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过午夜十二点。在那个人过来之前不久,我刚刚听到了钟声。”
“那时候的潮汐是什么状况?”
李峰第一次支支吾吾了。他盯着大家,似乎怀疑这是一个圈套,紧张地舔了舔自己的嘴唇,然后回答:“我对潮汐一无所知,我不是这一带的人。”
“但是你说过,提到了海水拍打辉煌大酒店墙根的声音。那是不是就说明,潮汐应该是满的?”
“我想是吧。”
“如果我告诉你,在六月十六日的午夜,潮汐实际上是在它的最低点,你会很惊讶吗?”
“也许我在哪里坐的时间比我想象的要长。”
“你在那里坐了六个小时吗?”
没有回答。
“如果我告诉你,除了春潮的最高潮之外,海水从来不会高到辉煌大酒店墙根的位置,而且就算在那特殊的一天,这一幕也只会在晚上六点的时候发生,这会让你惊讶吗?”
“我只能说我一定是搞错了。可能会是病态的幻觉,这总可以吧。”
“你还坚持认定你跟林克的会面是在午夜?”
“是的,我绝对可以肯定。”
大家总结了证据,并不假掩饰地说了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死者是自己结束的生命。(潘晓雯语气愤怒,都不能连贯地发出抗议。)至于他为什么这么做,这就不是大家应该思考的问题了。动机有很多可能,大家也一定记得,死者从血统上说是俄罗斯人,那么他一定是容易激动的,一定很容易被忧伤和绝望的情绪所控制。我们已经有了清楚的证据表明,剃须刀是怎么到林克手上的,而且大家觉得没有必要在李峰搞错潮汐的问题上给他太大的压力。既然林克不刮胡子,如果不是去自杀的话,那他要剃须刀做什么?不过,为了表示公正,大家也列举出一两点自杀推论可疑的地方。林克有返程车票的事实,护照的事实,装满金条袋子的事实。这些让人觉得死者曾计划离开华夏。即便是这样,难道不可能是他在最后一分钟失去了理智,决定用最便捷的方式来离开这个国家,同时也离开自己?死者显然是戴着手套自杀的,这一点很古怪,但自杀这一现象就是以古怪著称的。当然,还有潘晓雯(对于她我们感到深深的同情)关于死者的心情,李峰和潘晓雯的话互相矛盾。
简单地说,这个从出生和性格特点上都带有典型俄罗斯色彩的男人,因为感情的纠葛和神秘的信件而烦恼,情绪状况很不稳定。
第六十九章 想要的东西
林克想摆脱世间的纷扰,并得到了一把剃须刀。他的尸体旁边是在一个无人的地方被发现的,由此可见自杀的过程并没有人陪伴。他的身边躺着一把致命的武器。沙滩除了他的足迹之外没有别的足迹,而且尸体发现人到达现场的时间那么接近死亡时间,所以可以排除凶手顺着沙滩从犯罪现场逃离的可能性。老白发誓死亡发生的时候,他在远处的深水地带,在附近没有看到别的船只,他的说法也被知秋证实了。还有,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任何人有那么一点点动机来除掉死者,只有关于勒索和俄罗斯特工没有头绪的推断,但这些推断没有证据可以支持。
听完这段简单总结,夏想对顾鹏飞笑了。总结里没提到那些必要的隐瞒和假设,没有提到礁石上的裂缝,也没有提到马掌或者潘晓雯关于财产的安排。大家小声说着话,然后是一段沉默。知秋看着蒋天生,他紧紧地皱着眉头,他的母亲正在急促地对着他的耳朵说话,但他根本没在意。
“我认为,”一个人开口说,“死者是因为割喉而死的。我认为他是自己结束了生命。但有些人认为这件事和俄罗斯特工有关。”
“采取大部分人的意见就行了。”
“是啊,而且我们应该把这张纸送去专业的机构,让他们找个密码专家来破译。就算纸张被染了色,也还有许多事情可做。”
警长点了点头。
“我们就这么办。我相信那张纸上一定有我们想要的东西,只是能不能找出来的问题。我从没见过比这更奇怪的事。如果不是有这么一两个疑点的话,看起来就像是一桩再简单不过的自杀。而且,当你把这些疑点分开来看的时候,它们似乎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比如说李峰,我还以为能在他身上找到点什么漏洞。我见识过这些从来没见过海的家伙,他们当中十个有九个根本不会注意潮汐是否涨起来了,或者潮汐到了什么位置。我觉得他是在撒谎;你也这么觉得,但你不能指望别人会因为一个分不清潮汐的高位和地位,就给他定下谋杀的罪名。我们得继续关注这个家伙,但我也不知道该用什么借口把他继续留在这里。既然大家认为是自杀(这从某种程度来讲对我们也很有好处),那如果李峰要离开的话,我们就不能拦着他。除非我们付住宿的钱让他留在这里,但还不知道要留他多久,这对别人来说不合适。他没有固定的地址,你看他所从事的工作,怎么可能有固定地址呢。我们只能发个通告让大家留意他,除此之外也没有办法了。当然,他还会继续更换名字的。”
“他现在是不是在领失业救济金?”
