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地针灸麻醉本身是中医一绝。对颈部包块、阑尾、疝气。甚至剖宫产手术都有很好地麻醉效果。意大利拍地纪录片中就有生动地一幕。一位三十多岁地北京产妇。在针灸麻醉下面带笑容地接受剖宫产手术。
当然太过分的事也让人感到有些哭笑不得,针灸麻醉使用范围被无限放大,甚至开胸手术也用。曾经到上海某医院做开胸手术,恰有领导参观,当时的医生就叮嘱他要面带微笑,结果他是忍痛装笑。相信如果得知此事,定会对如此不实事求是的举措大动肝火的。领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到下面的时候,往往就完全变味走样了。
“中医既然这么有效果,还曾经有过很辉煌的时代,那么为什么现在反倒没落了呢?”女主持人有些不解地问道,实际上这也是很多观众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四个专家们对此莫衷一是,大抵是说政府投入不够吧,还有就是理论方面的缺失等等,黄教授特意将他编纂的中医理论大成给搬了出来,向大家展示了一下,算是顺理成章地推销了自己的新书,在这种场合里面展示自己的作品,效果显然是非常明显的,估计出版社加印几批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这个时候,假装修养的范无病也忍不住睁开眼睛了,眼看时间还剩下二十分钟,还有两个病人需要救治呢,虽然说抬来四个病人的意思,是让他任意救治一个成功即为有效,但是病人抬到了范无病的面前,难道说还能够再原样儿抬回去吗?那样的话,可真是丢人了。
于是范无病重新又在万众瞩目当中来到了剩下的两个病人面前,这两个人都挂着点滴,范无病先给其中的一个号了号脉,发现这个人的情况要复杂一些,除了中风之外,还有很严重的心脏病,诊治起来就要麻烦一些了,但是只要将中风治好了,心脏病什么的,慢慢回家去养着就行了。大概也是十分钟的样子,就结束了这个病人的治疗,人也醒了过来,但是身体比较虚弱,身体倒是都能动了,范无病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项,就被人给拉回医院里去了。
这样一来,就剩下了最后一个病人了,范无病打量了一下这个病人,发现他的脉象四平八稳,呼吸有力,心脏律动非常正常,而且面色红润有光泽,典型的标准健康人的表现,怎么可能是中风患者呢?
范无病注意观察了一下挂着的点滴,发现虽然液体也在滴着,但是那根导管的位置似乎有些不对劲儿,仔细一看,便发现了端倪,病人的手背上面虽然有胶布固定着针头,但是显然导管另有去向,这个病人,是个假冒的。
这一下子,范无病就猜出个大概来了,于是笑着对众人说道,“其实中医也很好入门的,比如眼前的这位病人,他的救治就非常简单,有哪位观众愿意上来尝试一下哎吗?”
观众们都感到非常惊愕,虽然看起来范无病的一根金针从来没有变换过穴位,但是谁都知道,那一根金针是大有讲究的,只扎一个穴位显然比扎好多穴位的难度更大,而且,这其中的玄虚,大概也只有施针者本人明白了。
因此一时之间也没有人敢上来,万一把人扎死了该怎么办?倒是那女主持人有些胆子,自告奋勇地说道,“我来试一试可以吗?”
范无病点了点头,不过没有把金针给她,而是取了一根放血的三棱针,递给她说道,“这个病人的症状很简单,所以治疗起来也简单,你只需要用这根三棱针,给他的十指挨个放血就可以了,非常容易的。”
“真的这么简单吗?我怕扎得不好啊!”女主持人有些忐忑地拿着那根亮闪闪的三棱针说道。
“放心,反正他又没有知觉,你就当是扎一块猪肉好了。”范无病点头示意道。
女主持人点点头,按照范无病的指点,抓起了病人的一只手,选了一个手指头,然后用三棱针狠狠地扎了下去。
大概,这个动作狠了一点
躺在担架床上面的昏迷不醒的病人立刻发出了杀猪般的叫声,蹭地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在众目睽睽之下,飞快地跑了出去。
第二百八十六章 牢骚和务实
全场顿时哗然!
编导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跑了出来,对大家解释道,“这个是为了增加节目的娱乐性,是我们台里面的一个员工冒充的,原本是想考校一下范先生的医术,看起来确实是班门弄斧了,真是不好意思了。”
女主持人有些讶然地听了编导的解释,有些不高兴地说道,“原来是这样,居然连我都被骗了!”
然后刚才跑掉的扮病人的那位又回来了,换了一身衣服,找了块创可贴将手指头给包住了,有点儿幽怨地举着手指头对女主持人说道,“您可真下得了狠心啊!我以为我能坚持几下的,谁知道一下就被扎的原形毕露了。要是当年您在中美合作所兼职的话,估计江姐都未必能撑得住啊!”
