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财迷抗日记-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赤峰的日军听说后,出动了一个大队前去支援,但在出城不远处遇到阻击。一个多小时后,伏击运输队的战斗结束,日军消灭三分之二,剩下的学得聪明了,见势不妙,向外突围,跑了!伪军死的死,剩下一半就地投降了。运送的物资,都给了抗五军。抗五军在搬走物资后,才撤离阻击阵地,放城里的日军过去。

这个袭击事件,对敌人在热河的控制形势是个明显的警告。一般说来,后方这个样子,前面就不要再打什么大仗了。抗五军以为日军会把矛头再次指向热河的抗日武装。

可是,热河的鬼子已经说出了大话,如果到时不敢进攻多伦,不是长了抗日武装的志气?再加上他们被上次顺利攻击热河北部地区的胜利冲昏头脑,决定以攻击作为打击抗日武装的主要手段。如果抗日武装想要防守多伦,这是个消灭他们的好机会。多伦可不是长城,那儿的地形可没什么险要可凭的,正好发挥日军的火力优势。

于是,日军准备一意孤行,他们用在后方的部队一个旅团和一些伪军,凑了一万五千多人,押送物资,送去林西,同时也算是加强对多伦攻击的力量。

虽然路上也有抗日武装袭击干扰,但他们还是在七月七日到达多伦的东面。这已经是敌人要我军撤出多伦的所谓“最后期限”之后一天了,不过因为日军还没有准备好,只好“仁慈”地又给了多伦抗日武装两天“宽限时间”。

七月十日,多伦保卫战打响了。日军共有三万余人马,抗日武装共有五万不到,只是里面混杂有一万多不太愿意消耗实力的部队,例如孙殿英部队;更不用说像刘桂堂这样的部队了。

日军以前面对付抗五军的经验,来攻击多伦的保卫部队。开始上阵的,主要是抗四军等部队,他们对这种与敌人拼肉博战倒也不是太害怕,只是伤亡比率比日军要高一点,很多是损失在日军的炮火中。他们部队总是强调勇敢精神,而不太重视防炮技术。

整编和集训了才一个多月的抗五军,听说热河抗战和多伦保卫战的的情况,和民众要他们收复赤峰的呼声,纷纷要求进入热河或者察哈尔,特别是一些老部队的人。现在连长、排长一级的,基本上都是老部队的人,所以变成全体部队都在递交加入战斗的申请书、决心书。下一级找上一级提要求,最后就找到了财迷这儿。

财迷听说多伦保卫战挺惨烈,又看到集训后士兵的士气也高,就答应了。但现在的后勤只达到够两个师进东北的供给,就决定进军热河两个师;剩下的,等后勤补充上了,再进去。他们选了两个训练中表现最好的两个师,让傅保国带领,进入热河。

剩下的三个师,组成一个军,由陈明仁带着继续训练,等着后勤弹药的到来。不过他们挪了个地方,去到古北口一带长城边,这样离北平更远了,而要进入热河就更近了。

财迷对怎样打好热河这场仗,提出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和尽可能帮助多伦的战斗为目标,而不计较城市、地方的得失的原则。黄琪翔根据这个原则,制订了作战方案。

进入热河的部队,第一仗的目标似乎应该是赤峰,这儿是热河的中心地带,战略地位重要,群众基础也好,现在又有近一万的抗五军在这儿。

日军的情报知道抗五军在密云有部队,不过他们以为这部分抗五军应该是三万多人,就是原来东北军五十五军的二万另点人,加上原来在长城与西北军一起打阻击的七千多人。

他们也知道这些抗五军部队肯定要进入热河或者察哈尔,所以就加强了情报工作。日军这么快就发动对赤峰的攻击,也就是想赶在抗五军对五十五军部队整编完成之前。现在,日军情报知道这些部队进入了热河,也判断抗五军会攻打赤峰。

日军这时在热河的一共也只有三个师团七万来人,加上三万多名伪军,共十万余人。他们在南面留了一个师团,东北方开鲁一线是一个师团,西北方进攻林西的也是一个师团。为了进攻多伦,日军从南面又调了一万五千人到西北方,同时从东北调了一个旅团,放到赤峰和南方。

七月十三日,抗五军进攻赤峰时,守赤峰的日军只有一个联队,其中还抽了一个大队去护送运输队了。于是,日军就从承德、开鲁和林西调部队来增援。

但打赤峰只是抗五军虚晃一枪。开始攻打赤峰的,有抗五军刚进入热河的一个师,加上原来在这一带的一个师,打得气势浩大,也确实把防守的联队第一道防线给占领了,日军伤亡了一千多,退守到城区里。从这时起,抗五军就开始执行第二阶段的计划了:这二万人有一个师北上了,只不过动员了一些民兵参战,从飞机侦察上,看上去人还是很多。

