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环境讲,第四次印巴战争拉开了共和国参与国际争从此开始,共和国将逐步解决与周边各国的边境划分与领土纠纷问题,在国际舞台上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展开竞争。
从政治上讲,在“共和国”号服役前,共和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唯一没有航母的国家。国力不及共和国三分之一的俄罗斯都在211世纪初提出,在20年之内分别为太平洋舰队与北方舰队建造3大型攻击航。英国计划建造三艘大中型航母,即“伊丽莎白女王”号、“威尔士亲王”号与“安森公爵”号。法国批准了pa2与pa3两艘航母地建造计划。美国在建造了cvn78后,先后批准了cvn79与cvn80建造计划。共和国作为得到公认的世界强国,建造大型攻击航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一支强大地海军既是解决争端的重要力量,又是维护国家与民族利益的必要筹码。
在潘云生提供的资料中,被命名为“中华”级的大型攻击航母计划建造3,标准排水量超过c0、满载排水量超过85000,标准载机数量75架、最大载机数量90,动力系统为聚变核反应堆,全电动推进。
关键技术是作为动力的聚变核反应堆。
第一座商用聚变核电站地运行测试还未结束,要让聚变核反应堆上舰,关键就是小型化技术。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资料,第一座舰用聚变反应堆将在2018年之前研制成功。
因为航母的建造周期较长,所以“中华”级航母地开工时间订在20177年年底。
除了应用到航母上,聚变核反应堆还能应用到潜艇上。
相对而言,海军司令英常徽对潜艇的重视程度远如水面战舰。
“剑鱼”号性能出众,却因为造价过于昂贵,只建造了一艘。直到2015年底,海军才批准了3第二代全电动潜艇的建造计划。
要想解决造价问题,还得在聚变核反应堆的小型化工作上下功夫。
只有装备了聚变核反应堆地潜艇才真正具备“无限潜航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剑鱼”号的性能缺陷。
按照海军规划,配备聚变核反应堆的“核潜艇”将与“中华”级航母同时开工。
除了航母与潜艇,海军其他水面舰艇也是新技术的“受益者”。
第一艘“柴电混合推进”型多用途驱逐舰已经开工建造。主动力为大型柴油机,主推进器为2台超导电动泵喷射器,最大速度超节。海军还计划在该型驱逐舰上装备电磁炮,使其具备强大的对地打击能力。
第一艘防空巡洋舰已经完成设计工作,即将开工建造。作为未来航母战斗群的核心力量,该级巡洋舰主要任务就是舰队防空,除了配备第三代相控阵对空搜索/跟踪雷达之外,还配备了120射程超过250千米的区域防空导弹。
全电动反潜护卫舰地论证工作即将结束,如果采购价格在承受范围之内,海军将采购至少12艘。全电动推进减少了护卫舰上的噪音源,使护卫舰地自噪音水平降到更低,能够更有效的发现与攻击海面下地潜艇,作战能力比普通反潜护卫舰提高至少50%。
“海军革命”的关键技术不是正在研制的电磁炮,而是“龙翔电池”的量产工艺。
所谓的“龙翔电池”,实际上是从量产的复合蓄电池中挑选出来的“者”。两者产出比例一直在1/1000以下。如果不能提高“龙翔电池”的成品率,就无法提高产量、降低价格。“剑鱼”号潜艇与“飞鹰”号直升机的价格高得离谱,“龙翔电池”的“贡献”最大。海军要想进入“全电动时代”,解决“龙翔电池”的量产工艺尤为关键。
海军建设是一件任重道远的艰巨工作。
如果国力强盛,打造一支世界一流的陆军只需要1,打造一支世界一流的海军却需要至少50年。
共和国海军要想成为世界一流海军,不是建造几艘航母、几艘潜艇、几艘巡洋舰那么简单的事情。只有全**民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将海洋利益放到国家利益的首位,共和国才有希望成为世界海军强国。
不管是率领中华民族走上复兴之路的纪佑国、还是为共和国海军奋斗了数十年的英常徽、乃至所有关心与支持共和国海军的万千军民,他们只是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为共和国迈向远洋打下基础。
共和国海军成为世界一流海军的那一天,就是共和国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日子!
