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财迷抗日记-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弟兄们组成抗日义勇军上前线,为阿毛兄弟报仇!为所有被东洋鬼子残害的我国人民报仇!

共济会的新闻发言人屈国良先生,后来对新闻记者宣布了共济会会长才弥先生的讲话精神,号召全体共济会会员,向陈阿毛烈士学习。并且行动起来,参加抗日!会长才弥先生还强调指出,共济会已经组织了一支抗日义勇军,会长将亲自领军,加入上海战场,一定要消灭十倍、一百倍的鬼子,来为陈阿毛烈士报仇。

有新闻记者问:你们的抗日义勇军是第几军的?

我们是……抗日义勇军第五军!

…………………………

看到上海战事已经爆发,日本政府又发表强硬的声明,要我国政府承担一切后果。粤派政府马上说自己无力应付局面,急邀蒋中才出来主政。

不知道是不是东北的抗日形势不同引起的蝴蝶效应,还是蒋中才自己觉得应该收买一下民心?毕竟蒋中才是因为上海战争,才又被粤派政府请出来主政的。一月二十九日,蒋中才制订《对日交涉的原则和方法》中,确定了“一面预备交涉,一面积极抵抗”的原则,成为南京政府对淞沪战争的指导方针。

二十九日这天,在南京的长江上日军舰艇炮击南京城区(说是有十九路军士兵向军舰开枪)。三十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作出了国民政府移驻洛阳办公的决定,以表示就是放弃南京也不向日军妥协。会后,蒋介石发出《告全国将士电》,首先为九一八事变后的不抵抗政策进行辩解,说:“东北事变肇始至今,中央为避免战祸,保全国脉起见,故不惜忍辱负重,保持和平,期以公理和正义,促倭寇之觉悟。”但他也不能不承认,对日本的侵略愈是退让,则彼愈是得寸进尺:“不意我愈忍让,彼愈蛮横。沪案发生,对渠要求,且已茹痛接受,而倭寇仍悍然相逼,再向我上海防军突击,……凡有血气,宁能再忍。”为此,“通电”宣布支持十九路军抗战:“十九路军将士既起而为忠勇之自卫,使我军革命将士处此国亡种灭,患迫燃眉之际,皆应为国家争人格,为民族求生存,为革命尽责任,抱宁为玉碎毋为瓦全之决心,与此破坏和平、蔑视信义之暴日相周旋。”

但在实际的军事布置上,他准备让守苏州和南京的十九路军两个师南下上海,南京等准备交给中央军八十七师(当时在浙江)、八十八师(当时在河南)来驻守。看来其实际行动还远没有他的口号这么热烈。

而且在南京应该也有炮兵的吧,怎么就不向日军军舰还击呢?这就是政府对日军挑衅反应的一个典型案例吧,能忍则忍?

三十日晚上,由宋希镰为首的一帮中央军军官,到军政部长何应钦处请愿,要求领兵参加上海抗战!连一般不参加这类活动的陈明仁,也在其中。在激忿中,陈明仁和几个年轻军官对何部长出言不逊。

…………………………

在九一八之后,海外华侨纷纷捐款支持我国的抗战,情况非常感人。有的工人是捐献了他们一年以上的收入!洪门在这个事情上起了组织的作用。所以,他们也与共济会联系,让共济会合理安排捐款的使用。

共济会的龙头大哥才弥先生就是抗日义勇军的参谋长!本身又是抗日捐款最多的的。不过其中多半钱买了许多上海产的驳壳枪和军装等,支援各支抗日义勇军。

另外还有来人的,东南亚为主的一些地区的华侨青年,就直接来到广州和上海,多数也是让洪门作个介绍,到了国内就来找共济会。

不过就算是从南洋来的人,到国内也已经是十一月、十二月了,刚在上海、南京编队集训,上海之战就开始了,所以,他们多半就直接奔赴上海参加抗日。






第四卷 1932年 第一百零二章 江湾大捷

  ◆字数:3263◆


财迷的抗日义勇军到了江湾防线后,奉命在十九路军那个团的后面三公里处驻防,算是第二条防线。实际上,十九路军是想把他们保护起来。

虽然看上去义勇军的装备不错,每个人还有一顶钢盔(谢谢小野次郎先生的赞助),但十九路军还是认为他们不过是支有钱的业余部队而已。才弥先生这个大老板,可真有钱!不过用钱堆出来的部队,应该是中看不中用的,这些人能打仗吗?

