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萌娘四海为家-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芸萱嘟起了小嘴:“这些我不管,你说好的,我来参加你这个大会,你会发给我第一届抗倭大会纪念包,现在把包子给我!”

胡忠宪微微一笑,认真地道:“纪念包这种东西,都是会议开完了才发,开会前就发是不合规矩的,不信你问嘉善王爷,我说得对不对?”

伊云汗了一把,知道表妹肯定要被坑惨了,不过纪念品在开完会之后发倒也是个常识,他只好叹道:“没错,纪念品确实是开完会才发的。”

赵芸萱嘟起了嘴:“好吧,那我就先听听你开个啥会。”

胡忠宪又对着伊云拱了拱手道:“嘉善王爷,听闻您在四川江津一战,力挫叛军夜袭之计,歼灭叛军上百人。成都一战,又挫叛军炸毁都江堰之计,歼灭叛军两千人。落凤坡一战,全歼三江阁四川分舵两千多人。嘉善一战,歼灭金山倭寇数百名。舟山一战,又捕获倭寇铁甲船一艘,歼灭倭寇三百多人。现在又将小小嘉善县经营得完美无缺,快要赶上嘉兴府一般的繁华,真是少年英雄啊!”

“咦?”伊云心中暗奇,这家伙还有点门道,居然把我的事打听得这么清楚,看来他确实是个能人,堂中这些别的废渣官员们,看到我的第一眼都不知道我是谁,对我的事迹也两眼一抹黑,这胡忠宪却如数家珍,就凭这一点,就知道他做了不少功课。

通常来说,肯做功课的孩子成绩好!能力强!这胡忠宪不可小看。

胡忠宪这一开口,倒是吓了刚才那些嘲笑伊云的人一跳,听了伊云的赫赫战迹,好几个嘲笑伊云是纨绔的人脸色顿时红了起来,因为他们自己的战绩还不如这个“纨绔”厉害呢。

胡忠宪看到了众人脸上的尴尬,生怕他们因此而生出不满之心,立即扯开话题,笑道:“来,我给两位王爷介绍一下堂中的几位抗倭要员。”

他伸手指着一名武将笑道:“这位是苏松兵备副使,任环,任大人。”

那武将站起来行礼,由于他带着头盔,又很低调,伊云也没记住长得啥样,随便点了下头。

胡忠宪又指着一名武将道:“这位是建宁行都司,付应嘉,付大人。”

男人,没看头,伊云随便拱了拱手。

胡忠宪又指着一个中年女人道:“这位是壮族女官参将总兵,瓦氏夫人,人称石柱将军。”

吓?女人,我有兴趣。伊云转过头去一看,结果这女人是个中年大妈,穿得又很古怪,是典型的少数民族中年妇女,不符合伊云的审美观,他只随便点了个头。

伊云不喜欢这种应酬点头的局面,见胡忠宪还要介绍,他挥了挥手道:“行啦,一个一个介绍,头都要肿了,咱随便认识两个人就行了,快开始说正事儿吧。”

胡忠宪微微一笑,后面的介绍就势打住,他抬眼在大厅里扫了一圈,见满堂文武,人才济济,差不多江南的官员们都已经在场了,于是笑道:“好,既然人都齐了,咱们就开始说正事吧。这次,皇上任命我为江南七省抗倭前线指挥总长,就是希望我能将七省的兵力全部集结起来,彻底地将倭寇扫荡出去。”

“要打败倭寇,必须得知已知彼,方能定计!咱们今天这个会,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知已!”

胡忠宪大声道:“知已,则要搞清楚咱们江南究竟有多少可用之兵。如果搞不清楚这一点,这抗倭大计根本没法入手。”

一听这话,堂里的官员们顿时满脸尴尬之色,大萌国的军队,吃空饷的问题十分严重,一个百户所原本一百兵,实际往往只有三四十兵,当初伊云刚到嘉善时,就领教过了,现在满堂官员听了这话,都觉难以回答。

胡忠宪的手一指,对着一个文官道:“南京兵部尚书张时彻,就由你开始吧,你来说说,南京绿洲现在有多少兵员可用?”

 230、赵芸宣的作用【3/3】

230、赵芸宣的作用(3/3)

张时彻也是伊云的老熟人了,当初在南京城下与倭寇的蝴蝶阵交手时,伊云就见过他一次,当时对他的感觉就是彻底废物,啥也不会。/圣堂。

这张时彻被胡忠宪伸手一指,顿时脑袋一缩,过了半天,才有点缩缩地道:“南京驻军一共有十二万人,咳咳,没错,是十二万!”

十二万?伊云一听,顿时大汗:扯吧,老子上次路过南京,见到南京被五十三个倭寇欺负得像狗一样,哪里有十二万人出去迎战了?真若有十二万,一人吐口口水,也能把五十三个倭寇给淹死。

胡忠宪显然没那么容易骗,他认真地对着张时彻道:“张大人,我问的不是你向朝廷申报军饷时的兵数,而是实际上的兵员数,你可要想清楚了再答我。”

张时彻抹了抹冷汗。

胡忠宪又道:“记住,吃空饷的别拿出来说,不然……你给我报十二万,我就让你带着你的十二万人去迎击倭寇十二万大军,到时候你打不打得赢倭寇,会不会死掉,我可不管了。”

张时彻大汗,急道:“下官……下官照实说!南京城对外号称驻军十二万,实际有兵员八千八百四十二人。”

伊云:“……”

尼玛,八千多人就号称十二万?疯了!真*疯了!

