的要求,若是我们派去的人少了,威信何在?战场上没有以多欺少,但军中却有失信于人。”
袁世凯摇了摇头,十队人马参与进攻,这是早就商议好的。
袁世凯既想检验一下由德国教官训练出来的士兵水平到底怎样,同时也想看一下让张野自傲的资本是什么。
如果张野真的胜利了,或者是达到了袁世凯预想的效果,那么袁世凯也不会反悔,肯定会按照半年前的约定,提拔张野为营官(管带),并且让张野兼任督练处总教官。
目前这个总教官是由袁世凯亲自兼任的,副总教官则是德国教官。
众所周知,小站练兵虽然是成功了,但却只能算是马马虎虎的成功了,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成功。
而主要的原因便在于袁世凯的犹豫不决,往往德国教官拿出一套方案,下面的人便拿出另外一套方案,袁世凯又没有决定到底采用哪一套方案。
所以真实的小站练兵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成功,这里面其实充满了矛盾,之所以说它成功,只不过是因为较之旧军队来说,新军是成功了。
但是新军依旧没有一套完整的核心内容,颇有些四不像的感觉。
这些军官丝毫不顾及张野是否就在现场,说起话来更是不顾一切。不过说来也是,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要比张野年长的说,谁也没把张野放在眼里。
“哼,一队人马,我的炮队分分钟就能搞定,何必兴师动众?”
袁世凯虽然执意不改,段祺瑞当下也不干了,因为大家都觉得这就像是过家家一样,简直就是胡闹,于是段祺瑞也放出了豪言。
的确,攻坚战有没有炮兵的参与很重要,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双方战斗的结果,甚至是伤亡的比例。
现代战争炮兵的作用很大,乃至未来几十年都是如此。而此时有没有战壕之类的防御工事,只要歩队被炮兵锁定了,基本上就是个十人九死的结果。
张野不喜不怒的问道:“不知段大人打算用多少炮弹来进攻?”
段祺瑞看了眼张野,暗道这家伙还真没眼力劲儿,不由的回答道:“不多,五十枚炮弹足以。”
张野快速的在心中计算了下,然后得出了一个比较靠谱的数据,开口道:“若是如此,我部直接撤掉十人,算作是在炮袭中的阵亡士兵。”
第十章:欺人太甚
什么?五十枚炮弹只能干掉你十个人?未免也太托大了吧?
一瞬间,整个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被引爆。
之前大家多少还听说过张野这个人有些狂妄自大,但是大家都还保留着一些怀疑的心思,可是现在一见,果然如此,甚至真正的张野已经超越了传言。
“哼,黄口小儿,竟如此不知廉耻!”
段祺瑞差点没被张野的狂妄给气死,一连骂了几句道。
“段大人,大家都是同僚,而我又年幼,在您面前那是真真实实的晚辈,我们现在只是在工作中有些分歧而已,如果您不相信的话,明天下午大可到我阵地上瞧上一瞧,如果瞧过之后还是不能让您满意的话。
那咱就拿一些动物放在我的阵地上,您尽可用火炮去轰,届时动物死亡多少,我就去掉多少的士兵。”
张野深吸了口气,满不服气的开口道。
虽然他急于表现自己,很想获得袁世凯的认可,并且得到更高的职位,但此时张野也不想得罪这屋内的任何一个人。
大家都是未来袁世凯北洋集团的核心人物,无论是得罪了哪一个,对于张野以后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先前给出的十人已经是极限了,若是真的用炮去轰的话,五十枚炮弹张野可以保证,士兵的死亡人数绝对在八人以下。
这可不是张嘴就来的,而是真真实实的数据推演。
以五门炮为例,第一轮肯定是试射,这五枚炮弹基本没有任何的杀伤力,第二轮也是试射,虽然具有一定的杀伤力,但效果还是不行。
真正的炮战到第三轮甚至第四轮都有可能是试射,放在欧洲国家的炮兵或者日本军队的炮兵里或许只要一轮试射就足够了,但是这里实在中国,给他算两轮的试射就算是张野放水了。
如此,十枚炮弹已经放完,真正具有威胁的是剩下的四十枚炮弹,如果是普通的野战倒也罢了,但现在张野打算将普通的野战打造成野外攻坚战。
拥有坚固的工事用以抵抗,加上防炮洞,所以这些小口径的火炮,除了直接命中防炮洞以外,顶多也就是给士兵带来一定的威胁,例如耳朵暂时失明等等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所以五十枚炮弹去攻击阵地,能造成的效果真的不怎样,况且一百五十余人,按照张野的想法,阵地的长度至少要在五百米以上。平均每人要防守大约三四米左右的距离,虽然容易造成火力分散,但也尽可能的增加了防御面积。
加上有铁丝网的阻拦,也可以给他们带来一定的防御时间,一队士兵的枪法目前在整个新军内算是顶尖的了,这段时间一百五十人齐齐寻找目标,起码可以打掉对方三百人,或许会是更多,这都需要按照战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工事,士兵的个人素质等等,这些小方面都给了张野得以取胜的信心,而枪法以及后面的三三战术也会让对方很是头疼,即便是近战,张野也有把握面对三倍于己的敌人保持不败。
在一个,张野也设置了二道阵地,同样的也是战壕,跟第一道战壕一样,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一道战壕的身后是完全暴漏在而到战壕眼前的,如果对方突破一道战壕,想要依托工事进行射击的话,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哼!”
听着张野的解释,段祺瑞也没了辙。
人家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白了,并且把身份也摆的很正,论资历,张野是晚辈,这个张野也承认,现在只不过是在工作中产生了分歧,如果段祺瑞仍旧死抓不放的话,恐怕会授人话柄,自损形象。
无奈之下,段祺瑞只能冷哼了一声,不再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