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4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S:衷心感谢某位专业书友,这是他专门为南道提供的一些火器工作原理的资料,发上来与书友们同享!

喀秋莎的本质就是火箭。外形大家都知道。

“一窝蜂”是明朝货,其形态就是集束发射管,每管单独装载,箭杆比弓箭短,更像弩箭。箭头后部有可燃物封闭管腔,所有管底发射药互通,点燃后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将所有载荷喷射而出。当然,也可发射梭状带定风翼的燃烧弹,这就省了管腔封闭物了。

一窝蜂的推进方式更像枪榴弹,所有的发射药都用来产生尽量大的初速度,箭体出膛就再没有动力提供了;火箭弹则要求持续推进,其行程的1/3至1/2推进部都在燃烧喷射,这要求推进药与弹头炸药的成分不同,低硝高碳,颗粒也要大一些,这才能持续燃烧而不是爆炸。

自身带药推进就不能采用短小的封闭式发射器了,只有用足够长的滑轨才能使箭体得到一个固定航向的距离,起飞之后的航向就靠尾翼了,如把尾翼做少许倾斜可使箭体旋转,获得稳定的航向,减小散射面。

第六一八章火器使用三原则

在卧虎训练团郊外大校场上观摩新式火器的人们,已经感受过“一窝蜂”那种铺天盖地、密集如雨的箭矢齐射威力,现在他们又看到了许多道拖着火光和浓烟的长梭型物体从看台前方掠过,发出“啾——啾!”的轰鸣声,让人听起来不寒而栗。

透过军用望远镜,李进武和庞统亲眼看见这些高速飞行的长杆箭矢在落地的过程中开始纷纷爆裂,然后将无数火星向地面炸裂,迅速引燃了地上的低矮草木。

“这种火器又称作什么?”李进武意犹未尽地问赵布。

赵布回答:“一直忙着测试和改进它在落地之前的同步爆裂问题,倒是忘记给起名字了,正好‘起名老祖’在这里,就让他帮个忙?”

第195卷 第1553节:漫天火雨萧萧下 (10)

赵布口中的“起名老祖”自然指的是赵兴。

再次被人调侃,赵兴也懒得跟赵布计较了,反正这娃只要跟自己凑一起,不是抬杠就是一直不停地问“为什么”,今天因为人多,表现还算是好的呢。赵兴想都不想地说:“方才那种火器叫做‘一窝蜂’,现在这种就唤作‘火烈鸟’好了。”

众人仔细品味,发觉赵兴随口起的名字竟然形意皆备,非常形象地表述了这种火器的功能和形态,于是纷纷叫好。

新式火器实施完毕,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好评。李进武打蛇随棍上,当即表示要专门从卧虎军各师抽调一批手脚灵巧,头脑机灵的士兵,组成一支“神火营”,今后专门用来施放火器。而训练神火营的任务自然是责无旁贷地落在了老裴的头上,实际上也就是落在了赵布头上。

赵兴对于李进武和庞统暗地里筹划算计河东守军的事情,自然是有所耳闻,但他非常严肃地给李进武和庞统提出了三点指示:“一是新式火器可以使用,但必须保证知秘范围,万万不可向外扩散;二是重点依靠谋略取胜,避免‘火器天下无敌论’的错误思潮在军中蔓延;三是士卒的传统训练坚决不可荒废,神火营只能作为特种作战部队小规模存在。”

对于赵兴的指示,李进武这十多年以来一直是言听计从,而庞统跟随赵兴以后,也熟悉赵兴一旦严肃地说道某件事情的时候,那就说明这件事情必须引起所有人得注意和重视,所以他们非常认真地向赵兴表态,今后会牢记赵兴关于火器使用的三条原则。

前一世,赵兴见多了飞机大炮、枪林弹雨、导弹卫星等各种各样的先进武器,但他并没有头脑发热到想要打造这么一支跨越时代一千八百多年的军队。因为在他看来,一是这种想法不现实,二是这种想法很危险。如果把晋国有限的财富都投入到无休止的热兵器研发之中去,不仅会拖垮晋国的经济,而且会使战争形态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

火器作为一种战术性的重要兵器,被赵兴早早地推向了这个时空的战场,但也有着许多的局限性。比如,火器的生产制作成本太高,危险性极大,所以难以成为普及性的武器,只能作为一种震慑和破障武器使用;火器受潮湿天气和雨水的影响很大,雾霾和夜间情况下使用,很有可能落空或者误伤到友军。

所以说,到现在为止,晋国在战场上取得的大胜仗,无一不是依靠精密的协同指挥和将士们齐心用命换来的,火器仅仅是加速了赢取胜利的这个过程,降低了晋国士兵的伤亡人数。如果过分依赖火器的使用,很有可能在天气或者战场环境不利的情况下遭受重大挫折。

第195卷 第1554节:漫天火雨萧萧下 (11)

赵兴始终牢记着当初他推出火药的用意,那就是火器的适当运用是为了减少士兵伤亡,加快攻防拉锯战的进程,而并非是为了制造大规模的杀伤效果。如果人都被杀光了,就算他手里捏着几个核弹头,又有什么意义呢?