这样一闹,可就省下了一点儿时间,因此话筒就交给了范无病,让他这个全场的焦点随便说点儿什么。
女主持人提了一个问题,“既然中医这么有效,怎么还会没落呢?好像市里面的医院当中,中医院的数量非常少,且影响力也很小。”
范无病愣了一下,有些犹豫,然后才说道,“这种问题,实际上不应该问我的。不过恰好我了解过这方面的事情,倒是知道一鳞半爪,跟大家说一说也是无妨。”
“我们洗耳恭听。”女主持人此时对于范无病的神奇医术已经是佩服得五体投地,闻听范无病愿意就此事发表看法,自然是感到非常高兴的。
想了一下后,范无病说道,“一个原因刚才几位专家们已经讲了,现在另一个原因,业内人士基本上心里面都清楚,不过有勇气讲出来的就没有多少人,今天我就说一说算了,反正我也不是体制中人。没有这个顾忌。”
中医彻底没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改革开发和医疗改革对于中西医的影响。
“现在政府对医疗投入少的可怜,而医院要维持生计,要盈利,要向钱看,医生为了更多的奖金。也要向钱看。制药企业的利润要最大化,同样也要向钱看。”范无病讲道,“如何更快更多的找钱呢?中医不要ct,不要核磁共振,不要昂贵地生化检查设备。但是西医需要这些东西,这些东西都能给或公家或私人都带来巨大的利益,医院当然要优先发展西医了。有了采购预算,才有资金投入,才有暗箱操作的空间和明码标价的借口。才会产生利润,这个是西医可以堂堂正正地提出来的理由,而中医你要ct和核磁共振有什么用?不是说两根手指往脉门上一搭。就能够知道是什么病吗?”
范无病地这番话。让在座地人都感到有些瞠目结舌。虽然范无病说地有些大胆了。有些让某些人感到不安了。但是观众们听得清楚。好像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大概。也就是自从医院地设备开始升级换代那个时候起。医疗服务地质量差了。药价涨了。西医吃香了。中医没落了。老百姓看病更难了。收红包地多了。有医德地少了。骂医生和医院地人多了。
中药这些草类成本普遍太低。利润空间太小。企业找不到钱。医生也没回扣。管进药地领导也没多大油水捞。老百姓都知道中医便宜啊。一般而言没多大操作空间了。反观西医。市场操作空间非常大。一支出厂价几块地药可买到几十甚至几百。药商、医院、领导、医生都可从中分一杯羹。有钱大家赚。非常和谐。
“其实我也不想说这些事情地。没有什么意义。”范无病摇了摇头道。“道德从来不是社会发展地制高点。而利益才是人性深处地推动力。即便是中医想要翻盘。整个社会大环境也是不容许地。反正我们有很多专家都可以找到大量地证据来攻击中医。也可以把一些封建迷信地东西。和一些伪中医地劣迹都给强行加到中医地头上就行了。方便得很。但是究其事实而言。大部分地所谓专家们。他们对于中医地基础理论。根本就没有认真研究过。或者根本就看不懂那些深奥地著作。只是出于利益地需要。出来为某些势力做代言人而已。”
最后看了一眼对面挂着地钟表。大概也就剩下两分钟了。范无病就总结了一下。“我们地中医奇葩在日本和欧洲等海外很受欢迎。科技远远发达于我们地国家越来越重视和发展中医。而作为中医地发源国家。我们却在怀疑中医存在地必要性。个中滋味也只有局内人才能知晓。中医不是万能地。神化中医是错误地。中医和西医并不矛盾。而是互补地互相不可替代地。”
一场节目总算是做完了。但是发愁地人却是导演和栏目主管。
这一期的节目是播还是不播呢?
范无病的医术显然是可以震惊世界的,但是他在后面所说的那些话,就让人感到有点儿纠结了,这话的意思,好像可是对于医疗改革有点儿否定的意思的,这种言论,难道能够在电视节目中堂而皇之地播出来吗?
这可是给台里面找麻烦啊!况且,现在的卫生部里面,可是权贵当家,招惹不起地。
最后商量了一下,台里面觉得这一期地节目很好,但是后面的访谈时间长了点儿,还是删一删吧,留下些无关紧要地播一播就可以了。对外宣称的时候,可以说是节目时间有限嘛,再说了,中间的时候我们还得加广告的。
到了正式播出的时候,大家看到的就是剪接过后的了。
只不过这个时候,无论是范无病也好,还是黄教授和沈教授也好,都已经顾不上计较这些事情了,两个老头儿正在努力地应付从各地而来的商议订购书籍的人,而范无病则是在跟夏东海等人开始筹办第一期的栏目。
创刊号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一个栏目是否能够横空出世,一夜之间就赢得所有观众的赞叹,并且形成一个可以行之有效的有规矩可以依存的固定栏目。
作为一个志在办成全国首屈一指的歌曲类节目的大型栏目,范无病当然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做,毕竟有前世的经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