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中才听了后说,这样好的国防工程,应该是国家来做的;现在光之老弟以自己的力量来做,实在是让人佩服,这是老弟一心为国为民的又一个证明啊!不过现在既然我们政府知道了,以后的钱就由军费里出吧,不然我这个老兄真的没脸当这个政府的位置了!以后你们的潜艇部队也秘密编入海军的序列,用军费来养。而部队的官兵,当然还是由光之老弟来管啰!
财迷与蒋中才一样,一下子就想通了。这支部队基本上只是对抗击外国入侵有用,而不能用于内战的,所以这样编入海军,对共济会也是好事。而蒋中才把这支部队归入海军,觉得以后军事上好控制一点,别让共济会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用潜艇去干什么行动。
第七卷 1935年 第二百三十九章 汉奸闹事
◆字数:2185◆
蒋中才当然是说,他支持潜艇的生产,并让潜艇部队算是正规海军,这是让共济会少出钱,是为共济会好,是对光之老弟在一些合作谈判条件上这么为国家为民族着想作的一点补偿。虽然政府的经济也很困难,但政府也要为抗战多出一点钱。
而潜艇在将来的国防、抗战中的重要作用,就不用多说,蒋中才毕竟还是学过军事的,用脚指头一想也就知道了。就算一点不懂的人,也还有上海战争的例子在这儿呢。
政治民主方面,谈判也达成了一致。蒋中才答应就此结束训政,改为实行宪政。
另一时空的人对什么是训政不清楚,孙大总统曾把“建立民国”的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军政结束后,实行训政,训政时期的任务是施行约法,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考试合格的人员到各县筹备地方自治,并对人民进行使用民权和承担义务的训练。凡一省之内全部的县已实行自治,就可以结束训政,开始宪政时期。蒋中才在一九三一年取得政权后,就是说为了收拾当时混乱的局面,规定一个时期内,就由国大党作为唯一执政党,由他们来执政统治,因为蒋中才他们的“训政”规定,其中的“约法”由国大党来制定、修改,也由国大党来执行。
现在,他答应了要结束这个训政,开始制定宪法。这让汪精卫他们也觉得是个机会,别的民主团体对这也觉得是件好事。
因为财迷他们比较好说话,双方谈判在几天后就达成一致。中央军在山东被俘虏的部队,也都放了回去。一场可能发生的内战,就这样结束了。
蒋中才在接下来的国大党五届代表大会上讲话,表示要着手结束训政,实施宾政。说这是他的政府向民主迈进了一大步。
对于抗日政策方面,他也说了一些“如果和平未到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不轻言牺牲。抱定最后牺牲决心,而为和平最大努力”等等。表示虽然现在忍让,但如果把我们逼急了,就只有牺牲、反抗。
而南京政府还决议要发展重工业,对重工业进行政策倾斜。例如对造一条大船,政府就给多少钱的补助等。
大家都知道,这时,共济会在马鞍山的船厂正好开始生产船了。而没什么人知道的是,在这个船厂的一个秘密分厂中,我国第一条柴电动力潜艇也就要下水了。
共济会从这次事件中,得到了浙江省的地盘,以及对潜艇生产的支持费用,安徽等地的势力也更巩固了。另外,共济会的名气、地位,都得到了提升,很多地方势力,都来与共济会拉关系。共济会与日军是明显的敌人,但与国内的主要实力派都没什么大的矛盾,自己的实力在事件中得到了展示,所以各实力派也都想结交这样一个朋友,而不会去树这样一个敌手。
另外,共济会内部也消除了隐患,会员们更加团结。在对才弥先生作追悼式报道时,共济会做的好多事情也同时被高度评价,很多国人,特别是一些知识分子,对共济会的印象也更好了,于是就加入了共济会,这使共济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些政治人物、猜到才弥先生绑架案内情的人,见到蒋中才结束训政和改变抗日的态度,是在与才弥先生作了会谈后作出的,于是觉得共济会才弥先生真的让人佩服。
各地的实力人物在看到抗五军与中央军的仗不打了、蒋中才也表态要结束训政之类的后,他们都没有说再要成立以他们为首的抗日全国政府了,而是改口为:既然蒋中才能听从他们的劝告,改变政策,所以他们暂时让蒋中才继续执政,对其政府今后的情况“听其言、观其行”。
…………………………
不过在他们谈判和国大党开会期间,日军也看到抗五军与中央军的内战是打不起来了,于是他们开始对热河等抗五军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进攻。另外,他们搜罗的一些汉奸,也在河北粉墨登场了!。
