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都是事实),日军马上要攻占赤峰市了!
另一方面又把残兵败将收拾了,加上新凑的一万多人,用五万五千人要硬攻赤峰。赤峰作为抗五军总部后,在城市周围修了一些防守工事的。不过按财迷的意见不要死守,利用工事消灭一些日军后,把城市让给鬼子也没关系。但陈明仁说让他来守,如果敌我杀伤比例小了(他也知道,这是财迷第一看重的指标),他一定撤退。
结果抗五军把刚从热河北方下来的两个师交给他,另外有五千来名民兵,就让他们守卫赤峰市。百姓在日军包围赤峰前尽可能地撤出了,其它的确部队也都撤离赤峰市,但不是到热河北方,而多数还在热河的南面。
日军的疲兵们先是从南向北进攻赤峰,因为人比较多,就干脆绕过赤峰市,从各个方向进攻。
抗五军在外围用五万人,两万人在赤峰外面一圈找机会袭击日军的屁股,三万人截断了承德、朝阳等地到赤峰的道路。为了急于扳回面子,日军这次的攻击太仓促,后勤还没什么准备好。日军一般说来,作这样的战役,部队至少要带一星期作战用的弹药、粮食。但这次他们以为我军刚打了大仗后“退败”,弹药等也不多,如果他们等补充弹药上来,抗五军的补充也上来了。特别是国内海军等派别在追问赤峰战事的“战果”,陆军说是“正在围攻抗五军的老巢”赤峰市,战役还没有结束。这样,日军就不敢休息,只好基本是连续作战了。
所以,他们部队带的弹药,平均只有够三天用的。在陈明仁他们顶住了头二天的进攻后,敌人的进攻就没什么力气了。在抗五军弹药充足、有比较好的工事前面,日军的进攻伤亡是相当大的,更何况屁股后面还有抗五军在骚扰。
尽管日军的飞机来帮忙,炸了不少房子,但作用毕竟有限。我军是有防空经验的,有射击飞机的能力,敌人飞机是不敢飞到太低了攻击的。而飞在高处,就不能对相距不远的前沿阵地帮什么忙了。到第三天以后,日军已经不是在进攻了,而是处于忙于防御了。他们的精力已经不是用于对付赤峰市,更不是曾经计划过要的北上了,而是要打通他们的运输线了。可是,在这种抗五军要打就打,打不了就跑的战斗,时间、地点都由抗五军来决定的,而且袭击敌人运输线的是三万正规军!敌人护送运输队的部队根本不够他们打的。攻城的部队想派两个大队的部队南下接应运输队,结果也被伏击了,死伤一半人。
在进攻赤峰市的第二天,日军觉得攻击顺利,国内的报纸上又吹了起来,什么抗五军老巢指日可下,抗五军溃不成军。国内照例又搞了些游行什么的。但再下去几天,形势就不行了。
现在热河的形势又变成了我军最拿手的游击战,结合赤峰的阵地阻击战。而进攻热河的日军没有什么弹药后,这进攻也就有气无力了。而运送弹药,成了非常困难的事,日军没想到,抗五军怎么不是把部队都放到赤峰市里面,而是放到了他们的屁股后面!
如果说,围攻赤峰的头两天,日军与抗五军的伤亡比还有五比一左右,在第三天以后,就变成七比一、九比一……。到了第六天以后,关东军总部吵成一团,有人说要再抽调东三省的部队去赤峰,一定要把它攻下为止!但参谋部算了一下,如果要这么干,需要抽调的部队还要三个师团以上。而日军要付出的牺牲,估计还要二万名以上;就算占领了赤峰,也不能消灭抗五军。他们理论推演的结果,最多也只能消灭抗五军二万这样。
不过这些人中也有头脑还算清醒的,知道必须撤兵了,东北的日军那儿还有部队可以再抽调?辽宁等三省的抗日义勇军知道现在热河正在大会战,士兵有不少抽调走了,所以都在到处打击日军,各地日军都向总部要人呢。如果从国内征兵、再送到热河,别说国内的缓进派这一关过不了,就算是现在开始征兵,等他们到了热河,这儿赤峰前面的日军早成了一堆白骨了。
是进是退?为了这两种意见的讨论,日军又在赤峰前面拖了两天,这每天都是几百日军死亡、几千日军受伤的代价!