而十九路军就寒酸得多。他们也是南方的部队,可没有雨衣、油布,一人一项大斗笠当雨具,上面写了“十九路军”四个字,衣服也破旧。开战之前,南京政府已经欠发他们二个多月的饷,所以连吃的都不能保证。但战士的热情还是很高的,特别是开战后,上海百姓热情支援,送吃送物,又捐款,战士们的抗战决心更大了。

另一个时空,财迷只知道十九路军是广东部队,而这个时空中,发现十九路军中有不少浙江人,说前二年组建十九路军时,有一个浙江的师并入了十九路军。不过军长等主要将领都是广东人。

…………………………

小野次郎的集中使用装甲车部队,快速穿插,迂回作战的作战计划,在这个时空还是相当新颖的。这个计划不光得到盐泽幸一的同意,他还决定把海军陆战队的主攻方向也改到江湾。这样,变成了陆战队为主、自卫队为辅的军事行动。

一月三十一日早晨,日军二千多陆战队士兵和三千多“自卫队”士兵,在三十七辆装甲车的掩护下,向江湾十九路军发起进攻。这是日军在上海最主要的军力了。

日军集中攻击一处,而十九路军对这装甲车,只有用集束手榴弹一个办法。但小野指挥的步兵挺注意与装甲车的协同作战,这一招不好使。十多分钟后,十九路军防线上的这一处被突破。根据小野的计划,日军冲过突破点直接向前突进,很快来到了第二条防线、抗五军防线前。

在这儿,他们碰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装甲车在离战壕前三百米左右,被守军的火箭筒打蒙了。一下子有十几辆被打中,每辆车只要挨上一发就完蛋。开始,还没被打中的装甲车还想按计划,向前快冲,但在离战壕二百米、一百米处,他们死得更快。这下,日军也怕死了,赶紧掉头向后。不过已经晚了,逃回到八百米外的只有一辆装甲车。

这辆装甲车到了这儿,已经是在日军步兵阵地的后面了,以为华军打不着了,就想调头转向。确实,火箭筒是打不到这么远的;没想到,这儿防守的义勇军拿出了德国进口的反坦克枪,对着这辆装甲车打。也是日军装甲车的装甲实在太薄,这么远的距离上,还是一枪一个孔。其中一枪,打中了发动机,正在转向的装甲车一下停了下来。

看到这一片还在燃烧的装甲车残骸,盐泽幸一心痛得要命。看上去对面战壕里的敌人并不多,所以他拿出日军的看家本领:先是迫击炮轰炸,轻重机枪掩护,掷弹筒再上去,最后是步兵冲锋。不过在冲锋前,他们就感觉到,对面的枪声并不多,但轻重机枪手的死亡率挺高。而掷弹筒手上去后,对面的枪声密了点,而掷弹筒手死得太快了,有的连一发弹都没打出就死了。

财迷在阿毛的灵堂前发过誓,说一定要亲手杀十个鬼子来为他报仇,可手下的人不让他上前线。双方争执,最后双方都妥协一步,让财迷在离前沿战壕后面一百多米地方的一个碉堡里,用一支德国反坦克枪改装的狙击步枪打鬼子。让才弥先生穿上了防弹背心、钢盔,这个工事还修得特别好。他们共济会有钱,工人又支持,所以,就算是一线战壕的地堡,不少也是用了钢板加固,更别说会长才弥先生要用的这个碉堡了。

财迷在碉堡里面,用自己工厂生产的普通13毫米子弹来对射程内的鬼子点名。距离远了点,不过射击效果还可以,不是百发百中,准确率也在三分之二以上。不一会儿,十个鬼子的定额早完成了。

等日军的士兵冲锋时,抗五军的枪声才变密了,在离对方战壕几十米的地方,对方突然多出来很多士兵,扔手榴弹,用驳壳枪扫射,日军士兵像稻草人一样,被狂风吹倒在地。

义勇军的战壕是按训练时挖的锯齿状、带猫耳洞的。隔一段还设有一个带上盖的地堡,里面是机枪手和狙击手。当敌人炮轰时,一般士兵都在猫耳洞里,只有狙击手和机枪手的地堡里看情况射击。当敌人冲锋到一百米内,地堡里的人一吹哨,战壕中的士兵才从猫耳洞里出来,用侧把子枪点射,扔手榴弹。地堡里的人一般还有防弹背心,鬼子没有重武器,所以抗五军的伤亡很小。

十九路军的这个团开始没指望义勇军能挡住日军,只是缩在被冲开缺口的两边,远远向日军开几枪,希望掩护义勇军能多逃出一点。

可再看下去,发现日军的装甲车都被打坏了!日军士兵的冲锋被打退了!十九路军官兵也沉下了气,在边上重新布阵,形成三面夹击日军的态势。

这个时候,盐泽幸一犯了一个错误,他不光没有及时撤军,反而命令在虹口的五百多名预备队和他的炮兵,前去支援。同时命令部队向北面的义勇军战线继续猛攻,他想为装甲车兵报仇雪恨。

而小野次郎一时也没搞清状况。对面的部队不像是十九路军,是国大党的第五军已经参战了?他们也不会有反装甲车的武器呀!不过,他们的机枪什么的配置不多,火力不猛,还是像国军的。

到底是专业知识强,小野次郎跑到战线后面的那辆装甲车看了弹孔,还钻到装甲车里找到了子弹头,就知道这应该是反坦克枪打的。不过什么时候华军中装备有了这种反坦克枪?日军方面怎么没有听说过?看来这一时空的实际情况,与他们集训时候学习的,还是有不少不同。

小野把对面防守的华军有13毫米反坦克枪的情报记录下来了。

…………………………

共济会和十九路军军部都得到了日军五千多人倾巢出动向江湾进攻的消息,两边的人都非常担心,并都决定带人向江湾增援。十九路军一个团把闸北交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