*****
月票啊月票,冲向第三,兄弟们加油!(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卷四 军火帝国 第十七章 民族之翼(三更求月票)
海军相比,共和国空军(包括海航)从“科技革命”处就微
到中日东海战争结束时,共和国空军的进步主要依靠早期技术积累,与物理实验中心的研究成果没有太大的关系。/
当时,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应用在“太行”系列发动机上的电动涡轮加速器。
由“龙翔电池”与超导电动机结合而成的电动涡轮加速器又被称为“电动涡轮增压器”,主要用来增加涡轮风扇发动机的空气流量,相当于为涡轮风扇发动机增加了一级低压涡轮,达到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在不增加油耗的情况下提高发动机的推力的目的。
电动涡轮加速器催生了j10b、j-11b与j13b。
一直以来,“动力”是限制共和国空军战斗力的最大障碍。
211世纪初,共和国空军的主要“动力”还来自俄罗斯。当初,因为在出售给巴基斯坦的fc11型战斗机上采用了俄罗斯生产的rd33发动机,导致出口一度受阻。受此次事件影响,共和国加大了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投入。
在al31f的基础上,共和国研制出了具有全部知识产权的“太行0动机。
结合了电动涡轮加速器的“太行”发动机总共有2型号,即“太行011”与“太行02其中,“太行1c1”是j10b、j111与j13的标准配备,“太行1c2j11b与j-13b:标准配备。
共和国空军在第四次印巴战争中地出色表现、在东海战争中力克强敌,配备“太行”系列发动机的三种战斗机当居首功。
真正“享受”到物理实验中心研究成果地还是共和国地第四代战斗机。
j14形机能在东海战争中斩落日本空中自卫队地大型预警机。扭转被动局面。与“主动电磁干扰装置”不无关系。
可以说。j14研制过程就是一部共和国空军“补短”地教案。
研制项目启动时。因为空军地要求非常高。技术储备又非常薄弱。所以导致研制工作数次暂停。甚至差点被迫下马。
直到2014年。“太行1地研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j14地研制工作才步入正轨。
随后。物理实验中心第二阶段研究工作展开。高分子复合材料列入主要研究课题。j14地研制工作才开始加速。
20166年初首飞地时候,j-1形机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按照空军提交的计划,j14服役时间从20177年6月推迟到20177年12月,主要就是大量采用新技术与新材料,导致定型阶段的设计修改量太大。
由此可见,空军要的是足以与f22匹敌的先进战斗机,而不是“半吊子货”。
与j14一样,作为低端搭配的j15战斗机的研制工作也非常艰难。
因为只配备1台发动机,所以为j15~制地“太行15推力必须比“太行1提高25%,才能使j15具有不输于三代半制空战斗机地机动性能。因为机体更小,所以为j115开发的电子设备地集成度更高,研制难度更大。因为要作为航母载机使用,所以j15的基础型号是2个,而不是一个;舰载机型号对防腐蚀、机身强度、起落架强度、作战半径、作战用途有更高地要求,研制难度也更大。
与j14比,j15采用的新技术更多。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新材料带来的影响。在最新的设计书中,j15的主承力部件由高强度合金制成,机翼主结构由复合材料制造,机翼与机身蒙皮由高分子复合材料一次性塑造成型;火控雷达采用了20166年底才定型的“hy166”型主动相控阵多功能雷达,集成度比j1“hy11高出50%,在体积减少1/3的情况下,各项性能均超过了“hy14
从2010年项目启动,到2016年底,空军为j-15入了376亿元研究经费,仅基础研究费用就超过210!虽然比起f35,j15的研制经费算不了什么,但是对并不富裕的共和国空军来说,这不是一笔小钱。
万幸的是,j14很多研究成果都能用在j115上。
除了共和国空军投入巨额研究经费外,参与研制工作的巴基斯坦也投入了数十亿元经费。
按照空军的“远期规划”,j115服役之后,将在1之内陆续取代j7、j8、j10与q5系列战斗机,成为共和国空军的主力中型战斗机。海航也准备用j15取代j7、j8、j10与q5,并且将j15定为标准航母载机。算上巴基斯坦承诺采购的150,j15的产量肯定在2200以上。如果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有所收获,j15的产量不会低于2500,或许能超过3000,成为产量仅次于f35的第四代战斗机。
只是,最先服役的不是空军型j15,而是海军舰载型j-15。
“共和国”号航母下水时,让j10b与j13b通场飞行,只是给那些受邀参加仪式的外国武官做做样子。只要j15在
:首飞,就能在2018年中期上舰。此时,“共和国”》服役前的海试工作。
除了战斗机,其他机型的换代工作也已展开。
下一代预警机与加油机地载机都是正在研制地“y14电动大型运输机,而y14又与上飞的大型干线客机有直接关系。
全电动大型运输机的关键技术是“复合蓄电池整形技术”。
与海军、陆军装备不同,飞机上的空间更加宝贵,对重量的限制更加严格。研制j14的时候,为了鼓励设计人员尽量减轻重量,空军抛出了“每减轻1千克奖励1个月薪水”的诱饵,结果让j-1空重减轻了足足44千克!
显然,“龙翔电池”不能像装在战舰上那样,随意装在飞机上。
按照上飞提出的设计方案,必须将复合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