敌人的增援部队赶到赤峰,攻击部队一下子就撤退了,不过赤峰是解围了,西北的林西被突然袭击了。这是进入热河的第二个师干的,他们进热河后直接就向北去了林西。






第五卷 1933年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多伦对峙

  ◆字数:2261◆


林西的日军只剩下不到三千人防守,而且没想到抗五军会来袭击。

抗五军一个师在当地游击的一个团配合下,在七月十六日凌晨发起了进攻。他们先用侦察兵干掉了敌人的哨兵,然后已经潜行到很近的大部队开始进攻。这本来是抗五军常用的偷袭战,不过由于使用的次数太多了,日军已经对这种偷袭战很警惕,有了一套应对办法,他们除了明哨,还放有不少机动的喑哨。抗五军大部队刚一行动,就被日军的暗哨发现了,开枪射击,偷袭就变成了强攻。不过这次进入热河的部队,装备的八十毫米火箭炮比以前的多,由于对赤峰的攻击只是佯攻,这些炮没有用,现在对林西的强攻,就发挥了作用。

敌人守林西的人数少,城南的第一道防线又在我军突然攻击下丢失,我军火力又强;日军顶不住我军的攻击,到中午,只有不到两千敌人从城市的北面逃走,林西市又一次光复。这林西可是在多伦的东北方二百多公里处,是多伦敌军的后方。

七月十七日,敌人有一个大队护送的运输队在多伦东面五十公里处被抗五军袭击。这不是刚攻下林西的部队干的,而是从赤峰撤出战斗的另一个师干的。打了林西的那个师,也在往多伦方向行军,只不过还没这么快到。

我军的情报早就发现了这支从辽宁经朝阳北上的运输队,抗五军指挥部发现只要地方游击队加强对这支队伍的阻击,是可以让从赤峰撤出战斗的部队赶在他们前面到达多伦的。于是,一道命令下去,沿途的抗日武装就加强了对这支队伍的袭击。从此这支日军运输队苦不堪言,简直是步步艰难,前面有破坏路的、阻击的,后面有追打的,晚上有骚扰的,行进速度比乌龟还慢。

而多伦和热河司令部催促的电报不断地来,说前方急需这批弹药,把这个大队长骂得狗血淋头。直到抗五军的那个师已经赶到他们前面,做好了伏击阵地,才传令给阻击他们的游击队,说让这运输队过吧,这才让他们轻松一点。他们最后一段旅程相当顺利,只是赶路。而这支运输队还以为是他们快到多伦了,游击队怕多伦的大部队来接应,才放弃了骚扰的。实际上,多伦的部队确实已经决定要派部队去接应他们了,听到他们说骚扰的土匪已经被他们消灭或击溃,没游击队再敢袭击他们时,才让准备支援的一个大队停止行动。

其实,伏击他们的是抗五军一万人,如果热河的那个大队赶去支援了,这个伏击战照样打,战果还要大一点,最多打的时间要长一点、牺牲要大一点。

现在,这支疲惫不堪、匆匆赶路的部队,觉得目的地就在眼前,放松了警惕,一头扎进我军精心布置的伏击圈。

这次伏击战堪称精典,伏击工事距离公路只有不到二百米,伏击战一打响,战斗就是一边倒。毫无防备的日军在这么多的侧把子枪自动火力前面纷纷倒地,这第一波射击只进行了一分钟,我军有的阵地上就吹响了冲锋的哨声。

日军因为运输队经常被袭击,已经下了命令,如果看到没法抗击我军的袭击,就必须把物资焚毁,然后撤退,避免物资落入我军手中。可这支运输大队,在这样的打击下,连这个命令都来不及执行,就处在与我军短兵相接中了。整个战斗只进行了二十分钟,包括最后几个鬼子用手榴弹自杀并且毁坏一点身边的物资,也有三十多鬼子选择了投降。由于袭击得突然,这支日军连报丧的电报都来不及发。

而从这个运输队缴获的文件看,进攻多伦的敌人一直在催促这些弹药,说明敌人迫切需要这批弹药。但由于沿途游击人的不断骚扰和阻击,让这支运输队一拖再拖。日军司令部说如果他们在十七日之前还到不了的话,要把这大队长要不自裁,要不上军事法庭!现在他们再也到不了,这个大队长在伏击战开战后十几分钟,看到他们没有任何希望了,就高举指挥刀,怪叫着向我战士的松口冲过来,属于变相自杀就是。这样对他不是什么坏事,至少不用上军事法庭了。

这之前,抗五军与多伦的抗日同盟军、抗四军联系,他们说多伦的防守,再坚持七、八天是没什么问题的。实际上不用说七、八天,假如多伦的守军能再多守一、二天,日军就要腹背受敌了。

可惜就在七月十七日,日军就对多伦发起了一次攻击,攻占了多伦。这并不是他们步兵的功劳,而是日军特务的功劳。特务找到了孙殿英、刘桂堂、李寿山等人进行收买。刘桂堂等一些原来的伪军,看到这几天多伦的战斗打得不顺利,马上又投向了日军。曾经在热河抗战时抵抗过日军的孙殿英也竟然收了日军的钱,私自把部队撤出了他们的防区。日军利用这些阵地,打开缺口。抗四军等其它抗日武装顿时受到来自后背的威胁,只好放弃阵地。由于部队指挥也不统一,更谈不上配合什么的,撤离很快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