胡忠宪冷哼一声道:“来人啊,拿,南京绿洲实际驻军八千八百四十二人,不准多记一人。”

“是!”一个文士凑上前来,在胡忠宪的背后认真地记录。

“苏州知府,你那里能调出多少人来?”胡忠宪又转向了下一个官员。

那知府也浑身一个哆嗦,有了张时彻在前面做榜样,他不敢胡报乱报,小心翼翼地伸出三根手指道:“三千……四百六十三人……”

胡忠宪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笑道:“我记得你去年讨要军饷时,向朝廷报的是一万五千兵。圣堂。”

那知府大汗,急道:“下官……下官回去,立即退还多余的军饷。”

“杭州!”胡忠宪吼了一声,随即笑道:“对了,杭州知府就是我自己,由我兼任着的。我自己报个数好了。杭州驻军对朝廷宣称为五千二百八十五名,实际驻军……五千二百八十五名!”

哟!伊云小小地欣赏了他一眼,这个官员挺不错的,和大萌国那些乱七八糟,恶搞乱搞的官员比起来强得多嘛。

随后堂上的官员们都开始依次报告自己所辖的绿洲有多少兵力。像绍兴、宁波这些大地方,一般都能报出两三千以上的兵力,嘉兴这种中等绿洲,能报出一千至两千兵力,小一些的县城,则是两三百名不等。

有些非常小的县城,例如和嘉善县差不多的小绿洲,往往只驻有一到两个百户所,排除吃空饷不存在的士兵之后,只有几十名士兵,报得有气无力。

问了一圈之后,胡忠宪终于问到了伊云:“请问,嘉善绿洲有多少驻军呢?”

伊云哈哈一笑道:“咱嘉善绿洲向朝廷报备的兵员是……零名!没有驻军,只有镇城神管队,哇哈哈哈哈。”

此话一出,满堂文武官员一起大汗。

“不是吧,嘉善没有驻军?那以前是怎么对抗倭寇的袭扰的?”

“扯蛋的吧?”

“听说嘉善都是找嘉兴帮忙,不然早就被倭寇给干了。。”

胡忠宪听了伊云的话却笑了起来,高声道:“嗯,我从朝廷那里看过江南兵备总览,嘉善县向朝廷报备的兵员,确实是零名,没有拿朝廷一个铜板的军饷……”他说到这里,故意顿了一顿,又道:“我想再问王爷一个问题,不拿朝廷的军饷,却领嘉善王府军饷的王府亲兵,有多少呢?”

伊云扁了扁嘴,尼玛,老子想低调都不成,这家伙非要问,他只好摊了摊手:“两千五百名!”去年冬天的时候,伊云还只有九百铳兵,九百普通兵,后来他不停的搞贸易,钱越来越多,就又到义乌征了几次兵,现在火铳兵已经有一千两百人了,普通士兵也有了一千三百名,合共两千五百名士兵。

他这么一报数,顿时引来官员们一片惊呼:“两千五百?小小嘉善县的经济,能养得活两千五百名士兵吗?这王爷该不会是刮地三尺来养兵吧。”

胡忠宪怒哼一声,对着那名说伊云刮地三尺的官员怒喝道:“刮地三尺?哼,你去过嘉善绿洲么?你知道小小嘉善现在有多么繁华?刮地三尺,亏你想得出来。弄钱的方式成千上百,在你脑中就只有刮地三尺这一种吗?你是什么人,我这下心中有数了。”

他这七省总督一怒,倒是有点威势,吓得那官员屁滚尿流,连会也不敢开下去了,羞愧难当,夺门逃了出去。

胡忠宪懒得理会这种废物,他将刚才统计下来的江南实际驻军人数仔细地计算了一下,最终得出答案,整个江南,大萌国的官兵总数有五万左右。但这些兵力不可能全部派出来对付倭寇,重要的城市和据点,是必须要有留守士兵的,例如南京绿洲的八千八百四十二名士兵,绝对不可能全部派出来,像南京这种要害之地,起码得留下两千人以上的驻军,实际能调出来用的只有六千多人。

最终得出来的答案是,大萌国能动员的官兵总数,在三万五千人左右。

“好,现在知已的步骤算是完成了,咱们接下来需要知彼!”胡忠宪大声道:“有谁知道现在倭寇究竟分为几股,每一股有多少兵力,他们的总头目是谁,副头目是谁,大至在什么地方活动。”

他这一番问题,问得堂内的官员们又一起发楞,这种问题以前根本没有人去管过,大伙儿只管守好自己的领地,谁去管倭寇有多少,在哪里活动啊?

胡忠宪摇了摇头!

伊云见他满面失望之色,显然对大萌国的官员极度失望,颇有点不忍,于是开口道:“我倒是知道一点,倭寇的总巢穴应该是在舟山岛定海区……不过我也只知道这么一点了,呵呵。另外,我还知道这次主导宁波之乱的尾田荣一郎,并不是扶桑朝廷的人,只是扶桑一个诸候家的家臣罢了……扶桑现在正在战国乱世,那里有许多大名,谁也不听谁的,到处乱打仗,朝廷,也就是他们的天皇根本没有权势,只能被这些大名玩弄。”

胡忠宪听他能说出一些倭寇有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