最终,日军司令作出了撤退的命令。这个时候,他们用的密码也有些已经被情报大队破译了,赤峰的部队与关东军总部的电报内容,抗五军知道了一些,知道他们部队的供给困难,也知道他们大概是怎么个撤退方案。财迷这时下了命令,让抗五军“热烈欢送”日军!日军的撤退,抗五军一般只是骚扰性的“欢送”,可这次有了军部的指挥和命令,大家都发扬了“痛打落水狗”的精神。
这个撤退中,少粮食、少弹药的日军又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开始时还能说是撤退,后来不如说是溃败。他们的伤兵什么的,本来是安排先走的,但后来那些后面撤退的部队逃得更快,这些伤兵也不要了,留下来给逃亡部队当掩护了。可怜日军没有弹药,这些日军伤员连自杀都要三个人叠一起,共同享用一颗子弹。
日军部队没什么弹药是个大问题,他们倒是想与我军拼刺刀,可惜有弹药的抗五军不陪他们玩(咋就一点儿没有李云龙的精神呢?)。日军的撤退原计划用二天,但在我军的围堵、袭击下,进行了三天半。这三天半中,日军的伤亡达到一万六千多人,几乎相当于这次战斗前面部分的总和,我军一直把日军“欢送”到了承德、凌源等城市,并把这城市边上的几个据点也扫了一下。
五月四日,这次赤峰战役终于结束了。开始对徐辉总司令的指挥有点看法的人,在最后有三天放开了大打出手,有这么多收获后,也没了意见。
关东军的脸皮真是够厚的,他们对国内宣称,战无不胜的关东军已经打下了赤峰,达到了这次战斗的目标,给抗五军以沉重打击,教训了热河的反满抗日武装。他们号称在这次战役中消灭了抗五军六万多,他们自己伤亡为七千多,另外失踪数千。
不过,也只有他们国内的一些人,才把这些战报当成真的。连陆军和日军大本营的军官们,也知道了这次战役的实际损失有多大。几天后,关东军不得不把包括左翼军队损失的赤峰战役实际情况报告了上去。机械化旅团的全部坦克、战车都损失了,人员死亡六千多、受伤(指较重伤,轻伤的就不算在里面了)一万多,另有一万多名官兵失踪,现在“正在络绎回归”中。
第六卷 1934年 第一百九十章 藏本事件
◆字数:2255◆
由于关东军在热河的惨败,加上急进派在外交上闹了这么个大麻烦,“缓进派”就狠批了“急进派”,把“急进派”骂了个狗血淋头,并且要求他们将在东北的政策改为收缩政策。这一下子,“急进派”在政府中的势力被压了下去,他们只好把火发到关东军的混蛋们身上。
关东军也被这一仗给打矇了,没有大本营对他们的支持,他们被迫采用收缩政策了。对热河,他们把兵力集中到承德、平泉、凌源、朝阳一线,还把有些军队派回到辽宁等的原来驻地。这些地方在部队抽调走后,抗日义勇军的活动增加,又丢失了一些据点,交通线的破坏也增加。其实,每当春天到来时,抗日义勇军的袭击自然就多了起来,今年比往年更加严重一点而已。
热河战斗的失败,让日军的士气受到很大的打击,尽管原来抽调的这些部队回去了,但日军的防线还是进行了收缩。他们号称把一些地方的保安任务交还给了满州国伪政权,实际上,这些地方基本变成了抗日根据地。
另外,关东军在心理上对抗五军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他们还是觉得抗五军也不怎么样,只会打一些偷袭战、游击战,打正规的阵地攻防战就不行了,不是“皇军”的对手。可这次这么大的战役,他们打输了,连拥有重型坦克的机械化旅团都被消灭了,看来这抗五军的战斗力要重新评价了。
全国民众对抗五军又打了一次大胜仗当然是很高兴,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这次战斗的重大意义。热河的抗日军民受这次胜利的影响,对抗日信心百倍,要不是财迷不让抗五军马上攻击承德等城市,他们肯定要打进这些地方了。财迷他们是怕把日军打得太过惨了,他们的“急进派”来个拼命,搞什么全国军事动员,来对付抗五军。
五月以后,日军在热河只留下五万来人。抗五军也抽调了一些部队回到长城以南,这儿是“三十六师”的防地,实际上驻了抗五军二万人。还有一些回到了河北涞源,在热河留下不到七万部队,加上十几万民兵。但抗五军定下的方案是只用一半的部队,对敌人防守的承德、开鲁、平泉、凌源、朝阳等地方的周围进行游击战,扩大游击区、巩固根据地。对日军来说,是慢慢地消磨他们。另一半部队则在赤峰和长城北面一带休整,等一定时间后,各支部队再轮换。
日喷的“急进派”们,这一阶段日子不好过,在政府中被“缓进派”压制。随着赤峰战斗结束后日子的过去,“缓进派”一再追问这一万多“失踪官兵”的结果是怎么样?到底赤峰战役损失多少人?至于赤峰是不是曾经占领过,是没什么可以追问的,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
急进派的陆军一点都没话可以讲,只能承认战役中的损失是二万多人。只是对于抗五军的伤亡,关东军还是说他们消灭了至少五万人,而不是抗五军自己说的才几千人。现在热河的抗五军也没有力量进攻他们就是一个证明。
就算按关东军自己的说法,最多只能说这次赤峰战役是两败俱伤,日军的战役目的一点都没有达到。缓进派说这是个败仗,比在上海输得还要惨!急进派也没什么可以吭声的,因为事实如此。当然,打败仗的责任就推到了几个死人身上,如已经自杀的机械化旅团司令等人,另外就是野田一型坦克的质量太差、不堪一击上。
缓进派就指责陆军、关东军在东北这几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