“没有。”警长说,“他说自己人穷志不穷。我得说,这件事业非常奇怪。不过,他马上就要领取《xx报》的悬赏了,也不需要去领失业救济金。但不管有奖赏也好,没有奖赏也好,我们不能强迫他花自己的钱留在村庄。”
“去找记者,看看报纸能不能把奖赏发放的时间再拖延一些。如果他不去领奖金的话,我们就可以肯定,一定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对钱的蔑视,警长,是所有犯罪的根基,或者再怎么说也是非常明显的疑点。”
警长笑了。
“你跟我想的一样,夏想。那个家伙不去领他能拿到的钱,这点很可疑。你说得很对,我会跟记者说的。而且我还会试着把李峰多留几天。如果他身上真的有疑点的话,他不会急着跑的,他会害怕落下嫌疑。”
“如果他同意留在这里,看起来就更可疑了。”
“是的,夏想,但是他不会那么想的。他不想搞出麻烦来。我敢说,他会再多留几天的。我其实在想,如果我们给他安上其他什么小麻烦……我不知道,但他是一个很狡猾的人,我在想我们也许能找到什么理由把他拘留起来。”警长眨了眨眼。
“警长,你要陷害他?”
“老天,不是的,夏想。在华夏,我们可不能这么干。但一个人可能干过许多在某种程度上跟法律不符的小事。比如当街赌博,闹事——这些零碎的事找起来很方便。”
“我的良心啊!”夏想说,“头一次听到这么好听的话!好了,我得走了。你好啊,蒋天生!我不知道你在这里。”
“这可真是有趣啊。”蒋天生挥了一下手,“人就是喜欢讲蠢话,是不是?你会认定这件事像馅饼一样平整简单,但我母亲还是在说什么俄罗斯特工,连最后的结果都不能让她安静下来。女人啊!你跟她们讲道理会把自己气死,她们所能干的事只是一遍一遍诉说同样的废话。她们说的话你一句都不能相信,是不是?”
“不是所有的女人都一样。”
“她们也是这么说的,但这也是废话的一部分。现在,就说这个知秋吧,一个好侦探,真的,看他处理麻烦事的样子,还真有模有样——”
“知秋怎么了?”夏想赶紧问道。
蒋天生笑了。“没有冒犯的意思,”他说,“我只是说,在分析证据的时候,像那样的人,你怎么能指望他对鲜血有什么了解——明白我的意思吗?人总是会设想血流得到处都是的场面。他们总是爱读小说,《放学后》那类东西。这类东西对他们的诱惑力很大。他们只看到他们觉得应该会看到的东西。明白我的意思吧?”
“你似乎学过心理学。”夏想严肃地说。
“哦,我倒是特别了解别人,特别是女人。”蒋天生扬扬得意地说。
“你是说,”夏想接着说,“他们想的那一套都是唯心的?”
“嗯?”
“俗套话。‘人的直觉是独一无二的。’‘狗和孩子无所不知。’‘善良的心比什么都重要。’‘困难磨炼品格。’这一类的陈词滥调,把所有与之相背的证据都忽略不计。”
第七十章 三段论
“是啊,”蒋天生说,“我的意思是,你知道,他们觉得一件事应该是这样的,那么他们就说这事就是这样的。”
“是的,我明白你想说的意思了。”夏想在想,如果在地球上,还有一个人可以一遍遍地重复一句俗套话,但脑子里却不知道它的明确意思,那就是蒋天生,他还把这些神奇的话语用骄傲的语气朗诵出来,以为是自己发现的真理。
“你真正的意思是,”夏想继续说,“我是这么理解的,你认为我们不能完全依赖知秋社长的证词?你的意思是,他听见了一声尖叫,然后发现了一个喉咙被割开的人,还有一把剃须刀就在他旁边。这看起来似乎那个人刚刚自杀,所以他就想当然地认为他就是刚刚自杀的。那么,血液就应该还是流动的。所以,他就自己说服自己,硬说血液当时还是流动的。你是不是这么想的?”
“是的。”蒋天生说。
“所以,大家觉得这是自杀。但你和我,我们都很了解人,知道那关于血的证词可能是错的,那么,这还是很有可能是谋杀。是不是?”
“哦,不是的——我不是这个意思,”蒋天生反对说,“我感觉这百分之百是自杀。”
“那你现在嘟嘟囔囔什么?这多么显而易见啊。如果那人是在两点钟之手被杀的,知秋就应该能看到凶手。他没有看到凶手,那么着就是自杀。自杀与否这完全取决于知秋的证词,他的证词表明死者是在两点钟之后死的。是不是?”
蒋天生为这令人惊讶的逻辑思考了一会儿,但最终还是没有察觉,这个三段论究竟是前提和结论的倒置,还是中词不周延,还是前提本身就不正确。但他的脸明显变轻松了。
“当然啦。”他说,“是的,我明白。这显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