赵兴对卧虎军作出的“火器使用三原则”,经过陈珪的润色之后,作为一项加急密报,迅速向各大军团传递下去。

时隔多年之后,许多军方人士回忆赵兴这项看似不起眼的指示,纷纷表示当时真的很危险,如果不是皇帝及时指出并制止了“火器无敌论”这种错误思潮在晋国基层部队蔓延,统一战争的胜利可能要向后顺延至少五十到一百年。

赵兴虽然对火器的使用作出了种种限制,但这并不妨碍裴元绍为卧虎军训练神火营的热情。因为裴元绍自从跟着主公贩卖家具开始,便知道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物以稀为贵”。卧虎军四万人八个师,李进武只从中抽调了一千人送到训练团来接受新式火器的培训,可见神火营是多么金贵。

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作为曾经的卧虎军重步师师长,裴元绍对于这支部队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暗自下定决心,要为卧虎军这支捍卫晋国安危的“御林军”,安装上世间最锋利的爪子和獠牙。

按照赵布的建议,裴元绍将一千名神火营的士兵分成四个小队,其中第一小队主要学习和掌握火器的装填以及检拭保养;第二小队负责发射前的射角和距离绘算;第三小队负责观察通信和下达指令;第四小队负责点火和携运火器。

在最初开始训练的时候,这四队士兵分别接受不同专业的训练,等到能够熟练操作之后,从每个小队之中挑出一人,四个人编为一个完整的发射小组,然后开始在真正的火器上实做训练。

这种训练方法减轻了每名士兵需要学习掌握的重点内容,缩短了培训的周期,符合“一窝蜂”等大型火器的操作使用要求,很快就收到了明显的训练效果。

半个月之后,李进武和庞统亲自前往训练团检验神火营的训练水平。当他俩看到一千名士兵不慌不忙地分工合作,按照指定的方位,将箭雨熟练地射向目标之后,脸上露出了非常满意的笑容。

俩人没有想到裴元绍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为卧虎军真的训练出来了一支可以熟练运用新式火器的精兵,他们在心里对于裴元绍的评价,立即上升了好几个层次。

徐晃得知神火营已经训练完毕,于是下令:“既然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那就动手吧!”

第六一九章不抢盐只为抢人

第195卷 第1555节:漫天火雨萧萧下 (12)

一直以来,晋国的中下层官兵都不理解一件事情,那就是晋国明明有实力可以将司隶地区戳在黄河以北的河东和河内二郡拿下来,可赵兴就是纹丝不动,对紧挨着晋国的这两郡之地置若罔闻。

在很多人看来,河东和河内两郡仿佛是朝廷楔入晋国腹部的一根肉刺,随时都能让晋国感觉的不舒服和疼痛。就好比前一段时间谷远城意外遭受袭击的事情,就连晋国的老奶奶和小孩子都能想到肯定是河东那边的人干的。

在赵兴看来,河东和河内二郡便是栓在朝廷脖子上的狗链,只要这二郡不丢,朝中许多人就还有幻想,就会继续窝在洛阳中吆三喝四、发号施令,这样一来天下百姓受得祸害就会减轻许多。

赵兴不是不想对河东和河内两郡动手,只不过时机还没有成熟而已。这就好比是用温水煮青蛙,如果一上来就将河东和河内二郡攻打下来,则洛阳以北便没有了任何屏障,朝廷在这种剧烈的刺激之下,要么被逼迫着向南迁都,要么因为内忧外患而分崩离析,而这两种结果都不是赵兴想要看到的。

如果朝廷向南迁都,最好的选择自然是襄阳。而一旦刘备和诸葛亮等人护卫着皇帝刘辩去了襄阳,便可以彻底甩开洛阳城中一些豪门世家的束缚、外戚的干政,从而正大光明地奉天子以令不臣,以荆州为基础,安抚东吴孙坚,吞并豫州刘焉和扬州袁术,最终形成一个新兴的势力团体,给赵兴的南下之路造成巨大的障碍。

如果朝廷分崩离析,则天下顿时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来称王称霸,最终导致连年征战,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芜闲置,对民族和国家造成巨大的伤痛,就算最终赵兴彻底完成统一,拿到手中的也不过是一副烂摊子。

保持大汉中央朝廷一定的尊严,让它继续在司隶地区苟延残喘,对于实现赵兴文攻武斗、逐步蚕食大汉的既定方针,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所以赵兴一直没有跟朝廷彻底撕破脸皮,而是维持着一种斗而不破的微妙局面。

然而,凡事也没有绝对的时候。比如这次晋国准备正式在东北和西北方向用兵之前,便忽然不宣而战地调动大军,从河东郡以西的上郡境内横渡黄河,突然出现在了河东的腹地,目标似乎直指安邑附近的官办盐池。

突入河东境内的是炎晟骑兵师的一万人,带队将领是严曦。这位当年随父亲一同踏上南下死亡之路的原鲜卑人,前半生经历了太多的人生变幻,直到他带头将“吐奚”这个明显带着鲜卑特色的名字改成为严曦之后,他的人生才算是稳定下来,没有了以前那种大起大落的波折和起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