首先是河北香河汉奸武宜亭(振茂)等人受东洋人煽惑,组织“国民自救会”,号召“反蒋倒党”,围困县城,声言要自治。
然后,天津的汉奸组织了一些流氓泼皮,自称“华北民众自卫团”、“农民自救团”代表,由日人引导游行,向巿政府请愿,要求还政于民。也就是说,他们自称是民主人士,他们要进行“地方选举”,然后就不用中央管事了。
另外,天津一下子出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民间自发组织”,有”中华民主同盟会”,“国民自救总会”,“河北各县代表联席会议”,”山东人民自治协会”,“绥远军政自治协会”,“河南全省人民自救会”,“察绥商民联合会”,“天津工商业联合会”等等一大堆,也不知道怎么冒出来的,也就是联合发了一个通电,请中央开放政权,他们要“自治”。
不过真正有动作的是在通县的汉奸。在日军特务的操纵下,汉奸殷汝耕的伪“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在通县成立,池宗墨、王厦才、张庆余、张砚田、赵雷、李海天、李元声、殷体为委员,殷汝耕为委员长。看来,甘愿当汉奸的人也不少。
这时,宋哲元也看到中央并不想与日军马上对抗,而且他们自己也想在河北能维持下去,并不想别的部队介入。从一些报纸上消息来看,才弥先生好像与蒋中才达成了一致,也没要蒋中才马上发动全国抗日的样子。这样的话,他们的部队只要能掌握河北大局,就不能牺牲实力去与日军对抗,也没有能力与日军对抗。所以他们对通县汉奸的这样搞,没有去阻止。至于那些与浪人们一起喊口号、发通电什么的小汉奸们,更是不会去管他们了。
第七卷 1935年 第二百四十章 又是新年
◆字数:2565◆
不过二十九军的这些态度,让华北的日军特务觉得宋哲元他们还是可以争取的,于是东洋特务一天到晚来找宋哲元和商震,要他们宣布河北自治。只要他们宣布河北自治,日军将对他们怎么支持,包括军事和经济。商震被逼得没办法,只好装病,来躲避这些特务说客。
而日军的直接军事行动也挺快,他们的部队向抗五军根据地进攻,受到根据地留下的部队的抵抗,不过还是让他们占领了一些原来是抗五军管辖的城镇。日军急进派又开始宣传他们在东北“剿匪”的胜利,另外又派了一些部队,向山海关和古北口逼近,以威胁河北的二十九军,并阻止已经入关的抗五军回到东北。
总的说来,日军利用抗五军与中央军的内战,还是捞到不少渔人之利。他们打下了一些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也拨掉了一些他们的眼中钉。这些军事上的据点,要恢复还是要花不少代价的。他们宣传了军事上的胜利,让一些汉奸认为日军的势力还是大,就被他们拉了过去。于是在政治上,他们也搞利用这些汉奸闹事,把势力伸入华北和内蒙!。
日军让这些汉奸的闹事,发起的比较仓促,时间还不久,共济会与蒋中才的谈判就达成结果,并可以北上了,所以,影响总算还不大。
这样,汉奸们的好日子并不是很长,这儿共济会与蒋中才的谈判基本确定后,财迷就让抗五军、敢死大队等马上北上。不过现在抗五军要北上,可比当时南下要难得多,二十九军虽然没有说阻止抗五军的北上,但他们怕日军以此事作为借口,在河北制造事端,所以让抗五军不要大张旗鼓地北上。而到了长城北面更加麻烦了,日军控制了山海关和古北口,更别提利用东北到北平的火车了。
财迷等人商量后决定,先让敢死队先去天津一带,打击东洋人的走私和那些汉奸的胡闹。共济会与各地经济界、商业界的关系是很好的,自己也有不少工商业在各地,现在这些受害的老板们来找共济会,共济会当然是要出手的。而且这走私要是不压下去,让东洋人得到经济上的好处,就等于是让他们有钱来造子弹对付我们。
而且敢死队的人不多,化妆又是本行,他们悄悄回河北,是没有任何困难的。等他们在河北有了行动后,能吸引日军的注意力,也可掩护大部队的北上。
而在抗五军回热河的行动上,他们还是听从二十九军的要求,因为目前抗日的基调已经定了,还是要拖延日军入侵华北的时间,那就分小批量、化妆成百姓,绕道慢慢进入热河和东北好了。日军是占领了一些原来是抗五军根据地的地方,不过日军很快就会知道,占领这些地方,他们每天都要付出代价的。
敢死大队的人回到天津、河北沿海后,又开始了老本行。打击走私。这对他们是熟门熟路的,而且这次人手比以前更多了,一些从东北撤出来的队员,现在还没去东北,就先在河北先拿东洋走私分子练习一下。还有一些新训练的队员,以及在这次徐辉绑架事件发生后招收的敢死队员,也都一起北上。没有到北平的训练基地去,而是分到队里,跟着缉私了。
海路上的走私很快取得了效果,走私分子的不少货物在海岸线上被敢死队拿下了。但已经到了天津市的走私货就麻烦了,走私分子把这些货一点一点地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